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秦初宁 给各位分享农村营养餐标准是什么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东县教育系统午餐补贴标准(如东教育食堂采购信息网)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东县教育系统午餐补贴标准

2021年义务教育营养餐补助基准标准为,小学每生每餐8.0元/餐,初中每生每餐8.5元/餐。精准扶困助学,如东县教育局,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从农村贫困学生占比多,一些孩子碍于情面不申报的实际出发,通过印发资助政策宣传资料,新媒体推介和教师家访等途径,把需要资助的学生“请”进来,对贫困学生实行应助尽助。县教育局机关干部和6000多名教师每年开展阳光助学捐资活动,一颗颗爱心温暖孩子的心扉。

什么叫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

如东县教育系统午餐补贴标准

详情如下:

(一)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初步测算,国家试点每年需资金160多亿元,由**财政负担。   

(二)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试点。**财政给予奖补。   

(三)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四)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财政按一定比例奖补。   会议强调,要加强学生食堂管理,严格食品供应准入,确保食品安全。

制定中小学食堂供餐规范,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建立专家工作组,加强学校营养指导。补助资金严格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严禁直接发放给学生和家长,严防虚报冒领。全面公开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经费账目及配餐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营养餐的标准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根据不同个人的体质指数,然后确定每天的能量摄入量,然后根据不同人群的膳食宝塔和膳食指南确定每天每种营养的摄入量。

小学生营养餐补助情况?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我国自2011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就餐问题的一项健康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经国务院同意,**财政先后拨款160亿元用于解决2600万贫困地区学生吃饭经费不足,先后利用公益组织的希望厨房、桂馨厨房、春苗厨房、幸福厨房、免费午餐等项目为我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教育部力争2013年全国农村小学都建立食堂。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遵循的原则: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市(地区、州、盟,下同)、县(市、区、旗、团场,下同)、学校五级管理体制。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主要内容:营养餐的基本要求:一是安全,二是营养。
学校于每年9月15日前按照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的要求上报常规报表至县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办公室。
学校食堂应以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坚持 “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原则
学校校长或学校管理人员要轮流陪餐(餐费自理),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全国学生营养办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展情况通报
一、总体进展情况
(一)试点县基本全面开餐
一是九成以上国家试点县已开餐。截至6月底,699个国家试点县(含**19个团场)已有678个县开餐,涉及学校9.4万所,受益学生2243万人,分别占应覆盖学校和学生数的94%和91%。督查发现,仍有4个试点省份的21个县尚未开餐,其中,黑龙江9个、***5个、江西4个、河南3个。4省学生营养办表示将于9月开学后全部开餐。
二是11个省份开展了地方试点。目前有11个省份288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覆盖学校2.3万所,受益学生约700万人。各地累计安排地方试点资金8亿元,其中,县级占50%,省级占38%,市级占12%。云南、宁夏将国家试点范围外的县全部纳入地方试点范围,实现了全覆盖;东部地区的江苏、福建2省开展地方试点县个数分别达到79个和48个。
(二)各地因地制宜确定了供餐模式
22个试点省份近10万所试点学校中,学校食堂供餐的占53%,受益学生占64%;企业(单位)供餐的占35%,受益学生占32%;家庭(个人)托餐的占12%,受益学生占4%。西藏、宁夏、云南、重庆、贵州、广西食堂供餐比例超过90%。
(三)食品安全和资金管理比较严格
各地均按要求把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作为工作重点。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严格准入及退出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明确职责,加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行“校财局管”和用餐学生签名确认制度,确保资金安全。计划启动以来,**财政已分两次下达补助资金116亿元(2012年秋季资金正在下达)。截至6月底,国家试点县累计支出**专项资金43.33亿元。
(四)政策宣传基本到位
各地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全面、准确、深入宣传和解读相关政策。通过开设举报电话(邮箱)、主题微博、家长开放日以及网站留言专栏等多种方式,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一些试点学校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印制宣传单、张贴宣传画、设置公示栏等喜闻乐见形式,主动***息。重庆、四川、云南等14个试点省份共开设营养改善计划主题微博341个,进一步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二、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各督察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走访学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22个省份68个试点县120多所学校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计划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黑龙江、***、江西、河南4个省份尚有21个国家试点县没有开餐;二是部分地区操作比较简单,课间加餐比例偏高;三是食堂缺口较大,就餐条件较差;四是食堂从业人员工资没按要求由地方财政落实,普遍存在挤占公用经费问题;五是食堂运行成本较高,资金压力大;六是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七是在县城就读的农村学生未纳入试点范围;八是部分地区存在挤出效应;九是缺少工作经费,影响工作持续稳定开展。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有3个:
(一)学生人数问题。一是在县城上学的农村学生未享受营养膳食补助。近年来由于农村学生上学发生新的变化,不少农村学生到县城学校就读,因而此次不能享受到营养膳食补助。这个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尤为突出。二是一些学校因学生流动等原因,存在实际就餐人数与核拨资金学生人数不一致的情况。
(二)食堂缺口大,就餐条件差。目前,全国农村小学生均食堂面积约0.7平方米,初中生均食堂面积1.1平方米,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同时,不少学校食堂设施简陋,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安全隐患较大。还有一些地方缺少合格饮用水,存在较大隐患。
(三)食堂工作人员问题。督查发现,多数地方财政没有落实专门资金用于解决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
专业培训。试点地区食堂人员工资基本上是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食堂人员待遇低,留不住人,专业素质不高。
全国学生营养办已根据领导要求将各省督查报告分别印发至省级学生营养办,同时抄送各省级人民**办公厅及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组长,并要求各地加强统筹,对报告中反映的经验予以总结、推广,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举一反三、及时整改。请各省学生营养办主任予以落实。

国家对小学生午餐补贴标准

法律分析:义务教育营养餐补助标准根据各地条件不同而适当调整。

法律依据:教育部、中宣部等十五部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 试点县和学校根据地方特点,按照安全、营养、卫生的标准,因地制宜确定适合当地学生的供餐内容。

(一)供餐形式。以完整的午餐为主,无法提供午餐的学校可以选择加餐或课间餐。

(二)供餐食品。必须符合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营养要求,确保食品新鲜安全。供餐食品特别是加餐应以提供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为主,不得以保健品、含*饮料等替代。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度开展勤工俭学,补充食品原料供应。

(三)供餐食谱。参照有关营养标准,结合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当地饮食习惯和食物实际供应情况,科学制定供餐食谱,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均衡。

第十四条 试点县和学校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供餐模式,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企业(单位)供餐模式为辅。对一些偏远地区暂时不具备食堂供餐和企业(单位)供餐条件的学校和教学点,可实行家庭(个人)托餐。

(一)学校食堂供餐。由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

(二)企业(单位)供餐。向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单位集体食堂购买供餐服务。

(三)家庭(个人)托餐。由学校附近家庭或个人,在严格规范准入的前提下,承担学生就餐服务。

试点地区应加快学校食堂(伙房)建设与改造,在一定过渡期内,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具体过渡期由省级**统筹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