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刘清仞 给各位分享餐具要符合什么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餐具的国家标准是什么,质量方面的(餐具的国家标准是什么,质量方面的内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餐具的国家标准是什么,质量方面的

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明察暗访,发现近一半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等的问题尤为严重,它们在生产时使用废塑料、添加化学品,遇热或油脂会释放出致癌致病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据了解,**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新闻30分》等几大名牌栏目近期将相继播出抽检情况。








昨晚,在独家获悉这一消息后,本报记者 拨通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的电话,听这位全程参与调查行动的包装和环保专家细说来龙去脉。

八成企业生产劣质品

“触目惊心!”从激动的语音里,可以感受到董金狮发自心底的愤懑。我们的对话从他今年7月的天津定海县之行开始。那次,董金狮随同质检、工商和**电视台等多个部门前去查处一家**工厂。现场的情况比董金狮想象得还要糟糕:工人们赤着膊、光着脚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被随意丢弃在地上,爬满了蚊蝇。经检验,这家工厂使用的原料竟都是废弃的塑料,还大量添加了国家明令禁用的工业石蜡等有害物质。

董金狮说,3年前他就盯上了塑料餐盒、餐碗等,在河南、辽宁及上海周边地区发现不少劣质的方便面餐盒及餐碗。为了对产品质量有个比较,董金狮曾去超市买来华龙、统一等方便面,可没想到,一检验,这些包装盒居然也存在问题。

最近他走访了100多家企业,其中60%生产的是劣质餐具,20%合格和劣质产品各占一半,而20%的正规厂家因为产品价格高,被低廉的“大兴货”逼得只能转产。

填充剂引出大毛病

“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保鲜膜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董金狮说,一般合格品中,聚丙烯的用量占到70%-80%,其余为填充剂。但有些厂家在产品中添加的滑石粉、碳酸钙等竟超过了50%,这导致餐具中的醋酸严重超标。

用热水一泡、微波炉一转甚至食品的温度稍高些,有害物质就会溶解在食物中,长期摄入会导致消化**、胆结石以及肝脏系统病变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业石蜡,甚至可能致癌。“全国一年要消耗65亿只一次性塑料餐具,你说这危害大不大?”董金狮长叹了一口气。

他算了笔账,目前在市场上1吨聚丙烯(PP)的市场销售价在110 00元上下,而1吨填充物的市场价格连2000元都不到。面对丰厚的利润,昧着良心的人自然要豁出去了。

五大问题造成混乱

是何种原因造成劣质产品充斥一次性塑料餐具市场呢?董金狮直言不讳地点出了这个市场的5大问题。

-“和尚多了不敲钟”。董金狮说,对于一次性塑料餐具,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环卫部门管的是环境,质检管的是厂家,工商管的是市场,而最关键的使用环节却成了个三不管地区。

-相关标准不健全。董金狮说,国家虽然颁布了《聚丙烯成形品卫生标准》,但这其中对于一次性塑料餐具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常让有关部门手足无措,不知该按什么标准去检测。当务之急应当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将一次性塑料餐具的生产企业纳入国家可控范围,通过强制认证的办法使它们迅速步入正轨。

-“合格”招牌唾手可得。董金狮说,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很多生产劣质产品的厂家都有质量合格鉴定书,其中不少是拿来别人的检测报告复印后,写上自己的大名,既为招徕客户,更求能在检查中过关,而地方上不少部门大开绿灯,使这些挂着假招牌的“黑户头”堂而皇之地生存着。

-“降解”成护身符。现在不少一次性塑料餐具上都打着“降解餐具”的字样,这完全是混淆视听。首先目前国内的一次性塑料餐具都达不到降解要求。其次,降解只是一个环保概念,与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完全挂不上钩,但打上这样的招牌让消费者降低了戒心,劣质产品容易出手。董金狮说,降解产品遇热更容易释放填充物,安全性更差。

-处罚力度太弱。“如今发现问题企业,多是罚几千元了事,不疼不痒的,让许多人视法纪于不顾。”董金狮认为罚金应该以5万元为起点,最高达到50万元。

专家提醒

有害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主要特征

手摸软绵绵,轻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还渗漏。而且,有害一次性塑料餐具因为加入大量滑石粉等填充剂,剪碎了扔进水里会下沉,一折会出现白印。

新民晚报刊发补正:昨天本版所登《一次性塑料餐具“体检”近50%不合格》,其中的数据调查来源应为“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而非“国家质检总局”。

儿童餐具的质量标准有哪些?

餐具的国家标准是什么,质量方面的

《婴幼儿餐具安全要求》企业联盟标准大纲起点较高,参考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国际婴幼儿餐具安全标准和联盟成员企业标准等,其中,产品的机械物理、化学性能等重点指标要求紧跟国际最新标准要求。这体现了行业对产品安全标准的迫切需求,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婴童用品的质量提升,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据其透露,企业联盟标准于2015年4月发布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婴幼儿餐具原材料、添加剂等的卫生要求,锐利边缘尖端、小零件、孔洞、印刷饰物、耐沸水性能等基本要求,拉力、扭力、抗扯强度、刚度与硬度、跌落强度等机械物理性能,以及使用说明、安全警示、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标识。

进口儿童餐具都有什么标准?

喜地又称“世界超市。所有儿童餐具均由海外原厂供货,品类齐全,正品有保障。希望对您有帮助。

武汉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难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护环境,防治难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难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等为原料生产、不重复使用且难降解的塑料饭盒、碟、碗等餐具。第三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难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质监、工商、市容环卫、卫生、**、交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管理工作。第四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在经营中使用难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第五条 从事一次性餐具生产,应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环保认证手续,对确认为易降解的一次性餐具,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经营者销售、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应当是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易降解一次性餐具。
  工业、商业等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组织有关生产、销售企业向社会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易降解一次性餐具,以适应市场需求。第六条 生产、销售和在经营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一次性餐具的,由质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产品,并处违法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第七条 生产未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一次性餐具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 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销售未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一次性餐具的,由质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在经营中使用未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一次性餐具的,责令改正,并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八条 随意丢弃一次性餐具,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由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按照《武汉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第九条 对在经营中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一次性餐具的,由卫生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处罚。第十条 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质监、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组织实施。
  1996年8月15日市人民**发布的《关于在本市城区禁止销售和在餐饮等行业中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餐具的通告》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