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段伯和 给各位分享设备归类标准包括哪些内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重点设备怎么划分管理?(重点设备怎么划分管理类别)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重点设备怎么划分管理?
重点设备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需要,确定为对质量、成本、安全、环保以及维修方面有重大影响的设备。重点管理法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之一。企业拥有大量的设备,它们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各不相同,不能一样对待。对那些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起关键作用的设备,以及在生产线上经常威胁均衡生产、产品质量和安全环保等对生产影响大的设备,应列为企业的重点设备,对其实施重点管理,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对重点设备的划分,设备管理部门每年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关键工序的变更加以调整。1、划分的依据根据主要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后和停机修理时,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交货期等方面影响的程度与造成损失的大小,将设备划分为A、B、C**:A类为重点设备,是重点管理和维修的对象,应严格执行预防维修;B类为主要设备,也应实施预防维修;C类为一般设备,可以实行事后维修。划分重点设备的依据可参考下列内容,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1)生产方面关键工序的单一关键设备,负荷高的生产专用设备,出故障影响生产面大的设备,故障频繁经常影响生产的设备,负荷高并对均衡生产影响大的设备。(2)质量方面质量关键工序无代用的设备,精加工关键设备,设备因素影响工序能力指数CP值不稳定及很低的设备。(3)成本方面台时价值高的设备,消耗动能大的设备,修理停机对产量、产值影响大的设备。(4)安全方面出现故障或损坏后严重影响人身安全的设备,对环境保护及作业有严重影响的设备。(5)维修性方面修理复杂系数高的设备,备件供应困难的设备,易出故障且出故障不好修理的设备。2、划分的方法划分重点设备的方法通常有经验判定法和分项评分法两种。(1)经验判定法由设备管理维修部门根据日常维修积累的经验,初步选出一些发生故障后对均衡生产、产品质量和安全环保等影响大的设备,包括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多数精、大、稀、关设备,经征询生产车间、工艺部门的意见后,制定出重点设备清单,报分管设备的厂长(或总工程师)审定。在实施重点管理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与补充。(2)分项评分法按照划分依据的五个方面,拟定影响内容、分值与评分标准,对每台主要生产设备进行评分,从中选出10%左右高分值的设备作为重点设备。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本企业的设备评分标准。3、重点设备的管理对重点设备除应按主要设备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重点设备上要有明显标志。(2)日常维护应优先做好以下工作:a、操作人员切实实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b、明确专责维修人员,逐台落实定期点检内容;c、维修技术人员组织好故障分析与管理;d、备件人员保证备件的制造与储备;e、生产与维修部门共同保证预惨计划的实施;f、从技术改造入手,提高设备的可靠性。(3)重点设备的改造、更新计划要优先安排,认真落实。(4)设备管理部门每年应根据生产与设备的具体情况,征询有关部门的意见,对“重点设备目录”进行一次修正。
机器设备的分类
1.按其在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可以分为:(1)生产工艺类设备。它直接改变产品原材料的物理状况或化学性能,使其成为半成品或产成品。(2)辅助生产设备。是保证生产工艺设备完成生产任务的二线设备。(3)服务设备。例如通讯设备、计算机、测试用仪器、仪表等。2.按机器设备技术性特点分类,可以分为:(1)通用机器设备。(2)专用机器设备。专用设备的行业特点很强,工程技术要求又有较大差异,在企业机器设备类中占的比重较大,对企业效率和产品质量也有很大影响(3)非标准设备。各种各样的非国家定型设备,一般是根据企业需要自制或委托加工制造的。3.按照机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分类,可以分为:(1)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等。(2)半自动化设备。例如,半自动锻锺。(3)其他设备。例如,手动吊车。4.按其价值高低分类,可以分为:(1)A类设备。(2)B类设备。(3)C类设备。5.按使用状况分类,可以分为:(1)在用设备。(2)封存设备。(3)库存设备。不同分类对资产评估选择何种方法,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如何提供评估报告和附表等,都具有较大影响。例如,在以资产转让为目的的评估中,对于不需用的机器设备就应考虑转让后能否转入使用或如何变现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估价。
机电设备包括哪些
计算机设备统一分类及编号怎么编写
1.0 设备编号
设备的识别编号,用十一位字符串表示:
1.1 第一位:设备管理层次类别码,亦为维修类别区分码,以A、B、C 表示。 A类设备:主要设备,维修重点设备。
B类设备:一般设备,维修要点设备。 C类设备:列管设备,维修一般设备。
1.2 第二位:设备用途大类区别码,以 1、2、3三个数字分别标识。 “1”为生产设备;“2”为生产辅助设备;“3”为非生产设备。
1.3 第三位:设备功能区别码,以0到9十个数字分别表示
1.4 第四、五位:设备使用部门编码,以数字表示。
1.5 第六、七、八位:同部门设备顺序码,以部门为编号范围,以数字表示,从001开始编号。
1.6 第九位:“—”分隔符合。
1.7 第十、十一位:主设备所属配套辅助设备序号,以数字表示,从01开始编号。无辅助设备则此两位不编号
如何采用abc分类管理方法进行储存?如何实现储存合理化
实现储存合理化应采取的措施:
进行储存物的ABC分析;
2. 在ABC分析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
3. 在形成一定的社会总规模前提下,追求经济规模,适当集中库存。
4. 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
5. 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有效地先进先出方式主要有:贯通式货架系统。“双仓法”储存。计算机存取系统。)
6. 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有三类方法:采取高垛的方法,增加存储的高度。缩小库内通道宽度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
7. 采用有效地储存定位系统(“四号定位”方式、电子计算***系统);
8. 采用有效地监测清点方式。
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应采取一些合理化的措施:
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
合理组合设备,提高作业的机械化水平;
推广组合化装卸搬运;
合理地规划装卸搬运方式和装卸搬运作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