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王宛荣 给各位分享防灾减灾救灾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防震减灾的措施?(地理防震减灾的措施)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防震减灾的措施?
1、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强震袭来时,人们往往站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趴下,同时,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等护住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2、住在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3、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4、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5、正在室外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的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电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6、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7、正在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防灾减灾措施?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三、监测预警,依靠科技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如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四、防灾意识,全民普及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五、应急机制,快速响应**、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六、分类防灾,针对行动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防灾减灾的预防措施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七、人工影响,力助减灾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八、风险评估,未雨绸缪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
我国防灾减灾的措施?
一,制定预案,常备不懈。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三,监测预警,依靠科技。四,防灾意识,全民普及。吴,应急机制,快速响应。六,分类防灾,针对行动。七,人工影响,力助减灾。八,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防灾减灾的措施?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检测对防洪有巨大作用.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可以有效的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防洪则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
如何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在学校遇到洪涝灾害时的应对方法1. 在学校遇到洪涝灾害时,要保持冷静,听从指挥,立即转移。有序撤离至指定安全地点,不要惊慌失措,冷静选择撤离方向,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防止出现“人未走,水先到”。危急时,可利用掌握的自救逃生本领,迅速脱险。2. 如来不及转移,要迅速向附近山坡、高地、屋顶、楼房高层等地势高的地方进行转移,注意不要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以及泥坯房的屋顶。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 遇到危险,要尽快拨打紧急救助电话(110 或 119)或与当地**部门取得联系,告知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助。4. 如果洪水继续上涨或者被洪水包围,暂避的地方已无法确保安全,则要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木板或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