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杜小翔 给各位分享冻融环境指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冻融作用和淋溶作用对土壤异常的影响(冻融作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冻融作用和淋溶作用对土壤异常的影响
冻融作用和淋溶作用对地表土壤元素迁移分散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淋溶作用是导致森林沼泽区土壤元素贫化的重要因素。在多年冻土区,冻土上部界面是一个屏蔽层,从其上部通过淋溶作用淋滤下来的金属元素到此不能继续下渗,而是顺着冻土上部界面向坡**动,在山坡坡脚渗出,形成渗湿土和渗出异常(图3-3)。
表3-7 金的物相分析与不同形式有机质提取分析试验
注: “有机提取金”和“物相分析金”为几个粒级样品混样的分析结果; Au 含量单位( wB ) 为10 - 9。
表3 - 8 得耳布尔铅锌矿水系沉积物采样方法对比试验
注: 元素含量单位( wB ) : Au、Hg 为10 - 9 ; 其他元素为10 - 6。
图3-3 森林沼泽区元素化学分散模式(据汪明启,1998)
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的季节性冻结和融化属于过渡型、半过渡型,最大季节融化深度在细颗粒土壤中为0.5~2.5m。本次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工作区每年春季(5~6月份)天气转暖,冻土层顶部开始融化。在土壤腐殖层下部的冻土层顶部出现一层含水层,土壤介质完全被水饱和。水沿着冻土层顶界顺着斜坡向下缓慢渗流,土壤中部分微量元素被带走,使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大幅度降低,对土壤测量效果产生影响。经过夏季日光辐射引起的蒸腾作用、毛细作用,部分元素向上运移,土壤中元素得到了一定补充,秋季(9月份)元素含量又得到了补充。吉峰林场铅锌矿0剖面异常地段土壤同采样点位5月、9月两次采样结果对比证实了这一推断(表3-9)。
表3-9 吉峰铅锌矿区0剖面矿化地段残坡积土壤春秋两季采样对比
续表
注:元素含量单位(wB)为10-6。
这一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到冻融作用的影响,在森林沼泽景观区春季(5~6月份)进行土壤测量往往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秋季为土壤测量采样最佳时间。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辽宁属于哪个类别冻融环境二C还是二D?
辽宁大部分地区应该属于二b,
哪有什么二C二D
一类:室内正常环境。
二类:室内潮湿环境;
a、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类: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四类:海水环境。
五类: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冻融侵蚀区域包括哪些省市县,水力侵蚀包括哪些省市县,水力侵蚀包括哪些省市县?最好有个图或者表。
根据我国的地貌特点和自然界某一外营力(如水力、风力等)在较大区域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辛树帜等(1982)将全国分为三大土壤侵蚀类型区,即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和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
Ⅰ、风力侵蚀区: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陕西北部、***、东北东部,面积109.5万平方公里。
Ⅱ、冻融侵蚀区: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分布有现代冰川的高原、高山,其中现代冰川面积4.4万平方公里。
Ⅲ、水力侵蚀区:除上述两大区域外的其它所有山地、丘陵地区,其中严重水力侵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该区可划分为六个二级类型区。大体分布在大兴安岭-*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源一线以东,包括西北黄土高原、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地丘陵、南方山地丘陵、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和云贵高原。
关于环境类别是怎么区分的?环境类别的一、二、三是代表什么?第二项的的a、b又是怎么区分?
这是由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查等部门提交的数据而定的。一般设计者都在图纸的结构总说明上标注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3.5.2条规定: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一类: 室内正常环境。二类a: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二类b: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类: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类: 海水环境。五类: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扩展资料:
1.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的混凝土结构,应采取专门有效措施。
2.严寒及寒冷地区的潮湿环境中,结构混凝土应满足抗冻要求,混凝土抗冻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3.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4. 三类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对预应力钢筋,锚具及连接器,应采取专门防护措施。
5. 四类和五类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其耐久性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对临时性混凝土结构,可不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使用年限为50 年规定:1. 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
2 .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最小水泥用量为 30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两个等级;
3.素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 25kg/m3;
4. 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5. 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处于一类和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
6.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
一类环境使用年限为100 年规定:
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
2. 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
3. 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 3.0kg/m3;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本规范表 9.2.1 的规定增加 40%;当采取有效的表面防护措施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
5.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维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环境类型
冻融荒漠化的介绍
冻融荒漠化是由于在昼夜或季节性温差较大的地区,岩体或土壤由于剧烈的热胀冷缩而造成结构的破坏或质量的退化。中国冻融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共36.6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13. 8%。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在甘肃的少数高山区及横断山脉北侧的四川巴塘、得荣、乡城等县的金沙江及其支流流域上游有零星分布,但面积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