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许晶萍 给各位分享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华东地区包括哪些省份?(华东地区包括哪些省份城市地图)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华东地区包括哪些省份?

华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自北向南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地区。

华东地区包括哪些省份?

华东地区,简称“华东”,是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建国初期,华东区曾为中国六大行政区之一,为当时一级行政区,于1954年撤销,辖区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和**等地,江西省当时属中南区。1961年,华东经济协作区成立,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地,1978年后撤销。

华东地区是**划分,不是人文和自然划分。如今,华东仍被用作地区用名,大致包括上述七省一市,其中,**省因特殊性,而单独列出,统计资料时一般也不包含在内。除此以外,其余六省一市的行政区划代码均以“3”开头。

华东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轻工、机械、电子工业在全国占主导地位。铁路、水运、公路、航运四通八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华东地区面积79.83万平方千米,2010年末人口3.93亿,占全国29.3%。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136345.28亿元,占全国39.7%(以上数字均不包括**省)。

中国民间非常著名的艺术有哪些? 分布在哪些地方

蔚县剪纸,天津泥人,杨柳青年画,温州黄杨木雕,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又叫农耕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农耕文化

2·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

3·农耕文化
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http://****jstvu.edu***/jiaoyan/xuebao/2003-5/pages/nonggeng.htm

中国东西部地区文化有什么差异

  东西部差距全方位比较
  著名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陆大道教授对东西部目前的差距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说。 GDP增长率 陆大道说,目前在一系列因素特别是经济国际化、信息等因素的作用下,近年来我国省区市之间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比,GDP的增长速度的差距虽然趋缓,但经济总量、人均GDP等的差距进一步扩大。1997-2001年间,GDP平均增长率(根据各地区的统计数据计算)东部地区有9个省市超过9%,其中6个超过10%(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中部地区只有2个省区超过9%。西北西南地区9个省区市只有2个超过9%。进出口贸易更加集中在沿海部分地区。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沿海12个省区市总计占全国的87%。外贸出口额的分布也出现同样的趋势,这明显反映出东西部的发展差异。 工业化水平 陆大道说,经济发展的地区间和地带间差异首先表现在工业化的水平及阶段差异方面。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首先,以人均GDP衡量,沿海地区2001年的人均GDP为12050元,比工业化中期阶段8832元的标准高出36.4%,比全国平均高出40.24%。其次,2001年以就业结构衡量,沿海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1.87%,已经低于50%,也低于全国50.0%的水平。非农产业在沿海地区为部分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如果考虑内地到沿海打工的状况,这一比重还将大大提高。第三,以产业结构衡量,沿海地区的2000年非农产业的比重达到88%,农业比重仅为12%。第四,2001年沿海地区重工业占67.88%,轻工业占77.38%(总产值按当年价计算)。在重工业内部结构中,2000年深加工工业又占74.1%,基本上建立了以深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 结构。因此,沿海地区具备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本特征。中部地区处于初期阶段的中后期,西部地区则基本上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刚刚进入到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在部分省区市的经济增长仍然依靠投资的拉动。也就是说,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省区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投资。这种侧重依靠资本要素积累的经济增长,随着市场化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经济的持续增长会遇到愈来愈大的困难。 增长质量 陆大道指出,我国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经从增长速度转变为增长质量的差距,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水平对此影响巨大。在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年的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指标利用加权综合和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后,形成以下六组区域。这种划分经济增长对科技支撑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第一组:北京;第二组:上海、广东;第三组:天津、江苏、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第四组:陕西、湖北、四川、海南、湖南、黑龙江、安徽、吉林、河北;第五组:河南、重庆、广西、江西、新疆、云南、甘肃、山西、宁夏、***、贵州;第六组:青海、西藏。2001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60%左右。人类发展指数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发展差距已经不仅仅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人均经济指标等方面,而且涉及到城市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城市化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及健康水平等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也是愈来愈大。综合反映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人类发展指数。按照世界统一标准计算的2001年度我国全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35,西南和西北的10省区市全部低于这个水平。其中在0.6-0.5之间的是陕西、青海、贵州,西藏在0.5左右。除新疆外,全部都在第20位之后。

中国文化的特点

1、中国文化具有独特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传承工具,也是文化最显著的标志。每个汉字都有其形成演变的历史。独特的楹联通过独特的书法表现出来,钤印上独特的名章与闲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装饰。其他诸如中华绘画、建筑,以至饮食、服饰等,都有其极强的个性。

2、中国文化具有主体性

即独自开创并形成完备的文化体系。梁漱溟说:“中华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者,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

3、中国文化具有持续性

即既成体系和独特传统得以传承绵延,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从未中断。

扩展资料:文化分支:

传统思想:老庄的道家思想、墨家思想、佛家思想、兵家思想等。

传统节日: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大年三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春节(元日)为代表等。

中国戏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京剧、皮影戏、粤剧、川剧、黄梅戏、京戏脸谱、地方戏等。

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故宫(紫禁城)、颐和园、布达拉宫、平遥古城、乔家大院、苏州园林、杭州园林、徽派建筑、十里长亭、天坛、**、水立方等。

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

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等。

中国文化区域划分为哪几部分?

划分文化区域的方法很多,一般认为有如下划分:
1,北方文化区域: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国所有地区。
2,江南文化区域:长江中下游一带。包括江苏安徽的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3,四川文化区域:四川,重庆。
4,岭南文化区域:包括广东,广西,香港,**,海南。(在古代也包括越南)
5,闽台文化区域:包括福建,**。
6,新疆文化区域:新疆
7,西南文化区域:云南,贵州。
8,青藏文化区域:西藏,青海,四川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