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梅文林 给各位分享天蓝地区有哪些地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说西藏离天最近的地方(西藏是离天边最近的地方吗)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为什么说西藏离天最近的地方

西藏是高原地区,海拔是最高的。
当然离天也近了。
你去西藏,你会感觉云就在头上,伸手就能摸到的感觉。
天好蓝好蓝,很干净。那里的湖都是蓝色的。
没有任何杂质。

青海湖为什么叫做“圣湖”?

为什么说西藏离天最近的地方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
1908年,**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青海湖湖水面积为4568多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2000年,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青海湖的面积是4256.04多平方公里。2013年8月,青海湖湖区面积为4337.48平方千米。 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含盐量1.25%。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
青海湖具有高原**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光照
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年辐射总量在171.461~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气温
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33.4℃。
水分
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大风和沙暴
湖区大风、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每年2~4月,午后至傍晚多出现大风,且盛行西北风。以刚察为例。大风(≥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平均5.9~9.3天之间,最多3月份达19天之多。沙暴历年平均为14天。重点保护区布哈河口——鸟岛区多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由于湖区海拔高,湖西风多,高空气影响极大,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在风力作用下,一般波浪为2~3级,最大为7~8级,全年波浪6级以上的日数为40天左右。
水温
青海湖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
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春季解冻后,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冰情
青海湖因含水量有无机盐类,湖水冻结的温度比0℃稍低。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湖区气温下降到0℃以下,到翌年1月份气温为最低,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最短为76天,最长138天。冰厚度一般为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后,冰面平坦,由于猛烈狂风,往往出现裂缝和沟隙。在冬时来观赏湖光山色,满目皆白,银光闪闪。3月中旬,冰盖破裂,湖面出现浮冰,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冰山飘至岸边,最大冰山体积约10立方米,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
湖水水系
青海湖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湖周大小河流有70余条,呈明显的不对称分布。湖北岸、西北岸和西南岸河流多,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湖东南岸和南岸河流少,流域面积少。布哈河是流入湖中最大一条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的阿木尼尼库山,长约300公里,干流长92公里,支流有几十条,较大支流有10多条,下游河面宽约50~100米,深达1~3米,PH8~8.2。流域面积16570平方公里,约占湖区各河流流域面各1/2。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60%。
青海湖湖水
青海湖每年获得径流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是布哈河、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这4条大河的年径流量达16.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86%。是鱼类回游产卵和鸟类较集中地区。青海湖每年入湖河补给13.35亿立方米,降水补给15.57亿立方米,**水补给4.01亿立方米,总补给为34.93亿立方米,湖区风大蒸发快,每年湖水蒸发量39.3亿立方米,年均损4.37亿立方米。
资源概况
鸟类资源
至2014年8月青海鸟种记录增加至222种,[8-9] 分属14目35科,总数在16万只以上,其中斑头雁2.13余万只、棕头鸥4.5万余只、鱼鸥8.74万余只、鸬鹚1.12万余只。此外有凤头潜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鹊鸭、白眼鸭、斑嘴鸭、针尾鸭、大天鹅、蓑羽鹤、黑颈鹤等。
鱼类资源
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青海*鲤(俗称湟鱼)和硬刺条鳅、隆头条鳅。青海*鲤平均年产量为5165吨,1949~1985年共生产*鲤191180吨,随着时间推移,资源衰退,*鲤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鲤每年6~7月回游源流河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丰富食物条件。1964年国家将青海湖列为保护对象,青海*鲤列为国家重要名贵水生经济动物。
湖内岛屿
海心山
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鸟岛约25公里,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可供饮用。南部边缘***露形成陡崖,东、西、北为平缓滩地。岛上大部分为沙土覆盖,生长着冰草、芨芨草、镰形棘豆、嵩草、披针叶黄花、西伯利亚黄精等,植被覆盖度在50%以上,鸟禽集中在岛崖边及碎石滩地栖息。
海西皮
海西皮,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与鸟岛同处在布哈河冲积滩地的顶端,岛的东北缘有断层陡崖紧靠湖边,陡崖外有一近似圆柱形的**屹立于湖中,是鸬鹚的繁殖场所,岛上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
沙岛
于湖东北,海晏县境内,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最宽处约2.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风沙堆积形成。1980年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无植被,是鱼鸥栖息繁殖地。
三块石
又名孤插山,位于湖西南,是由7块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组成,高约17米,面积约0.056平方公里,距鸟岛、海心山20公里。岛上仅在碎石块间隙生长有牛尾蒿等。植被覆盖不到5%。
鸟岛
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全长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鸟岛坡度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镰形棘豆、西伯利亚蓼、嵩草、早熟禾等。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中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
社会经济
人口概况
2004年青海湖流域总人口数为8.56万。其中,农牧户总数1.38万户,人口7.09万;牧业户1.26万户。人口6.50万。农业户(含半农半牧户)0.12万户,人口0.59万。陆地人口平均密度3.4人每平方公里。
湖区属多民族居住地区,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12个民族。其中藏族人数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68.61%,是湖区的主要民族。
农业
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当地人民在优先发展牧业的同时,还有计划地开垦饲草饲料基地,办起了国营农场,发展以油料、饲料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并且在昔日荒凉的寂寞的草原,相继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兴城镇,接着还办起了一批工厂、矿山,其中有煤、建材、机械修理、皮毛加工、民族用品等。
畜牧业
青海湖边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交通
青海湖的南北两岸曾是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109国道在青海湖南部自东向西横穿湖区,315国道则从青海湖北部穿越湖区。此外湖区还有相当数量的低等级公路及各种简易公路遍及各乡镇,形成了可通达湖区各处的公路交通网。
文化传统
历史传说
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
美丽的青海湖
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还有的说,是当年东海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一百零八条湖水,汇成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龙王。还有说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二郎神追赶到这里,二郎神非常口渴,就发现了这个神湖。
水怪
“海怪”在环湖土著牧民中流传了几百年。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中具体记载称有:“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质黑文,毛杂赤绿,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即潜入水中,不知其为何兽也”。水怪的出现地点都是在海星山与湖的东岸之间,曾目击湖中怪物者尚有数十人,据称其特征是:形体较大,颜色呈黑**。
祭祀活动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族人原来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尤其认为天是至
祭祀青海湖
高无上的神。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更加富有宗教色彩。与此同时,环湖地区的藏族人也参加了这项祭祀活动。青海湖祭海,不仅是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间包含着众多民风民俗,同时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2008年,青海湖祭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蓝苜蓿的地理分布

生于湿草地及稍湿草地,常见于河岸及路旁,微碱性地亦见有生长。分市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四川、云南,日本、蒙古、俄罗斯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亦有分布。

天蓝蘑菇的介绍

服装设计灵感怎么写

什么叫学习生活?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

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生活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影射;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一起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生活也是体现人类所有的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

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玩味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付出努力;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价值"具体"在人生观领域中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人生的价值是人生的意义,评估人生"价值量"大小,可以理解人生的意义如何,理解人生意义大小;

生活是比生存更高层面的一种状态,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观的态度。

新疆绝佳小众打卡地,这6个地方景美人少又好玩

2021年,新疆变成了最火的 旅游 目的地,很多人向往喀拉峻大草原、赛里木湖、喀纳斯湖、禾木等,但其实新疆还有很多景美、人少、好玩的绝佳打卡地,一路的风景会让你美不胜收。

五彩滩:北岸看雅丹,南岸看胡杨

来到五彩滩,就像坠入一场五彩梦。经过千万年风蚀雨剥以及河水的冲刷,在几乎寸草不生的河滩上出现了红、绿、紫、黄、棕等多种色彩。

这里色彩绚烂,形状缤纷,既雄风大气,又似水柔情。对岸是一片茂密的胡**,每到秋季黄叶灿烂,是拍摄的绝佳之地。2018年,五彩滩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夕阳下的五彩滩也太美了吧!

坐标:***地区布尔津县城以北24公里处,是前往喀纳斯湖景区的必经之路。

开放时间:09:00-21:00

游玩时间:景区不算大,一般游玩时间在2小时左右。

果子沟:伊犁第一景

果子沟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通道,它的北端出沟口便是著名的塞里木湖。这里的美,美在奇险。据记载,当年成吉思汗西征大军也受困于此,裹足不前,大军砍木为桥、凿石成路,才有了通行车马的大道。

远观果子沟大桥震撼、壮观,不愧是中国最土豪的大桥。自春至秋野花烂漫,大桥周围的美景更是让人心旷神怡,醉了心神,眼睛、相机都会忙得不亦乐乎!

不得不说,实力与颜值并存的果子沟大桥真的是新疆旅行的热门一站!

坐标:霍城县城东北的40km处

开放时间:全天

琼库什台:令人惊艳的世外桃源

在伊犁最隐秘的角落,有着一座令人惊艳的无名之地——琼库什台。

它是一座比禾木还要原始的村落,地处大山深处,村落中大量的民居保存完好,部分甚至已经有100多年的 历史 ,有的还完整的保留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萨克游牧民族特色的木屋。

有人称琼库什台为“东方瑞士”,它有着一眼看四季的感觉,绿莹莹的草原、雪山、天山雪松,满山的**。明明是夏日,清晨却可能需要穿上羽绒服。这里不仅景美,而且免费。

在琼库什台仿佛深处世外桃源,世间一切红尘烦扰均与己无关,只想一副耳机、一杯奶茶、听着歌发着呆,与大自然为伴……

坐标:琼库什台村位于伊犁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

开放时间:全天

建议游玩时间:1天

车程:特克斯县驾车前往琼库什台全程90km,3h-4h左右

Tips:途中无加油站,出发前加满油,以及琼库什台暂不接待港澳台客人。

江布拉克:新疆难得一见的高山麦田风光

江布拉克是古丝绸北道重要景区之一, 这里有雪山围绕的草原、景色优美的木制栈道观景路线,还有开阔的田野、峡谷美景等。

万亩旱田是江布拉克的一大奇景,目前已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风吹麦浪,碧波万顷,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和视觉享受,有如人间天堂!

除了优美的风景,景区内还有许多新鲜**的游乐项目,其中较受游客喜欢的是草原滑道过山车。

此外,这里还有新疆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保留的汉代建筑遗址 疏勒古城,当地人叫石城子。

坐标:新疆奇台县半截沟镇

开放时间:10:00-18:00

游玩时间:游玩江布拉克草原一般是从奇台县乘车而来,景区内面积很大,需要乘坐区间车游览,一般走马观花大概半天时间可以游玩大部分景观,若要深度体验则需要一整天时间。

幻彩湖:一天变化多种颜色的“天气预报”湖

幻彩湖—伊吾盐池,又叫托勒库勒湖,其湖水半透明,该湖既无出口,也无入口,是由**泉水汇集而成。

幻彩湖的神奇之处在于,它随着天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晴朗时,湖面如天空一样碧蓝,日落时,晚霞映照,红绿相称;起风时,则是粉红色,要下雨时,湖面呈紫色。因此,当地牧民有趣地称它为“天气预报”湖。

喜欢粉红色喜欢浪漫的姑娘们千万不能错过哦~

看完神奇的幻彩湖还可以去附近的大海道、伊吾胡**、五堡魔鬼城等地方看看

坐标:哈密市 伊吾县盐池镇西北约8公里, 盐池乡**以北2公里处。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免费

塔什库尔干:中国最牛最洁净的县

如果你看过伊犁花海,见过喀纳斯的秋,当你来到塔县你会被“勾走魂”,因为离开很久后,仍然不能忘怀!

之所以说这里牛,因为塔县 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相连 ,而在中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县。此外,这里有我国最美的冰塔林和杏花村。

全球12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就有4座在塔县境内,分别是乔戈里峰、布洛阿特峰、加舒尔布鲁木Ⅱ峰、加舒尔布鲁木Ⅰ峰。

千年石头城,多少名人在此驻足停留。

被称为世界上最高最美公路的中巴友谊公路,险峻壮美。

走在帕米尔高原上,静谧而安详,雪峰群立,雪山下有美丽的小村落、仿佛走在世界的尽头。

坐标:一般去塔县都是从喀什出发,全程近300公里

车程:限速比较多,一路不停至少需要5个小时

Tips:前往塔什库尔干需要办理边防证

塔什库尔干还有 白沙湖、 卡拉库里湖、红其拉甫、金草滩、公主堡、瓦罕走廊等 ,真的是一座宝藏城市。

其实新疆美景无数,还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小众打卡地,欢迎大家讨论分享。关注我,带你一起游新疆!

出游前记得先咨询目的地的防疫政策哦! 如需包车租车服务,可以私信我哦~ 了解更多新疆 旅游 资讯、攻略、新疆防疫政策等, 关注我为您持续更新!

青海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青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云南游玩,有这些好地方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