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乔雪琴 给各位分享梨树种在什么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的梨树分布成几个区?(梨树分布地区)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的梨树分布成几个区?

1.寒地梨区

中国的梨树分布成几个区?

本区为沈阳以北、呼和浩特以东的***地区,实际上齐齐哈尔以北已很少有梨的分布。本区主要是冬季低温,易发生冻害。本地区年均温为0.5~7.3℃,冬季绝对低温-25~-45.2℃,年降水量400~729mm,无霜期125~150d。秋子梨宜干燥寒冷的气候,能耐-30~-35℃,只有局部小气候地区可栽培苹果梨、明月、青皮梨及沙梨、白梨中较耐寒的品种。

2.干寒梨区

为***西南部分、甘肃、陕北、宁夏、青海西南及新疆等地,相当于我国250mm雨量的等雨线地区。降水量均在400mm以内,年平均温6.9~10.8℃,无霜期125~150d。本区气温虽比寒地梨区略高,但干寒并行,而以旱为主导,易造成冻害与抽条。这里季节变化与昼夜温差都很大,日照充足,对梨树营养物质的积累、品质色泽发育都很有利,所以商品品质很高,如砀山酥梨表现特别好。本区主栽秋子梨、白梨和部分西洋梨,是很有希望的梨的商品基地,鸭梨、茌梨、苹果梨和抗性较强的一些日本梨品种和巴梨,在这里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都生长很好。冬果梨、库尔勒香梨等原著名品种,在大力栽树种草及引雪山水、开发黄河工程中可大量发展。

3.温带梨区

为我国的主要梨区,产量占全国梨总产的70%。含淮河秦岭以北、寒地梨区以南、干寒梨区东南的大片地区。本区年均温10~25℃,绝对低温-15~-29.5℃,年降水量319.6~860mm,无霜期200d左右。著名的鸭梨、雪花梨、茌梨、酥梨、秋白梨、红梨、蜜梨等均原产本区。该区向西与干寒地区气候相近,向北与寒地梨区相近,向南与暖温梨区相近。白梨在本区内的西北、中北部较好,东南部稍差,由于加工出口需要,西洋梨近来有发展。

4.暖温带梨区

指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包括上饶以北、福建西北部地区。年均气温15~18.6℃,绝对最低气温-5.9~-13.8℃,年降水量685.5~1320.6mm,大多在1000mm左右,无霜期250~300d。本区气候温暖多雨,主要栽培沙梨,为我国沙梨、日本梨的主区,白梨也有栽培。著名的有严州雪梨、细花麻壳、半男女梨等品种。现已成为日本梨主要产区。

5.热带和**带梨区

为闽南、赣南、湘南以南地区。年平均温17~20℃以上,**带梨区最低温为-1~-4℃,热带地区全年无霜,年降水量在1500~2100mm。本区多雨炎热潮湿,白梨很少,主栽沙梨。热带可见梨树周年生长、四季开花结果现象,但仍以立春开花、立秋前采收为主。著名的淡水红梨、灌阳雪梨、早禾梨等产于本区。日本梨栽培亦多。

6.云贵高原梨区

为云、贵及四川西部、大小金川以南地区,海拔1300~1600m之间的高山地带,因海拔较高的影响,成为温带落叶果树分布地带。这里雨量多,气候温凉,栽培品种以沙梨为主,少数白梨和川梨品种。著名的有宝珠梨、威宁黄梨、金川雪梨等。

7.青藏高原梨区

以西藏为主,包括青海西南高原地区。多数地区海拔在4000m以上,气候寒冷,春迟冬早,梨4月萌动,10月即**休眠。生长季200d左右,沙梨、白梨都可生长。而以拉萨以东的雅鲁藏布江地带气候较好,解放后大量引入鸭梨、茌梨、酥梨、苹果梨及日本梨品种。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多个以名优品种为特色的栽培区,如河北中南部鸭梨、雪花梨栽培区;山东胶东半岛茌梨、长把梨、栖霞大香水梨栽培区;黄河故道及陕西乾县、礼泉、眉县酥梨栽培区;辽西秋白梨、小香水等秋子梨栽培区;长江中下游早酥、黄花、金川雪梨栽培区;四川金川、苍溪等地金花、金川雪梨、苍溪雪梨栽培区;新疆库尔勒、喀什等地库尔勒香梨栽培区;吉林延边、甘肃河西走廊苹果梨栽培区等。

中国的梨树有多少个品种?

我国是梨树原产国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上都居世界首位。据2005年《中国农业年鉴》资料,2004年全国梨树种植面积107.87万公顷,产量1064.23万吨,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11.04%和总产量的12.68%。

与1994年相比,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了60.563万公顷和592.75万吨。除海南省和港澳地区外,梨树分布遍及全国。梨主产区有华北平原、渤海湾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故道以及西北和西南的特色梨产区等。梨总产量较多的省份主要有河北、山东、陕西、湖北、辽宁、安徽等(《中国农业年鉴》,2005)。

梨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地方品种繁多,酥梨、鸭梨、雪花梨、秋白梨、库尔勒香梨等在国内外市场享誉盛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选育出了200余个新品种,并从国外引进诸多优良西洋梨品种(罗正德等,2006)。

其中,黄花、锦丰、早酥、黄冠等品种由于品质优、外观好、抗性强,得到大面积推广,在一些梨区已成为主导产品,并打入国际市场。

榕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生长在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及沿海岛屿)、广西、湖北(武汉至十堰栽培)、贵州、云南(海拔174-1240(-1900)米)。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琉球、九州)、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东部直至加罗林群岛也有。

榕树适应性强,适合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 它也可以生长在薄沙土中,叶子在碱性土壤中变黄。 不耐旱,更耐水和潮湿,短期水蛭不会腐烂。 干燥气候条件下生长**,在潮湿空气中可发生大气生根,大大增加了观赏价值。

喜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湿润,不耐寒,除华南地区外,还有许多盆栽植物。 土壤要求不严格,它可以在微酸性和微碱性土壤中生长,并且害怕暴露在阳光下。

扩展资料

榕树为常绿大乔木,气根多数;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深绿色;隐花果,无柄单生或对生于叶腋,成熟时呈黄褐色、红褐色或黑紫色。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太守张伯玉移知福州,夏天酷热难耐,遂令编户浚沟七尺,种植榕树,后来“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福州又有“榕城”的美称。全世界现有1000多种榕树,多集中在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植物中最大的木本树种之一,常高达20米。由于耐污性好、易栽植,也是常见的行道树。

榕树的拉丁文为banyan,在西方这个名字多指来自印度及孟加拉等地的孟加拉榕;但在中国及亚洲等地则多指细叶榕(F. microcarpa)。由于它们同属榕亚属,并且有相近的生活周期及气根等特征,因此榕树现多作为桑科榕属下榕亚属的简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