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刚果红[刚果红,化学名为:二苯基-4,4’-二(偶氮-2-)-1-氨基萘-4-磺酸钠,为棕红色粉末,溶于水呈黄红色,溶于醇呈橙色。]染色法[学科:岩矿分析与鉴定 词目:染色法 英文:staining test 释文:常用于薄片或磨光面,亦可用于重砂。]特指纤维素[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的染色法,刚果红能把纤维素染成红色[红色,是以通过能量来激发观察者的可见光谱中长波末端的颜色,波长大约为610到750纳米,类似于新鲜血液的颜色,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复合物[复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对纤维二糖和葡萄糖[葡萄糖(Glucose)(化学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无作用,可用此来鉴别纤维素或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作用。

刚果红染色原理

2、刚果红能与培养基[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纤维素酶(β-1,4-葡聚糖-4-葡聚糖水解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体酶,而是起协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便没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