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叶傲柏 给各位分享哪些因子具有趋化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大家怎么记趋化因子?(什么叫趋化因子)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大家怎么记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个蛋白质家族,分子量多为8~10kDa的多肽。趋化因子的主要功能是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特定的淋巴**和组织以及感染发生的部位。根据趋化因子近N端半胱氨酸(Cys)的位置、排列方式和数量,可分为四个亚家族:①CC亚家族存在2个相邻的半胱氨酸(CC),其相应受体被命名为CC趋化因子受体(CCR);②CXC亚家族的2个半胱氨酸间有1个其他氨基酸,其相应受体被命名为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③C亚家族只有1个半胱氨酸(C);④CX3C亚家族的2个半胱氨酸间有3个其他氨基酸(半胱氨酸-3个其他氨基酸-半胱氨酸)。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是一种CC趋化因子,对单核细胞、自然**细胞、T淋巴细胞、嗜碱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有趋化作用。IL-8是一种CXC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和未致敏的T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淋巴细胞趋化蛋白(lymphotactin)是C趋化因子,对T淋巴细胞、自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有趋化作用。Fractalkine是CX3C趋化因子,对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

简答细胞因子常见的分类?

大家怎么记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主要有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生长因子。 1、 白细胞介素 促进胸腺细胞、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增强Tc和NK细胞的**活性;引起发热,参与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促进免疫应答。 2、干扰素 是一种广谱抗**剂,并不直接**或抑制**,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能力。 3、肿瘤坏死因子 **或抑制肿瘤细胞,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过**物*离子产生,增强ADCC功能,**细胞脱颗粒和分泌髓过**物酶;抗感染;TNF是一种内源性热原质,引起发热,并诱导肝细胞急性期蛋白的合成;促进髓样白血病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4、集落**因子 集落**因子是指能够**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5、趋化性细胞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为介绍有关趋化性细胞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在抗肿瘤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特异性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6、 转化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多功能的多肽类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血管的生成、细胞凋亡及机体免疫系统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TGF-β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 7、生长因子 促进生成大量的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治疗骨质酥松、股骨头坏死、关节炎、风湿病和因钙缺乏导致的疾病。 来源:—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缩写?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血细胞生成、细胞生长、APSC多能细胞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细胞因子可被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集落**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

ccl2趋化因子全称?

趋化因子配体2 (CCL2),又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是CC趋化因子家族的小分子量细胞因子。
CCL2通过蛋白聚糖的粘多糖侧链锚定到内皮细胞的质膜上,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泌。
CCL2可招募单核细胞、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到组织损伤或感染引起的炎症位点。
CCL2参与以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些疾病发病机制。
CCL2参与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疾病的神经炎症过程,表现为神经元变性。

细胞因子的特性?

(1)绝大多数细胞因子为分子量小于25kDa的糖蛋白,分子量低者如IL-8仅8kDa。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如IL-5、IL-12、M-CSF和TGF-β等以双体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大多数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为单拷贝基因(IFN-α除外),并由4-5个外显子和3-4个内含子组成。  (2)主要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有关。  (3)通常以旁分泌(paracrine)或自分泌(autocrine)形式作用于附近细胞或细胞因子产生细胞本身。在生理状态下,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只有产生的局部起作用。  (4)高效能作用,一般在pM(10-12M)水平即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  (5)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相应高亲和性受体数量不多,在10-10000/每个细胞。细胞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相当迅速,根据细胞因子受体基因DNA序列以及受体胞膜外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结构,可分为四个类型: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和趋化因子受体。  (6)多种细胞产生,一种IL可由许多种不同的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如IL-1除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巨噬细胞系产生外,B细胞、NK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在某些条件下均可合成和分泌IL-1。  (7)多重的调节作用(multipleregulatoryaction),细胞因子不同的调节作用与其本身浓度、作用靶细胞的类型以及同时存在的其它细胞因子种类有关。有时动物种属不一,相同的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可有较大的差异,如人IL-5主要作用于嗜酸性粒细胞,而鼠IL-5还可作用于B细胞。  (8)重叠的免疫调节作用(overlappingregulatoryaction),如IL-2、IL-4、IL-9和IL-12都能维持和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  (9)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细胞因子的网络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1)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或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如IL-1和TGF-β分别促进或抑制T细胞IL-2的产生;(2)调节同一种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高剂量IL-2可诱导NK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3)诱导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TGF-β可降低T细胞IL-2受体的数量,而IL-6和IFN-γ可促进T细胞IL-2受体的表达。  (10)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组成了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11)自限性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