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融让梨[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成语是指有一个叫孔融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的中国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一个汉语词汇,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后形容一个人的谦让以及尊老爱幼[尊老爱幼,其中“尊老”指的是尊敬长辈,“爱幼”即爱护晚辈;形容人的品德良好。]的精神美德。

孔融让梨成语故事

2、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3、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4、“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5、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在任,孔融径直往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卢因(Lewin)在1947年提出“守门人”(或“把关人”TheGatekeeperTheory)理论,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shoumenren

]

忙把他拉住,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

[词目 一本正经 反义词:油嘴滑舌 近义词:郑重其事发音 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

,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说到:“请他进来吧!”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说认识我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6、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形容开怀的大笑起来。]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