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雷震狂 给各位分享移液器检定所需标准器材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biolog能对微生物种类进行鉴定吗?原理是什么?(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biolog能对微生物种类进行鉴定吗?原理是什么?
biolog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原理:
1、Biolog公司独创的碳源利用方法,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针对每一类微生物筛选95种不同碳源,配合四唑类显色物质(如TTC、TV),固定于96孔板上(A1孔为*性对照),接种菌悬液后培养一定时间,通过检测微生物细胞利用不同碳源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原酶与显色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的颜色变化(吸光度)以及由于微生物生长造成的浊度差异(浊度),与标准菌株数据库进行比对,即可得出***终鉴定结果。
2、鉴定细菌时,全部基于显色反应原理
3、鉴定酵母时,A-C行基于显色反应原理,D-H行基于浊度差异原理
4、鉴定真菌时,系统自动为95种碳源测定两套数据,即显色反应和浊度
仪器的校准(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方法?
容量器皿的校准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 练习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校准方法,并了解容量瓶器皿校准的意义二、 实验原理 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是滴定分析法所用的主要量器。容量器皿的容积与其所标出的体积并非完全相符合。因此,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中,必须对容量器皿进行校准。由于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不同的温度下容量器皿的体积也有所不同。因此,校准玻璃容量器皿时,必须规定一个共同的温度值,这一规定温度值为标准温度。国际上规定玻璃容量器皿的标准温度为20℃。既在校准时都将玻璃容量器皿的容积校准到20℃时的实际容积。容量器皿常采用两种校准方法。 1、 相对校准要求两种容器体积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时,常采用相对校准的方法。例如,25mL移液管量取液体的体积应等于250mL容量瓶量取体积的10%。 2、 绝对校准绝对校准是测定容量器皿的实际容积。常用的校准方法为衡量法,又叫称量法。即用天平称得容量器皿容纳或放出纯水的质量,然后根据水的密度,计算出该容量器皿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体积。由质量换算成容积时,需考虑三方面的影响:(1)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2) 温度对玻璃器皿容积胀缩的影响(3) 在空气中称量时空气浮力的影响 为了方便计算,将上述三种因素综合考虑,得到一个总校准值。经总校准后的纯水密度列于表2-1.表2—1 不同温度下纯水的密度值 (空气密度为0.0012g·cm-3,钙钠玻璃体膨胀系数为2.6×10-5℃-1) 温度/℃ 密度/(g·mL-1) 温度/℃ 密度/(g·mL-1)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0.9984 0.9983 0.9982 0.9981 0.9980 0.9979 0.9978 0.9976 0.9975 0.9973 0.9972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0.9970 0.9968 0.9966 0.9964 0.9961 0.9959 0.9956 0.9954 0.9951 0.9948 实际应用时,只要称出被校准的容量器皿容纳和放出纯水的质量,再除以该温度时纯水的密度值,便是该容量器皿在20℃时的实际容积。【例1】 在18℃,某一50mL容量瓶容纳纯水质量为49.87g,计算出该容量瓶在20℃时的实际容积。解:查表得18℃时水的密度为0.9975 g·mL ,所以在20℃时容量瓶的实际容积V20为: 3.溶液体积对温度的校正 容量器皿是以20℃为标准来校准的,使用时则不一定在20℃,因此,容量器皿的容积以及溶液的体积都会发生改变。由于玻璃的膨胀系数很小,在温度相差不太大时,容量器皿的容积改变可以忽略。稀溶液的密度一般可用相应水的密度来代替。【例二】在10℃时滴定用去25.00mL0.1mol·L 标准溶液,问20℃时其体积应为多少? 解:0.1 mol·L 稀溶液的密度可以用纯水密度代替,例如:25℃时由滴定管放出10.10mL水,其质量为10.80g,算出这一段滴定管的实际体积为: 故滴定管这段容积的校准值为10.12-10.10=+0.02mL。 2.移液管的校准 将25mL移液管洗净,吸取去离子水调节至刻度,放入已称量的容量瓶中,再称量,根据水的质量计算在此温度时的实际容积。两支移液管各校准2次,对同一支移 液管两次称量差,不得超过20mg,否则重做校准。测量数据按表2-3记录和计算。 表2-3 移液管校准表 (水的温度= ℃, 密度= g·mL-1)移液管编号 移液管容积/g 容量瓶质量/g 瓶与水的质量/g 水质量/g 实际容积/mL 校准值/mLⅠ II 3.容量瓶与移液管的相对校准 用25mL移液管吸取去离子水注入洁净并干燥的250mL容量瓶中(操作时切勿让水碰到容量瓶的磨口)。重复10次,然后观察溶液弯月面下缘是否与刻度线相切, 若不相切,另做新标记,经相互校准后的容量瓶与移液管均做上相同记号,可配套使用。 容量仪器的校准 目的:1.了解容量仪器校准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掌握移液管的校准和容量瓶与移液间相对校准的操作。 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容量瓶等,是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量器,它的准确度是分析化学实验测定结果准确程度的前提,国家对这些量器作了A、B级标准规定(参见表1.2.3.)。表1. 常用移液管的规格 标称容量(ml)251020 2550100容量允差A±0.010±0.015±0.020±0.030±0.05±0.08(ml)B±0.020±0.030±0.040±0.060±0.10±0.16水的流出A7 – 1215 – 2520 – 3025 – 3530 – 4035 – 40时间(s)B5 – 1210 – 2515 – 3020 – 3525 – 4030 – 40 〔此帖子已被 大将军王 在 2008-4-30 19:53:03 编辑过〕
表2. 常用容量瓶的规格 标称容量(ml)1025501002002505001000容量允差A±0.020±0.03±0.05±0.10±0.15±0.15±0.25±0.40(ml)B±0.040±0.06±0.20±0.20±0.30±0.30±0.50±0.80表3. 常用滴定管的规格 标称容量(ml)5102550100分度值(ml)0.020.050.10.10.2容量允差A±0.010±0.025±0.04±0.05±0.10(ml)B±0.020±0.050±0.08±0.10±0.20水流出时间A30 – 45 45 – 7060 – 9070 – 100(秒)B20 – 45 35 – 7050 – 9060 – 100读整前等待时间 30秒
由于不同级别的允差不同,更何况还有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都可能给实验结果引入误差。因此,在进行分析化学实验前,应该对所用的容量器具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其精度达到实验结果准确的要求。尤其是进行高精度要求的实验,应使用经过校准的仪器。由此可见,容量器具的校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校准的方法:称量被校量具的量入或量出的纯水质量,再根据不同温度下纯水在空气中的密度计算出量具的实际体积。校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操作要正确,故对实验室有下列要求: 1. 天平的称量误差应小于量器允差的1/10。 2. 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 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1,室温最好控制在20±5℃。若对校准的精确度很高,可引用ISO4787–1984《实验室玻璃仪器 — 玻璃量器容量的校准和使用方法》中公式: V20 = (IL – IE) ( ) ( ) [1– γ (t – 20)] 式中 I L 为盛水容器的天平读数,g 。 I E 为空容量器的天平读数,g 。 ΡW 为温度t时纯水的密度,g · ml–1。 ΡA 为空气密度,g · ml–1。 ΡB 为砝码密度,g · ml–1。 γ 为量器材料的体膨胀系数,℃–1。 t 为校准时所用纯水的温度。试剂及仪器:乙醇(95%):供干燥仪器用具塞锥形瓶(50ml):洗净晾干温度计:最小分度值0.1℃ 分析天平:200g或100g / 0.001g 电子天平:200g / 0.001g 实验步骤: 1. 移液管(单标线吸量管)的校准取一个50ml洗净晾干的具塞锥形瓶,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至mg位。用铬酸洗液洗净20ml移液管,吸取纯水(盛在烧杯中)至标线以上几mm,用滤纸片擦干管下端的外壁,将流液口接触烧杯壁,移液管垂直、烧杯倾斜约30�0�8 。调节液面使其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然后将移液管移至锥形瓶内,使流液口接触磨口以下的内壁(勿接触磨口!),使水沿壁流下,待液面静止后,再等15s。在放水及等待过程中,移液管要始终保持垂直,流液口一直接触瓶壁,但不可接触瓶内的水,锥形瓶保持倾斜。放完水随即盖上瓶塞,称量至mg位。两次称得质量之差即为释出纯水的质量mW。重复操作一次,两次释出纯水的质量之差,应小于0.01g。将温度计插入5~10min,测量水温,读数时不可将温度计下端提出水面(为什么?)由附录中查出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ΡW,并利用下式计算移液管的实际容量: V = mW / ΡW 2. 移液管与容量瓶的相对校准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利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并用移液管取出其中一部分进行测定,此时重要的不是知道容量瓶与移液管的准确容量,而是二者的容量是否为准确的整数倍关系。例如用25ml移液管从100ml容量瓶中取出一份溶液是否确为1/4,这就需要进行这两件量器的相对校准。此法简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较多,但必须在这两件仪器配套使用时才有意义。将100ml容量瓶洗净、晾干(可用几毫升乙醇润洗内壁后倒挂在漏斗板上),用25ml移液管准确吸取纯水4次至容量瓶中(移液管的操作与上述校准时相同),若液面最低点不与标线上边缘相切,其间距超过1mm,应重新做一标记。 3.容量瓶的校准用铬酸洗液洗净一个100ml容量瓶,晾干,在电子天平上称准至0.01g。取下容量瓶注水至标线以上几毫米,等待2min。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使液面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此时调定液面的作法与使用时有所不同),再放到电子天平上称准至0.01g。然后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两次所称得质量之差即为该瓶所容纳纯水的质量,最后计算该瓶的实际容量。 4. 滴定管的校准用铬酸洗液洗净1支50ml具塞滴定管,用洁布擦干外壁,倒挂于滴定台上5min以上,打开旋塞,用洗耳球使水从管尖(即流液口)充入。仔细观察液面上升过程中是否变形(即弯液面边缘是否起皱),如变形,应重新洗涤。洗净的滴定管注入纯水至液面距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垂直挂在滴定台上,等待30s后调节液面至0.01ml。取一个洗净晾干的50ml具塞锥形瓶,在电子天平上称准至0.001g。打开滴定管旋塞向锥形瓶中放水,当液面降至被校分度线以上约0.5ml时,等待15s。然后在10s内将液面调节至被校分度线,随即使锥形瓶内壁接触管尖,以除去挂在管尖下的液滴,立即盖上瓶塞进行称量。测量水温后即可计算被校分度线的实际容量,并求出校正值。按表1.所列容量间隔进行分段校准,每次都从滴定管0.00ml标线开始,每支滴定管重复校准一次。
表1. 滴定管校准记录格式 校准分段(ml)称量记录/g水的质量实际体积/ml校正值(ml)瓶+水瓶瓶+水瓶12平均 ΔV = V – V200 – 10.00 0 – 15.00 0 – 20.00 0 – 25.00 0 – 30.00 0 – 35.00 0 – 40.00 0 – 45.00 以滴定管被校分度线体积为横坐标,相应的校正值为纵坐标,绘出校准曲线。思考题: 1. 容量仪器为什么要校准? 2. 称量纯水所用的具塞锥形瓶,为什么要避免将磨口部分和瓶塞沾湿? 3. 本实验称量时,为何只要求称准到mg位? 4. 分段校准滴定管时,为何每次都要从0.00ml开始?附录 不同温度下的纯水密度(ρw) 温度t ℃ρw温度t ℃ρw温度t ℃ρw80.9886150.9979220.996890.9985160.9978230.9966100.9984170.9976240.9963110.9983180.9975250.9961120.9982190.9973260.9959130.9981200.9972270.9956140.9980210.9970280.9954
滴定管不属于国家强检器具,可以自校。 玻璃量器的检定有专门的检定规程,检定周期是三年
对于滴定管来说,酸式滴定管三年,碱式的一般好像是1年。
dna亲子鉴定都需要哪些设备
2.2.1 试剂贮存和准备区
[1]-20℃冰箱
[2]紫外线灯
[3]消耗品: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吸水纸
[4]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5]专用办公用品
[6]微量加样器[100~200微升5~40微升]
2.2.2 标本制备区
[1] 冷藏、贮存两用电冰箱[-20℃和2~8℃和]
[2] 台式高速离心机
[3] 混匀器
[4] 微型加热模块
[5] 微量加样器[100~200微升5~40微升]
[6] 紫外线灯
[7] 消耗品:一次性手套、耐高压处理的离心管和加样器吸头
[8] 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9] 专用办公用品
2.2.3 扩增反应混合物配制和扩增区
[1] 微量加样器
[2] 紫外线灯
[3] 消耗品:一次性手套、耐高压处理的离心管和加样器吸头
[4] 二级生物安全柜
[5] 电冰箱
[6] 混匀器
[7] 台式高速离心机
[8] 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9] 专用办公用品
2.2.4 扩增产物分析区
[1] FQD-33A荧光定量扩增仪
[2] 稳压器
[3] 紫外线灯
[4] 消耗品:一次性手套
[5] 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6] 专用办公用品
[7] 计算机
核子基因亲子鉴定 ——专业 准确 权威
实验室哪些仪器设备需要检定或校准
玻璃器皿:各种玻璃度量器具。
基础设备:ph,电导率,温度计,天平等。
终端检测设备:分光光度计,**吸收,**荧光,离子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icp等。
各种各样,只要有测量功能的都是需要检定的。
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扩展资料:
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验仪器
如何快速检测移液器的精确度
1.检测方法:
1)目视法检测:先使用需要检测的移液器吸取液体,然后将其垂直静置 15 秒,观察有没有液滴缓慢的流出。如果有液滴缓慢流出,就说明该移液器有漏气现象。
2)压力泵检测:使用专业的压力泵,检测压力情况,判断移液器是否漏气。
2. 如果发现移液器有漏气现象,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产生漏气的可能原因:
首先,查看吸头是不是匹配?推荐使用原装匹配的吸头。如果不是原装匹配的吸头,先咨询下厂商或代理商,看看自己使用的吸头是否与所用的移液器匹配。
其次,装配吸头的时候有没有装紧?很可能由于装吸头的时候没有装紧导致移液器漏气。
然后,如果上述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现问题,那么很可能是移液器内部气密性不好。这时候就需要与移液器公司维修工程师联系了。
当我们排除了上面的第一种情况之后,我们就要来排查第二种情况:
我们需要检测是不是由于移取液体的温度与移液器和吸头之间的温度差异导致影响了移液器的准确度。
分析实验室的常用仪器有哪些
1、显微镜
这个太常见,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医院也常用 。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2、电子秤
这个也常见,比人工称精确度高。电子称是用来对货物进行称重的自动化称重设备,通过传感器的力电转换,经称重仪表处理来完成对货物的计量,适用于各种散货的计量。
3、离心机
通俗讲,将一些混合在一起的液体通过离心机高速旋转能迅速分离液体。该机适用于生物,化学,遗传学,医药学,医院,实验室对学业,生物体,叶绿素,蛋白核酸等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4、测厚仪
这个也好理解,测量厚度的。测厚仪用来测量不同单一材料或者覆盖层的厚度,分无损和有损两种,其中大部分是无损的。
5、硬度计
硬度计是测量各种材料硬度的仪器,分为洛氏、维氏、布氏、邵氏、里氏、消氏等不同类别。
6、电子天平
是实验室分析或质量控制所必须的仪器,具有称量大,精度高,在较差使用环境下亦可达到精密称量的要求。
7、测温仪
是温度计的一种,用红外线的原理来感应物体表面温度,操作比较方便,特别是高温物体的测量。应用广泛,如钢铸造、炉温、机器零件、玻璃及室温、体温等各种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
移液器吸头有哪些规格
移液器通用标准吸头有6个规格:1、10ul(0.5-10ul白色短尖 ,0.5-10ul白色长尖);
2、20ul(0.5-20ul白色长尖);3、100ul(10-100ul**);
4、200ul(20-200ul**) ;5、1000ul(100-1000ul蓝色);
6、5000ul(1000-5000ul白色)。
移液器使用注意事项:
1.设定移液体积 :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精确度2.装配移液*头:将移液*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上紧即可。用移液器撞击吸头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长期这样操作回导致移液器的零件因撞击而松散,严重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3.吸液及放液,垂直吸液吸头尖端浸入液面3mm以下,吸液前*头先在液体中预润洗慢吸慢放放液时如果量很小则应吸头尖端可靠容器内壁4.吸有液体的移液*不应平放,*头内的液体很容易污染*内部而可能导致*的弹簧生锈;
5.移液*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型以延长移液*的使用寿命6.吸取液体时一定要缓慢平稳地松开拇指,绝不允许突然松开,以防将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7.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吸头需预先吸取一次样品溶液,然后再正式移液,因为吸取血清蛋白质溶液或有机溶剂时,吸头内壁会残留一层”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产生误差。
如何快速检测移液器的精确度
移液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怀疑其精确度,可根据以下提示自行检测:
怀疑一:移液器是否有漏气?1、自行检测:目视法检测:将吸取液体后的移液器垂直静置15秒,观察是否有液滴缓慢的流出。若有流出,说明有漏气现象。压力泵检测:使用专用的压力泵,检测压力情况,判断是否漏气。2、 可能的原因:(1)吸头是否匹配?—— 使用原装匹配的吸头(2)装配吸头时有无上紧?(3)移液器内部气密性不好?
怀疑二:液体、移液器、吸头以及环境的温度差异是否会影响移液器的准确度?移取液体的温度与吸头和移液器的温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液体温度高于吸头的,移取的液体体积会偏大,液体温度低于吸头的,移取的液体体积会偏小。怀疑三:液体样品的密度和水是否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大部分移液器出厂前的校准是用水作为标准液进行测试的,如果所操作的液体与水的比重有很大差异,所给出的不精确度和不准确度就不能满足,从而产生误差。怀疑四:吸液速度太快,是否会导致移液体积不准确?吸液速度太快会产生反冲和气泡,导致移液体积不准确。ps:移液器长时间不用时建议将刻度调至最大量程,让弹簧恢复原形,延长移液器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