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鲁潇福 给各位分享科学课程标准的问题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你认为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实施(你认为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实施方向)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你认为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实施,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应如何面对?
从总体上看,社会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参与度还不够。“科学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的观念还有待建立。家长对自然课的重视不够,人们往往重视打下数学、语文的基础,而不重视打下科学素养的基础。因而对自然课的支持与配合也不够。我国小学科学课教师的素质普遍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而教师队伍建设中最大的问题是转变观念问题。由于我国科学教育长期以来以“双基”为重点,加上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科学课教师在思维方式,观念上都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为了保证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效果,营造一个有利于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小学科学课的重视程度,并且落实到行动中。加强科学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建立一个组织管理的体系,以加强对课程实施的领导、组织、安排、检查、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课程的实施方案进行调整。这样有助于使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一个不断调适、改进的过程。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新闻媒介、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可以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无形的动力。” 例如,给予科学课改革的学校以适当的经费补贴,社会**与文化的引导,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都会对科学课改革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用旧的思维方式、旧的观念是难以驾驭新课程的。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科学课的理念,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观念要采用多种途径,各种力量广泛参与、相互配合。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培训要改变过去以学历提高为目的,流于形式的状况,要注重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理解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并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加强课程设计者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使教师能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意图、理念;加强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教研人员对教师的指导;广泛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课,讲座、报告、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运用远距离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展教师教育的空间;并积极倡导教师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快速提高自己。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内容,以及教育理念有哪些新特点?
1.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革新了课程内容,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新《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相比,加大了课程内容的革新。其变化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解除了传统历史学科对中学教学的束缚,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初中历史课程体系;二是基本消除了现行历史课程中存在的“难、繁、偏、旧”现象,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繁杂的知识点,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降低了课程难度。
3.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了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为此,《标准》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4.倡导教学方法的更新。
《标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建议”,倡导新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5.为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对历史知识点不作过多、过细的要求,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及教科书的编写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6.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
《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增加了教学评价部分。《标准》要求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评价历史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并且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考察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还要考察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强调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避免将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手段。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标准》力图改变原有课程中“繁、难、多、旧”的现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实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小学科学标准对教师教学有什么建议或启示?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1.怎样理解2113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52612.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行为4102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16533.为什么要“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4.为什么说“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5.怎样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6.如何使科学课教学富有儿童情趣?7.为什么教师要“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8.什么是亲历活动?9.科学探究活动与亲历活动是什么关系?10.如何理解“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11.不同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无差别?有何差别?12.怎样把握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有限的上课时数之间的关系?13.怎样把握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有限的课程资源的关系?14.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这样好吗?15.科学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有哪些指导策略?16.为什么要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7.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注意哪些问题?19.什么是教育评价?20.学科教学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1.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如何定位?22.怎样理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23.怎样理解“评价内容的全面化”?24.怎样理解“评价方法的多样性”?25.怎样理解“评价时机的全程化”?26.“科学探究”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2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28.“科学知识”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29.怎样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观察与访谈进行评价?30.怎样通过学生的作业、作品与杰出表现进行评价?31.怎样通过学生学业进行评价?32.怎样进行科学课程的测验与考试?33.怎样运用“评定量表”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表现?34.什么是科学课程资源?35.为什么要重视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6.社区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注意哪些问题?37.如何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的网络资源?38.为什么说科学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39.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对教材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40.《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对教材编写提出一系列的有关建议?41.依据《标准》所编写的小学科学教材半具有哪些显著特征?42.《标准》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哪些要求?43.教师在教学中怎样看待与使用新教材?44.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胜任小学科学教学?45.科学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知识?46.科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47.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要经过哪几个方面的培训?48.科学教师如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教学水平?49.在职科学教师的进修学习有效途径有哪些?50.为了顺利开展科学教学,科学教学必须具备哪些仪器设备和场地?51.如何布置科学专用教室?
数学课程标准 中的教学目标是从哪四个维度论述的?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要素有哪几个
1,让孩子自主观察
2,让孩子能够主动探索材料的关系
3,让孩子可以自主验证实验的结果
4,通过原理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延伸
5,通过实验过程,培养孩子的兴趣点
什么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内容: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小学科学标准对教师教学有什么建议或启示?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1.怎样理解2113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52612.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行为4102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16533.为什么要“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4.为什么说“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5.怎样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6.如何使科学课教学富有儿童情趣?7.为什么教师要“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8.什么是亲历活动?9.科学探究活动与亲历活动是什么关系?10.如何理解“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11.不同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无差别?有何差别?12.怎样把握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有限的上课时数之间的关系?13.怎样把握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有限的课程资源的关系?14.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这样好吗?15.科学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有哪些指导策略?16.为什么要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7.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注意哪些问题?19.什么是教育评价?20.学科教学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1.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如何定位?22.怎样理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23.怎样理解“评价内容的全面化”?24.怎样理解“评价方法的多样性”?25.怎样理解“评价时机的全程化”?26.“科学探究”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2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28.“科学知识”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29.怎样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观察与访谈进行评价?30.怎样通过学生的作业、作品与杰出表现进行评价?31.怎样通过学生学业进行评价?32.怎样进行科学课程的测验与考试?33.怎样运用“评定量表”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表现?34.什么是科学课程资源?35.为什么要重视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6.社区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注意哪些问题?37.如何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的网络资源?38.为什么说科学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39.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对教材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40.《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对教材编写提出一系列的有关建议?41.依据《标准》所编写的小学科学教材半具有哪些显著特征?42.《标准》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哪些要求?43.教师在教学中怎样看待与使用新教材?44.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胜任小学科学教学?45.科学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知识?46.科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47.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要经过哪几个方面的培训?48.科学教师如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教学水平?49.在职科学教师的进修学习有效途径有哪些?50.为了顺利开展科学教学,科学教学必须具备哪些仪器设备和场地?51.如何布置科学专用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