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万清梅 给各位分享淬火都有哪些标准要求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淬火工艺及要求(淬火的具体工艺)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淬火工艺及要求
淬火工艺及要求
淬火工艺
1.淬火、回火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2)正确选择夹具;3)检查零件表面是否有碰伤、裂纹、锈斑等**;4)确认零件要求的淬火部位硬度、变形等的技术要求,核对零件的形状、材料的加工状态是否与图样及工艺文件相符合;5)表面不允许**、脱碳的零件,当在空气炉加热时,应采取防**脱碳剂装箱保护或采用真空炉加热;6)易开裂的部位如尖角靠边的孔,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塞石棉、耐火泥等。
2.常见材料淬火、回火工艺规范
1)加热温度
表1常用材料的常规淬火、回火规范
注:除45号钢或特别说明均采用回火两次的工艺。
2)淬火保温时间t=8~10min+kαD
k—装炉系数(1~1.5);α—保温系数(见表2);D—零件有效厚度。
表2淬火保温系数
普通淬火和高频淬火有什么区别?
一、方法不同
1、高频淬火:通过快速加热,待加工钢件的表面达到淬火温度,不均匀的热量传递到中心,然后快速**。只有表面硬化为马氏体,中心仍为退火(或正火回火)结构,具有原有的塑性和良好的韧性。
2、普通淬火:将金属工件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二、应用不同
1、高频淬火:受扭转、弯曲等交变载荷作用的工件,其表面的应力或耐磨性比芯部高,对工件表面的强化要求也高,适于含碳量We=0.40~0.50%钢材。
2、普通淬火:淬火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制造业。几乎所有重要的机械零件,特别是汽车、飞机和火箭用的钢制零件,都经过淬火处理。为了满足各种零件的各种技术要求,开发了各种淬火工艺。
扩展资料:
淬火安全要求:
热处理车间和工段的安全管井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设置必要的劳动保险、消防、急救、环境保护、通风、照明器材和设备。车间必须制定一套更具体的、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操作文件,并在生产中严格执行。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加热温度的选择。如亚共析钢含碳量下限,当炉子负荷大,零件硬化层深度增加时,可选择温度上限,当工件形状较复杂时,应采用温度下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频淬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淬火
45#的淬火温度一般是多少
45钢调质处理规范:淬火温度840±10℃,水冷淬火;回火温度600±10℃,出炉空冷。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正火可改善硬度小于160HBS毛坯的切削性能。该钢经调质处理后,其综合力学性能要优化于其他中碳结构钢,但该钢淬透性较低,水中临界淬透直径为12~17mm,水淬时有开裂倾向。
淬火温度影响
(1)提高淬火温度可以逐渐减少中碳钢淬火组织中片状马氏体的数量,获得以板条马氏体为主的组织。继续提高淬火温度,将会在板条马氏体边界形成明显数量的薄片状残留奥氏体。
(2)在500℃回火1.5h+4h,并未改变淬火马氏体的主要特征;片状马氏体的孪晶界上有渗碳体析出,但仍保留有孪晶亚结构;板条状马氏体内的魏氏组织形态的渗碳体正在溶解,板条边界析出了短条状的渗碳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淬火温度
淬火天车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司机必须熟悉淬火处理工艺和要求;
②服从地面指挥人员的指令,吊运中不准戳地和碰撞,以防止工件变形和脱钩;
③细长工件淬火在快速**时,为防止工件左右摇摆,只能作上、下移动,谨防变形;
④普通吊装工件禁止使用快速下降,快速下降仅用于工件热处理过程中的**阶段;
⑤淬火天车各制动器必须经常检查、调整,特别是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组合弹簧制动器要严格按技术要求调定,不得马虎从事。
淬火**介质的选择于什么因素有关
1. 水
水是**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缺点是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水处于沸腾阶段,**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能力。因此水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件的淬火**。
盐水和碱水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碱,使高温工件浸入该**介质后,在蒸汽膜阶段析出盐和碱的晶体并立即爆裂,将蒸汽膜破坏,工件表面的**皮也被炸碎,这样可以提高介质在高温区的**能力。其缺点是介质的腐蚀性大。一般情况下,盐水的浓度为10%,苛性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可用作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工件的淬火介质,使用温度不应超过60℃,淬火后应及时清洗并进行防锈处理。
油
**介质一般采用矿物质油(矿物油)。如机油、变压器油和柴油等。机油一般采用10号、20号、30号机油,油的号越大,黏度越大,闪点越高,**能力越低,使用温度相应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种。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温区**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获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黏度的矿物油,以适当的配比相互混合,通过提高特性温度来提高高温区**能力;另一种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剂,在油中形成粉灰状浮游物。添加剂游磺酸的钡盐、钠盐、钙盐以及磷酸盐、硬脂酸盐等。生产实践表明,高速淬火油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速与普通淬火油相接近。这样既可得到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减少了变形,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合金钢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后保持光亮表面。在矿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添加物,可获得不同**速度的光亮淬火油。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剂,其作用是将不溶解于油的老化产物悬浮起来,防止在工件上积聚和沉淀。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剂中还含有抗**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冷剂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于真空热处理淬火的**介质。真空淬火油必须具备低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而稳定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热稳定性,否则会影响真空热处理的效果。
2.加热温度 以钢的相变临界点为依据,加热时要形成细小、均匀奥氏体晶粒,淬火后获得细小马氏体组织。碳素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范围如图1所示。由本图示出的淬火温度选择原则也适用于大多数合金钢,尤其低合金钢。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温度以上30~50℃。
3.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手工淬火怎么确定硬度
手工淬火确定硬度方法:
在淬火过程中,根据工件的加热时的颜色大概判断,如工件红热、白热等。
工件淬火后,简单的划痕比对法,如锉磨
准确测定硬度,则得采用专业的硬度计计量,如洛氏硬度计、维式硬度计、里氏硬度计等
钢材淬火工艺
你说的方法是不行的。
如果是亚共析钢淬火温度低,那么加热保温后的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铁素体,马氏体存在的部位硬度高,铁素体存在的部位硬度低,导致硬度不均匀,这样对钢的加工、使用都不利。
如果过共析钢淬火温度低,那么原始组织基本未转变,最终得不到马氏体,根本无从谈起硬度的提高。
所以常规下亚共析钢淬火温度选为Ac3之上30-50度,过共析钢淬火温度选为Ac1之上30-50度。
谢谢。
钢铁如何淬火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
1、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例如:提高工具、轴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弹簧的弹性极限,提高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
2、改善某些特殊钢的材料性能或化学性能。如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增加磁钢的永磁性等。淬火**时,除需合理选用淬火介质外,还要有正确的淬火方法,常用的淬火方法,主要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局部淬火等。
钢铁工件在淬火后具有以下特点:得到了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等不平衡(即不稳定)组织;存在较大内应力;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钢铁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经过回火。
扩展资料
1、模具钢单液淬火法
将模具钢或零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淬入水,油或其他**介质中,经过一定时间**(**到低于珠光体型转变温度区域或马氏体转变温度区域)取出模具钢空冷。由于模具钢**过程在单一**介质中完成的,称单液淬火法。
2、模具钢双液淬火法
模具钢淬火**过程是在两种**介质(最常用的是水,油)中配合完成的。使**过程较为理想,既在珠光体转变区域快速**,在马氏体转变区域缓慢**。
具体做法是,将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的模具钢或零件先淬入高温区快冷的第一种介质中(通常是水或盐水溶液),以抑制过冷奥氏体的珠光体转变,当**到00℃。
左右时,迅速取出转入低温区缓冷的第二种介质中(通常为油)。由于马氏体转变在较缓和的**条件下进行,可有效地缓解或防止变形和开裂,俗称水淬油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