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李凌翠 给各位分享方域属于什么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商丘睢阳区华夏路109号属于哪个办事处管理?(商丘市华夏路)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商丘睢阳区华夏路109号属于哪个办事处管理?

属于文化办事处!!!

侯方域的文风与争议

商丘睢阳区华夏路109号属于哪个办事处管理?

侯方域的文章风采,著名于时。史可法给多尔衮的回信《复多尔衮书》即为方域起草。他的散文往往能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一种清新奇峭的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李姬传》歌颂了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写品行高洁、侠义美慧的李香君,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也写反面人物阮大铖及其他人,均有声有色,形象生动。文字简练,叙事分明,情节曲折,具有短篇小说的特点。侯方域受其先辈的教育和影响,参加了进步的爱国团体复社,与魏志贤的余*又展开了积极的斗争。秦淮名妓李香君对侯方域倾心相爱,并支持他揭露和抨击阉*。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编成名剧《桃花扇》该剧除被多种剧种上演外,还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影响颇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明朝灭亡后,三十五岁的侯方城回到归德老家。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业一无所成,悔很不已,发誓终生不仕。他建造了壮悔堂,致力于研究学问,创作诗文。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两部文集。三十七岁时,因悲愤国事和思念香君,不幸染病身亡。2005年7月,商丘市睢阳区**投资制作了三组共12个蜡像,有侯方域和常氏夫人、香君拂琴等,个个真**小,栩栩如生。还有从民间收藏的近百余件古式家具、陶瓷器具陈列其间,极大地丰富了景点的内涵。睢阳区还投资100余万元,重修了侯方域父亲、明代户部尚书侯恂的故居,又从民间征集了大批珍贵古物充实其间。然其为人颇有伪君子之嫌,将不仕之过推于女子之因,乃大丈夫所为耶?

中原地区包括哪些省份?

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包括今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区域。

中原五省,指的是**冀鲁豫――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

拓展资料

三秦、三晋、燕赵、齐鲁、中州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最初的舞台。

上三代以地理位置而言,夏朝居中,商朝在东,周朝在西,而三朝的更迭与后世的改朝换代并不完全相同,其取代的是天下共主的地位,而“封邦建国”的封建制是当时的主要模式。

1,秦汉

秦汉,是我国的第一次大一统,也是华夏文明扩展至整个*山~长城以南的时期。

汉末三国,统一于西晋。可是,西晋却担不起大一统王朝的重任,八王之乱及其由此引起的永嘉之乱导致了我国历史上最漫长的大**时期――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随之而来的就是华夏族的第一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指的是中原世家大族的集体南迁,而当时的迁徙之地就是以南京为中心的东南地区。

衣冠南渡至江南,五胡内迁于中原,这便是南北朝。不过,此时的中原五省与周边相比依然有着强大的经济文化优势,于是鲜卑融于华夏,北朝统一南朝,我国的第二次大一统时代――隋唐时期得以建立。

2,隋唐

隋唐,依然以中原五省为核心,一如当年的秦汉时期。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么就是江南作为帝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崛起,同时东北地区的契丹、奚、靺鞨开始在唐朝的影响下崛起,他们将在唐朝灭亡之后影响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

唐朝末年的黄巢之乱导致了华夏族的第二次衣冠南渡,之后,当北方混战不休之时,南方虽然也是割据政权,但相对平和。

唐亡之后,契丹人建立了辽国,*项人建立了西夏,赵匡胤建立了北宋,天下三分。

靖康之乱,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同时也是我国的第三次衣冠南渡,这一次北方人选择了杭州。于是,南京和杭州成了整个吴语区的两个语言孤岛。

3,元明清

两宋之际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从北宋灭亡开始,中原五省――这一我国数千年来的**经济文化中心不再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重要的地缘力量。

随着两宋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全国的经济和文化开始由东南五省决定,而天下统一的力量和**中心则北移逐渐由东北地区所主导。

辽~金~元三朝步步为营,直至完全统一天下。之后,朱元璋建立大明,迫使蒙古人重新回到大漠草原,但明朝却无力恢复元朝的规模。

明朝末年,天下又是三分之局――大明、后金和蒙古,最终后金~清朝灭南明和蒙古,一统天下。

中国古称九洲 请问九州具体指什么地方

“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词。九州区域于不同时期其范围划分也不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禹贡》所叙述的九州的范围,北有燕山山脉、渤海湾和辽东,南至南海,西至甘肃接西域,东至东海。

扩展资料: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

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像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而“九”可能是确指,而不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是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的总称,也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到后来,“九州”终于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因在现有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期的作品。具体的证据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贡》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州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这么说吧?四海、三江指哪儿?

四海在《尔雅·释地》中:“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此书认为少数民族所住地是“四海”。 也有人认为“九州”确被四海环绕。 而《礼记·祭义》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但是没有明确的海域。 五湖的说法也很多,近代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 南到珠江,中到长江,北到松花江,是为三江

请问地理上的三江是哪三江啊?

(1)长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以沱沱河为源),一般称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2)黄河
黄河,古称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3)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北麓,上游叫扎曲,向东南流至昌都后进入横断山脉,从而奔流在他念他翁—怒山和宁静山—云岭之间。河源至昌都为上游,其特点与怒江上游相似。昌都以下称为澜沧江。昌都到云南的功果桥为中淤,流经高山深谷,水面宽仅70~100米左右,河底坡降大,水流湍急,多用溜索过渡,故澜沧江在当地也称溜筒江。功果桥以下为下游,两岸地势降低,河谷宽窄相间,常有大的险滩分布。下游段有一条较大的支流叫漾濞江。漾濞江切割大雪山南行,到大理附近接纳一个长34公里、宽20多公里的断层湖——洱海,然后注入澜沧江。漾濞江注入口以下,澜沧江笔直南下,穿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景洪县东南的官累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最后至越南入南海。澜沧江在我国境内长2153公里,流域面积为16.14万乎方公里,流出国境的水量也大大超过了黄河的入海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