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曾云容 给各位分享什么是标准统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标准由什么部门制定)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国家统计标准由

国家统计标准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1、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在统计体制方面,国家应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制。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统一的。统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公布。保障统计工作的**性原则,计机构依法**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县级以上人民**统计机构**单设。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综合统计机构**支配、使用和管理人财、物。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统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放弃职权、滥用职权。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把握的一项基本原则。2、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明确了建立统计信息共享机制的主体。 建立了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的制度。 明确了统计资料公布的权限。明确了统计资料公开的方式。各级人民**统计机构应积极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3、统计资料保密原则 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法律依据《民族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第九条 国家民委统计机构履行以下职责:(一)健全统计工作制度,对全国民族统计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保障民族统计工作经费。(二)健全民族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表制度,按程序报国家统计局审批或备案。(三)负责与国家统计局、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等同级有关部门的统计业务合作,组织、指导、协调各级民族工作部门的统计工作。(四)搜集、整理、审核、发布全国民族统计资料。(五)统筹建设、管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运行监测系统。(六)组织或指导全国各级民族工作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七)开展全国民族地区统计分析和监测工作。

跌了多少点,这个点是个什么概念,是个什么标准?如何计算?还有,什么叫大盘?

国家统计标准由

国内用人民币炒股的股市称为A股,只有两个,深市和沪市。

拿沪市来说,沪市又有近1000个上市公司,你可以买卖他们的股票。那么,从这么多公司中,管理部门选取一些在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公司,例如银行业里面就选招行等,通信业里面就选联通等……,考虑他们企业的规模等等进行加权(加权的意思就是重要的就多给点注意),做出一个计算方法,用这个方法,根据每个时刻这些代表性公司的股价,就可以算出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叫“上证指数”。

因此,如果这些代表性的公司的股价总的说来是上升的,那么这个指数就上升,反之亦然。所以,看看上证指数,就知道整个股市多数公司的情况了。这就叫大盘的情况。所以,“大盘”的意思,就是“整体”的意思。如果某个公司是小盘子,那么大盘就是所有的公司。

深市也同样有这样的指数。因此,关心看看沪市和深市的指数,就能知道整体情况。就像看看温度计,就能知道今天的气温一样。气温高了,温度计显示就高,所以,指数只是客观情况的反映。平常人们说的大盘,就是看这个指数,从中了解整体的趋势。

搞懂这些,就知道什么叫“点”了。例如沪市的指数是1600,就叫1600点,如果后来跌到 1595了,就叫跌了5个点。

统计学中,一个总体的标准差与期望的比值表示什么含义

城市大小是按人口数量划分的还是按照城市化规模定的!

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指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这种法律效力是通过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发展建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按城市聚居人口大小可以区分城市规模大小,各同的具体分级标准不尽一致。联合国将2万人作为定义城市的人口下限,10万人作为划定大城市的下限,100万人作为划定特大城市的下限。这种分类反映了部分国家的惯例。中国在城市统计中对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如下:按市区非农业人口,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20万人~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

最新的规模以上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是什么?

最新企业划分标准如下:

一、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二、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 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扩展资料

划分方法

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种组织形式的法人企业或单位。个体工商户参照本办法进行划分。

三、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5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四、本办法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见附表。

五、企业划分由**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统计年报每年确定一次,定报统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

六、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国家统计局2003年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同时废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统计学中,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统计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区别有一下四点: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用属性表示;
3)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值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
4)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究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有一下两点:
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既可值总体单位数量标志量的总和,也可指总体单位数的总和。
2)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这主要是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如在研究某集团公司职工情况时,该集团公司的全部职工是总体,相应的工资总额为指标,而在研究该集团公司所属的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是,具体的工资总额数值变为标志值,该集团的工资总额由指标变为数量标志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