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华醉易 给各位分享青海省种植枸杞有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青海黑枸杞生产地是哪里(青海黑枸杞哪里产的最好)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问青海黑枸杞生产地是哪里
黑枸杞的产地在哪
在中国甘肃酒泉、青海东部、新疆中部、***西部、宁夏和西藏等地皆有零星分布。黑枸杞生长在人类无法生存的荒山野岭、河床沙滩,拥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但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黑果枸杞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少,造就了黑果枸杞这一珍稀珍贵的原生态高档滋补佳品。
黑果枸杞分布于高山**、盐化沙地、河湖沿岸、干河床、荒漠河岸林中,为我国西部特有的沙漠药用植物品种。
野生的黑果枸杞适应性很强, 能忍耐38.5摄氏度高温, 耐寒性亦很强, 在- 25.6 摄氏度下无冻害, 耐干旱, 在荒漠地仍能生长。是喜光树种, 全光照下发育健壮, 在庇荫下生长细弱,花果极少。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耐干旱。
青海枸杞种植方法
1、采种及贮藏:青海地区黑枸杞的成熟采果期为8-9月份,当果实变为深紫色,颗粒饱满后既可采摘。如不及时采摘,果实也不自行脱落,会自然在枝头风干。浆果采摘后要及时凉干,在凉爽的地方存放。九月以后的果实由于生长期不够,种子没有长足,不宜作为采种果实。采种时要将浆果放入清水中,浸泡后用打浆机打破浆果,清洗去粘连在种子上的果肉,除去杂质滤出种子,凉干选优后放在透气的纺织袋中贮藏。黑枸杞的种子颗粒较小,千粒重在0.9克左右,每公斤有子种约110万粒左右。种子最好当年就播种,当年的种子发芽率在80-95%之间,两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种植时要注意。
2、育苗:育苗有种子育苗和扦插、根蘖三种方式。
育苗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苗圃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交通便利、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的地方作为育苗地。清除圃地杂物草根,按每亩2000 公斤的量施入腐熟农家肥,羊粪最佳,并施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施肥后及时深翻后耙平地面。苗床选择低床,床宽1.2 米,床高12 米,两床之间留出40 厘米宽的工作道,以便走动管理。播种前苗床灌透水,灌水后2~3 天可播种。播种前用高锰酸钾水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将种子按每亩0、8—1、5千克的用量均匀的撒播于床上,上用1—1、5厘米的细砂覆盖。每两天左右在砂面喷洒清水,直至出苗。另外也可采用条播、*播的形式。也可用容器在温室育苗,等苗高20厘米左右再移出温室,在大田种植。
扦插也可在春季发芽前和秋季进行。选取优良单株上1年生徒长枝或粗壮、芽子饱满的枝条,剪成18—20厘米长插条,将插条斜插入整好的畦中压紧、踏实即可,注意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成活率在85%左右。
另外黑枸杞果根系发达,根荫能力强,通过截断主根也可在主根周边荫发许多新苗株,增加覆盖率。
3、培植密度:经过我们研究,推荐黑枸杞的每亩合理培植密度为440株。可按行距1.5米,株距1米合理培植,既不影响黑枸杞的生长和果实的采摘,又不浪费土地资源。
4、田间管理:全年要结合锄草,及时松土,根据土地情况适度浇水,每年在三月份施足基肥,六月和八月底进行科学追肥。早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多施磷肥和钾肥。
5、整形、修枝:
黑枸杞三年挂果,五年进入盛果期,其整形必须在定植的前三年完成。定植当年在高度30—40厘米左右短截全部枝条,留4—5个发育良好的主枝,此为第一层,然后每30-40厘米左右留一层,每层留3-5个主枝条,最终将整个树形修剪成一个三至四层的伞状形态, 在此基础上每年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经过这样的修剪整形,每棵黑枸杞可有几十株结果的骨干枝条,可相对保持产量。修枝对提高产量,培养大果球枸杞子很重要。
6、采收加工:黑枸杞子的采收要在芒种至秋分之间。及时采摘成熟果实,*干或晾晒,不宜曝晒,以免过分干燥,并注意不要用手揉,以免影响质量。夏季伏天多雨时可用暖火烤干。
枸杞的产地分布有哪些
宁夏枸杞在中国栽培面积最大。宁夏枸杞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而其它地区常见的为中华枸杞及其变种。
如果“枸杞”指的是商品“枸杞子”,则基本是指来源于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如果“枸杞”指的是除西北以外地区的野生枸杞植物,则基本是植物枸杞或者北方枸杞。
枸杞既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又是一种营养滋补品。在卫生部公布的63种药食两用的名单中,名列榜首。[1] 作为传统中药,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的功效。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枸杞的果实检测出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维生素C、枸杞蛋白多糖、甜菜碱、亚油酸以及铁、磷、钙等营养成分,有补虚安神、明目祛风、滋肾润肺以及护肝抗肿瘤等作用。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功,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亏虚引起的视物昏化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并且,枸杞子从诗经“集于苞杞”时起,便用于医药,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自古就有晋朝葛洪单用枸杞子捣汁滴目,治疗眼科疾患的故事。枸杞子之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