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南宫修翠 给各位分享中西部地区有哪些发展机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一带一路”带来了哪些影响与机遇?(一带一路的影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一带一路”带来了哪些影响与机遇?

“一带一路”具体推进过程中不仅能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还能提高自身外汇资产收益率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带一路”带来了哪些影响与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具备能源和地缘安全意义;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则是我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

据业界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如果说2014年是“一带一路”大构想的提出年,那2015年无疑是“一带一路”的具体政策推动年。自“一带一路”概念提出,沿线省市积极响应,并具体落实。

从各地方已公布的“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可以看到规模已达到1.04万亿元。其中,铁路投资近5000亿元,公路投资1235亿元,机场建设投资1167亿元,港口水利投资超过17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投资重点领域。

对此,中国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一般为2至4年,2015年国内“一带一路”投资金额或在3000亿至4000亿元左右;

而海外项目(合计524亿,每年约170亿美元)基建投资中,假设1/3在国内,2015年由“一带一路”拉动的投资规模或在4000亿元左右。

扩展资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

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带一路”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我国东西部分别具有什么优势

西部优势
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约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60%,特别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而在西部这种资源需求不大,这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是"西气东输"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是把西部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变成西部经济优势的大事,也是促进沿线几个省、区、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举措。
它不仅能有效地将新疆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造福新疆各族人民,而且能为沿线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的能源,有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天然气又称绿色能源,它洁净,二**硫、粉尘的排放量接近为零,二**碳的排放量也很低,几乎没有污染。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抓紧了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1996 年,天然气在世界能源利用中的比重达到23.6%,世界天然气能源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因此,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专家指出,西部能源丰富,但需求不大,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仅靠西部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东部是我国主要的用气地区,但这一地区能源相当短缺,长江三角洲地区85%的能源要从外地调入。根据经济发展预测,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今后将大幅度增加。2003年需求量为40亿立方米,2005年为100亿立方米,201年则达到200亿立方米。因此加快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将直接影响到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专家们形象地指出,我国天然气的源头在西部,而市场在东部,这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正是西气东输工程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把西部的天然气通过长大管道运往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天然气的功效,实现能源供求新的平衡,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可以说,这一工程是一项典型的"双赢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不仅会加速改善东、西部地区的能源结构,而且会强有力地拉动相关产业,激活东、西及沿途省市区钢铁、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企业的发展潜力,从而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据初步估算,工程将使用钢材174万吨,消耗焊条5100吨,挖填土石方量超过3000万立方米,同时需要大量的水、木材、气泵、仪器仪表和自动化设备。西气东输工程67%的管道都在西部地区建设,在新疆气田固定资产投资就在200亿以上,这种资金投入以后,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以及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还将促进西部与东部的经济联系.
东部的优势主要是软优势
比如人才、管理经验、金融配套、**管理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比较开放

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社会**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