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诸葛凯春 给各位分享中草药有消肿功效的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有哪些(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有哪些图片)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有哪些

赤芍
苦辛微寒。凉血清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抗血小板**;抗肾上腺素作用,改善微循环;镇静、解热,抗惊厥;抗菌、抗**;弛缓平滑肌,解痉镇痛。常用剂量3-15g。
丹参
苦微寒。养血安神,调经,活血化瘀。增加冠脉血流量,调整减慢心律;抗血凝,抑制纤维胶原合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脂、血压、血糖;抗**反应,降低IgE及γ球蛋白;抗菌、抗肿瘤。常用剂量10-20g。
益母草
辛微苦寒。调经,活血,祛瘀生新,止痛,利尿,降血压,扩张血管,抗肾上腺素作用,改善微循环,抗凝,抗血小板凝集,溶栓,调整肠管平滑肌活动,兴奋呼吸中枢。常用剂量10-20g。
丹皮
辛苦微寒。清热,凉血,活血,消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抑制纤溶酶而达到抗炎作用;降血压,对肾性高血压也有效,解热,止血;抗菌,抗**;镇静,镇痛。常用剂量5-10g。
当归
甘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降低血小板**,抗血栓,增加纤溶酶活性;降血脂、降血压,扩张外周血管(与M及H1受体有关);增加冠脉血流量,减低心肌耗氧量,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抗维生素E缺乏;抗贫血。常用剂量5-15g。
川芎
辛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祛瘀通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使微循环血管开放数增多,降低血压与利血平有协同作用;抑制血小板**,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栓素A2,降低纤维蛋白稳定性;镇静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强心作用,可能通过心脏β受体兴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放射,抗维生素E缺乏。常用剂量3-10g。
红花
辛温。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降低血管通透性,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抑制血小板凝集,对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常用剂量3-10g。
五灵脂
甘温。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炒炭止血。解痉;抗菌(伤寒、结核、葡萄球菌),抗真菌(毛癣菌);增加白细胞。常用剂量3-10g。
生蒲黄
甘辛凉。活血祛瘀,凉血止血,利尿消肿,止痛,降血脂;改善微循环;镇静;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慢心率;收缩子宫;利尿;缩凝血时间。常用剂量3-10g。
血竭
甘咸平。化瘀止痛,止血生肌。镇痛,抑真菌,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扩血管,增加血流量,止血;降低血粘度。常用剂量0.5-1.5g。
三七等

水肿药方的组成药材有哪些?

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有哪些

水肿是中医病名,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泛肿的病证。严重者还可以伴有胸水、腹水。在西医诊断中水肿只是一种症状,多见于内科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病,妇科常见的多为功能性水肿。

水肿的病机与肺、脾、肾、肝、三焦对水液代谢功能失调有关。常因风邪外袭,肺的治节、肃降失司,可以出现水肿,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潴留也可发生水肿;肾虚不能化气,亦可水湿潴留而肿。

【方一】五苓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方解】方以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气,上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苓散具有利尿、调整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方二】四苓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猪苓9克,泽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

【功用】渗湿利水。

【主治】水肿。

【方解】方以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利水渗湿,上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四苓散具有利尿、调整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方三】胃苓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五苓散、平胃散各3克。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水肿。

【方解】方以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平胃散祛湿和胃,二散合用,共奏行气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胃苓汤具有利尿、调整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上和合,姜枣汤,空心服。

【方四】防己黄芪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防己12克,黄芪15克,甘草6克,白术9克。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湿。

【主治】风水或风湿。

【方解】方以防己祛风利水,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运化水湿,上药合用,共奏祛风利湿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己黄芪汤具有抗炎,镇痛,利尿,降血脂,调节免疫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防己茯苓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防己9克,黄芪9克,桂枝9克,茯苓18克,甘草6克。

【功用】益气通阳利水。

【主治】皮水。

【方解】方以防己、茯苓祛风利水,黄芪、桂枝、甘草益气温阳助运,上药合用,共奏祛风利水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己茯苓汤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温三服。

【方六】五皮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克。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皮水。

【方解】方以五种利水行气药物的外皮,专走皮肤,以利水消肿,消除皮水。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皮散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温服。

【方七】苓桂术甘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各型水肿。

【方解】方以桂枝、甘草温阳化饮,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上药合用,共奏助阳健脾复运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苓桂术甘汤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温三服。

【方八】真武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6克,生姜9克,*附子9克。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水肿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型。

【方解】方以*附子温补脾肾阳气,白术、茯苓、生姜健脾利水,芍药滋*利水,上药共用,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具有改善心肾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温三服。

【方九】实脾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各6克,甘草3克。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

【方解】方以*附子、干姜、甘草温阳,厚朴、木香、草果、大腹子行气利水,白术、茯苓、木瓜健脾利水,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实脾散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温服。

什么草药可消肿止痛

问题分析: 你好 像你有外伤史的话,建议你及早去医院做个X线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骨折存在,以便更好的进行治疗。
意见建议:首先清创,消毒处理。有伤口大的需要缝合,会肿血的话用些云面白药挺好的,建议多注意休息。

消肿止痛的中草药有哪些

有三七、*香、没药、血碣、香附、川穹、当归、红花、赤芍等

有可以消肿的草本植物吗?

利水消肿药性味甘平、微寒,淡能渗泄,偏于利水渗湿,服药后能令小便畅通,尿量增加,有利尿消肿作用。利水消肿药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等症。利水消肿药有茯苓、泽泻、玉米须、香加皮、泽漆、荠菜等。

消肿止痛用什么草药最好?

跌打活络油,如果伤的不是很重,三天之内就可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