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物质[物质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神经纤维(nerve fiber)即神经元的突起和突起外膜结构的统称,因细长如纤维而得名。]内的一种神经肽[神经肽是泛指存在于神经组织并参与神经系统功能作用的内源性活性物质,是一类特殊的信息物质。]。当神经受**后,P物质可在中枢端和外周端末梢释放,与NK1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2、在中枢端末梢释放的P物质与痛觉传递有关,其C-末端参与痛觉的传递,N-末端则有能被纳洛酮[纳洛酮为**受体拮抗剂,口服无效,注射给药起效很快。]翻转的镇痛作用。P物质能直接或间接通过促进谷氨酸[谷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等的释放参与痛觉传递,其镇痛作 用是通过促进脑啡肽[脑中发现的两种五肽,即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的释放引起。逆向电**感觉神经[在神经系统里,感觉神经,亦称为受体神经元,会将神经**由受体或感觉**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或经细传入纤维传出的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冲动可使外周端末稍释放P物质,引起该神经支配区血管扩张,通透性[对物质通过的强弱进行描述的一种形状。]增加,血浆蛋白外渗等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结合经络研究的新进展,P物质可能是经脉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近来研究发现,P物质与人类学习记忆能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