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什么月饼[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美食,月饼的形状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在中秋节这一天的必食之品。]都适合吃,中秋月饼[用料材料  用量低筋面粉130克馅料少许转化糖浆85克枧水2克油30克做法1. 转化糖浆倒入容器中2. 加入油3. 加入枧水4. 将面粉过筛5. 筛好后6. 用手揉成团7. 醒20分钟8. 将月饼模具安上花片9. 拧好10. 月饼馅料和月饼饼皮2:8或是3:7分好11. 用月饼皮包入馅料12. 模具中撒粉13. 将包好的月饼放入月饼模具中压出形状14. 压好的月饼15. 放入烤盘上16. 烤箱预热,中层160度20分钟左右上色即可。]口味有甜味[甜味只具有糖和蜜一样的味道,是最受人类欢迎的味感。]、咸味、咸甜味、麻辣味。

中秋节最适合吃什么月饼

2、月饼是久负盛名[成语,负:承受,承担(有着 享有),引申为享有。]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喜爱,对人或事物产生好感或兴趣。]。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东汉学者许慎将习字解释为“数飞也”①,即练习或学习飞行的意思,这是习字的本义。]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用料材料  用量鸡蛋1个面粉2-3勺白糖根据个人口味做法1. 发挥创意1...]”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