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 原名:Marie Skłodowska Curie,1867年11月7日 --- 1934年7月4日),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居里夫人的简介

2、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是1900年6月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属诺贝尔奖之一。],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Isotope)。]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某些物质的**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作放射性。],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4日因再生障碍性恶性贫血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