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镇的,我姓康,想知道属于哪个旗?父亲是祥...

1、我是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镇的,我姓康。根据家族历史,我们这一带的康姓满族主要有两个家族,分别是【赫舍里 氏】和【卡克他 氏】。赫舍里 氏的康姓,祖籍位于长白山以北的英额岭。

康姓是哪个字(康字姓氏的由来)

2、岫岩和凤城附近这一带的满族康姓有两个家族,一个是 【赫舍里 氏】,另一个是 【卡克他 氏】。【赫舍里 氏】康姓,祖籍在长白山以北英额岭。始祖名叫“硕色”明朝末年归附*尔哈赤,后来这个家族后来分成好几支,有三支人在康熙年间调到丹东境内,散居在岫岩、凤城、宽甸等地。

3、吴扎拉氏(吴氏)吴扎拉氏又写为“兀喇氏”,取首音吴为姓,祖居长白山,隶属镶白旗满洲,始迁祖忒秋和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处,后营子村岔沟和**二队也是其聚居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姓就是从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

4、吴扎拉氏又写为“兀喇氏”,取首音吴为姓,祖居长白山,隶属镶白旗满洲,始迁祖忒秋和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处,后营子村岔沟和**二队也是其聚居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姓就是从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

5、哈达碑镇满氏。白长山三道沟人,镶蓝旗。从长白山出山时弟兄五个,来岫岩两个,一支落户到哈达碑镇满家堡子,另一支落户到哈达碑镇沟汤。 汤沟镇赫氏(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因为族大分康、赫、张三姓。康姓为正黄旗,赫、张两婚为正白旗。

6、岫岩吴家堡子 满族吴姓,老姓【吴扎拉 氏】,祖居长白山,属满洲镶白旗。高祖“忒秋”与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26年)奉命从沈阳迁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

康姓起源和来历

康姓主要出自姬姓。康姓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姬姓周王室,康姓氏族公认的始祖就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康叔,因为他谥号为康,所以后裔就以祖先的谥号为姓,也有部分族人则是因为康叔被封于康地,所以后代才以邑为姓,最终形成了现代河南的康姓氏族。

康姓起源和来历 康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来源多样。它的起源和来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康姓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族康叔,属于以先祖名字去部首为氏。这一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康叔是周武王的兄弟,他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康字为姓。

康姓源于姬姓和子姓。一是源于姬姓,按照《通志·氏族略》中提到的,康姓始祖就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卫康叔,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九个儿子,与姬发同母。在姬昌死后,伯邑考早逝,所以姬发继位,最终他实行了分封制,从而将功臣、王室宗亲、贤人后裔等都赐予了封地,康叔就是其中之一。

康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其中一部分源自于被称为“史皇”的仓颉。仓颉是创造文字的史官,他的后代形成了仓氏、史氏、侯氏、伍型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等姓氏。其中,史氏是直接以官职为姓的分支。

山西省洪洞县康姓之渊源如何?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姬姓。据《姓苑》、《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武王的同母幼弟,在武王取得天下后,被封于康地,故称康叔封。武王死后,成王嗣位,蔡叔、管叔、霍叔、三监联合武庚和东夷族反叛。周公旦东征,很快平定了这次反叛。

康姓起源于少数民族姓氏为避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名讳,匡氏改为康氏。 全国的康氏有很多支脉,康姓祠堂也有很多。山西的康姓祠堂不见得与你要找的康氏是一个支脉。

据传说,明朝初期,康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至此,以其姓氏命名了村庄,这就是康营村的起源。另一村落程营,也是源于明朝初年,程姓家族同样来自山西洪洞县,以姓氏命名。大渠上村,其名源于明朝中期,张姓家族迁移至此,村东的大渠成为了其独特的地标。

康家村的族人最早是在明朝时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过来的。在往前是周文王的弟弟被封为王后,当地子民尊称他为康叔,是故,子民后人就都姓康了。

相传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康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后形成村庄,取名“康庄”。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康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后形成村庄,取名“康庄”。

有知道康氏家谱的吗?

唐代,有宁夏灵武人康植之孙康日知被封会稽王,其子志睦因功封会稽郡公,后世子孙繁衍昌盛,发展成望族,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绍兴则为南方各地康姓迁徙之主源。宋代,因避帝讳而改姓的匡姓,成为康姓新的支脉。另有洛阳康再遇位居开国功臣之列,加官进爵,门庭荣耀,显达当朝。

四川资阳康氏字辈:“福(富)友华祥瑞,万廷显正世,天(仁)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承兆,凤麟寿安锡,庆敦洪绪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萃殿嘉基。

四川资阳康氏一支字辈:“福(富)友华祥瑞万廷显正世天(仁)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承兆凤麟寿安锡庆敦洪绪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萃殿嘉基”。四川遂宁康氏字辈:“乃逢国运盛聿定万年歌承绪维忠孝传家尚泰和光裕名声振佑启福祉多富贵天以锡诗书应发科”。

江西康邑江夏堂的康氏族谱,清宣统三年黄涛和黄万球编修,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同样被妥善收藏。满族康氏族谱,名为《赫舍哩氏康氏族谱》,修谱始于清光绪三十年,但著者身份待考。河北通州的康氏世谱则是清朝康圭锡的纂修作品,复印件现藏在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资阳康氏一支字辈:“福(富)友华祥瑞万廷显正世天(仁)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承兆凤麟寿安锡庆敦洪绪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萃殿嘉基”。四川资阳康氏一支字辈:“宗正启永世明”。

康姓的家谱读却难找.但不能说没有吧 [康氏属地] 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以东。 [康氏来历] 康姓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姬封,西周初被封于康地而称为康叔。

百家姓之康姓

康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是第88位,而根据中国姓氏人口数量的统计,康姓排在第75位。 康姓的人口数量较为可观,约有220万人,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18%左右。 康姓的主要来源是姬姓。在周武王灭商之后,他将同母的幼弟姬叔封在康地,因此他被称为康叔。

康姓是《百家姓》中的一个姓氏,其历史可追溯至大约3000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宋代版本的《百家姓》中,康姓排在第88位。中国汉族人口中,康姓约占0.23%。康姓的后代大多尊康叔为其姓氏的始祖。一些康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卫国,该国的都城位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康在百家姓中排第88位。《百家姓》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康姓,主要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

康姓在古代是复姓吗?

1、汉族康姓祖姓就是单字“康”,与复姓无关。少数民族中的康姓,大都是从老姓转化过来。比如蒙古老姓卓尔古特氏,珠尔奇特氏,瑚尔拉特氏,满族卡可他氏,赫舍里氏,额勒赫氏,康锡哩氏等,后代改为康姓。

2、《百家姓》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康姓,主要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

3、此外,古代的突厥、女真族以及满、回、瑶等少数民族中有人改复姓为单姓,姓康。目前漳州市有畲族使用康姓。由匡姓改姓:据《宋史》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匡姓人为避讳而改姓康。

4、康姓排行:康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8%,居第七十五位。尤以安徽、四川、陕西、甘肃、山东等多此姓,此五省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63%。 07 邱姓排行:邱姓为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其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7%,居第七十七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

5、康里不是复姓,被归到康姓。康里实际上是个民族的名称,是钦察别部,又称东部钦察。是古代高车人后裔。

关于本次康姓是哪个字和康字姓氏的由来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