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蔡怜梦 给各位分享湖州哪里可以投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90年代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90年代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是)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90年代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
1984年发表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代表作《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热爱生命》等。
中国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演变?
中国书法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篆、隶、楷三个阶段。
以象形为基本构造特征的古汉字及其书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到商、周已经系统化。到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在秦系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規范,融合出新的象形性汉字及其书法体式小篆,开创了历史上的一代新风。由李斯书写的《泰山》、《瑯琊》、《峄山》等刻石,其结体略带纵势而修长,匀圆劲拔,笔势俊逸,体态典雅,浑厚端庄,被后人称为玉箸篆。
汉字及其书法为应付社会生活日趋繁杂的需求,转而向便捷的方向演化,由此汉字的偏旁构造日超约易,书法的用笔贯气程度日益加强,于是摆脱了象形性的制约,促使了篆书的解体,从战国未期出现古隶,到西汉中期已脱尽篆法遗痕,成熟为典型的汉隶,书法史上称隶变。隶变的意义深远,它使中国的象形文字进入由点画组成的方块字抽象符号化,把象形文字需要的弧曲线条变成規整的点画波磔,字形由纵长变成横式的扁方形。
为使书写更为便捷,书写效率更高,隶书又迅速解体,向着楷书演化,这一过程从汉未开始,完备于魏晋,定型于盛唐。汉未己出现非隶非楷的新书体,三国正书之祖钟繇将新体中隶书成份进一步减少,形成楷书的体式。其后,新书体经东晋王羲之父子进一步改进,体势由扁趋方,笔画逐渐定型,结构規范又讲法度,完成了隶书向楷书演变的全过程。到唐代楷书发展到鼎盛时期,唐楷也因崇尚法度而成为楷书之冠。
为求书写便捷,伴随着篆、隶、楷书,行、草书得到创造演变。东汉未年的刘德升创造行书,东晋王羲之、王献之把行书发展到鼎盛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草书则由草篆草隶衍生的章草发展为今草,之后又衍生出狂草。行、草书只是伴随篆、隶、楷书的创造演变而创造演变,故不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