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程飞夏 给各位分享自贸区对全国的作用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作用?(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作用和意义)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作用?
①利用其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设置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②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③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④在港口、交通枢纽和边境地区设区,可起到繁荣港口、**所在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设立自贸区的意义?
从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过程来看,自由贸易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利用其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 二是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三是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必然会对高层次人才产生不小的需求,特别是在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许多大学毕业生及专业人才将在自贸区内获得更多机会,甚至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超同行业水平的“国际工资”; 四是在港口、交通枢纽和边境地区设区,可起到繁荣港口、**所在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当前,在我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除了发挥以上四方面作用外,最重要的作用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创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全面适应并逐渐引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
自由贸易港的作用?
自由贸易港的好处有:1、提高港口对船东、货主的吸引力,扩大港口吞吐量,大大提高港口的中转功能;2、促进港口所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3、提高贸易中各方的经济效益;4、促进自由港及毗邻地区的就业和第三产业的繁荣等。 补充扩展: 一、提高港口对船东、货主的吸引力,扩大港口吞吐量,大大提高港口的中转功能; 二、自由港的发展会促进港口向综合性、多功能方向发展,使港口成为外向型经济中心。同时,促进港口所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最大限度地适应国际贸易灵活性的要求,提高贸易中各方的经济效益; 四、促进自由港及毗邻地区的就业和第三产业的繁荣等。
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外交意义?
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中国和东盟全面、深入、快速发展友好关系。维护东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2、从建立国际新秩序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3、从提高东盟的国际地位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助于东盟在国际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1、使双方获得“贸易创造”效益。2、使双方获得投资增长效益。3、使双方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我国自贸区扩容对我国新发展格局的积极作用?
9月21日,国新办举行北京、湖南、安徽自贸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贸区扩展区域方案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会上介绍,**决定设立新一批自贸试验区,在自贸试验区努力探索更高水平自主开放,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坚定决心。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实施7年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锐意进取、大胆探索,累计到今天已经形成了260项制度创新成果,面向全国复制推广,取得显著成效。这次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容,将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一是突出畅通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北京自贸试验区加强京津冀三地技术市场融通合作,对有效期内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保留其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湖南探索设立跨省域资质和认证互认机制,企业跨省迁入自贸试验区以后,继续享有原有的资质、认证;安徽完善区内技术等要素交易市场,允许外资参与投资;浙江建立产业链“链长制”责任体系,探索实行产业链供地。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北京自贸试验区探索开展去中心化的临床试验试点,简化国内生物医药研发主体开展国际合作研发的审批流程;湖南建立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安徽不断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浙江试点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探索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制。
三是突出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北京自贸试验区探索国际数字产品专利、版权、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湖南开展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创造公平竞争制度环境;安徽建立以人力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浙江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等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四是突出高水平开放打造新发展优势。推动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先进规则,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北京自贸试验区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湖南放宽外商设立投资性公司申请条件;安徽探索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跨国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分享机制;浙江允许中资非五星红旗船开展以宁波舟山港为中转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
自贸区有哪些城市?
1、广东自贸区(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2、天津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3、福建自贸区(实施范围118.04平方公里):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改革创新试验田。4、辽宁自贸区(实施范围119.89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5、浙江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5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6、河南自贸区(实施范围119.77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7、湖北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6平方公里):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力争建成高端产业集聚、创新创业活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8、重庆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8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支点。9、四川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内陆、承东启西,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先导区、国际开放通道枢纽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10、陕西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5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11、海南自贸区(海南岛全岛3.54万平方公里):发挥海南岛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12、山东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8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关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海洋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13、江苏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7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关于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14、广西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关于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要求,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着力建设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15、河北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7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要求,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建设国际商贸物流重要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全球创新高地和开放发展先行区。16、云南自贸区(实施范围119.86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沿边开放的要求,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17、黑龙江自贸区(实施范围119.85平方公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成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要求,着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18、上海自贸区(实施范围120.72平方公里+临港新片区):根据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当前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
湖北自贸区功能定位?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宜昌自贸片区27.97平方公里,涵盖宜昌高新区东山园区和生物产业园区,四至范围:东至桔乡路、峡州大道、汉宜一路、东临路;南至汉宜铁路、桔乡路、城东体育公园;西至城东大道、西陵二路;北至峡州大道、大连路、三峡专用公路、合益路、双河路。根据建设方案,挂牌成立后的宜昌片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产业。2017年将重点建设宜昌综合保税区等5个项目。
功能定位根据《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宜昌片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及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将重点建设宜昌综合保税区等5个项目。 省委**、宜昌市委**周霁要求:“要自觉践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要求,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宜昌将通过3年至5年改革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力争建成高端产业集聚、创新创业活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