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景思梦 给各位分享fz在纺织行业是什么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fzt是什么标准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fz/t是什么标准
整体的意思是 产品执行标准 执行纺织行业推荐的某个标准
FZ代表产品是纺织产品,遵循纺织行业的标准
T代表推荐
不同产品推荐的产品标准不一样,比如袜子就是FZ/T 73001-2008。文胸用FZ/T 73012-2008;等等很多产品标准。纺织品检测,国家针织质量检测中心。
文胸牌子上的执行标准:FZ/T73012-2008GB18401-2O10中的B类是什么意思
GB 18401是针对纺织品的强制安全标准,里面规定了B是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相应得也规定了一些化学安全要求。FZ/T 73012是纺织行业标准(针对文胸这款产品),同样的,里面的B类是引用的GB18401里面的规定。因为国家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必须遵守。
桑蚕丝执行标准FZ/T81004-2003和规格L40都是什么意思啊?
FZ/T 81004-2003是连衣裙、裙套的执行标准。丝绸服装的执行标准是:GB/T 18132-2000或GB/T 18132-2008.
连衣裙规格按国标GB/T1335.2-1997女子号型的表示应该是:身高/净胸围(如:165/88);规格L40好像是不规范的。
关注服装产品信息的方法:先看服装内缝着的永久性标签,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必须有中文标注,上面的内容有:商标、规格型号、面料成份、洗涤方式。再看外标签,上面应该有生产商名称地址、电话、服装名称及货号、采用生产标准编号、产品安全种类、质量等级、合格标注等,仔细核对一下内外重复的地方是否一致,有防伪编码可打电话或上网核查一下。
我是做羊绒围巾的 产品的执行标准要用那个 详细说明 fz/t73009-2009 FZ/T81012-2016
FZ/T 73009-2009羊绒针织品
FZ/T 81012-2016机织围巾、披肩
我认为,你的产品是针织的,就用FZ/T 73009-2009,若是机织的也可用FZ/T 81012-2016;但最切合产品实际的还是用企业标准。
fz/t是什么标准
法律分析:是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FZ/T 01026-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四组分纤维混合物》于2010年发布实施,替代FZ/T 01026-93并做了部分修改。由于GB 2010与GB 2911已更替至GB/T 2910-1997及GB/T 2911-1997,再后来为GB/T 2910-2009系列标准,FZ/T 01026相应修改了原有的计算公式,便于方案理解而做了图示说明,附录给予计算实例。
法律依据:《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第九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对立项建议进行论证评估。标准化技术组织应当围绕有关**部门、企业、社会团体、消费者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研究,对标准制定或者修订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形成评估意见报送对应初审机构,经初审机构初审后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没有对应初审机构的,直接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以根据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需要提出行业标准制定或者修订项目。
第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立项建议、评估意见和初审意见进行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什么同一件衣服执行标准不一样FZ/T81007-2012和FZ/T81007-2003的区别在哪啊
FZ/T81007-2012和FZ/T81007-2003都是《单、夹服装》,FZ/T81007-2012《单、夹服装》用于代替FZ/T81007—2003《单、夹服装》。
区别:
1、时间不同
FZ/T81007-2012:发布日期:2012-12-28 实施日期:2013-06-01
FZ/T81007-2003:发布日期:2003-09-04 实施日期:2004-01-01 作废日期:2013-06-01
2、标准状态不同
FZ/T81007-2012:现行
FZ/T81007-2003:已作废
3、发布部门不同
FZ/T81007-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FZ/T81007-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扩展资料
本标准代替FZ/T81007—2003《单、夹服装》,与FZ/T81007—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3年版第1章);
———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3年版第2章);
———修改了成品使用说明的规定(见3.1,2003年版的3.1);
———修改了号型规格的规定(见3.2,2003年版的3.2);
———修改了衬布、钮扣、拉链及附件的质量要求(见3.3.3,2003年版的3.3.3);
———修改了经纬纱向的要求(见3.4,2003年版的3.4);
———修改了对条对格的要求(见3.5.1,2003年版的3.5.1);
———修改了色差的考核要求(见3.7,2003年版的3.7);
———修改了外观疵点的考核指标(见3.8,2003年版的3.8);
———补充了缝制的考核要求(见3.9,2003年版的3.9);
———修改了成品主要部位规格允许偏差(见3.10,2003年版的3.10);
———修改了理化性能要求(见3.12,2003年版的3.12)增加了里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拼接互染色牢度的考核要求规定,修改了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的考核指标,修改了面料色牢度允许程度,修改了成品主要部位缝子纰裂考核指标,修改了成品甲醛含量、pH 值限量的规定,增加了成品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规定,增加了洗涤干燥后外观质量要求;
———修改了检测方法(见第4章,2003年版的4),并取消了起球样照评级方式(见2003年版的
4.4.3);
———修改了成品检验分类(见5.1,2003年版的5.1);
———充实和完善了成品质量**判定依据(见5.2.3,2003年版的5.2.3);
———修改了本标准的附录A 内容(见附录A,2003年版的附录A)。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