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乔笑桃 给各位分享日本地区地震特点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日本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日本为什么是地震多发地带)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日本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日本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球上地震的多发区分布是有规律的,即大多处于板块的边缘地带。日本列岛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由于太平洋板块较薄、较稠密,处于较低位置,当太平洋板块水平向西移动时,将在欧亚板块下穿越。

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和挤压作用下,交界处的岩层比较方便。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和地震。这些板块往往以大洲和大洋为划分界限,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区。日本列岛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处。

扩展阅读: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

部分日本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9级地震,东京地区有超过14万人死亡。这是日本历史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史称关东大地震;

1995年1月16日,一场里氏7.3级地震袭击日本中部大阪和神户地区,造成超过6400人死亡、数万人受伤和大约1000亿美元损失。这是日本战后50年历史上造成破坏程度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史称阪神大地震。

2004年10月23日,东京以北约250公里的新潟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65人死亡、超过3000人受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

日本的地势特征

日本的地势特征: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据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扩展资料

日本国,简称“日本”,位于东亚、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3世纪中叶,其境内出现较大的国家大和国。645年,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12世纪后期,天皇皇权旁落,进入幕府统治时代。19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列强侵入迫使日本放弃“锁国政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人民展开了反对侵略、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

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权,进行明治维新,迅速跻身资本**列强行列,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二战日本投降后,颁布新宪法,由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日本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堪称世界典范,其国民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极高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至今保存着以茶道、花道、书道等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日本_百度百科

回答,为什么日本频繁发生地震?

为什么日本会频繁发生地震 地壳分为几个大的板块,板块漂移导至相互间的磨擦、碰撞就会出现绉摺、裂缝、峡谷、火山、地震等地质现象和问题!日本处于欧亚板块的边缘,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磨擦和挤压导致该地区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日本列岛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的交界地带。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日本作为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地震可谓家常便饭,人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有感地震之中。 日本**地震调查委员会的依据是,从东京南部相模湾一直延伸到房总半岛海湾的相模海沟的旁边便是菲律宾板块,而菲律宾板块则插入上有关东大地的陆地板块之下。由于两大板块界面附近的相互摩擦,有可能引发大的地震。过去,就曾因相同原因而发生过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

气温与地震之间也存在关系。这是因为****板块发生断裂,在断裂处有强电磁波发生,电磁波传递到地表后,会将**水变成水蒸汽。高温水蒸汽弥漫空中,便形成了高温天气。而这种高温天气的一大特点是,多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

日本多地震 就是因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所以经常发生地震 。 像一楼大哥说的每年大约发生几千次大小不等的地震(这个我没查过资料) 但这不代表日本因为地震带来的损失会很大。首先日本的传统住房为木式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就算倒了,也能将危害力降到很低。

日本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来临前多少秒发出警告

搞清楚预警不是预报

不是地震来临前发出警告而是地震发生时告诉那些地震波还没到的周边地区做好准备
因为地震波相对于电波传播比较慢 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地震预警并非地震预报,两者不属同一概念。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先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也称作“震时预警”。
  地震波包括被称为P波的推进波和被称为S波的剪切波,其中S波比P波的传播速度慢,但是危害却更大,与S波赛跑,就是与生命赛跑。电波速度以大约每秒30公里的速度传送,而地震波(P波)的速度只有每秒约7公里。日本这一套地震预警系统就是有效地利用这一个时间差,在危害较大的地震波来袭之前几十秒或几秒,通过手机和电视等媒介,最大面积地将地震警报通知到国民。
  根据日本气象厅资料,东日本大地震中,日本气象厅在震后12秒,针对专门机构发出了第一次预警。震后15秒,电视广播等媒体发出公共预警,使距震中130公里的仙台市民有20秒的反应时间,而距震中约376公里的东京都,市民更有约40秒的应对时间。
  在东京,各大电视台正常播放的节目被尖厉的警报声打断,代之以日本广播协会播报的即时地震警报。与此同时,震区的每位民众也收到了一条关于地震的短信。

这次日本地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美国国家地质勘探局的专家,周五就日本发生强震接受媒体访问表示,这次强震是由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的运动所致。地震前两天曾发生一系列前兆地震。 专家解释说,日本这次强震是由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海沟俯冲入日本下方,并向西侵入欧亚板块造成的。太平洋板块每年相对于北美板块向西运动几个厘米,正是运动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导致了这次大地震。地质专家认为,本次地震震级达到里氏8.9级,是过去100年中的第5大地震。 美国地质勘测局专家本茨:"这次8.9级地震是自20世纪以来录得的第五大地震,也是在本周沿海发生的最大地震。" 专家认为,本月9号在距离本次地震震中附近发生的7.2级地震正是本次地震的前兆。而在9号当天早些时候连续发生的3次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都是这次地震的前兆地震。 美国地质勘测局专家本茨:"两天前在同一地区发生的里氏7.2级地震,之前还有几次6级地震,现在看来,昨晚的8.9级地震和之前的7.2级前兆地震相比,释放的能量是其350倍。" 专家指出,这次大地震可能引发数十次大余震和数百次小余震。截止目前,美国地质勘测局已经监测到13次震级超过里氏6级的余震,35次震级超过5级的余震,以及数百次3-4级余震。而未来发生里氏6-7级余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日本地震由什么板块碰撞引起的

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造成的,因为日本就是属于亚欧板块上的,亚欧板块离太平洋板块那么近,肯定是那里造成的,关美洲板块什么事,如果是,也只是在大西洋那边。所以,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引起的。望采纳,

读日本图,回答问题.(1)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日本位于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之间.(2

(1)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2)读图可知,b岛是本州岛,为日本四大岛中最大的岛.(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故答案为:(1)亚欧;太平洋;(2)本州;(3)太平洋.

日本地理知识概括有哪些

日本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属于北温带。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2、领土组成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

此外还有大约3000个小岛。

3、面积

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千米。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横滨和神户是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日本国土面积的3/4;平原面积狭小,仅占日本国土的12%,关东平原为日本最大平原,面积仅1.1万平方千米。

2、气候

日本为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带季风气候。日本的季风气候与中国的季风气候相比,海洋性强,而中国的季风气候**性强。即日本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降水量较多。日本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量较大(因为冬季风越过日本海能带来一定量的水汽)。

3、河流

(1)流程短:信浓川(367公里)、利根川(322公里)

(2)流域面积小:利根川(16840平方公里),然后依次是石狩川(14330平方公里)、信浓川(11900平方公里)、北上川(10150平方公里)

(3)落差大,水流湍急:日本多山地,因而使河流的落差很大,水流湍急,激流和瀑布众多

(4)流量大:日本雨量充沛,河流流量大

(5)富水力资源:河流流量大,落差大

4、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贫乏:日本经济发展的原料、燃料大部分需要进口。

(2)水力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7%,临近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扩展资料日本国土约75%属山地丘陵地带,小规模的山间盆地及平原散布全国,成为民居、耕种、经济活动集中之处。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最大的四国,为79.9%,其次九州占64.8%,本州有63.6%,北海道最低,为49%。日本全国最高峰则是位于太平洋沿岸山梨县及静冈县交界的富士山,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地理院山岳标高资料, 富士山的海拔高度达3,776米。富士山自1708年之后就没有再大规模喷发过,不过仍然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国内平原面积不大,大多都是小规模的冲积平原、海岸平原和洪积台地。当中最大的是首都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面积约13,000km2。其他规模较大平原则包括爱知县名古屋市一带的浓尾平原、大阪及京都两府附近的近畿平原、本州东北部宫城县的仙台平原,以及北海道西部的石狩平原。因日本地狭人稠,在许多沿海的平原地区,日本通过开山填海以增加土地面积。

日本自北至南的四大岛屿是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北海道位于日本列岛的最北端,南隔津轻海峡与本州相对。北海道旧名虾夷,原住民族为爱努族,当地的很多地名也来自爱努语。

北海道的主要山系有南部的日高山脉和东部的石狩山地,西部的夕张山地等。北海道内的最高山峰是旭岳,海拔2291米。在山脉的中间有富良野盆地、上川盆地、名寄盆地、北见盆地等盆地。北海道东海岸平原较少,较大的平原有十胜平原。

西海岸的平原面积较大,其中最大的石狩平原也是北海道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较低的人口密度使得北海道是日本森林面积最大的地区,森林面积占全道面积的71%,也是日本木材生产量最多的地区。和日本其他地区相比,北海道的湖泊数量颇多,主要湖泊有阿寒湖、屈斜路湖、支笏湖、洞爷湖等。

参考资料

日本地理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