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林森爵 给各位分享蜗杆的标准直径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蜗轮蜗杆尺寸如何确定(蜗轮蜗杆尺寸计算公式)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蜗轮蜗杆尺寸如何确定
涡轮蜗杆的尺寸都是有国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公式和参数所计算得来的。
以下三个表格就是涡轮蜗杆尺寸确定的方式方法:
蜗杆分度圆直径如何定?
在蜗杆传动中,为了限制蜗轮滚刀的数目以及便于滚刀的标准化,就对每一标准模数规定了一定数量的蜗杆分度圆直径d,而把比值q=d/m,称为蜗杆的直径系数。d和q都是有标准值的,常用的标准模数m和蜗杆分度圆直径d以及直径系数q可以通过
1、模数是标准值,直径系数为了简化**规定好的一个数值,也是标准值,分度圆直径等于模数乘以直径系数,所以分度圆直径亦为标准值。
2、在齿顶圆和齿根圆之间,规定一定直径为d的圆,作为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基准,并把这个圆称为分度圆。其直径和半径分别用d和r表示,值只和模数和齿数的乘积有关,模数为端面模数。与变位系数无关。
3、标准齿轮中为槽宽和齿厚相等的那个圆(不考虑齿侧间隙)就为分度圆。标准齿轮传动中和节圆重合。但若是变位齿轮中,分度圆上齿槽和齿厚将不再相等。若为变位齿轮传动中高变位齿轮传动分度圆仍和节圆重合。但角变位的齿轮传动将分度圆和节圆分离。
蜗杆的参数标准是什么
蜗杆的参数标准:
1、蜗杆的轴向压力角以α表示,通常标准压力角α=20°。
2、通常蜗杆的头数Z1=1~4,头数越多效率越高。
3、蜗轮的齿数Z2=iZ1,i为蜗杆传动的传动比,i=n1/n2=Z2/Z1。对于一般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Z2=27~80。
4、蜗杆分度圆直径d1=qm,q称为蜗杆特性系数。为了限制滚刀的数目,标准中规定了与每个模数搭配的q值。通常q=6~17。
蜗杆是具有一个或几个螺旋齿,并且与蜗轮啮合而组成交错轴齿轮副的齿轮。其分度曲面可以是圆柱面,圆锥面或圆环面,有阿基米德蜗杆、渐开线蜗杆、法向直廓蜗杆、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四种类别。
扩展资料
蜗杆传动是由蜗杆和蜗轮组成的,用于传递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两轴交错角为90°。在一般蜗杆传动中,都是以蜗杆为主动件。从外形上看,蜗杆类似螺栓,蜗轮则很象斜齿圆柱齿轮。
工作时,蜗轮轮齿沿着蜗杆的螺旋面作滑动和滚动。为了改善轮齿的接触情况,将蜗轮沿齿宽方向做成圆弧形,使之将蜗杆部分包住。这样蜗杆蜗轮啮合时是线接触,而不是点接触。
由蜗杆和蜗轮组成的传动机构其尺寸会比平面齿轮组成的机构要小很多,而且输入轴和输出轴会互相垂直。若是单线蜗杆,蜗杆旋转360度,蜗轮只会前进一格。因此不管蜗杆的大小如何,减速比为蜗轮齿数:1。
假设单线蜗杆配合20齿的蜗轮,其减速比为20:1。若是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12齿的小齿轮要配合240齿的大齿轮才会有20:1的减速。因此若齿轮的径节(DP)不变,考虑240齿的大齿轮和20齿的蜗轮体积差异,蜗杆传动机构会比齿轮传动机构要小很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蜗杆传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蜗杆
关于蜗杆测量的问题,模数和分度圆直径是多少啊
(36-27.5)÷2=4.25
由此可得模数是2。
分度圆直径32mm。
不要测量节距也可以求出模数。因为齿顶高等于模数,齿全高应该是2×模数多一点,
(36-27.5)÷2=4.25
蜗杆是两边有齿,一边齿全高是4.25,齿顶高一定是2所以我回答是2模数。
但是:你又发来下面数据,我就晕了!
《看图片应该是单头的吧,节距我测量17mm
蜗杆总长55mm。》
如果用节距求模数,应该是节距÷3.14=模数
17÷3.14≈5.48387
你给得两次数据相差太大。
蜗轮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特点是什么呢?
蜗轮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 模数m、压力角、蜗杆直径系数q、导程角、蜗杆头数 、蜗轮齿数、齿顶高系数(取1)及顶隙系数(取0.2)。其中,模数m和压力角是指蜗杆轴面的模数和压力角,亦即蜗轮端面的模数和压力角,且均为标准值;蜗杆直径系数q为蜗杆分度圆直径与其模数m的比值。
特点 1.可以得到很大的传动比,比交错轴斜齿轮机构紧凑。
2.两轮啮合齿面间为线接触,其承载能力大大高于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3.蜗杆传动相当于螺旋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故传动平稳、噪音很小。
4.具有自锁性。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即只能由蜗杆带动蜗轮,而不能由蜗轮带动蜗杆。如在起重机械中使用的自锁蜗杆机构,其反向自锁性可起安全保护作用。
5.传动效率较低,磨损较严重。蜗轮蜗杆啮合传动时,啮合轮齿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故摩擦损耗大、效率低。另一方面,相对滑动速度大使齿面磨损严重、发热严重,为了散热和减小磨损,常采用价格较为昂贵的减摩性与抗磨性较好的材料及良好的润滑装置,因而成本较高。
6.蜗杆轴向力较大。
蜗杆的尺寸计算
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
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
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
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
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
齿数为80齿,即蜗杆旋转一圈蜗轮走一牙。360°÷80齿=4.5°设计成立。有模数,蜗杆为一头。蜗杆传动是由蜗杆和蜗轮组成的,用于传递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两轴交错角为90°。在一般蜗杆传动中,都是以蜗杆为主动件。从外形上看,蜗杆类似螺栓,蜗轮则很象斜齿圆柱齿轮。
工作时,蜗轮轮齿沿着蜗杆的螺旋面作滑动和滚动。为了改善轮齿的接触情况,将蜗轮沿齿宽方向做成圆弧形,使之将蜗杆部分包住。这样蜗杆蜗轮啮合时是线接触,而不是点接触。
扩展资料:
选择蜗杆头数z1时,主要考虑传动比、效率和制造三个方面。从制造方面,头数越多,蜗杆制造精度要求也越高从提高效率看,头数越多,效率越高;
若要求自锁,应选择单头从提高传动比方面,应选择较少的头数;在动力传动中,在考虑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应很好地考虑提高效率。当i传动比较小时,宜采用多头蜗杆。而在传递运动要求自锁时,常选用单头蜗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