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黄修桃 给各位分享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资料(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资料是什么)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资料
近几百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对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影响十分明显。它强化了自第三纪以来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形成山地湿岛与荒漠绿洲并存 ,导致亚洲干旱核心区域的出现。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显著 ,横断山区发育着独特的干旱河谷。山地垂直带谱类型的分布模式揭示了青藏高原自然景观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高原地势格局和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 ,制约着高原本身自然地域分异的特点 ,形成独特的自然地域系统格局。
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资料
近几百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对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影响十分明显。它强化了自第三纪以来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形成山地湿岛与荒漠绿洲并存 ,导致亚洲干旱核心区域的出现。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显著 ,横断山区发育着独特的干旱河谷。山地垂直带谱类型的分布模式揭示了青藏高原自然景观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高原地势格局和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 ,制约着高原本身自然地域分异的特点 ,形成独特的自然地域系统格局。
我国西部有何优势
我国西部拥有的优势如下:
1、能源资源富集
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风能资源,国家应加强能源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勘探工作,做好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
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加快发展大型水电、火电基地,合理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有序规划和建设大型石化基地,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发电等新能源,不断提高西部地区能源工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西部地区的有色金属、稀贵金属、**、钾盐、磷矿等矿产资源比较优势明显,已经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加工基础。要通过加快改造一批现有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原材料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资源型加工业,尽快形成开发合理有序、规模效益明显、加工链条长、资源利用效率高、产品种类多的优势产业群。
3、制造业具有优势
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人才基础,应创造条件发挥这些产业的资金、技术、人才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地方产业配套分工体系发展。
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通讯等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加大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畜牧产品加工业、中成药制造业、食品工业等,努力形成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4、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西部地区要加大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发并保护旅游资源。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引导和监督管理,稳步开放旅游市场,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积极发展与旅游业相配套的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
5、区位优势
西部地区与十几个国家接壤,是我国联接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俄罗斯、蒙古的重要通道,地理相通,语言、习俗相近,经济上也有较强的互补性。
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
扩展资料:
西部大开发成为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助推器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先后开始建设并投入营运。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0至2005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而2010年与2005年相比,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以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高于全国11.2%的增速。2000年至2015年,西部大开发累计开工重点工程270项,规划投资总规模达56077亿元。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实力提高最为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多,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成效,重点地区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明显加快,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快。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田锦尘日前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使西部地区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机遇期。西部地区要积极发挥地缘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开拓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部地区要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助推器
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是什么
1.西北地区大**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包括***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西北部。
2.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为半干旱、干旱气候)。
3.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大兴安岭。***高原及其中的呼伦贝尔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
4.西北地区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呼伦贝尔草原。石质戈壁、沙丘。内流河、内陆湖。绿洲。
5.大草原与全国畜牧业基地。游牧与定居轮牧。人工草场。圈棚饲养。蒙古包。打草、挤奶、剪羊毛逐步实现机械化;马和骆驼为牧区重要交通工具,使用摩托车、汽车的逐渐增多。
6.灌溉农业。“塞外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块块绿洲。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点状、带状分布的村镇、城市、农田。
7.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铁、镍、黄金、盐、宝石等储量大。
8.丝绸之路。兰新铁路与欧亚**桥。
9.敦煌莫高窟、秦陵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锡林郭勒草原被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名录》。
我国西部的环境是怎样的?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中平原面积占42%,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中国西部地区地势从世界屋脊下落到低海拔平原,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地貌包括几乎所有的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类型完整。
中国西部地区世界闻名的景观包括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高原圣湖、羌塘野生动物园、浩如烟海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广阔牧场、雄伟壮阔的祁连冰川、波涛汹涌的九曲黄河、山水洞林石一体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等等。
扩展资料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阶梯状,而且西部**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70%。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
西部地区全部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61.9万亿元,占全国总额的66.1%。21世纪初已形成塔里木、黄河中游、柴达木、东天山北祁连、西南三江、秦岭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红水河右江、西藏“一江两河”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
2000年,西部地区的矿业产值分别占其工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17.3%和5.9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09和1.67个百分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中国西部 (中国西部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部地区
中国西部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特征是什么?
地理位置:身居内陆,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气候:温带**性气候为主,降水少;
水文:以内流河为主,河流流量小;
植被:稀疏,主要是一些草原和荒漠,水源多的地方会有一些树木;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青藏高原,***高原,黄土高原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资料
近几百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对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影响十分明显。它强化了自第三纪以来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形成山地湿岛与荒漠绿洲并存 ,导致亚洲干旱核心区域的出现。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显著 ,横断山区发育着独特的干旱河谷。山地垂直带谱类型的分布模式揭示了青藏高原自然景观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高原地势格局和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 ,制约着高原本身自然地域分异的特点 ,形成独特的自然地域系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