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熊雪山 给各位分享喀什地区佛教寺院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乌鲁木齐市区最大的佛教寺院在哪里啊?(乌鲁木齐佛寺有几个)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问乌鲁木齐市区最大的佛教寺院在哪里啊?
现存乌鲁木齐市区最大的佛教寺院是清泉寺,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清泉山。
清泉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在文化大**期间被毁;1989年重新修建,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新疆佛教界最大的佛教胜地,也是乌鲁木齐佛教协会所在地。
在大雄宝殿内,分别有观音菩萨、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塑像像及九座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每逢正月初一、二月初八、三月十六和七月三十、九月二十九等庙会期间,前来烧香,拜佛的游人们络绎不绝,高峰期一天可达数千人次。
扩展资料
2013年9月28日23时50分许,乌鲁木齐市清泉寺遭遇一场火灾,大火最终导致大雄宝殿烧毁,损失达40万元;另外,公诉机关还指控,2013年8月,王某还携带榔头、石头潜入乌鲁木齐市东山公墓,砸毁9根石柱、2座石像及一些雕塑景观。经鉴定,被砸毁的物品修复费用为20.577万元。
2013年10月4日,乌鲁木齐市**局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公诉机关认为,王某放火焚烧清泉寺,导致大雄宝殿严重毁损无法修复,又砸毁东山公墓石刻雕塑,造成财产损失数额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应当以放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追求其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清泉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 大年初一乌鲁木齐市清泉寺将迎祈福人流高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 乌鲁木齐清泉寺纵火案开庭 嫌疑人称属过失失火
中国有多少所佛教寺院。注册僧人有多少?
如温州、莆田等一个地市就几百座寺院,全省可能会达到几千座。少些的省份,黑龙江省也有一百多寺院。全国估计得有上万寺院吧。僧人数量同样不定,因为所谓注册应该是指有《戒牒》的比丘,每年好像是4000人左右,六年前听说全国有佛教出家人25万,现在大概已经有30万了吧。
新疆的古遗址都有哪些?
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约7公里处, 东距库车城约60公里,北靠明屋达格山,前面有渭干河在山间蜿蜒流过,隔河屹立着雀尔达格山。在绵延数公里的沙石山壁上遍布人工凿出的石窟。
(苏巴什古城)苏巴什遗址也称昭怙厘大寺.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0公里却勒塔格山的南麓,目前是一座大型的建筑群体遗址。这座寺院早在公元5世纪初便已存在,当时称为“且厘大清净”.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为唐代文化遗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孜库尔干遗址(即今公主堡遗址)。在今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乡以南10余公里的山崖上。
阿克塔木遗址。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附近,,由一圈围墙构成,上部为土坯,下部由粗糙的砾石建成。该遗址修建年代不详。
其其克里克遗址。(即玄奘记载的福舍遗址),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北的峡谷中,已为废墟,为古丝路为过往行人和商旅提供休息和供给的驿站。
可汗沙尔遗址。位于喀什市北,坐落于阿图什河北岸一座约高20米的黄土墩上,有残留佛塔。
三扇洞遗址(即玉其买尔万遗址,今称三仙洞)。位于喀什市北10公里的今伯什克然木河右岸峭壁半山腰中,为佛教洞窟,开凿于东汉时期,为今喀什地区保留最完整的一处佛教遗址。洞窟内绘有大小不等的各种佛像70余尊及1尊立佛。
约特干遗址。位于今和田县巴格其镇艾拉曼村田地中,疑为古和阗王国的国都。现仅残存很短的城墙,出土有各种陶器、铜器、古文书、古钱币等。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今洛浦县吉亚乡北约35公里处的沙漠中,面积约3600平方米,主要由佛塔和寺院组成,四周墙壁内外侧至今仍保存大量佛像及壁画。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以一组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为主。
阔克库木阿里斯遗址。在热瓦克佛寺遗址附近,为一佛教寺院遗址,为公元4-7世纪遗存,其木制建筑图案与尼雅遗址建筑图案一致。
基内托克玛克遗址。在热瓦克佛寺遗址附近,为一佛教寺院遗址,出土有泥塑装饰物、木雕碎块等。
斯也克遗址。为一佛庙遗址,在阿克铁热克遗址西3公里,已不存在。出土有泥塑像、陶片等。
喀达里克遗址。为一汉唐时期的寺庙遗址,在今策勒县达玛沟乡境内的沙漠中,出土有壁画、泥塑饰板残片、陶质饰物、木浮雕、泥浮雕、梵文及古吐蕃文文书木犊、彩绘木板残片。斯坦因对喀达里克遗址有详细介绍。
巴拉**特遗址。在喀达里克遗址附近,为喀达里克遗址系列居民居住区,出土有陶器碎片、丝绸、汉文及婆罗米文木简等物。
达拉布赞遗址。位于喀达里克遗址南,为一寺庙遗址,出土有泥塑佛头像、彩绘板等。
麻扎托格拉克遗址。在达玛沟遗址附近,为唐代遗存。出土有婆罗米文、汉文文书木简、纺织物等。
尼雅遗址。尼雅遗址位于今民丰县城以北150公里的尼雅河尾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地。
清真寺有怎样的建筑风格
风格简单朴素,从主要建筑设置上看,中国清真寺一般都有礼拜大殿、邦克楼或望月楼、沐浴室,大殿的内部有圣龛。
以下是清真寺的相关介绍:
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并且往往是一连串四合院制度。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进院落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作。该寺总平面为一东西狭长的长方形,东西长245·68米,南北宽47·56米,总面积11684·54平方米。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清真寺
中国佛教十大名寺有哪些
十大名寺是指中国最富有盛誉的十所寺院,目前各种说法不一,历史上何时开始评定也不明确。根据湖南地图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的《中国地图册》,中国十大名寺分别为:
* 河南白马寺
* 河南少林寺
* 浙江灵隐寺
* 浙江国清寺
* 江苏大明寺
* 江苏栖霞寺
* 江西东林寺
* 陕西法门寺
* 福建南普陀寺
* 苏州寒山寺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3]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1] 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2] 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蜀冈中峰。唐天宝元年(742年),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此传经授戒,该寺因以名闻天下。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吴秀重建大明寺,崇祯十二年漕御史杨仁愿再次重修。清康乾盛世,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巡游扬州,改题“法净寺”。然而咸丰三年(1853年),寺庙又毁于太平军兵燹。此后,大明寺几经修建,规模渐大。现 寺为清同治年间两准盐运使方浚颐建。1949年后以后,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多次整修扩建这一南朝古刹。1958年,大明寺被列为江苏省保护单位。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也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南朝时期与江南鸡鸣寺,江北定山寺齐名。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庐山东林寺 ,即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
法门寺(Famen Temple)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寺庙所在的法门寺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代,称为泗洲寺,元代时被废寺,于明代重建,改称为普照寺,并迁建于今址。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