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宇文潇蝶 给各位分享古西亚地区是什么地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来西亚是哪个国家?(马来西亚是哪个国家的)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马来西亚是哪个国家?
古西亚存在的时间
泛指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包括小亚半岛),北依黑海、高加索山脉,南连阿拉伯半岛这一广大地区的古代*隶制社会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其编年范围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公元5世纪。古代西亚同古代埃及不同,这里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史发展很不平衡,大体有如下三大类人:1.苏美尔人,古提人,加喜特人,原始赫梯人,其语言系属至今不清。2.属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亚述人,阿摩列依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以色列、犹太人),迦勒底人。3.属印欧语系的赫梯人,米底人,波斯人。其中最先进入文明史的是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他们是人类社会中最早步入文明、产生国家的民族之一。之后,西亚其他民族才陆续在不同的地区形成自己的阶级社会。在整个古西亚史中,两河流域地区因其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一直是古西亚人历史活动的中心舞台。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即铜石并用时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便出现了约17个以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而成的小邦,较著名的有乌鲁克、乌玛、拉伽什、基什等。各国实行由原始军事**制转化而成的早期君主制。国王(苏美尔人称之为“恩”、“恩喜”、“卢伽尔”)虽为一国之君,但权力或多或少受到贵族议会和公民大会的制约。生产关系也表现为一种双重形态,正在发展的私有制与残缺不全的公有制并存。出现世界最早的楔形文字。苏美尔各国彼此为土地、财产、霸权而不断从事侵略或防御战争,对内则发展私有制,剥削本国自由民与*隶,从而在内外矛盾中削弱了自己的生存能力。北邻阿卡德王国(前2371—前2191)**乘机南下,其国王萨尔贡一世统一两河流域南部(巴比伦尼亚)及邻近地区,君主**开始确立。约公元前2190年,东部山区的古提人灭阿卡德后,建新王朝。约公元前22世纪末,乌尔与乌鲁克起兵驱走古提人。继之,乌尔胜乌鲁克,在巴比伦尼亚建立新的统一国家乌尔第3王朝(约前2113—前2006),出现西亚*隶制经济发展的第一次**,形成利用大批*隶劳动的王室大地产,君主**牢固确立,产生西亚最早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成文法典《乌尔纳木法典》。后来埃兰人和阿摩列依人入侵两河流域,乌尔第3王朝亡,苏美尔人及其语言逐渐消失,王室大地产崩溃,兴起了古巴比伦王国(约前1894—前1595)。汉谟拉比在位时(约前1792—前1750)两河流域大体统一,颁行世界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后来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梯人所灭。之后400年加喜特人以巴比伦为中心立国,但留下的历史痕迹很少,直至亚述帝国(约前1000年代初—前605)统一两河流域乃至西亚大部地区和埃及。亚述统治者建立庞大国家机器,对被征服地区疯狂掠夺,*隶制得到较大发展。帝国最后在米底人和迦勒底人联合打击下灭亡,废墟上兴起新巴比伦王国(前626—前538),促成*隶制的高度繁荣,*隶劳动面广,形式多样,*隶人数众多。公元前550年,波斯人在伊朗高原兴起,**米底人的统治,建立阿黑门尼德王朝。然后越出高原,灭新巴比伦王国,入主埃及、印度河流域西北部、中亚等广大地区,成为古代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庞大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的改革使帝国行政、财政制度定型。进入公元前5世纪,帝国与希腊城邦发生长期战争。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前336—前323)东侵,灭波斯帝国而代之亚历山大帝国。随后帝国**为几个由希腊人统治的王国,西亚为塞琉古王国(古代中译名为条支,前305—前64)所控制。而后安息(前247—226)崛起,占伊朗高原西部、两河流域、中亚南部,成新帝国。公元前1世纪,罗马灭塞琉古王国,与安息相持于幼发拉底河与叙利亚一带。 226年,波斯人**安息,建萨珊波斯王朝(226—652),走上封建化道路。国内一些学者把5世纪的马资达克起义作为古西亚史终结的标志。古代西亚人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苏美尔人发明了曾流行于西亚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创造出方便的字母文字,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孕育了后来流行世界的**教。至于古代西亚人在科学、文学、建筑、艺术方面的成果对后世也有重要影响。科学意义上的古西亚史研究出现于19世纪中叶。随着楔形文字的破译,形成一门历史学的新分支——亚述学,专门以使用楔形文字的古西亚人的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目前,大批古代城乡废墟出土,约40万块泥版文书得以发现,古西亚社会经济史、**史、思想文化史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西方一般认为古西亚存在的是封建社会,马克思**史学界也有不少人认为那里并非有过*隶制社会经济形态。
古代西亚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古代西亚是指亚洲西南部各地区,包括伊朗高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
西亚和地中海的建筑有怎样的特点?
西亚和地中海的建筑有约旦和阿那多里亚(现在的土耳其),有些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另外如爱琴海岛上的克诺索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住处为半永久性的草棚,一期之初用烧过的土坯建造房屋,墙壁有石砌的基础;一期后半在石基上夯土筑墙建房。二期时房屋朝向一致,建筑显得更有规划。
列举古代西亚大事件
古代西亚最早的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广大的地区,先后出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是西亚最早进入*隶制社会的地区。公元前3000年前后,在这里相继出现十几个城市国家(城邦)。大约于公元前2340年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是两河流域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经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011~前2003年),到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代(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集权的**制度已趋于完备,*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后,小亚的赫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各商业城邦以及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相继进入自己的繁荣昌盛时期,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公元前八世纪,亚述帝国第一次将西亚的大部分置于自己的版图之内。继起的新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即迦勒底王朝,公元前626~前538年),两河流域的*隶制经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后来,波斯帝国(公元前538~前330年)兴起,征服了整个西亚、埃及以及其他地区,建立了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这些国家都在这片土地上兴起、繁盛、交流和灭亡。
古代西亚地区,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它被里海、黑海、地中海和波斯湾所包围,这些海湾也就构成了它的天然界限。西方人习惯上把这一地区称为古代东方,或古代近东。广义的古代近东也包括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
地形图
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城市,[1] 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一。有空中花园,但都成废墟。 [2]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大古国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首都位于今伊拉克境内巴格达以南幼发拉底河畔。东经44°25',北纬32°33'。 巴比伦王国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与古巴比伦国王(公
元前1792—1750年在位)
公元前18世纪初,古巴比伦王国崛起。在汉谟拉比领导下,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帝国。
为了强化统治,汉谟拉比制订了世界上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他还利用宗教来巩固自己的**,称自己是神宠爱的人。
汉谟拉比是巴比仑城邦的第六任国王。巴比仑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亚述称臣,后利用其地理条件的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但直到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巴比仑才成为一个强国。汉谟拉比十分勤政,他兴修水利,奖励商业,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他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并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决心使蓝图变成现实。从公元前1787年起,开始了统一两河流域之路,采取灵活务实外交,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攻灭一国,先后灭了伊新、拉尔萨、马里等城邦。征服活动大约进行了35年,耗尽了汉谟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强悍尚武的亚述和它庇护下埃什嫩之外,两河流域已基本统一在汉谟拉比的铁腕下。后来,巴比仑被等同于两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称为“古巴比仑文明”。
相传,那时古巴比伦的国王娶了一个妻子,那个妻子生活的地方很美,她十分想念的故乡,但是不能经常出去。国王十分疼爱那个妻子,便命人在王宫建造一个空中花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见了,所以,至今没人看到过那个“空中花园”,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只能用“相传”两个字。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在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同时建立了一座宏伟的古城,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流传最早的文化是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
其中由列利开创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汉谟拉比法典》颁布,
想象中的空中花园
虽然它的根本是维护*隶主的利益,但是依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汉莫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此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除此之外,铸造技术和冶金技术也同时高度发达,并拥有了自己的学院,巴比伦在这个时期进入了铁器时代,铁犁、货车及战车被先后发明,这一时期是巴比伦文明的鼎盛时期。古巴比伦经历了相对平淡的由亚述人创建的第三阶段后,在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文明再次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是由迦勒底人开创的,代表是“空中花园”,由巴比伦国王为王后所建。花园由当时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共同参与。
西亚历史是怎样的
古代西亚文明史 神话体系 苏美尔Sumer(阿卡德)系列: 安努(众神之首的第一大神,主宰一切。主神庙在乌鲁克Uruk) Enlil恩利勒(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维持人间秩序的人间之神,苏美尔的民族神。主神庙在尼普尔Nippur。) 恩基(又名埃阿,水神,智慧之神。性格复杂微妙,主宰地府。是埃利都的保护神。) Inanna伊南娜(月神,爱与生育之神。乌尔Ur的主神)= Istar伊斯塔尔 乌图(太阳神,能以其光芒昭然正义和**。西帕尔和拉尔萨的主神) 杜穆滋(畜牧和万物之神。) Shara沙腊(温马的神。) Zababa扎巴巴(基什的神。) 巴比伦系列: Marduk马尔都克(巴比伦城神,代表木星。集五十个不同神的品质于一身。) Istar伊斯塔尔:原来美索不达尼亚的爱情和战争女神。又称阿斯塔特Astarte。后来代表金星。她曾到冥界营救丈夫坦木兹Tammuz。是受人热爱的爱情之神。 Sin辛(月神) Nabu那布(波尔西帕Borsippa城神。智慧之神,代表水星。亦被亚述人接受。) Shamash沙马什(太阳神,司法律和公正。亦被亚述人接受。) 亚述系列: Ashur阿淑尔(阿淑尔城和亚述国家之神。众神之主。) Ninurta尼*尔塔(亚述人的战神和**之神。早先同样是苏美尔人信奉的战神。) 伊朗系列: Mithra密特拉(祆教中的太阳神。) Anahita阿娜希塔(祆教中的丰产和生命女神,水神) 文明流程 两河流域北部的彩陶文化: 1, 哈孙纳文化(约5500年——5000年) 2, 萨马腊Samarrah文化(约公元前5500年——5000年) 3, 哈拉夫Halaf彩陶文化(约公元前5500年——4500年) 4, 两河流域南部的欧贝德文化(约公元前5300年——3500年) 5, 城邦的形成时期——乌鲁克文化(约3500年——3000年) 苏美尔城邦争霸(约公元前2900年——2300年):在传说中的大洪水前,有所谓的获得王权的“五帝邦”即埃瑞都Eridu,巴德提比腊(Badtibira,铜匠之城),拉腊克Lalak,西帕尔Sippar和舒如帕克Shurrupak。而洪水后王权再次“自天而降”所在的头三座城市为基什Kish,乌鲁克和乌尔。基什是最早的“王城”之一。其王恩美巴腊西(“恩”En是头衔)率领苏美尔各城邦联军掠夺了埃兰。其子阿旮Agga在与乌鲁克王吉尔伽美什Gilgamesh争霸中失败,不得不让出霸主地位。吉尔伽美什之后,霸权转移到其南城市乌尔 阿卡德Akkad城邦统一文明地区:阿卡德人是说闪米特语的民族,后因阿卡德帝国而得名。到卢旮勒扎格西统一南方苏美尔各邦时,阿卡德崛起成为北方霸主。其王萨尔贡Sargon为园丁之子,本人在基什宫廷做过司仪,后建立阿卡德城邦,取代基什成为领袖,并自称基什王。其后打败并俘虏了卢旮勒扎格西,又征服南方强邦乌尔Ur和温马Umma。建立了一个土地辽阔的楔形文字帝国。但这个帝国仍然非常松散,各城邦依然非常**,只能靠**维持统治,萨尔贡晚年时各邦纷纷**,将他围困在阿卡德城。其次子,长子和长孙瑞穆什Rimush,马尼什图苏和那腊姆辛Naram-Sin即位后都是一生东争西讨维持着松散帝国的表面统一。那腊姆辛的文治武功最为显赫,他也以“四方之王”这种帝国头衔来取代城邦头衔。到其子沙尔卡里沙瑞即位时,帝国已四分五裂,南方的苏美尔各邦都纷纷摆脱了阿卡德人的宗主权,不久东北山区的蛮族库提人入侵,灭亡了阿卡德王朝,统治了两河流域。 乌尔第三王朝建立统一国家:南方的乌鲁克的乌图赫旮勒赶走了库提人,建立乌鲁克第五王朝。其弟乌尔总督乌尔那穆在其死后夺的帝位,建立乌尔第三王朝。并颁布了一部法典。其子舒勒吉在位时帝国的文治武功都达到极盛,他仿效前朝的那腊姆辛父子自称为神,从此神权和王权开始紧密结合。其孙伊比辛Ibbi-Sin在位时,新的闪米特民族Semitic阿摩利人Amorite不断入侵。帝国逐渐瓦解,东方的埃兰人攻陷乌尔,俘虏伊比辛Ibbi-Sin,最后一个苏美尔人的王朝灭亡,苏美尔人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巴比伦诸邦争霸时期:随着阿摩利人突破阿摩利长城和乌尔第三王朝的衰落,各邦纷纷**。伊辛总督伊什比埃腊Ishbi-irra趋走了灭亡乌尔第三王朝的埃兰人,成为乌尔王统的继承人。虽然大部分称邦仍有相当大的自治权,但是伊辛Issin王朝(2020——1794年)已名义上成为两河流域南部的宗主王朝。同时,阿摩利酋长那坡拉*Nap lanum建立的拉尔萨王朝(2025——1763)也开始兴起。两朝争霸,期间拉尔萨王衮古*曾率军远征埃兰,破其都安山Anshan,结束埃兰西马什库Simashiku王朝。拉尔萨末王瑞姆辛Rim-Sin在位期间,灭亡了伊辛王朝。 古巴比伦帝国(1894——1595年):阿摩利酋长苏穆阿布Sumu-abum为古巴比伦王朝首王,修筑了巴比伦城墙,而巴比伦在阿卡德语中意为神之门。在二王苏穆拉埃勒Sumu-la-El时,先后吞并了基什Kish,卡扎鲁Kazallu,马尔达Marda,库塔Kuta等邦。三王萨比乌姆Sabium统治期间,与伊辛结盟对抗拉尔萨并一度占领圣城尼普尔。四王阿皮勒辛Apil-Sin期间,巴比伦,伊辛和拉尔萨三足鼎立,他主要在建筑宗教方面有所建树。五王辛穆巴里忒Sin-muballit与拉尔萨王瑞姆辛征战,但未能阻止其灭亡伊辛王朝和攻陷乌鲁克。六王汉穆拉比Hammurabi在位时,巴比伦和拉尔萨两强对峙,另外马瑞Mari,埃什嫩那Eshnunna,埃兰,亚述的埃卡拉图Ekallatu,叙利亚的延哈德等诸强环绕。汉穆拉比冷静应对,先是占领了臣服于瑞姆辛的旧国乌鲁克和伊辛
古西亚文明简介
第一个主角是苏美尔人,这些基本上是光头光面的人,来源于何处,学界至今搞不清楚,只知道他们于公元前5000—4000年定居于两河流域,于公元前3500年进入文明,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数以十计的城邦,主要有拉伽什、基什、乌尔、乌玛、乌鲁克、尼普尔等,这些小国并举的城邦是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现。在这个文明未发现之前,人们以为,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是始于公元前1894年的古巴比仑文明,苏美尔文明发现之后,人们才知道,古巴比仑文明并不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开端,这就把古代西亚文明的时间一下子向前推进了1600年。
第二个主角是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这些发须浓密的北方人是苏美尔文明的一个插曲,他们在苏美尔各城邦互相争霸时,乘虚而入,建立了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371—2191年),其创建者是萨尔贡,他先后34次出征,征服苏美尔各城邦,第一次统一两河流域南部。阿卡德王国还远征过埃兰和小亚细亚,并建有人数达5400人的常备军,但萨尔贡的统治方法是“使全国只有一张嘴”,即优待士兵,不管百姓死活,毁灭城市是家常便饭,所以反抗起义也很频繁。到第四个国王纳拉姆新统治时,阿卡德王国的势力曾再度扩张,但不久便开始衰落,第五个末代王死于宫庭**。约公元前2191年,来自东北方山区游牧的库提人入侵两河流域,灭亡了阿卡德王国。
第三个主角是乌尔第三王朝,这是苏美尔人复兴后建立的一个王朝。落后的库提人在两河流域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对苏美尔的统治比较薄弱,苏美尔各邦逐渐复兴。约公元前2120年,乌鲁克赶走库提人。不久,乌尔的国王乌尔纳姆战胜乌鲁克,建立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2006年),并再次统一两河流域南部。统一的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文明的繁盛时期,其成就比较突出。但这个文明好景不长,由于它实行一种严酷的*隶制度,其结果是强者穷奢极侈,弱者困苦不堪,最后竟被两支处在原始社会的游牧部落于公元前2006年彻底灭亡,这个文明终于和它的*隶制度同归于尽了。
第四个主角是古巴比仑。乌尔第三王朝被埃兰人和阿摩利人东西夹击灭亡后,埃兰人不久退回东方山地,阿摩利人则在两河流域定居下来。由于阿摩利人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所以两河流域出现暂时的**,以后,他们接受了苏美尔文化,在两河流域建立起一些阿摩利人的国家,较早的有拉尔萨、伊新等小国寡民,到公元前1894年,又建立了一个依附于邻国的小邦巴比仑,这个后起之秀是在第六代国王汉莫拉比时逐渐强大起来的。因此,古巴比仑王国并不是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古国。汉莫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1750年),先致力于内部发展,到汉莫拉比在位31年时,国力充实。于是,汉莫拉比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打击一个主要敌人,统一了两河流域,使古巴比仑王国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显赫一时的大帝国。但汉莫拉比死后,古巴比仑王国便立即烽烟四起而衰落,除东北部的野蛮部族加喜特人入侵外,还有南方地区的**,当然,这与后继者的**也有关系。这样,内乱外患,被赫梯人于公元前1595年灭亡。赫梯人灭古巴比仑后,不久便退去,但野蛮的加喜特人又侵入巴比仑,并统治巴比仑近400年,这样,加上古巴比仑的衰落期,两河流域**了近600年。
第五个主角是亚述。这是古代西亚比较恐怖的一个民族,地处两河流域北部,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进入文明。不过,这个主角最初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落后山国,其兴起也是几起几落,因而学者们把它的文明史划分为早期亚述(约公元前3000年代末—2000年代中叶),中期亚述(约公元前15—9世纪),亚述帝国(公元前745—605年)三个阶段。早期亚述在公元前19世纪末18世纪初曾向外扩张过,并有兴起的趋势,但在公元前16世纪,被强邻米丹尼王国夷为藩属长达百余年。中期亚述是米丹尼遭赫梯打击衰落后于公元前15世纪时兴起的,到公元前12世纪时,又开始走上强盛,但由于亚述人搞“三光政策”,反抗也激烈。到公元前12世纪时,亚述因受到西面阿拉美亚人和东面扎格罗斯山区部落的夹击而衰落。亚述帝国是在公元前10世纪时西亚、北非各大国相继衰落的情况下崛起的。帝国建立后,最初仍是“三光政策”,因反抗激烈,后改为移民政策。不过,这个帝国始终是靠**维持的,因而矛盾比较多,除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外,还有军事贵族与商人僧侣贵族等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这些矛盾和斗争必然要削弱帝国的国力,到公元前612年,帝国的首都被米底人和迦勒底人联合攻陷,公元前605年,帝国最后一个据点又被攻陷,亚述帝国遂亡。
第六个主角是新巴比仑。亚述帝国解体后,西亚文明舞台上的主角大体有新巴比仑王国、米底王国、吕底亚王国,新巴比仑王国的建立者是迦勒底人,与建立古巴比仑王国的阿摩利人同属塞姆语系,故称新巴比仑王国。迦勒底人与米底人灭亡亚述后,亚述遗产北部归米底,南部归新巴比仑。吕底亚王国是公元前1000年兴起于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它同米底王国为争夺亚述帝国的遗产,曾进行过长达6年的战争,因双方相持不下,只好缔结和约。吕底亚人继承的是赫梯帝国的部分领土(另一部分被亚述吞并),它与赫梯人基本上都是印欧语系人,这两个民族在西亚文明舞台上的作用有限,赫梯人发明过铁,吕底亚人制造过金银合金的钱币。米底人也是印欧语系,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建立国家,继承亚述帝国北部遗产后,也未作出重要贡献。因此,亚述帝国解体后,新巴比仑王国在西亚文明舞台上的地位比较突出,尤其是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曾先后进兵过巴勒斯坦、腓尼基,并远征过埃及。不过,这个王国存在的时间不长,从公元前626年建国,到公元前539年就被波斯帝国兵不血刃地灭亡了。
第七个主角是波斯帝国。波斯人也属于印欧语系,在此之前,伊朗高原最早的国家是埃兰,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建立,其历史断断续续。米底兴起于埃兰以北、里海以南,米底人与迦勒底人灭亡亚述后,成为伊朗高原大国,但不久就被其臣属波斯灭亡。波斯人在公元前9世纪时,还处在游牧部落阶段。公元前7世纪时处在米底统治下。公元前558年,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二世称王。公元前553年,居鲁士二世起兵反抗米底人的统治。公元前550年,波斯人获得**,并灭亡米底王国。公元前549年,居鲁士二世就开始了他的征服霸业,先后征服了埃兰、吕底亚、小亚细亚、新巴比仑王国及中亚部分地区。公元前530年,居鲁士二世虽然在征服中亚的游牧部落马萨吉特人时阵亡,但波斯已成为西亚的大帝国。所以,波斯也是由默默无闻到后来者居上的,到大流士执政时,波斯建国虽只有28年的时间,但波斯已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不过,这个帝国是靠**维持的军事帝国,同时也是一个内部缺乏统一经济基础的民族展览馆。加上帝国对被征服地区的疯狂掠夺,帝国的民族矛盾比较尖锐。公元前5世纪时,波斯帝国又对古希腊发动侵略战争,结果以失败告终,并从此开始走上下坡路。到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就被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领的约5万多**给灭亡了。
波斯帝国灭亡后,西亚文明舞台上的主角先后有塞琉古王国、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萨珊朝波斯。
古代西亚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约公元前4300年后,南部农业迅速发展,终于在约公元前26世纪时(距今4500年)出现了两河流域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其第六代王汉莫拉比统治时期使之成为古代世界的大国。汉莫拉比给后世留下了一部完整的法典——《汉莫拉比法典》。汉莫拉比死后,巴比伦开始衰落,继之而起的是出色的武士民族的亚述人穷兵黩武的亚述时期,后亚述于公元前746年进入帝国时代(至公元前609年)。公元前626年因迦勒度人建立新巴比伦王国,灭亚述,征服巴勒斯坦,再灭犹太国,进攻腓尼基城,又于公元前567年远征埃及。公元前538年,居鲁士率军兵临巴比伦城,新巴比伦不战而降,其子冈比西斯又于525年征服了埃及,遂形成一个横跨西亚和北非的波斯大帝国,将两大文明地区通过制度和政策维系在一起,长达200年之久,既为西亚北非的文明做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