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宇文雨忌 给各位分享哪些是资源型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资源型地区?(资源型地区有哪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资源型地区?
1. 发生学原则。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讲,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如大庆、金昌、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邯郸等。
2. 动态原则。即考察资源型城市必须关注它的全过程,既要看它的过去,更要看它的现在。因为有些城市曾经是资源型城市,但通过若干年的经济转型后,资源性产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了,城市经济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度不大或者说很低了,这类城市在过去某个时段可以叫资源型城市,但转型后已不再是资源型城市了,它的本质特征已与资源型城市相距甚远了。
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仅从定性角度去确定资源型城市,主观因素太多,难以做到科学、准确;同理,仅从定量角度去确定资源型城市,过于机械,难以将很多不宜用数据表示的复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难免偏离现实。因此,科学的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二) 确定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步骤
1. 第一步:根据资料可获得性,我们依据下面四个指标初步界定资源型城市。A. 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10%以上。取10%这一临界值是基于如下考虑:第一,全国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为6%~7%,而中国所有城市这一比值平均为4%~5%,如1996年的这一数值为4.3%。第二,在研究地区支柱工业时,其最低要求是其产值比重大于5%。第三,陈耀博士在确定中国煤炭城市时,所设定的标准为7%,其结论与不少专家的结论不谋而合。B. 采掘业产值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l亿元,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亿元。C. 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以上。确定这一标准主要是考虑到中国城市中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为2%~3%,如1996年为2.9%。而如果这一数值大于5%,则该产业对城市的就业稳定将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D. 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l万人,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万人。
原则上,上述四个指标要同时满足才可确定为资源型城市希望答案您还满意
“资源型”城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归纳起来,中国资源型城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资源性企业负担重、部分城市经济增长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区位不佳和基础设施欠账多以及城市管理条块分割等。
一、 资源性企业负担重
资源性企业是指开采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以及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的企业,主要包括煤炭企业、石油企业、冶金企业和森工企业等。这些企业基本上均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经营期在40年以上,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已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主要包括离退休人员多、企业办社会支出大、税费负担重以及债务负担重。
(一) 离退休人员多
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性企业,有的是在解放前就已建立,有的则是在“一五”、“二五”时期建立,少则40年,多则近百年,至今形成了大量的离退休人员。
(二)企业办社会支出大
与中国其他类型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资源型企业都自己办有学校、医院甚至派出所、***等社会事业。并且由于资源型企业初办时,大多没有城市依托,因而企业办社会的内容比其他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多、更全。
(三) 税费负担重
中国资源性企业的税赋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如攀钢集团公司,2002年所缴各项税收为14.8亿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0.6%;通化矿务局,目前的综合税率为9%;辽宁省的有色矿目前的税费占销售收入的10.1%,化学矿税费占销售收入的11%。据有关资料,目前中国矿山企业的税赋比其他工业企业高1倍,比国外同行业高出6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造成资源性企业税赋重的深层次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资源性产业其列入第二产业,设计税收政策时与制造业同等对待,因而也征收了***,尽管采用的是 13%的低栏税率,但由于资源性企业的进项抵扣少,故而***的实际税赋重。同时,资源性企业还要比其他类企业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如大同煤业集团现行的资源税征收标准为每吨2.4元,矿产资源补偿费约为销售收入的1%,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两项合计约为每吨煤炭3.5元。
(四) 债务负担重
由于体制、历史、管理、资源、市场等方面的原因,有不少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差,造成了大量的债务负担。例如,鸡西矿业集团1985年~1994年10年总承包期间,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1992年后,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成为全行业最为困难的企业之一。总承包10年中,上级给公司核定的亏损指标为102470万元,而该公司实际亏损334372万元。为了弥补亏损指标的不足,公司将国家所给的各项增收政策135758万元和企业自有资金26734万元,加上国家给予的水灾补贴2404万元,总计165896万元,全部弥补了超亏,即使这样,公司仍超亏66066万元。1995年和1996年,即使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亏损指标,但那是在大量拖欠工资、减少生产经营投入和增加还贷基础上完成的。由此以来,1997年就进一步加剧了困难,特别是1998年,全公司大井原煤产量仅完成521万吨,亏损高达101379万元,多年累计超亏约18亿元。截止1998年末,资产负债率达97.7%,流动资金贷款11亿多元,基建贷款19.5亿元,人欠、欠人逆差12.5亿元,欠发工资37671万元。
又如葫芦岛的杨家杖子矿,原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局,为大型钼金属釆选企业,位于杨家杖子镇。始建于1899年,“一五”期间的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曾经是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钼生产基地。由于矿产资源逐渐萎缩、历史包袱不断增加等多种原因,该矿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亏损,到1999年10月末,累计亏损挂账达2.6亿元,只能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运转。总资产4.36亿元(不含土地),总负债6.1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40%。1998年秋,朱总理在大连听取国有大中型企业汇报时,将该矿确定为辽宁省7户关闭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之一。1999年11月,该矿宣布关闭,2000年2月,按法律程序正式宣布破产。
二、部分城市经济增长缓慢
石油、煤炭、冶金、森工等资源性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老国有企业,不仅存在上述提到的负担重的问题,而且有机制不活、设备老化、冗员过多等一般老大型国有企业所拥有的共同弊端。此外,还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难,主要包括:一是一些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源衰竭。如辽宁省北票市煤炭开采已有120年历史,目前基本没有可采储量,矿务局已整体破产。有的虽有一定储量,但大多埋藏深、品质差、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在现有条件下企业难以取得效益。如黑龙江省鹤岗市虽有煤炭可采储量近20亿吨,但大多为深层煤,开采成本高,连年亏损,难以为继。二是新资源、新材料和新能源对传统能源、原材料替代的加快导致资源性产品的市场萎缩。三是长期以来,中国对资源型产品定价过低,使得资源型企业积累较少。四是由于进入资源型产品生产的门槛较低,近十多年来,一些乡镇和个体**企业都加入了开采资源的行列,使得煤炭等资源型产品的市场供大于求,大型资源型企业面临着小企业的竞争压力。五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要求,森林采伐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上述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使得相当部分资源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具体表现为:生产规模出现萎缩,下岗失业职工增加;企业长期亏损,生产经营效益低下;资金周转困难,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性企业而形成和发展的,资源性企业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其工业产值、税收、从业人员等指标基本都在40%以上,有的由高达80%~90%。因此,资源性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必然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活力。从投资看,大型资源性企业的投资一般要占全市投资总量的30%~50%,有的甚至达70%以上。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企业的投资能力肯定上不去,全市的投资能力也必然上不去;从消费看,大型资源性企业的职工及家属要占全市城镇居民的1/5至1/3,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职工及家属的消费水平定会下降,全市消费水平也必将下降,在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中,资源性企业的收入水平是全市消费水平的“晴雨表”;从财政收入看,资源性企业所缴纳的税收一般要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3以上,如黑龙江省的鹤岗矿业集团缴纳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60%,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城市财政也必然大幅度下降。同时,资源性企业的不景气还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资源型城市中,有相当多的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为大型资源性企业配套,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相关企业则无一幸免,从而对城市发展和稳定形成全面冲击。
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出现衰退,导致了区域性经济增长缓慢。例如,“九五”期间,占全国资源型城市总量1/4的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个多百分点,资源型城市约占全国八分之一的山西省,其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个百分点。
三、 下岗失业人员多
资源型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资源的枯竭或资产组建而造成的资源性企业减员;另一部分是因资源性企业的萎缩而萧条的关联企业和缺乏竞争力的其他企业所产生的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则是因城市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而形成的新增劳动力的失业。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资源型城市除了一般城市所具有的“三废”污染外,还存在一些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土地塌陷
这是所有煤炭城市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据1998年调查,每采万吨煤形成下沉地面3亩。中国每年煤炭开采形成的塌陷土地1.5万一2万公顷。截止2001年,双鸭山煤炭采空区面积达116.6平方公里,塌陷区面积为62平方公里,涉及居民2.1万户,6.8万人。大同市50年累计生产煤炭20亿吨,形成采空区近4.5万公顷。山西省孝义市也现有土地塌陷面积达到1.5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6%。安徽省的淮北市和淮南市土地塌陷面积分别达到1.47和0.65万公顷。
(二) 固体废弃物的堆放
主要包括冶金城市的矿石堆放和煤炭城市的煤矸石堆放及电厂的粉煤灰堆放。据有关资料,全国历年积存的废石、尾矿累计占地6.7万公顷。据1998年调查,每形成万吨铁生产能力,需占地3.5公顷;每采万吨矿石压占土地0.5~1公顷。如黑龙江省的鸡西市,煤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达1亿多吨,每年正以600万吨左右的速度增加,不仅占用了大片土地,且严重污染了环境;陕西省铜川市现有煤矸石堆放量达51.6万吨;四川省的攀枝花年产生工业废渣1200万吨,占四川省的1/2,目前累计储存量达1.7亿吨,占地面积152万平方米。
(三) 水资源破坏
在中国资源型城市当中,水资源破坏现象较为严重,许多城市的水体多次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解决水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山西八大矿务局有40%的矿区严重缺水,60%的矿区水质不佳。山西省大同市,是全国100个最缺水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均占有量为22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量2400立方米的十分之一,是山西省人均量570立方米的39%。市区年均超采**水0.8亿立方米,造成市区**水位以年均l~1.5米的速度下降,已形成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水漏斗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13个乡镇、110多个村庄、11万多人、2万多头大牲畜,因水位下降、水井干涸而不得不到几十里外拉水。山西省孝义市也因采煤导致11.4万人饮水困难。
五、 城市区位不佳和基础设施欠账多
众所周知,在资源开发中,中国长期以来是采用“一矿一城”的模式,即要开发哪儿的矿产或森林资源,就在哪儿建一座城市,这样一来,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源的禀赋及分布状况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宏观区位。据有关资料,全国约80%的资源型城市分布在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相当多的城市是在穷乡僻壤或戈壁荒滩上建立起来的,不少城市如大庆、鹤岗、伊春、玉门、克拉玛依、个旧、乌海等深处内陆或边远的荒漠地区,而中国的经济重心则位于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这种宏观区位条件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具体分析起来,这种不利,一方面表现在它们离主要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较远,或者说离主要的市场较远,增大了产品外销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难以接受经济中心的辐射,接受从发达地区流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从微观建城条件看,“一矿一城”模式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缘矿而建,矿开到哪儿,城则建到哪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矿区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有不少城市是建在低山丘陵上,如黑龙江省的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甘肃省的白银市、四川省的攀枝花市等;有些城市因为缘矿而建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分散的城市布局,典型的例子是黑龙江伊春市、大庆市和安徽省的淮南市。无论是城建山丘上还是分散的城市布局,都大大增加了城市建设的成本,使单位长度或面积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一般城市高得多。与此同时,由于当时不注意或不重视城市规划,导致一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极不合理,现在要改造起来已非易事。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在各个领域基本上都是遵循“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直接进行生产的矿山建设,而忽视了人们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资源性企业与地方**实行“政企合一”时,处于青年期的资源性企业有能力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但由于受“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影响而没有花多少钱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意识到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时,“政企合一”的体制已被“条块分割”所取代,资源性企业没有义务花钱建城,而本该负责城市建设的地方**因为财力有限而“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一来,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所难免,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六、 条块分割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长期以来,作为资源型城市最主要经济主体的大型资源性企业,如石油管理局、矿业集团、钢铁或铜业公司等,一直由“条条”管理。近几年,除石油企业外,基本上都下放由省里有关部门管理。不管是归**管,还是归省里管,对资源性企业所在的城市而言,条块分割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与城市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冲突。近几年,大多资源性企业虽然名称上都进行了改制,如原来的“矿务局”改为“矿业集团”,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达到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条件,企业作为**附属物的情况没有多大改变,只不过过去是**某部门的附属物,现在变成了省级**某部门的附属物,企业领导仍然是随着主管部门考核指挥棒转动。例如,目前,某省有关部门对一个任期内煤矿企业领导的考核主要有两项指标:一是利润指标;二是安全指标。这种管理办法逼得企业管理者急功近利和淘空企业,必然使企业失去持续发展能力。而对城市来讲,尽管现行的干部体制也有令“**”、“市长”为快出政绩而采取短期行为的因素,但就城市发展本身来说,则是要求实现长期的繁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供水、供气等公用设施和学校、医院等教育、医疗设施分属于资源性企业和城市**,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由于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是由“政企合一”体制演变过来的,因此,资源性企业都办有供水、供气等城市公用设施和各种层次的学校及医院。在目前形势下,将资源性企业所属的供水、供气等单位移交当地**,**有积极性但企业积极性不高。因为城市的供水、供气等单位现在效益都不错,将其移交当地**,资源性企业担心利益受损,即使是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将资源性企业与城市所属的供水、供气单位合并起来,资源性企业也不积极。将资源性企业的学校移交当地**,企业有积极性但**没积极,原因是**要增加教育支出。学校移交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移交后资源性企业不再支付教育经费;另一种是移交后若干年内资源性企业继续支付等额的教育经费。如果是前一种,很显然,当地**要增加原企业所属学校的开支。如果是后一种,尽管资源性企业继续支付等额的教育经费,但由于目前绝大多数资源性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的所属学校的教职工待遇均比当地**所属学校低,**接收后,则原资源性企业所属学校教职工必然要提高待遇,资源性企业原有的教育经费则不够用,需要**额外增加经费,这对财力有限的当地**来说也是难以承担的。将医院移交当地**,资源性企业与当地**都比较积极,因而进展比较顺利。这是因为大多数的资源性企业所属医院基本上处于收支平衡状况,由谁管理都一样。
城市公用设施和学校的“条块分割”使得当地**无法对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造成资源浪费。如西北的某冶金城市,供水一直主要由资源性企业承担,但由于时间过长,设备已经老化,打算从国外贷款进口设备进行改造。与此同时,当地**于上世纪90年代建了一水厂因为没有用户设备一直在闲置。又如东北某一煤矿城市,一方面,矿业集团的学校因为最近几年投入较少、质量较差而使学生纷纷转向当地**的学校,出现校舍闲置;另一方面,当地**举办的学校因为学生增加较快而不得不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新建校舍。等到将来的某一天,矿业集团所属学校与当地**的学校合并后,很可能出现校舍总量过剩局面。
甘肃省有多少个城市和县
截至2018年末,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7个县、7个自治县。
甘肃界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
甘肃省总面积42.59万平方千米。
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
扩展资料:
兰州市辖5区3县: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
嘉峪关市是中国五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下辖8个街道,3个镇。
金昌市辖2区3县: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
天水市辖2区5县: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武威市辖1区3县: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张掖市辖1区6县: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静宁县。总面积1.1万平方千米。
酒泉市辖辖1区2市4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庆阳市1区7县:西峰区、庆城、华池、宁县、镇原、合水、正宁、环县。
定西市辖1区6县:**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陇南市辖1区8县: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辖1市7县: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辖1市7县:合作市、夏河、碌曲、玛曲、迭部、舟曲、临潭、卓尼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肃
中国资源型城市有哪几个
包头
包头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主要金属矿有:铁、**、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号称草原钢都
鞍山
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5种。储量最丰富的有铁、菱镁矿、滑石、玉石、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硼等。铁矿,探明储量为100亿吨,居全国之首。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区周围及辽阳市的弓长岭。除分布在海城、岫岩的小部分中小型铁矿由乡、镇开采外,东鞍山、大孤山、齐大山、眼前山、弓长岭等大型铁矿均由国家开采。菱镁矿,主要分布在海城东部山区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23亿吨,也为全国之首,占世界储量1/4,且质地、品位俱佳。较大规模的矿厂有辽镁公司、铧子峪镁矿、腰岭子镁矿以及英落、牌楼、八里等乡镇企业。岫岩主要在偏岭和三家子等地开采。滑石矿,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6000万吨。除位于海城马风镇范家堡子的海城滑石矿由国家开采外,余者均为乡、镇、村企业开采。海城和岫岩的滑石,白度纯正,铁钙等杂质少,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玉石矿,大部分分布在岫岩境内。岫岩素有“玉石之乡”之称。少量分布在海城孤山镇等地。岫岩玉石探明储量206万吨,年采2500吨左右,是国内最大的玉石产地。岫岩玉除县内玉雕厂、点加工精美玉雕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170余家玉器厂加工。岫岩玉质地细腻、纯净,颜色艳丽多彩,有绿、黄、黑、红、白各色。岫岩玉雕产品是大连口岸对外出口拳头产品之一。大理石,主要产于岫岩和海城,储量巨大。两地的大理石色彩缤纷,有红、黄、黑、白、绿等色,是高级建筑材料的珍品。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岫岩和海城东部山区,千山区的唐家房和大孤山乡也有些许分布,储量可观。上述地区的石灰石质地好、品位稳,含钙量达53%,是生产水泥的上好原料。花岗岩,主要产地是岫岩满族自治县,储量超200亿吨。其中黑色花岗岩,切割成板材后,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被誉为“石材之王”。其他矿藏,金属矿有铅锌矿、铜矿、镍钴矿、金矿、黄铁矿;非金属矿有硅石矿、磷矿、石棉、萤石、蛭石、白云母、重晶石、硼矿、粘土矿、石墨、煤及石油等。
以及东三省的好多城市···
攀枝花
攀钢——被外国冶金专家赞誉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攀钢——又被人们称为“象牙微雕钢城”。
攀钢——建在了一个突兀的山坡上,是一个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企业。
在全世界的钢铁企业里,攀钢占地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攀钢所用的铁矿,是世界上最难治炼的多金属共生矿,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这种钒钛磁铁矿是世界上众多冶金专家百多年的梦想。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这个技术难关被中国人攻克了,从富含钒、钦、镓、钪等稀贵金属的攀枝花铁矿中炼出了合格的钢水。
这一技术获得了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等奖。独具特色冶炼工艺更是举世惊叹。为了改善品种结构,支持和带动中国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1986年攀钢在国内外广泛融资,投资近百亿元,开始建设规模宏大的二期工程。经过建设者们十年奋斗,这项相当于重新建设一座大型钢铁企业的工程,于1997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这一工程的建成,不仅使攀钢的装备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使攀钢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仅仅只能生产钢铁的初级产品了。特别是轧钢系统,除能够生产铁路钢轨等特殊钢材外,也能够生产应用十分广泛的各种板材产品了。
攀钢的铁路钢轨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出口国外。攀钢运用最新的技术成果生产出来的钢轨,使用寿命成倍提高,攀钢形成了以钢轨为主的大型钢材系列产品,产品在国内外十分畅销。攀钢的板材产品也已形成了系列化。
品种规格已有200多个。攀钢的板材产品现已是中国家电、汽车等制造业的上佳原料。除了钢铁产品以外,攀钢还是世界上钒制品的主要生产商,产品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在国际钒市场中也占15~18%的份额,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
攀钢的钛制品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国外。
还有好多···
中国资源型城市有哪几个
包头
包头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主要金属矿有:铁、**、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号称草原钢都
鞍山
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5种。储量最丰富的有铁、菱镁矿、滑石、玉石、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硼等。铁矿,探明储量为100亿吨,居全国之首。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区周围及辽阳市的弓长岭。除分布在海城、岫岩的小部分中小型铁矿由乡、镇开采外,东鞍山、大孤山、齐大山、眼前山、弓长岭等大型铁矿均由国家开采。菱镁矿,主要分布在海城东部山区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23亿吨,也为全国之首,占世界储量1/4,且质地、品位俱佳。较大规模的矿厂有辽镁公司、铧子峪镁矿、腰岭子镁矿以及英落、牌楼、八里等乡镇企业。岫岩主要在偏岭和三家子等地开采。滑石矿,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6000万吨。除位于海城马风镇范家堡子的海城滑石矿由国家开采外,余者均为乡、镇、村企业开采。海城和岫岩的滑石,白度纯正,铁钙等杂质少,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玉石矿,大部分分布在岫岩境内。岫岩素有“玉石之乡”之称。少量分布在海城孤山镇等地。岫岩玉石探明储量206万吨,年采2500吨左右,是国内最大的玉石产地。岫岩玉除县内玉雕厂、点加工精美玉雕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170余家玉器厂加工。岫岩玉质地细腻、纯净,颜色艳丽多彩,有绿、黄、黑、红、白各色。岫岩玉雕产品是大连口岸对外出口拳头产品之一。大理石,主要产于岫岩和海城,储量巨大。两地的大理石色彩缤纷,有红、黄、黑、白、绿等色,是高级建筑材料的珍品。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岫岩和海城东部山区,千山区的唐家房和大孤山乡也有些许分布,储量可观。上述地区的石灰石质地好、品位稳,含钙量达53%,是生产水泥的上好原料。花岗岩,主要产地是岫岩满族自治县,储量超200亿吨。其中黑色花岗岩,切割成板材后,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被誉为“石材之王”。其他矿藏,金属矿有铅锌矿、铜矿、镍钴矿、金矿、黄铁矿;非金属矿有硅石矿、磷矿、石棉、萤石、蛭石、白云母、重晶石、硼矿、粘土矿、石墨、煤及石油等。
以及东三省的好多城市···
攀枝花
攀钢——被外国冶金专家赞誉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攀钢——又被人们称为“象牙微雕钢城”。
攀钢——建在了一个突兀的山坡上,是一个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企业。
在全世界的钢铁企业里,攀钢占地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攀钢所用的铁矿,是世界上最难治炼的多金属共生矿,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这种钒钛磁铁矿是世界上众多冶金专家百多年的梦想。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这个技术难关被中国人攻克了,从富含钒、钦、镓、钪等稀贵金属的攀枝花铁矿中炼出了合格的钢水。
这一技术获得了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等奖。独具特色冶炼工艺更是举世惊叹。为了改善品种结构,支持和带动中国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1986年攀钢在国内外广泛融资,投资近百亿元,开始建设规模宏大的二期工程。经过建设者们十年奋斗,这项相当于重新建设一座大型钢铁企业的工程,于1997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这一工程的建成,不仅使攀钢的装备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使攀钢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仅仅只能生产钢铁的初级产品了。特别是轧钢系统,除能够生产铁路钢轨等特殊钢材外,也能够生产应用十分广泛的各种板材产品了。
攀钢的铁路钢轨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出口国外。攀钢运用最新的技术成果生产出来的钢轨,使用寿命成倍提高,攀钢形成了以钢轨为主的大型钢材系列产品,产品在国内外十分畅销。攀钢的板材产品也已形成了系列化。
品种规格已有200多个。攀钢的板材产品现已是中国家电、汽车等制造业的上佳原料。除了钢铁产品以外,攀钢还是世界上钒制品的主要生产商,产品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在国际钒市场中也占15~18%的份额,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
攀钢的钛制品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国外。
还有好多···
中国资源型城市有哪几个
包头
包头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主要金属矿有:铁、**、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号称草原钢都
鞍山
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5种。储量最丰富的有铁、菱镁矿、滑石、玉石、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硼等。铁矿,探明储量为100亿吨,居全国之首。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区周围及辽阳市的弓长岭。除分布在海城、岫岩的小部分中小型铁矿由乡、镇开采外,东鞍山、大孤山、齐大山、眼前山、弓长岭等大型铁矿均由国家开采。菱镁矿,主要分布在海城东部山区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23亿吨,也为全国之首,占世界储量1/4,且质地、品位俱佳。较大规模的矿厂有辽镁公司、铧子峪镁矿、腰岭子镁矿以及英落、牌楼、八里等乡镇企业。岫岩主要在偏岭和三家子等地开采。滑石矿,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6000万吨。除位于海城马风镇范家堡子的海城滑石矿由国家开采外,余者均为乡、镇、村企业开采。海城和岫岩的滑石,白度纯正,铁钙等杂质少,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玉石矿,大部分分布在岫岩境内。岫岩素有“玉石之乡”之称。少量分布在海城孤山镇等地。岫岩玉石探明储量206万吨,年采2500吨左右,是国内最大的玉石产地。岫岩玉除县内玉雕厂、点加工精美玉雕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170余家玉器厂加工。岫岩玉质地细腻、纯净,颜色艳丽多彩,有绿、黄、黑、红、白各色。岫岩玉雕产品是大连口岸对外出口拳头产品之一。大理石,主要产于岫岩和海城,储量巨大。两地的大理石色彩缤纷,有红、黄、黑、白、绿等色,是高级建筑材料的珍品。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岫岩和海城东部山区,千山区的唐家房和大孤山乡也有些许分布,储量可观。上述地区的石灰石质地好、品位稳,含钙量达53%,是生产水泥的上好原料。花岗岩,主要产地是岫岩满族自治县,储量超200亿吨。其中黑色花岗岩,切割成板材后,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被誉为“石材之王”。其他矿藏,金属矿有铅锌矿、铜矿、镍钴矿、金矿、黄铁矿;非金属矿有硅石矿、磷矿、石棉、萤石、蛭石、白云母、重晶石、硼矿、粘土矿、石墨、煤及石油等。
以及东三省的好多城市···
攀枝花
攀钢——被外国冶金专家赞誉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攀钢——又被人们称为“象牙微雕钢城”。
攀钢——建在了一个突兀的山坡上,是一个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企业。
在全世界的钢铁企业里,攀钢占地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攀钢所用的铁矿,是世界上最难治炼的多金属共生矿,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这种钒钛磁铁矿是世界上众多冶金专家百多年的梦想。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这个技术难关被中国人攻克了,从富含钒、钦、镓、钪等稀贵金属的攀枝花铁矿中炼出了合格的钢水。
这一技术获得了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等奖。独具特色冶炼工艺更是举世惊叹。为了改善品种结构,支持和带动中国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1986年攀钢在国内外广泛融资,投资近百亿元,开始建设规模宏大的二期工程。经过建设者们十年奋斗,这项相当于重新建设一座大型钢铁企业的工程,于1997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这一工程的建成,不仅使攀钢的装备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使攀钢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仅仅只能生产钢铁的初级产品了。特别是轧钢系统,除能够生产铁路钢轨等特殊钢材外,也能够生产应用十分广泛的各种板材产品了。
攀钢的铁路钢轨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出口国外。攀钢运用最新的技术成果生产出来的钢轨,使用寿命成倍提高,攀钢形成了以钢轨为主的大型钢材系列产品,产品在国内外十分畅销。攀钢的板材产品也已形成了系列化。
品种规格已有200多个。攀钢的板材产品现已是中国家电、汽车等制造业的上佳原料。除了钢铁产品以外,攀钢还是世界上钒制品的主要生产商,产品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在国际钒市场中也占15~18%的份额,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
攀钢的钛制品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国外。
还有好多···
中国资源型城市有哪几个
包头
包头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主要金属矿有:铁、**、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号称草原钢都
鞍山
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5种。储量最丰富的有铁、菱镁矿、滑石、玉石、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硼等。铁矿,探明储量为100亿吨,居全国之首。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区周围及辽阳市的弓长岭。除分布在海城、岫岩的小部分中小型铁矿由乡、镇开采外,东鞍山、大孤山、齐大山、眼前山、弓长岭等大型铁矿均由国家开采。菱镁矿,主要分布在海城东部山区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23亿吨,也为全国之首,占世界储量1/4,且质地、品位俱佳。较大规模的矿厂有辽镁公司、铧子峪镁矿、腰岭子镁矿以及英落、牌楼、八里等乡镇企业。岫岩主要在偏岭和三家子等地开采。滑石矿,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岫岩境内。探明储量为6000万吨。除位于海城马风镇范家堡子的海城滑石矿由国家开采外,余者均为乡、镇、村企业开采。海城和岫岩的滑石,白度纯正,铁钙等杂质少,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玉石矿,大部分分布在岫岩境内。岫岩素有“玉石之乡”之称。少量分布在海城孤山镇等地。岫岩玉石探明储量206万吨,年采2500吨左右,是国内最大的玉石产地。岫岩玉除县内玉雕厂、点加工精美玉雕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170余家玉器厂加工。岫岩玉质地细腻、纯净,颜色艳丽多彩,有绿、黄、黑、红、白各色。岫岩玉雕产品是大连口岸对外出口拳头产品之一。大理石,主要产于岫岩和海城,储量巨大。两地的大理石色彩缤纷,有红、黄、黑、白、绿等色,是高级建筑材料的珍品。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岫岩和海城东部山区,千山区的唐家房和大孤山乡也有些许分布,储量可观。上述地区的石灰石质地好、品位稳,含钙量达53%,是生产水泥的上好原料。花岗岩,主要产地是岫岩满族自治县,储量超200亿吨。其中黑色花岗岩,切割成板材后,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被誉为“石材之王”。其他矿藏,金属矿有铅锌矿、铜矿、镍钴矿、金矿、黄铁矿;非金属矿有硅石矿、磷矿、石棉、萤石、蛭石、白云母、重晶石、硼矿、粘土矿、石墨、煤及石油等。
以及东三省的好多城市···
攀枝花
攀钢——被外国冶金专家赞誉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攀钢——又被人们称为“象牙微雕钢城”。
攀钢——建在了一个突兀的山坡上,是一个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企业。
在全世界的钢铁企业里,攀钢占地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攀钢所用的铁矿,是世界上最难治炼的多金属共生矿,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这种钒钛磁铁矿是世界上众多冶金专家百多年的梦想。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这个技术难关被中国人攻克了,从富含钒、钦、镓、钪等稀贵金属的攀枝花铁矿中炼出了合格的钢水。
这一技术获得了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等奖。独具特色冶炼工艺更是举世惊叹。为了改善品种结构,支持和带动中国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1986年攀钢在国内外广泛融资,投资近百亿元,开始建设规模宏大的二期工程。经过建设者们十年奋斗,这项相当于重新建设一座大型钢铁企业的工程,于1997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这一工程的建成,不仅使攀钢的装备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使攀钢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仅仅只能生产钢铁的初级产品了。特别是轧钢系统,除能够生产铁路钢轨等特殊钢材外,也能够生产应用十分广泛的各种板材产品了。
攀钢的铁路钢轨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出口国外。攀钢运用最新的技术成果生产出来的钢轨,使用寿命成倍提高,攀钢形成了以钢轨为主的大型钢材系列产品,产品在国内外十分畅销。攀钢的板材产品也已形成了系列化。
品种规格已有200多个。攀钢的板材产品现已是中国家电、汽车等制造业的上佳原料。除了钢铁产品以外,攀钢还是世界上钒制品的主要生产商,产品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在国际钒市场中也占15~18%的份额,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
攀钢的钛制品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国外。
还有好多···
“资源型”城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归纳起来,中国资源型城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资源性企业负担重、部分城市经济增长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区位不佳和基础设施欠账多以及城市管理条块分割等。
一、 资源性企业负担重
资源性企业是指开采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以及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的企业,主要包括煤炭企业、石油企业、冶金企业和森工企业等。这些企业基本上均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经营期在40年以上,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已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主要包括离退休人员多、企业办社会支出大、税费负担重以及债务负担重。
(一) 离退休人员多
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性企业,有的是在解放前就已建立,有的则是在“一五”、“二五”时期建立,少则40年,多则近百年,至今形成了大量的离退休人员。
(二)企业办社会支出大
与中国其他类型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资源型企业都自己办有学校、医院甚至派出所、***等社会事业。并且由于资源型企业初办时,大多没有城市依托,因而企业办社会的内容比其他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多、更全。
(三) 税费负担重
中国资源性企业的税赋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如攀钢集团公司,2002年所缴各项税收为14.8亿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0.6%;通化矿务局,目前的综合税率为9%;辽宁省的有色矿目前的税费占销售收入的10.1%,化学矿税费占销售收入的11%。据有关资料,目前中国矿山企业的税赋比其他工业企业高1倍,比国外同行业高出6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造成资源性企业税赋重的深层次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资源性产业其列入第二产业,设计税收政策时与制造业同等对待,因而也征收了***,尽管采用的是 13%的低栏税率,但由于资源性企业的进项抵扣少,故而***的实际税赋重。同时,资源性企业还要比其他类企业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如大同煤业集团现行的资源税征收标准为每吨2.4元,矿产资源补偿费约为销售收入的1%,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两项合计约为每吨煤炭3.5元。
(四) 债务负担重
由于体制、历史、管理、资源、市场等方面的原因,有不少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差,造成了大量的债务负担。例如,鸡西矿业集团1985年~1994年10年总承包期间,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1992年后,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成为全行业最为困难的企业之一。总承包10年中,上级给公司核定的亏损指标为102470万元,而该公司实际亏损334372万元。为了弥补亏损指标的不足,公司将国家所给的各项增收政策135758万元和企业自有资金26734万元,加上国家给予的水灾补贴2404万元,总计165896万元,全部弥补了超亏,即使这样,公司仍超亏66066万元。1995年和1996年,即使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亏损指标,但那是在大量拖欠工资、减少生产经营投入和增加还贷基础上完成的。由此以来,1997年就进一步加剧了困难,特别是1998年,全公司大井原煤产量仅完成521万吨,亏损高达101379万元,多年累计超亏约18亿元。截止1998年末,资产负债率达97.7%,流动资金贷款11亿多元,基建贷款19.5亿元,人欠、欠人逆差12.5亿元,欠发工资37671万元。
又如葫芦岛的杨家杖子矿,原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局,为大型钼金属釆选企业,位于杨家杖子镇。始建于1899年,“一五”期间的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曾经是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钼生产基地。由于矿产资源逐渐萎缩、历史包袱不断增加等多种原因,该矿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亏损,到1999年10月末,累计亏损挂账达2.6亿元,只能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运转。总资产4.36亿元(不含土地),总负债6.1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40%。1998年秋,朱总理在大连听取国有大中型企业汇报时,将该矿确定为辽宁省7户关闭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之一。1999年11月,该矿宣布关闭,2000年2月,按法律程序正式宣布破产。
二、部分城市经济增长缓慢
石油、煤炭、冶金、森工等资源性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老国有企业,不仅存在上述提到的负担重的问题,而且有机制不活、设备老化、冗员过多等一般老大型国有企业所拥有的共同弊端。此外,还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难,主要包括:一是一些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源衰竭。如辽宁省北票市煤炭开采已有120年历史,目前基本没有可采储量,矿务局已整体破产。有的虽有一定储量,但大多埋藏深、品质差、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在现有条件下企业难以取得效益。如黑龙江省鹤岗市虽有煤炭可采储量近20亿吨,但大多为深层煤,开采成本高,连年亏损,难以为继。二是新资源、新材料和新能源对传统能源、原材料替代的加快导致资源性产品的市场萎缩。三是长期以来,中国对资源型产品定价过低,使得资源型企业积累较少。四是由于进入资源型产品生产的门槛较低,近十多年来,一些乡镇和个体**企业都加入了开采资源的行列,使得煤炭等资源型产品的市场供大于求,大型资源型企业面临着小企业的竞争压力。五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要求,森林采伐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上述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使得相当部分资源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具体表现为:生产规模出现萎缩,下岗失业职工增加;企业长期亏损,生产经营效益低下;资金周转困难,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性企业而形成和发展的,资源性企业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其工业产值、税收、从业人员等指标基本都在40%以上,有的由高达80%~90%。因此,资源性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必然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活力。从投资看,大型资源性企业的投资一般要占全市投资总量的30%~50%,有的甚至达70%以上。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企业的投资能力肯定上不去,全市的投资能力也必然上不去;从消费看,大型资源性企业的职工及家属要占全市城镇居民的1/5至1/3,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职工及家属的消费水平定会下降,全市消费水平也必将下降,在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中,资源性企业的收入水平是全市消费水平的“晴雨表”;从财政收入看,资源性企业所缴纳的税收一般要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3以上,如黑龙江省的鹤岗矿业集团缴纳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60%,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城市财政也必然大幅度下降。同时,资源性企业的不景气还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资源型城市中,有相当多的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为大型资源性企业配套,资源性企业陷入了困境,相关企业则无一幸免,从而对城市发展和稳定形成全面冲击。
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出现衰退,导致了区域性经济增长缓慢。例如,“九五”期间,占全国资源型城市总量1/4的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个多百分点,资源型城市约占全国八分之一的山西省,其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个百分点。
三、 下岗失业人员多
资源型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资源的枯竭或资产组建而造成的资源性企业减员;另一部分是因资源性企业的萎缩而萧条的关联企业和缺乏竞争力的其他企业所产生的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则是因城市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而形成的新增劳动力的失业。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资源型城市除了一般城市所具有的“三废”污染外,还存在一些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土地塌陷
这是所有煤炭城市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据1998年调查,每采万吨煤形成下沉地面3亩。中国每年煤炭开采形成的塌陷土地1.5万一2万公顷。截止2001年,双鸭山煤炭采空区面积达116.6平方公里,塌陷区面积为62平方公里,涉及居民2.1万户,6.8万人。大同市50年累计生产煤炭20亿吨,形成采空区近4.5万公顷。山西省孝义市也现有土地塌陷面积达到1.5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6%。安徽省的淮北市和淮南市土地塌陷面积分别达到1.47和0.65万公顷。
(二) 固体废弃物的堆放
主要包括冶金城市的矿石堆放和煤炭城市的煤矸石堆放及电厂的粉煤灰堆放。据有关资料,全国历年积存的废石、尾矿累计占地6.7万公顷。据1998年调查,每形成万吨铁生产能力,需占地3.5公顷;每采万吨矿石压占土地0.5~1公顷。如黑龙江省的鸡西市,煤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达1亿多吨,每年正以600万吨左右的速度增加,不仅占用了大片土地,且严重污染了环境;陕西省铜川市现有煤矸石堆放量达51.6万吨;四川省的攀枝花年产生工业废渣1200万吨,占四川省的1/2,目前累计储存量达1.7亿吨,占地面积152万平方米。
(三) 水资源破坏
在中国资源型城市当中,水资源破坏现象较为严重,许多城市的水体多次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解决水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山西八大矿务局有40%的矿区严重缺水,60%的矿区水质不佳。山西省大同市,是全国100个最缺水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均占有量为22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量2400立方米的十分之一,是山西省人均量570立方米的39%。市区年均超采**水0.8亿立方米,造成市区**水位以年均l~1.5米的速度下降,已形成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水漏斗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13个乡镇、110多个村庄、11万多人、2万多头大牲畜,因水位下降、水井干涸而不得不到几十里外拉水。山西省孝义市也因采煤导致11.4万人饮水困难。
五、 城市区位不佳和基础设施欠账多
众所周知,在资源开发中,中国长期以来是采用“一矿一城”的模式,即要开发哪儿的矿产或森林资源,就在哪儿建一座城市,这样一来,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源的禀赋及分布状况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宏观区位。据有关资料,全国约80%的资源型城市分布在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相当多的城市是在穷乡僻壤或戈壁荒滩上建立起来的,不少城市如大庆、鹤岗、伊春、玉门、克拉玛依、个旧、乌海等深处内陆或边远的荒漠地区,而中国的经济重心则位于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这种宏观区位条件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具体分析起来,这种不利,一方面表现在它们离主要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较远,或者说离主要的市场较远,增大了产品外销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难以接受经济中心的辐射,接受从发达地区流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从微观建城条件看,“一矿一城”模式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缘矿而建,矿开到哪儿,城则建到哪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矿区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有不少城市是建在低山丘陵上,如黑龙江省的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甘肃省的白银市、四川省的攀枝花市等;有些城市因为缘矿而建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分散的城市布局,典型的例子是黑龙江伊春市、大庆市和安徽省的淮南市。无论是城建山丘上还是分散的城市布局,都大大增加了城市建设的成本,使单位长度或面积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一般城市高得多。与此同时,由于当时不注意或不重视城市规划,导致一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极不合理,现在要改造起来已非易事。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在各个领域基本上都是遵循“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直接进行生产的矿山建设,而忽视了人们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资源性企业与地方**实行“政企合一”时,处于青年期的资源性企业有能力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但由于受“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影响而没有花多少钱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意识到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时,“政企合一”的体制已被“条块分割”所取代,资源性企业没有义务花钱建城,而本该负责城市建设的地方**因为财力有限而“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一来,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所难免,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六、 条块分割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长期以来,作为资源型城市最主要经济主体的大型资源性企业,如石油管理局、矿业集团、钢铁或铜业公司等,一直由“条条”管理。近几年,除石油企业外,基本上都下放由省里有关部门管理。不管是归**管,还是归省里管,对资源性企业所在的城市而言,条块分割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与城市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冲突。近几年,大多资源性企业虽然名称上都进行了改制,如原来的“矿务局”改为“矿业集团”,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达到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条件,企业作为**附属物的情况没有多大改变,只不过过去是**某部门的附属物,现在变成了省级**某部门的附属物,企业领导仍然是随着主管部门考核指挥棒转动。例如,目前,某省有关部门对一个任期内煤矿企业领导的考核主要有两项指标:一是利润指标;二是安全指标。这种管理办法逼得企业管理者急功近利和淘空企业,必然使企业失去持续发展能力。而对城市来讲,尽管现行的干部体制也有令“**”、“市长”为快出政绩而采取短期行为的因素,但就城市发展本身来说,则是要求实现长期的繁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供水、供气等公用设施和学校、医院等教育、医疗设施分属于资源性企业和城市**,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由于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是由“政企合一”体制演变过来的,因此,资源性企业都办有供水、供气等城市公用设施和各种层次的学校及医院。在目前形势下,将资源性企业所属的供水、供气等单位移交当地**,**有积极性但企业积极性不高。因为城市的供水、供气等单位现在效益都不错,将其移交当地**,资源性企业担心利益受损,即使是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将资源性企业与城市所属的供水、供气单位合并起来,资源性企业也不积极。将资源性企业的学校移交当地**,企业有积极性但**没积极,原因是**要增加教育支出。学校移交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移交后资源性企业不再支付教育经费;另一种是移交后若干年内资源性企业继续支付等额的教育经费。如果是前一种,很显然,当地**要增加原企业所属学校的开支。如果是后一种,尽管资源性企业继续支付等额的教育经费,但由于目前绝大多数资源性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的所属学校的教职工待遇均比当地**所属学校低,**接收后,则原资源性企业所属学校教职工必然要提高待遇,资源性企业原有的教育经费则不够用,需要**额外增加经费,这对财力有限的当地**来说也是难以承担的。将医院移交当地**,资源性企业与当地**都比较积极,因而进展比较顺利。这是因为大多数的资源性企业所属医院基本上处于收支平衡状况,由谁管理都一样。
城市公用设施和学校的“条块分割”使得当地**无法对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造成资源浪费。如西北的某冶金城市,供水一直主要由资源性企业承担,但由于时间过长,设备已经老化,打算从国外贷款进口设备进行改造。与此同时,当地**于上世纪90年代建了一水厂因为没有用户设备一直在闲置。又如东北某一煤矿城市,一方面,矿业集团的学校因为最近几年投入较少、质量较差而使学生纷纷转向当地**的学校,出现校舍闲置;另一方面,当地**举办的学校因为学生增加较快而不得不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新建校舍。等到将来的某一天,矿业集团所属学校与当地**的学校合并后,很可能出现校舍总量过剩局面。
什么是资源型城市?
这里主要指以矿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因当地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且矿业经济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