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穆元宝 给各位分享广东地区山地是什么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广州有什么山好玩?(广州有什么山好玩的景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广州有什么山好玩?

芙蓉嶂

广州有什么山好玩?

王子山

天堂顶

火炉山

莲花山

芙蓉嶂

简介:芙蓉嶂以海拔360米的芙蓉山为主体,重峦叠嶂,连绵数十里。山上的石头无论大小,表面均有烟墨色的芙蓉花图形,故得名。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9:00~12:00、14:00~18:00

地址:花都区新华镇以北18千米的芙蓉镇

王子山

简介:位于花都的王子山不及芙蓉嶂有名,但这也表示了王子山有更多未开发区域,山里有许多洞*、密道还没被正式发掘,正中爱深山探幽的驴友们下怀。不过也要注意安全。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 07:00 - 16:00

地址:花都区梯面镇县道X404芙蓉旅游度假

天堂顶

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天堂顶才是广州最高峰哦,海拔1210米。来这里真的能看到霜林尽染、漫山红叶哦~登顶线路多,其中最为安全、最为可靠的一条是从石门公园景区进入,顺道欣赏林海花海云海美景。

门票:石门公园40元

开放时间:8:00-18:00

地址:从化区桃源镇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石门风景区内

火炉山:

简介:火炉山自然气息浓厚,除了上山小路外没什么人工的痕迹,绿化面积大,水源富饶,其中猪头石、鸡枕石等自然景观较著名。北门靠近广汕公路,进去是一个巨大的绿色广场,有大片绿化草坪,南门附近会见到很多特色农家菜馆,火炉山公交站附近有烧烤场可以烧烤,华南植物园就在附近。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00至18:00

火炉山自驾路线:走华南快线转到天源路走G324。

莲花山:

简介:番禺莲花山是广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番禺市东部珠江口狮子河畔。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因麒麟峰峰顶上有一块酷似莲花的**,所以后人把这座山称为莲花山。西汉时期开始,就有历代先民在此处开采石料,因此遗留下无数雄伟壮观的红色砂岩悬崖、险峰和石柱,形成了国内罕有的山石景区,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莲花山邻近番禺海鸥岛,可以到海鸥岛尝试廉价美味的海鲜。

门票:40元/人,儿童半票20元,65岁老人凭***或老人卡免票;登莲花塔2元/人,进莲花城3元/人。

开放时间7:30 – 17:30

番禺莲花山自驾路线:广州市区出发,经洛溪大桥,走迎宾路、清河东路,到莲花山。

广东是属于什么地形?

平原。

分析:广东简称粤,是中国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省会广州.广东省位于南岭以南,南中国海之滨,与香港、**、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琼州海峡相望。

广东地区在语言风俗、传统、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岭南文化(南粤文化),省内土地丰足、水资源丰富,位处珠江沿岸一带的珠江三角洲一直被称作华南地区的渔米之乡。

解: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地形属于平原。

扩展资料:

广东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贯粤西、粤中和粤东北的罗平山脉和粤东的莲花山脉;粤北的山脉则多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脉,此外粤东和粤西有少量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

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

构成各类地貌的基岩**以花岗岩最为普遍,砂岩和变质岩也较多,粤西北还有较大片的石灰岩分布,此外局部还有景色奇特的红色岩系地貌。

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等;丹霞山和粤西的湖光岩先后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沿海数量众多的优质沙滩以及雷州半岛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游资源。沿海沿河地区多为第四纪沉积层,是构成耕地资源的物质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

广东最高的10座山峰,海拔1000多米以上,人少景美故事多

顶天立地的山峰

总是让人们向往

每个人都想去挑战

想征服它

可以锻炼身体

又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风景

这10座山峰是广东境内

海拔最高的山峰

最高海拔达到1900多米

值得我们去体验体验







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第一高峰

山上有一个巨大的花岗石,让人惊叹不已

仙女潭非常美丽,湖面平静、碧水见底、令人流连忘返










石坑崆景区四周群集高耸,深壑幽谷、清溪长流、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犹如长长的风景画廊







这里自然生态环境好,有两千多种植物,是广东最大的原始森林










旅客们不要做过山上的云海和日出,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是石坑崆观云海最的好的季节







旅客们纷纷到山顶上,以搭好帐篷等待看云海和日出

坐标;广东省、韶关市、*源瑶族自治县










大稠顶海拔1626米,是肇庆市最高峰,广东省第四高峰






















景区自然保护区内,茂密森林,有各种野生珍稀植物九种,各种观赏植物十分丰富。野生动物类群物种,有100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共有30种,有山峰、森林、植物动物,应有尽有




站在山的巅峰,眺望远方,连绵的群山,令人心旷神怡

山间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潭,水非常蓝、十分的迷人

慢慢散步在林间,让人流连忘返

坐标;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







铜鼓嶂海拔1559.5米,为粤东第一高峰,粤东屋脊

山顶云遮雾涌,无穷变幻。站立巅峰,若天气晴朗,极目远眺、沟壑纵横、群山尽伏、风光无限好







行走山脊之间,听山风呼啸,伴明月同行,另有一番情趣

山上云雾缭绕,置身云海之中,白云就在你的脚下,在此慢慢欣赏日出,是多么的惬意

坐标; 丰顺县、砂田镇










大雾岭海拔1423米,附近有海拔千米的山峰数十座,是粤西天然森植,被保存为完善的地区

这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誉。站在山顶峰,瞭望连绵起伏的群山,使人心旷神怡、胸怀广阔










这里有一个天湖,湖面清澈如镜,简直像仙境一般的美

苍茫无边的茂密森林,是野鸟栖息的地方,来这里避暑、 旅游 、将焕发新的青春

这么美丽的地方,是我最向往,来了还想来的仙境之地

坐标;茂名、信宜大成大雾岭










黄牛石顶,号称“粤北第一峰”海拔1430米

位于赣粤边界,为九连山脉主峰

据说:该山上有一巨石,形似黄牛,头枕在江西,身卧在广东,“黄牛石峰”因此而得名










黄牛石峰一山踏两省,风光迤逦,景色无边

景区内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夏天绿油油的高山草甸,是广大驴友探险, 旅游 的理想好去处

坐标;河源、连平黄牛石顶黄牛石

凤凰山是潮州第一高峰,主峰凤凰髻海拔1497.8米,有“潮汕屋脊”之称










据说:这座山有两只凤凰,经过**化成两位俊美的姑娘,能给百姓带来吉祥安宁










这里有满山遍野的凤凰单丛茶,花开季节的时候,山上还可以欣赏樱花,驴友们在草坪上以搭好帐篷,等待看日出

坐标;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







鹅凰嶂海拔1337米,是**第一高峰,素有“**屋脊”之称

亦是粤西第二高峰










鹅凰嶂山上长常年云雾缭绕,置身其中,如入仙境一般

情意绵绵的流水,犹如世外桃源

驴友在山顶峰,聊聊天、拍拍照、慢慢欣赏清晨的日出,令人陶醉啊!喜欢野餐,露营的朋友,建议来体验体验一下

爬鹅凰嶂是一项长时间考验人的体力活动,要规划好时间和路线

在山上露营,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山路崎岖不平,要注意人身安全

坐标;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




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广州地区最高峰

天堂顶年平均温度15 ,最高温度22 ,最低温度零下5 ,冬天长期凝霜结冰,偶尔有雪

冬天爬山的旅客们,请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山顶上有一块标志性牌子,就是山的顶峰,站在山顶上可以观看日出,林海、云海,从化温泉等大自然风光

这里山高气爽,林木葱郁、空气清新,让你领略到大自然的特色

驴友们纷纷来到这里登山观看日出,锻炼身体,是徒步爱好者的圣地,在广州的朋友们,有时间过来挑战一下自己吧

坐标;广州市、从化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银瓶嘴主峰海拔898米,因远望像一樽银瓶,山尖如嘴而得名,“是东莞第一峰”







山顶上,时而云雾缭绕,时而晴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山顶上层峦叠嶂,溪谷幽深、云雨变幻万千,素有“小九寨沟”之美誉










紫烟阁,坐落在高峰爆石山顶上,海拔高达818米,其名称;因李白的那首诗句,“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而来的

登山道旁边还可以看到,满山的杜鹃花,山上所谓是,鸟语花香啊!







有着“东莞第一瀑”之称的黄茅田瀑布,在山顶峡谷中,瀑布口海拔310米,“银山景胜,清溪流长”的美誉

瀑布雄奇瑰丽、变化多姿、碧水长流,四季景色各有不同的特色,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里森林茂密、郁郁葱葱、雾气弥漫,置身其中,使人感觉恍如仙境

银瓶嘴,是东莞最美丽最高的山峰,受到广大驴友们纷纷来这里登山打卡,是户外运动者徒步胜地

热爱爬山的朋友们,不要错过此地了,赶快约上亲朋好友来一起挑战吧

坐标;广东省、东莞市、谢岗镇













梧桐山主峰海拔943.7米,据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在梧桐树上才落下。可见梧桐的高贵,唯有梧桐凤凰来,凤非梧桐不栖

“凤栖梧桐”梧桐树因此被赋予灵性,表达了人们对梧桐山的美好愿望










梧桐山一年四季人山人海,可见人们对梧桐山十分的喜爱,是徒步爱好者必须打卡圣地

每年的三月,来这里可以一路欣赏樱花,让人兴奋不已。登山小道上有溪水长流、鸟语花香、山路小道十分的*凉,夏天适合避暑










有很多驴友为了看日出,凌晨三点钟就开始有人夜爬登山了

爬到山顶在累也值了,太震撼了,好美的日出。和自己心爱的人站在山顶上观看日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真令人陶醉啊!

坐标;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欢迎各位朋友们阅读,我是你们的朋友三七哥哥。

请收藏,多多分享转发谢谢!

广东属于什么样的地形?

广东省地处中国**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东起南澳县南澎列岛的赤仔屿,西至雷州市纪家镇的良坡村,东西跨度约800公里;北自乐昌县白石乡上坳村,南至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跨度约600公里。北回归线从南澳—从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领海、**架及专属经济区归沿岸国家管辖的规定,全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地貌
广东受地壳运动、岩性、褶皱和断裂构造以及外力作用的综合影响,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其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7%、24.9%、14.2%和21.7%,河流和湖泊等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丘陵,最高峰石坑崆(1902米)位于阳山、*源与湖南省的交界处;南部则为平原和台地。全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占优势,如斜贯粤西、粤中和粤东北的罗平山脉和粤东的莲花山脉;粤北的山脉则多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脉,此外粤东和粤西有少量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构成各类地貌的基岩**以花岗岩最为普遍,砂岩和变质岩也较多,粤西北还有较大片的石灰岩分布,此外局部还有景色奇特的红色岩系地貌,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等;沿海数量众多的优质沙滩以及雷州半岛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游资源。沿海沿河地区多为第四纪沉积层,则是构成耕地资源的物质基础。
气候
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带、南**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小时增加到23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
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受地形的影响,在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风坡有恩平、海丰和清远3个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2200毫米;在背风坡的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岛、潮汕平原少雨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400毫米。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降水量为少雨年的2倍以上。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福建省内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山?有多少米?

白石顶,海拔1858米。

白石顶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山脚下是福建泰宁县所辖大龙乡饶山村和双坪村2个行政村。属福建省第一高峰,海拔1858米,属花岗**蛋群地貌。山顶常年有积雪结冰。

白石顶为福建金铙山主峰景区,生态环境优越,物种群落结构复杂、组成丰富,从坪岗上休闲山庄乘坐福建省最长、海拔最高的索道,再穿过760米高山隧道和近1000米长的凌空栈道,可以到达白石顶观光区。

扩展资料

旅游价值:

1、生态教育:古老的地质历史、典型的区域原始地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于一体,白石顶保护区是探索自然奥秘、研究气候变化、地史变迁和**带东部中山山地植被、森林动物的殿堂,更还是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大课堂。

2、森林保护旅游:游览白石顶有利于让人们在切身感受宁静、自然、优美环境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石顶

广东地理概况有哪些?

广东位于中国**最南部,陆域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与广西接壤,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省中部。广东陆地面积为1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千米,岛屿众多。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千米,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大门和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使广东的航运和贸易发展最早,且经久不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广东北依南岭,南临南海,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珠江全长2122公里,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为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广东地处**带,大部分地区属于**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000~1200毫米,属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自粤北的19℃左右到南端雷州半岛增至23℃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自北而南为1750小时至2200小时。全年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年未,全省有土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3.7万公顷;林地面积101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7.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省海拨500米发上的山地占31.68%,丘陵占28.54,山地占16.12%,平原占23.66%,河流水面占1.23%。

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72.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为665.5万千瓦,约占理论蕴藏量62%左右。

广东海域广阔,海岸线长,河网纵横,山塘水库、鱼塘众多,水产资源丰富。除可供捕捞海面外,全省有淡水养殖可养面积44.8万公顷,海水养殖可养面积77.57万公顷。淡水养殖主要有鲩、鳙、鲢、鲮、鲤等鱼种;海水养殖主要有虾、蚝等。

全省有活力木蓄积量3.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7.4%。植物种类繁多,逾5000多种,其中稀有植物约54种,大沙椤、黄檀、楠木等属世界著名珍稀树种。动物770多种,其中被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有22种。为保护各类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植被类型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全省设立了6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肇庆鼎湖山等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区。

广东地质构造复杂,岩层错落,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知的有130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91种,以有色金属居多。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锗、泥炭等2种;居第二位的有硫铁矿、铝、铋、铊、银、油页岩等6种;居第三位的有铌、钽、硒等7种。广东省南海油田,包括珠江口、北部湾2个盆地,勘探查明有十个大型油气田,是一个面积广阔、储量丰富的油气田,具有实际开发的美好前景。

广东地处低纬度的位置,使广东全年太阳高度角大,所得到的太阳辐射多,热量丰富。除粤北山区属中**带气候外,大部分地区为南**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7℃,平均日照时数1750—2200小时;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无霜期长,绝大部份地区农业生产可一年二熟或三熟。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农业重要产区,尤其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发达,是全国闻名的富裕地区。

广东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境内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瑶、壮、回、满、畲、黎、苗等42个民族,人口约占全省的0.6%。

广东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目前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遍及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2000万人左右,约占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70%。华侨以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秘鲁居多。有归侨、侨眷约2000万人。在海外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广东华侨组织有“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潮团联谊会”、“世界中山各中学同学恳亲大会”等。另外,广东毗邻港澳,祖籍广东的港澳同胞约有500万人。广大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一贯热爱祖国,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支持和参与家乡的社会**现代化建设,为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年,广东省坚持统等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人。全省农业总产值(现价)2154.79亿元,此上年增长4.51%;其中,种植业产值959.97亿元,增长5.65%;林业产值61.72亿元。增长3.36%;畜牧业产值571.09亿元,增长1.82%;渔业产值466.45亿元,增长4.7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5.56亿元,增长7.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61.42亿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65.87元,增长4%。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扩大,总产在大灾之年基本保持稳定。全省撂荒拱地恢复生产面积1.59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2万公顷;直接补贴种粮大户5.7万户,受益面积18万公顷,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刀276.3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3%,在连续四年下降后首次出现增加的好势头;尽管受严重早灾影晌,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512.34万吨,增长0.63%。

动植物防疫工作取得成效在春季防控高致病性禽滚感的阻击战中,各级农业部门开展防控工作,成功控制、迅速扑灭疫情,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防止疫情向人传染,得到农业部的表扬和省委、省**的表彰。加强对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规范疫情报告和工作通报制度;抓好动物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制定应急预案,建立防疫物资应急贮备制度,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了保障。

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04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4365.87元,比上年增加311.29元,增长7.7%,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0%,增幅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全省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的状况大有改善。农村居民从事劳务所获得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173.21公元,增加207.43元,是其增收的主要因素。不同层次的农村居民收入均有较快增长。按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进行5等分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高收人农户人均纯收人9580.77元,增长8.3%;中高收人农户5090.37元、中等收人农户3768.57元、中低收人农户2800.57元,分别增长7.6%、8.0%和8.6%。由于减免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使低收人农户的收人水平回升到1657.87元,比上年增长4.0%。人均纯收人1500元以下的困难户所占比例由上年的7.0%下降为6.4%。

泛珠三角区城农业合作和外向型农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4年,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联席制度,确立了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和衔接落实制度;组织草拟、修改、审定《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近期和中长期工作目标。筹办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治谈会——“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推介会”,承办2004年广东省农产品(成都)交易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扩大出口。全省水果出口比上年增长37.8%,疏菜增长加24.7%,成为广东省创汇农业新的增长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各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大,重点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规摸扩大,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离。有2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5家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受到省**的表彭。全省各级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1083家,其中,国家级的农业龙头企业29家,省级105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150家。1083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65万户,增收51亿元,户均增收1926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范围扩大,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发展加快。全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42个,带动农户83万户,会员11万户,会员平均增收10%以上,高于全省农民增收平均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大全年农业综合开发共投人财政资金3.1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37万公顷,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3万吨,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1宗,带动农民增收2.6亿元。东西两界和粤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示范辐射效应逐渐显现,示范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农民增收幅度高于周边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农业部门累计创办了7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一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组织制定省级农业标准101个。全省21个地级市、56个县、27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产品质最安全检侧中心(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较快,全省通过认证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60个,产品共1206个;绿色食品企业110家,有效期内产品数224个;累计评出“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116个。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达到预期目标,质量安全事故大幅减少。

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省**农科议案实施效果明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启动。“踌越计划”、“948计划”、“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种子工程”等项目继续实施,先进适用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提高。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3%,家禽良种覆盖率85%,猪良种覆盖率95%。农业科技下乡和培训工作有较大的突破,全年深人一线科技人员11万人次,服务农户162万户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300期,培训农民36万人次。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省委、省**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决定,14个市、80个县(市、区)全面启动农村安居工程。全年筹集资金3.9亿元,按整村推进动工改造贫困户危房共347条村2.36万户。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取得明且成效,受益贫困村173条。省属水库移民住房改造工作较快推进,动工兴建移民住房1.06万户。产业化扶贫效果良好,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23万户,户均增收2400元。珠三角经济发达市对口帮扶和省直机关挂钩扶贫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态家园畜民计划”和“一乡一品”活动扎实推进,推动了田区生态坏境建设,主导产品逐步形成,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关系及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体制有所创新,全省六成村已实行会计委派、选聘或代理制;两成以上的村实行农经电算化管理。农村财务公开内容逐步规范,有96%的村实行财务公开,近六成村达到了规范化公开。农村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健全,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工作继续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监停初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