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孟醉狂 给各位分享车轮剥离故障的危害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行车轮踏面为何会出现剥离的现象?(车轮踏面剥离的原因)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行车轮踏面为何会出现剥离的现象?
关于这一问题山西永鑫生锻造有限公司可以为您解答。行车轮在钢轨上滑行形成踏面擦伤,踏面与钢轨强烈摩擦产生高温,**后,擦伤处表层金属硬脆,易造成踏面上金属小块脱落或呈片状翘起,形成踏面剥离。
车轮踏面常见的损伤形式及运用限度
车轮踏面常见的损伤形式及运用限度有:
1、行车轮踏面擦伤:车轮踏面擦伤一般是因为车轮与轨道间产生摩擦造成,踏面擦伤的形式与轴重、车速、制动力及轨面干湿状况有关。
2、行车轮踏面剥离:行车轮在钢轨上滑行形成踏面擦伤,踏面与钢轨强烈摩擦产生高温,**后,擦伤处表层金属硬脆,易造成踏面上金属小块脱落或呈片状翘起,形成踏面剥离。
车轮踏面
为使轮对在钢轨上平稳运行,顺利通过曲线,降低车轮磨耗,延长旋**里数,踏面应有合理的外形。踏面型式有锥形(1:20)和磨耗形两种。法国和日本在髙速机车车辆上采用1:40的锥形踏面。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德铁路最早将磨耗型踏面定为标准踏面外形,工业先进国家都采用磨耗形踏面。中国铁路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试验磨耗形踏面,至80年代中期机车、车辆先后各制定了一种磨耗型的TB标准踏面。现已定型几种新的磨耗型踏面,供不同线路的条件下运用。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是什么原因
导致轮胎磨损异常的原因有哪些?汽车轮胎作为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在路面上安全行驶。轮胎损坏的形式有很多种,异常磨损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轮胎异常磨损不仅大大降低了轮胎的使用寿命,而且可能也是车辆存在某些安全隐患的信号,不得不重视。今天小万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导致轮胎异常磨损的几个原因,别再让轮胎背锅了。
一、胎面中部严重磨损
胎面中间过度磨损的主要原因是轮胎气压高于标准压力,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所致。轮胎胎压过高不仅容易造成轮胎胎冠中部磨损增加,花纹底部开裂,还会使帘线层过度伸张,甚至产生折断、破损,并且容易在不平路面高速行驶时,由于遇到障碍物冲击而发生爆裂。
二、胎面两侧严重磨损
胎面两侧过度磨损的原因主要有轮胎气压不足或汽车超载。这将使轮胎胎冠接地印迹增宽,招致胎冠两肩着地,形成胎冠两侧的偏磨。轮胎气压不足或汽车超载还会引起油耗增大,并会造成胎温过高而产生爆裂。
三、同轴胎冠外侧、内侧磨损
胎冠内侧磨损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前轮前束不合格,前轮外倾角过大,前桥变形,破坏了前轮定位关系。
可以看出造成异常磨损的原因有很多种,或胎压过高过低、或超载、或频繁使用紧急制动等,很多原因可引起轮胎异常磨损,那么异常磨损与轮胎花纹有关吗?其实无直接关系。但是更加合理的花纹排布,可减少轮胎异常磨损,不光花纹,轮胎配方也可影响轮胎磨损程度。
综上所述,引起车辆偏磨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出现轮胎磨损异常,一定要到专业的轮胎店或汽修店查明原因,切不可凭自己主观臆断。
如何对车轮进行拆装与检修?
(1)前轮总成的拆卸
①将摩托车用主车梯和千斤顶(或木箱)支起。
② 拆开车速里程表传动软轴。
③ 拆下前制动钢丝绳和调节螺母,并拆开制动钢丝绳。
④拔出开口销,拆下前轮轴螺母。
⑤拔出前轮轴,取下车轮,如图7-18所示。
图7-18 前轮总成的拆卸
⑥将前轮毂盖板从车轮上分离下来,如图7-19所示。
图7-19 分解前轮毂盖
⑦拆下油封和轴承。
(2)后轮总成的拆卸
后轮总成的拆卸如图7-20所示,其拆卸顺序如下。
图7-20 后轮总成的拆装
①拆下后减震器上、下安装螺栓,卸下后减震器。
② 拆下安装消声器的螺栓,再拆下两个M6盖形螺母后,卸下消声器总成。
③ 拆下后制动护套,拆下后制动调整螺母、柱销、弹簧,然后拆离后制动操纵钢索。
④拆下后轮轴螺母,从输出轴上卸下后轮总成,卸下制动蹄块组合。
(3)修补有内胎的轮胎
①取出有内胎的轮胎的方法如图7-21所示。
图7-21 取出有内胎的轮胎的方法
第1步:拆下车轮,平放在地面上;拧下气门嘴螺帽及气门芯,放尽内胎内的压缩空气,再拧下气门嘴的固定螺母,并稍微压进气门嘴。用脚跟踩下胎侧部位,使胎圈脱离轮缘滑向轮辋中间。
第2步:在外胎胎圈上涂上肥皂水,并在气门嘴对面装上轮辋保护套,用撬胎棒插入外胎撬起胎圈,操作时注意撬胎棒不要插入过深,以免损伤内胎。
第3步:当第一支撬胎棒撬起胎圈后,把第二支撬胎棒插入距第一支撬胎棒30~50mm处撬起胎圈,接着抽出第一支撬胎棒(留着第二支撬胎棒)插入另一处撬起胎圈。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从轮辋上撬下胎圈,待胎圈撬下1/2时,可用手拆下其余部分的胎圈。
第4步:将气门嘴整个压入外胎内腔内,用手掰开外胎,取出内胎。
② 检查内胎的漏气部分。将内胎充足气浸入水槽中,转动内胎,检查内胎的漏气部位。若有连续冒气泡的部位即为漏气部位,应做记号,以便修补,修补可用火补法,如图7-22所示。
③ 火补内胎。先用布将内胎漏气部位擦干净,用木锉将内胎漏气部位周围锉毛并擦干净,被锉表面积应稍大于火补胶块的面积;然后将已剥去保护层的火补胶覆盖在锉毛擦净的内胎表面上,放上***,用补胎夹通过加热盖压紧火补胶与内胎,点燃加热盖内的***,如图7-23所示。待***燃尽后自然降温约10min后,松开补胎夹,待内胎完全**后且贴合好不漏气时,即可安装使用。
图7-22 检查内胎的漏气部位
图7-23 火补内胎
④安装内胎。安装内胎的步骤如图7-24所示。
图7-24 安装内胎的步骤
第1步:在外胎胎圈涂上肥皂水,用撬胎棒将外胎胎圈的一侧装入轮辋上去,并注意外胎胎侧上有旋转方向的箭头,应使箭头朝向车轮前进的方向。
第2步:将内胎上的气门嘴对准轮辋上的气门嘴孔处装入,拧上气门嘴固定螺母。
第3步:把内胎逐段装入外胎内圈,注意不要使内胎扭曲。
第4步:用手将外胎胎圈的另一侧挤入到轮辋中间,待手无法挤入外胎时,用两支撬棒以每次间隙30~40mm,逐步地将胎圈撬入并挤入到轮辋中间。
第5步:到最后部位时同时撬起两支撬棒,将胎圈全部装入。再将气门嘴推回原位,装上气门芯,并在整个胎圈的圆周部位再涂上肥皂水,便可以给内胎充气至标准气压的1/3左右,用橡胶锤子敲击外胎表面,使内胎伸展,直至外胎的轮辋线与轮辋边缘的圆周匀称地配合为止。
第6步:给内胎充气至标准气压,并拧紧气门嘴固定螺母及气门嘴螺帽。
(4)修补无内胎的轮胎
修补无内胎的轮胎的步骤如图7-25所示。
图7-25 修补无内胎的轮胎的步骤
第1步:将洞口整形。
第2步:将塞子涂上强力胶。
第3步:用螺丝刀将塞子塞入洞口。
第4步:将螺丝刀与塞子分离。
第5步:将多余的塞芯剪掉。
第6步:用肥皂水检验修补效果。
图7-26 无异物进入轮胎且破口很小的修复
如果轮胎的破口很小,又能确认没有异物进入轮胎,例如轮胎是被一只钉子扎破,钉子已被完整地取出,则不必拆下车轮,可先直接补一下试试。具体方法是:放尽存气,转动车轮将破口处转到水平位置,先用金属杆捅一下破口,再把生胶条卡在带缺口的锥子上,如图7-26所示,拉紧胶条,对准破口扎进去,而后慢慢抽出锥子,用小刀切平胶条,就可打气淋肥皂水试漏了。
(5)前轮总成的装配
按照与拆卸和分解相反的程序重新装配和安装前轮,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安装轴承时要涂抹润滑脂。
② 用专用工具安装轴承。
③ 确认制动盘是否洁净,是否沾有油脂类。
④将制动盘螺栓按规定扭矩固定,同时垫圈要翻边。
⑤安装速度表齿轮箱之前,要为其涂抹润滑脂。
(6)后轮总成的装配
按照与拆卸和分解相反的程序装配后轮。
(7)行驶途中后轮摇摆的应急检修
摩托车行驶中后轮摇摆不很常见,但它的危害比前轮摇摆要大得多,它实际上是一种横向移位现象。摩托车后轮摇摆会自动改变行驶方向,且不易进行修正。它一般发生在高速转弯时,由于后轮摇摆的危险性很大,所以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是不要高速转弯,后轮气压不要过高,左、右减震器的性能应保持一致等。
一旦出现后轮摇摆应立即用减油门的方法减速,在高速转弯中禁止过猛制动,如因轮胎气压过高所引起的,应停车后将轮胎气放掉一部分。
车轮不平衡有何危害?
会引起车轮上下跳动和横向振摆,会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还有会加剧了轮胎及有关零件的磨损和冲击,缩短汽车寿命!!
汽车轮毂变形对车的安全性有影响吗?
有一定影响:
会造成轮胎漏气,左右颠簸。
1、导致开车开起来抖动,造成安全问题。
造成影响的原因:
汽车轮毂轻微变形,会导致轮胎不能跟轮毂相吻合,导致缝隙。
轮胎气压不稳定导致破胎和炸胎等危险。
轮毂轻微变形修复方法:
去正规修理车厂,用千斤顶顶起车子,拆下整个车轮
2.把气放掉,把外胎拆开。
3.检查汽车轮毂,轻微变形可做修复处理,严重的话,建议更换轮胎。
4.把修好的轮毂套好外胎,重新装回
注意:汽车轮毂变形建议更换新的,选择更换时,轮毂尺寸大小要合适的,这样装上去才会更安全。如果是修复,需要找专业人士,不可自行随意更改,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