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西门霸冰 给各位分享光绪崇陵有什么用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清西陵简介~(保定清西陵简介)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清西陵简介~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园之一。
该陵园筹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至1924年瑾妃入葬正式修建完毕,陵区共葬有4位皇帝、9位皇后,以及多名妃嫔、亲王和公主。清西陵在清朝存续期间一直都有专门的机构主持祭祀和日常维护,也有专门的**对陵寝及其周边进行护卫。
清朝灭亡后,清西陵的保护机构已经无力守卫整座陵园,这导致在1954年清西陵文物保管所成立之前,清西陵屡遭盗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清西陵得到妥善保护。
1980年,崇陵地宫在清理完毕后对外开放。2000年,清西陵被列为世界遗产。
清西陵这是一个山水组成的梦幻之地,无论山形地貌抑或气脉云势,都达到了风水学上要求的美好与吉祥。而镶嵌其中的营造了近两个世纪的四百多个陵寝建筑,则最大限度的融入了人的精神,表达了崇高永恒又恢宏精美的皇权意象。这就是坐落于河北保定市易县境内的清代皇家陵墓群-- 清西陵。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完工于1915年,历时185年,占地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14座陵寝中,葬有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距今最近,保存最原始,集清代皇家建筑之大成的帝王陵墓群。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陵区古松参天,四季常青,碧水长流,如此山水风光为清西陵增添了几分悠美 ,大自然把陵区周围山川河流也都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
扩展资料:
历史价值
清西陵四座帝陵附属陵寝的建筑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都反映 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泰陵、昌陵完整宏伟的陵寝规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辉煌。
慕陵建筑的裁减(清朝陵寝中第一个裁去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明楼、宝城等)、崇陵陵寝规模的减小,真实地记录了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亡,由封建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轨迹。
而葬在清西陵崇陵及其纪园寝的清朝末期人物光绪皇帝和珍纪的命运,更记录了慈禧皇太后独霸朝廷、丧权辱国、祸国殃民的历史。
而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博仪的寝宫工程由于清王朝的被**而终止,更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结束的实物例证。就保存状况而言,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寝之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整体布局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的永宁山下,西侧为紫荆关,东侧为燕下都,最南端为大雁桥,与狼牙山隔易水河对望,最北端达奇峰岭,陵区最外侧边界达100余公里。陵区外围由大片林木主要建筑均为“样式雷”主持建造,共计有10座主要陵寝
由西至东依次为慕陵、慕东陵、昌西陵、昌陵妃园寝、昌陵、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崇陵和崇陵妃园寝,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其中泰陵为整个清西陵的建筑中轴线。
泰陵的大红门为整座陵区的总大门。此外在昌西陵和慕东陵之间还有一座怀王园寝,而在慕东陵和崇陵之间还有阿哥园寝、公主园寝和端王园寝。
陵区内还修建有与清西陵中帝后陵寝相配套的机构建筑,包括东西府、行宫、永福寺、衙署、营房等建筑,这些建筑中的机构主要负责陵区的日常管理和祭祀服务。
出土文物
1980年,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和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清崇陵地宫进行了发掘清理。考古人员发现清德宗的随身饰品除左手内握有的一件翡翠套环和一个莲花玉石之外几乎全部被盗。
棺椁外发现一件作镇墓兽用的兽头。隆裕皇太后棺内发现了一枚腐烂的小荷包,内有275件各类腐朽的珠饰,其中包括4颗大珍珠、112颗小珍珠、9颗大玛瑙球、2个玛瑙吊坠、3个红坠花、113个小玛瑙片。
从金井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了1块金壳怀表、3块银壳表、1块珐琅壳表、2个铁球、1个表钥匙、7个金丝圈、1个白玉小人、7个玉件、5个玉别子、1件雕龙玉佩;
2个青玉手摸、3个翡翠背鱼、7个小翠珠、2个翡翠喜字、4个翡翠结石、18个翡翠手串、2个碧玺坠、2个碧玺佛塔、16个碧玺小件、一串共20个碧玺珠、1个沉香手串、5个碧玺结石、13个珊瑚珠、2个珊瑚鱼、5个珊瑚佛头、1个蓝宝石佛头、2个勒子、18个沉香手串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西陵
清崇陵在哪儿?
清崇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清西陵。
崇陵是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的陵寝,位于清西陵泰陵的东南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光绪帝在位34年(1876-1908年)。崇陵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的最后一座陵寝,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四年(1915年)竣工。崇陵的建筑物数量与规模,完全依照同治帝的惠陵。建筑工巧,陵园仪树中有罕见的罗汉松和银松。地宫中合葬着光绪帝和他的隆裕皇后。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清西陵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清西陵,我是你们的导游**。 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距北京125公里。是清朝四个皇帝陵、三个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园寝的陵墓群。西陵的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在清西陵8300公顷的保护范围上,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4座**、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寺福、行宫)。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6位阿哥,共计78人。 陵区内矗立着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石建筑,其建筑形式和规制明显地体现着封建社会典章制度。四座帝陵、三座后陵均用**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这些古建筑环抱于苍松翠柏之中,在浩瀚的林海中竞相峥嵘。还有五色祥云萦绕的永宁山,绵绵屏立于陵寝之后。八功遥溯灵源的易水河缓缓流淌于大红门之前,更使得清西陵乾坤聚秀,规模宏大,颇具气势。 其中规模最大的雍正泰陵,居于陵区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东西两侧。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两边苍松翠柏,从南往北分布着40多项大大小小的建筑。第一座建筑物是进入陵区的一座联拱式五孔桥,桥北有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的建筑庄重、美观,色彩调和。这三座石坊,都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用青花石筑成,上刻有山、水、花、草、**等图形,形态生动,被视为西陵建筑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嘉庆的陵称昌陵。昌陵和泰陵并列,其规模与泰陵不相上下。嘉庆是乾隆的第十五子,乾隆传位给他时并为他在泰陵南一公里的地方,选好陵址。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铺的是很贵重的**花斑石 ,石板上还带有紫色花纹,光滑耀眼,好像是满堂宝石。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工艺精巧的道光陵称慕陵。慕陵的特点是规模小,没有方城、明楼、大碑亭、石象牲等建筑,但其工程重量之坚固,则超过泰、昌二陵。整个围墙,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墙身平齐结实。隆恩殿的建筑工艺精巧,大殿全用金丝楠木,不饰油彩,保持原木**,打开殿门,楠木香气扑鼻而来。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内有龙,而且檩枋、雀替,也雕上游龙和蟠龙。这些龙都张口鼓腮,喷云吐雾。崇陵是光绪的陵墓,在泰陵东5公里,是我国现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整个陵区树木茂盛,景色宜人。皇帝居住过的行宫古建筑可接待游人食宿。 大自然把陵区周围山川河流也都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清朝末年泰宁镇总兵陈增荣在笔书余暇,雅爱山川秀丽,定出了西陵八景,那就是“荆关紫气”、“拒马奔涛”、“云蒙叠翠”、“奇峰夕照”、“峨嵋晚钟”、“福山捧日”、“华盖烟岚”、“易水寒流”。正是由于这些怡人的自然景色,衬托出了“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上吉之壤,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才离开父祖,独辟蹊径,在易州境内首辟西陵,以图大清江山万代、岁远天长。 1737年3月2日,乾隆皇帝奉安其父于泰陵地宫。后来,为使东陵和西陵香火永续,乾隆皇帝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以后的皇帝采取“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方式分葬于清东陵和清西陵。因此,他首先在清东陵界内的胜水峪建了自己的裕陵与祖父康熙为伴,其子嘉庆在泰陵旁边建了昌陵与祖父雍正相守。遵照这一昭穆之制,道光的陵寝原建于东陵宝华峪,在历经七年建陵大工完竣并葬入孝穆皇后以后,发现地宫内渗水不断,道光只好又在西陵境内选择了一块高平之地,将宝华峪陵寝建筑拆除,到西陵营建陵墓。在隔咸丰、同治两代皇帝后,光绪也将坟墓建在了西陵。 如果说西陵的舆地山川均为天造地设自然成趣,那么,从建泰陵到崇陵竣工历时185年之后,又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使天人合一”宇宙观在陵寝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正如孙鼎烈在《永宁山扈从纪程》中所说的那样:“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间平坦开拓处,诸陵在焉,花之瓣.笋之箨,层层包护”,“龙蟠凤翥,源远流长,左右回环,前后拱卫,实如金城玉笋”。 好,游客朋友们,清西陵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清西陵崇陵盗案的祥情
1928年夏,**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陵
窃宝案。所盗的两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东
陵。
然而,当时的**年代中,首犯孙殿英不仅逍遥法外,照旧领兵当官,
而且日后步步高升,直至升到先遣总司令;所捕获的重犯谭温江也被保释出狱,
继续当他的师长……这种反常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孙殿英是河南省永城人,本名孙魁元,号殿英,人们大都叫他孙老殿。
**初年,军阀连年混战,割据为王者比比皆是。孙殿英也乘势而起,
纠集了一批土匪、赌鬼、烟贩等组成队伍,称雄一方。为谋取更大的势力,孙殿
英先后投奔过豫西镇守使**玲、国民军长叶荃等人,后又转投胡匪出身的张宗
昌,深受张的赏识,被任命为师长。孙殿英摇身一变,通过种种卑劣的手段,将
自己的**发展成为一个**军事集团。后来,孙殿英率部与国民*作战,开始
很有利,后来见形势不妙,便投降***,被任命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在
河北遵化一带驻防。1928年夏,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这里与清东陵只有
一山之隔。
对于孙殿英来说,清室皇陵无疑是他垂涎已久的一块大肥肉。清室皇陵
共有五处,三处在辽宁省,两处是满清入关后在河北省遵化县和易县的东西二陵
,这是清陵的主要部分。乾隆时期是满清最鼎盛的时期,慈禧太后则是满清掌权
者中穷奢极欲者之一,所以,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为奢侈
,里面放置了无数稀世珍宝。
当年清室让位时,东陵不仅设有护陵人员,机构仍然承袭清制,而且还
有旗兵、绿营兵驻陵守护,宗人府、礼工部等机构分别承担陵寝一切事务。但是
随着世事的变迁,东陵渐渐脱离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军阀手中。护陵大臣名存
实亡,常不在官署,不仅不能有效保护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卖财物。于是,
对东陵的破坏与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图全面挖掘偷盗,大发横财。
1928年春,原奉军收编之积匪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东陵旁的马兰峪
,蓄意长期挖坟盗宝。当时,国民**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北撤,而冀
东一带散匪非常多,异常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
抚。路途中,孙殿英屡见被拆毁的东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盗运,遂起了不义之心。
接着,他得知马福田进驻马兰峪准备掘陵的消息,认为天赐良机,马上命令第八
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兵前往,赶跑了马福田。同时,为遮人耳目,他们到处张贴
布告,声称**要搞军事演习,开始有计划的盗墓行动。
7月上旬,孙殿英部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驱走全部守陵人员,**
关隘,实行戒严,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由于**严密,
所以外界虽有传闻,却不明**。在动手盗陵的第三天,谭温江前往北平晋谒第
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打探风头,一见风平浪静,次日马上返回东陵,放手盗掘
。整个盗墓活动充满了罪恶与贪婪。
盗墓之前,孙殿英先致函遵化县知事,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
为由,要求遵化县代雇骡马车30多辆,以便从其他地方装运军粮。就这样,孙殿
英便为转运盗墓财宝铺好道路。当年留下的照片表明:起初,匪兵们并不知道地
宫入口,而是遍地开挖,宝顶上、配殿外、明楼里都留下了他们挖掘的痕迹。1928年
7月盗墓队最终找到了地宫入口。原来,在高大的明楼后面,有一个“哑巴院”,
传说招募的工匠都是哑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机密。在哑巴院北面的琉璃影
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清东陵的陵寝结构大同小异。琉璃影壁下正隐藏着
地宫入口。如果从正面横向挖掘,会遇上条砖砌死的隧道;如果从宝顶上垂直往
下开掘,则会增加多倍的距离;而如果从琉璃影壁下直接坠入,便能就近打通金
刚墙,从最短途径进入地宫。能找到这个捷径的人,恐怕熟知内情。慈禧陵和乾
隆陵稍有不同,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慈禧陵没有哑巴院。在明楼底下进入
古洞门,过道尽头则是一道内部浇铸了铁筋的墙壁,它的里面就是“金刚墙”。
地宫的入口就在这金刚墙下。东陵修建得十分坚固,要完全刨开地砖不是件容易
的事,匪兵们盗宝心切,便动用了**。在硝烟弥漫的残砖断石中,再向下深挖
数丈,终于呈露出一面汉白玉石墙,它就是金刚墙。从墙中间拆下几块石头,露
出一个黑森森的洞口。一进宫门,匪兵们便被宫中金碧辉煌的建筑迷住了,他们
疯狂地抢掠着,从脚下的金砖到天花板上的金龙,无不被他们夺走。而谭温江此
行的最大目标是要找到慈禧的地宫。入地宫的路径非常隐秘,匪兵们一时无法找
到。于是,他们抓到一位曾在这里建陵的老人,动用各种刑法,逼迫老人说出地
宫的门路。地宫的入口找到了,但十分坚固,普通器械根本无法打开,最后,他
们搬来**,这才打开入口。
顺着入口往下摸走,先是来到一道高3米、宽3米的汉白玉石门,连砸带
撞之下,石门打开,匪兵继续向前摸走,紧接着打开第二座石门,他们发现了里
面的“金券”、正中的汉白玉宝座上面停放着慈禧太后的豪华棺椁。就这样,那
些神秘的珍宝出现在匪徒们的眼中,惨遭他们抢劫和破坏……
东陵里究竟有多少财宝,历史上有过记载。早在慈禧生前,地宫刚修好
之时,便有大量殉葬物品陆续送入安放,直到慈禧入葬关闭地宫为止。
就在谭温江率部挖掘慈禧墓地宫的同时,第七旅旅长韩大保正打着军事
演习的幌子,挖掘规模更大的乾隆陵墓。地宫中的珍宝同样被洗劫,棺中尸骨被
拽了出来,扔在泥水之中。
10日,孙殿英乘汽车返回马兰峪。11日,20余辆大车满载珠宝回到司令
部。此时,全国的报纸仍没有登出任何消息。直到8月初,路透社才有电讯透露此
事,某些报纸予以采用,但仍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事发一个多月后的8月13日
,《**日报》才报道了“匪军掘盗东陵的惨状”,这才轰动全国,此事成为当
时家喻户晓的特大新闻。
对东陵盗宝事件反应最大的莫过于末代皇帝溥仪。此时溥仪被逐出宫还
不到四、五年,寓居天津张园,与遗老之间以君臣相称,自我维持小朝廷局面。
清室和遗老们分别向***和平津卫戍司令阎锡山以及各报馆发出通电,要求惩
办孙殿英,要求**赔修陵墓。张园的灵堂决定要摆到陵墓修复为止。起初,蒋
介石**的反应还好,下令让阎锡山查办此事。孙殿英派到北平来的一个师长被
阎锡山扣下了。随后不久,消息传来,说被扣的师长被释放,***决定不追究
了……
溥仪及清室遗老们非常愤怒就不说了,单说溥仪在上面提及的那位被抓
获的师长,此人正是盗墓重犯谭温江。当孙殿英、谭温江等获得珍宝后,他们急
于销赃,于是潜往北平,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为销售珍宝。结果被警备司令
部侦察得知,黄百川、谭温江于9月初先后被捕获,关押起来。
人证物证俱在,已很明显地证明是孙殿英率部所为。但官兵对此仍然含
糊其辞,在当时的报纸及官方来往函电中,对盗陵**的番号以及主犯孙殿英的
名字均讳莫如深,避而不提。即使南京**也没有表态。
然而,东陵盗宝案毕竟是一件重大的案件,大量国宝不知去向,激起了
民愤。此案不可避免地当做特大案处理,即使是做做样子,国民***也必须堂
而皇之地实施,但都在走冠冕文章而已
由于案情重大,审理此案的审判长必须具备上将身分,审判官必须具备中将
身分,法官也需要具备少将身分。商震受任审判长后,即命令遵化县缉拿盗陵正
犯归案。孙殿英压根没被列入缉拿名单,国民***正倚重他所率领的上万人的
**,派他讨伐张宗昌去了。已捕获的谭温江曾被保释在外,如今迫于社会**
压力,将其重新收押起来。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将谭温江以前呈报马兰镇剿匪
所得的东陵珍宝加封移送到卫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态,决不宽徇属下。与此同
时,警方又缉拿到几名嫌疑犯,一并收押,等候审讯。从1929年4月起,军事法庭
开始了断断续续的预审。
庭后,商震与审判官和法官约定再次召开会议,讨论最后判决书,呈报
军政部请示办法,其中罪轻者须“酌量分别首从,以资判决”。本案罪名大致分
为掘墓、盗窃、军人犯罪等许多项。
6月14日,军事法庭请有关专家检查赃物。15日召开会议,将“判决草案
”的全部卷宗汇订成册,赉送赴京。会议上,商震等将判决书理由逐一说明,并
声述完全根据军法,毫无偏袒徇私之处。最后署名盖章,派员送往北京。所获赃
物及其他一切物件,均行加封缜密保存。借用河北省**印信,加盖印信诸事,
当日办妥,送往北平,静候军政部军法司宣判执行。
最高**对此案迟迟没有判决。几个月过去了,孙殿英却在作战中收获不小
,在嵩山附近民军中收抚了2万多人,声势更大。不久之后,孙殿英被授为安徽省
**,成为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军阀最终还是军阀,而且慈禧墓中的财富也帮助
了她巩固并扩充了他的力量吧!孙殿英则于不久之后又任新的职务,率领**讨
伐自己的旧上司张宗昌去了。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安然,不仅与他当时的势力有关
,而且与他所进行的“**活动”大有关联。也许审判的目的就是为了分赃。
孙殿英自己对那些暗地交易并不忌讳,反而颇为得意地告诉别人。他承认乾
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墓确是用**崩开的。根据《孙殿英投敌经过》中的记载,
孙殿应曾回忆说:“乾隆的墓修得堂皇极了,棺材里的尸体已经化了,只留下头
发和辫子。陪葬的宝物不少,最宝贵的是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听说是代
表十八罗汉,都是无价之宝。其中最大的两颗朱红的,我在天津与戴笠见面时送
给他做了见面礼。还有一柄九龙宝剑,有九条金龙嵌在剑面上,剑柄上嵌了宝石
。我托戴笠代我赠给委员长或何部长,究竟他怎样处理的,由于怕崩皇陵案重发
,不敢声张。慈禧太后的墓崩开后,墓堂不及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宝物却多得记
不清楚。慈禧从头到脚,一身穿挂都是宝石,量一量大约有五升之多。慈禧的枕
头是一只翡翠西瓜,我托戴笠赠给宋子文院长了。她口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
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
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个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
佛爷好像在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上才发了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我将
这件宝贝夜明珠托戴笠代我赠给了蒋夫人。宋氏兄妹收到我的宝物之后,引得孔
祥熙部长夫妇眼红,接到戴笠的电告后,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
事。”此外,孙殿英还送给阎锡山价值50多万元的黄金,送给监察院长珍贵的古
玩……无怪乎这些当官掌权的国民*要员起初积极查询此案,到后来却只是做一
些表面文章。因此,孙殿英才得以逃脱法网。
如此一件特大案件就这样以闹剧形式不了了之。孙殿英继续官运亨通,
谭温江也继续当他的师长。直到十几二十年后的解放河南汤*战役中,人民解放
军将这一罪大恶极的军阀抓获。后来,孙殿英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补充几点
1。慈僖尸首挖出后谭温江手下一团长见还有几分姿色,居然*尸,后来吓得精
神失常。
2。当时盗墓传嚣甚上,欧美各国古玩商找孙殿英买宝,传到外国记者耳朵才把
事情公开。
这就是“**”!
孙殿英见形势严重,于是多方设法,寻找门路,为自己的罪行开脱。后经他的顶头上司徐源泉的帮助,打通了***的关节,他立刻送上一批稀世珍宝,其中有慈禧凤冠上的特大珍珠。抗战期间***去美国访问,将此珠缀在鞋上,使白宫总统见了都大吃一惊。同时,孙殿英又把乾隆墓中的九龙宝剑和一批名贵的古玩、字画送给了***(***还找文物专家进行过鉴定)。送给宋子文的是慈禧头枕的翡翠西瓜。送给孔祥熙的是慈禧鞋子上的宝石。阎锡山、徐源泉等高级官员也都有馈赠。这样层层贿赂的结果,终于使孙殿英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