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卓不阳 给各位分享木香叶子有什么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木香有哪些功效和作用(木香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及禁忌)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木香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药用价值

木香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性味归经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汤液本草》:气热,味辛苦,无毒。

归经:归脾;大肠、三焦经。

①《本草衍义补遗》:行肝经。

②《雷公*制药性解》:入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经。

功效主治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

2.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4.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本经》)

5.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气劣气不足,肌中偏寒,引药之精。(《别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9克;入丸散剂减半。

用药禁忌:*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1.《本草经疏》:肺虚有热者,慎毋犯之。元气虚脱及*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者禁用。

2.《得配本草》:脏腑燥热,胃气虚弱者禁用。

扩展资料:

主要成分

根油主含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含量达50%,还含木香萜醛(saussureal),4β-甲氧基去氢木香内酯(4β-methoxydehy-drocotuslactone),木香内酯(costuslactone),

二氢木香内酯(di-hydrocostuslactone),α-环木香烯内酯(α-cyclocostunolide),β-环木香烯内酯,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lactone),异去氢木香内酯(isodehydrocostuslacto ne),异中美菊素(isozaluzanin)C,

12-甲氧基二氢去氢木香内酯(12-methoxy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二氢木香烯内酯(dihydro-costunolide),木香烯(costene),单紫杉烯(aplotaxene),(E)9-异丙基-6-甲基-5,9-癸二烯-2-酮[(E)-9-isopropyl-6-methyl-5,9-decadien-2-one],(E)-6,10-二甲基-9-亚甲基-5-十一碳烯-2-酮[(E)-6,10-dimethyl-9-methyleneundec-5-en-2-one],

对-聚伞花素(p-cymene),月桂烯(myrcene),β-榄香烯(β-elemene),柏木烯(cedrene),葎草烯(humulene),β-紫罗兰酮(β-ionone),芳樟醇(linalool),柏木醇(cedrol),木香醇(costol),榄香醇(elemol),白桦脂醇(etu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9],森香酸(co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等。

根还含天冬氨酸(sa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瓜氨酸(citrul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ic acid)等20种氨基酸,

胆胺(cholamine),木香萜胺(saussureanine)A、B、C、D、E,左旋马尾松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masson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毛连菜甙B(picriside B),醒香甙(syringin)等。

叶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α-香树精硬脂酸酯(α-Amyrin stearate)、β-香树精棕榈酸酯(β-Amyrin palmitate)以及羽扇醇棕榈酸酯(Lupeol palmitate)

药材鉴定

形状鉴别

根圆柱形、平圆柱形,长5~15cm,直径0.5~5.5cm。表面黄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纵沟及侧根痕,有时可见网状纹理。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稍平坦,灰**、灰褐色或棕褐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点,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多枯朽。气芳香浓烈而特异,味先甜后苦,稍刺舌。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栓细胞,有时可见 残存的落皮层。韧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本细胞,有时可见残存的落皮层。韧皮部宽广,筛管群明显;韧皮纤维成束,稀疏散在或排成1~3环列。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列径向排列;木纤维存在于近形成层处及中心导管旁;初生木质部四原型。韧皮部、木质部中均有类圆形或椭圆形油室散在。该品薄壁细胞中含菊糖。

粉末特征

**或黄棕色。

1.菊糖碎块极多,用冷水合氯醛装置,呈房形、不规则团块状,有的表面现放射状线纹;

2.木纤维多成束,**,长梭形,末端倾斜或细尖,直径16~24μm,壁厚4~5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纹孔横裂缝隙状或人字形、十字形;

3.网纹、具缘纹孔及梯纹导管直径32~90μm,导管分子一般甚短,有的长仅64μ;

4.油室碎片淡**,细胞中含挥发油滴。⑤薄壁细胞淡黄棕色,有的含小形草酸钙方晶。此外,有木栓细胞、韧皮纤维及不规则棕色块状物。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水浴加热约1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试管中,加***0.5ml,显浓紫色。(检查去氢木香内酯);经70%乙醇浸软后的切片,加15% α-萘酚溶液与硫酸各1滴,即显紫色。(检查糖类)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I)ecne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 cm,直径0.5~5 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剧边灰**或浅棕**,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窄。气香特异,味微苦。

【川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乔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1ing Var cinerea Ling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稍弯曲,长10~30 cm,直径1~3cm。

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称“油头”。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有深**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参考资料:木香(草药)_百度百科

木香对身体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木香有抑菌护肝、行气止痛、理气疏肝、健脾消滞、抗菌消炎、降压的功效和作用,具体如下:

木香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胃肠细菌的再生,还能抑制肝脏**的复制的繁殖,起到消炎护肝的作用。

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对肝炎肝硬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木香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木香水煎剂在试管内对副伤寒杆菌甲有轻微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则无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但对新型隐球菌则无明显抑制。体外试验对*道毛滴虫亦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木香不仅能降低血压,还有轻微利尿作用。

木香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汤液本草》:气热,味辛苦,无毒。

归经:归脾;大肠、三焦经。

①《本草衍义补遗》:行肝经。

②《雷公*制药性解》:入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经。

功效主治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

2.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4.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本经》)

5.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气劣气不足,肌中偏寒,引药之精。(《别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9克;入丸散剂减半。

用药禁忌:*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1.《本草经疏》:肺虚有热者,慎毋犯之。元气虚脱及*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者禁用。

2.《得配本草》:脏腑燥热,胃气虚弱者禁用。

扩展资料:

主要成分

根油主含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含量达50%,还含木香萜醛(saussureal),4β-甲氧基去氢木香内酯(4β-methoxydehy-drocotuslactone),木香内酯(costuslactone),

二氢木香内酯(di-hydrocostuslactone),α-环木香烯内酯(α-cyclocostunolide),β-环木香烯内酯,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lactone),异去氢木香内酯(isodehydrocostuslacto ne),异中美菊素(isozaluzanin)C,

12-甲氧基二氢去氢木香内酯(12-methoxy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二氢木香烯内酯(dihydro-costunolide),木香烯(costene),单紫杉烯(aplotaxene),(E)9-异丙基-6-甲基-5,9-癸二烯-2-酮[(E)-9-isopropyl-6-methyl-5,9-decadien-2-one],(E)-6,10-二甲基-9-亚甲基-5-十一碳烯-2-酮[(E)-6,10-dimethyl-9-methyleneundec-5-en-2-one],

对-聚伞花素(p-cymene),月桂烯(myrcene),β-榄香烯(β-elemene),柏木烯(cedrene),葎草烯(humulene),β-紫罗兰酮(β-ionone),芳樟醇(linalool),柏木醇(cedrol),木香醇(costol),榄香醇(elemol),白桦脂醇(etu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9],森香酸(co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等。

根还含天冬氨酸(sa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瓜氨酸(citrul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ic acid)等20种氨基酸,

胆胺(cholamine),木香萜胺(saussureanine)A、B、C、D、E,左旋马尾松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masson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毛连菜甙B(picriside B),醒香甙(syringin)等。

叶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α-香树精硬脂酸酯(α-Amyrin stearate)、β-香树精棕榈酸酯(β-Amyrin palmitate)以及羽扇醇棕榈酸酯(Lupeol palmitate)

药材鉴定

形状鉴别

根圆柱形、平圆柱形,长5~15cm,直径0.5~5.5cm。表面黄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纵沟及侧根痕,有时可见网状纹理。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稍平坦,灰**、灰褐色或棕褐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点,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多枯朽。气芳香浓烈而特异,味先甜后苦,稍刺舌。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栓细胞,有时可见 残存的落皮层。韧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本细胞,有时可见残存的落皮层。韧皮部宽广,筛管群明显;韧皮纤维成束,稀疏散在或排成1~3环列。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列径向排列;木纤维存在于近形成层处及中心导管旁;初生木质部四原型。韧皮部、木质部中均有类圆形或椭圆形油室散在。该品薄壁细胞中含菊糖。

粉末特征

**或黄棕色。

1.菊糖碎块极多,用冷水合氯醛装置,呈房形、不规则团块状,有的表面现放射状线纹;

2.木纤维多成束,**,长梭形,末端倾斜或细尖,直径16~24μm,壁厚4~5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纹孔横裂缝隙状或人字形、十字形;

3.网纹、具缘纹孔及梯纹导管直径32~90μm,导管分子一般甚短,有的长仅64μ;

4.油室碎片淡**,细胞中含挥发油滴。⑤薄壁细胞淡黄棕色,有的含小形草酸钙方晶。此外,有木栓细胞、韧皮纤维及不规则棕色块状物。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水浴加热约1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试管中,加***0.5ml,显浓紫色。(检查去氢木香内酯);经70%乙醇浸软后的切片,加15% α-萘酚溶液与硫酸各1滴,即显紫色。(检查糖类)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I)ecne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 cm,直径0.5~5 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剧边灰**或浅棕**,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窄。气香特异,味微苦。

【川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乔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1ing Var cinerea Ling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稍弯曲,长10~30 cm,直径1~3cm。

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称“油头”。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有深**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参考资料:木香(草药)_百度百科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木香具有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散寒等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临床上用途非常广,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了木香的功效与作用,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1 木香主要有行气、止痛、和胃、健脾、助消化的功效,具体如下:

1、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偏干等症状;

2、有疏理肝气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情绪不佳起的胃脘胀痛、大便里急后重,所谓里急后重就是总有便意,但排便量较少,木香对里急后重的'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3、木香与补益药物配伍,如参类、黄芪类理气药物,可以达到补而不滞的作用,避免滋腻、碍胃、不欲饮食等症状;

4、木香有行气、止痛功效,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可用于治疗消化道疼痛,如胃脘疼痛、腹痛、胁肋胀痛、胆结石、胆囊炎所造成的胁痛或者心情不畅造成的胁肋胀痛。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2 1、木箱临床上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想吃饭、大便偏干;

2、木香有疏理肝气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肝胃不和、生气引起的胃脘胀痛、大便里急后重,

所谓里急后重就是总有便意,但排便量较少,木香对里急后重的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3、木香与补益药物配伍,如参类、黄芪类理气药物,可以达到补而不滞的作用,防止滋腻、碍胃、不想吃饭;

4、木香的行气、止痛功效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疼痛,主要是消化道疼痛,

5、 如胃脘疼痛、腹痛、胁肋胀痛、胆结石、胆囊炎所造成的胁痛或者心情不舒畅造成的胁肋胀痛。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3 【中药名】木香 muxiang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

【英文名】Aucklandiae Radix。

【来源】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主根圆柱形,直径可达5厘米,表面褐色。茎上被稀疏短柔毛,基生叶大型,具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三角形,长30~100厘米,宽15~30厘米,基部心形,通常身叶柄下延成不规则**的翅状,边缘不规则浅裂或微波状,疏生短刺,两面有短毛,茎生叶较小,叶基翼状,下延抱茎。头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通常2~3个丛生于花茎顶端,头状花序直径约3厘米,总苞处约10层,三角状披针形或长披针形,外层最短,花全部管状,暗紫色,花冠5裂,雄蕊5,聚药,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外,柱头二裂。瘦果线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主要栽培于高山地区,原产印度,我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有引种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药材性状】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厘米,直径0.5~5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屉边灰**或浅棕**,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脾经、胃经、大肠经、三焦经、胆经。

【功效与作用】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3~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调敷;或熬膏涂。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药理研究】有促进胃肠道蠕动、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抗菌、降糖、抗肿瘤等作用。

【化学成分】根油主含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木香内酯、木香烯、木香酸、木香醇、a-环木香烯内酯,木午烯内酯、β-谷固醇、**苷等,含量达50%。根还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天冬酰胺,棕榈酸,谷氨酸,甘氨酸,天冬酰胺,瓜氨酸,γ-氨基丁酸等20种氨基酸。

【使用禁忌】脏腑燥热,*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一切气不和、走注痛:木香,温水磨浓,热酒调下。(《简便单方》)

②治内灼腹痛:木香、*香、没药各1.5g。水煎服之。(《阮氏小儿方》)

③治肺不足,喘嗽不已:木香、防己各6克,杏仁9克。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桑白皮汤下。如大便秘,加葶苈。(《卫生易简方》)

④治疮口不合:木香6克,黄丹、枯矾各15克,轻粉3克。上件,各另为细末,用猪胆拌匀,晒干,再研细。掺患处。(《医学统旨》生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