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蒋晓权 给各位分享淬火都有哪些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淬火对钢的要求(淬火对钢的要求高吗)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淬火对钢的要求

1.钢的合金成分应合格。
2.淬前组织应合格。
3.性能可靠的热处理设备。
4.合理的工艺参数。
5.严格的热处理制度。
具备以上条件,一定成功。

手工淬火怎么确定硬度

淬火对钢的要求

手工淬火确定硬度方法:

在淬火过程中,根据工件的加热时的颜色大概判断,如工件红热、白热等。

工件淬火后,简单的划痕比对法,如锉磨

准确测定硬度,则得采用专业的硬度计计量,如洛氏硬度计、维式硬度计、里氏硬度计等

淬火**介质的选择于什么因素有关

1. 水
  水是**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缺点是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水处于沸腾阶段,**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能力。因此水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件的淬火**。
  盐水和碱水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碱,使高温工件浸入该**介质后,在蒸汽膜阶段析出盐和碱的晶体并立即爆裂,将蒸汽膜破坏,工件表面的**皮也被炸碎,这样可以提高介质在高温区的**能力。其缺点是介质的腐蚀性大。一般情况下,盐水的浓度为10%,苛性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可用作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工件的淬火介质,使用温度不应超过60℃,淬火后应及时清洗并进行防锈处理。
  油
  **介质一般采用矿物质油(矿物油)。如机油、变压器油和柴油等。机油一般采用10号、20号、30号机油,油的号越大,黏度越大,闪点越高,**能力越低,使用温度相应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种。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温区**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获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黏度的矿物油,以适当的配比相互混合,通过提高特性温度来提高高温区**能力;另一种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剂,在油中形成粉灰状浮游物。添加剂游磺酸的钡盐、钠盐、钙盐以及磷酸盐、硬脂酸盐等。生产实践表明,高速淬火油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速与普通淬火油相接近。这样既可得到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减少了变形,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合金钢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后保持光亮表面。在矿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添加物,可获得不同**速度的光亮淬火油。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剂,其作用是将不溶解于油的老化产物悬浮起来,防止在工件上积聚和沉淀。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剂中还含有抗**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冷剂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于真空热处理淬火的**介质。真空淬火油必须具备低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而稳定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热稳定性,否则会影响真空热处理的效果。
2.加热温度 以钢的相变临界点为依据,加热时要形成细小、均匀奥氏体晶粒,淬火后获得细小马氏体组织。碳素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范围如图1所示。由本图示出的淬火温度选择原则也适用于大多数合金钢,尤其低合金钢。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温度以上30~50℃。
3.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普通淬火和高频淬火有什么区别?

一、方法不同

1、高频淬火:通过快速加热,待加工钢件的表面达到淬火温度,不均匀的热量传递到中心,然后快速**。只有表面硬化为马氏体,中心仍为退火(或正火回火)结构,具有原有的塑性和良好的韧性。

2、普通淬火:将金属工件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二、应用不同

1、高频淬火:受扭转、弯曲等交变载荷作用的工件,其表面的应力或耐磨性比芯部高,对工件表面的强化要求也高,适于含碳量We=0.40~0.50%钢材。

2、普通淬火:淬火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制造业。几乎所有重要的机械零件,特别是汽车、飞机和火箭用的钢制零件,都经过淬火处理。为了满足各种零件的各种技术要求,开发了各种淬火工艺。

扩展资料:

淬火安全要求:

热处理车间和工段的安全管井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设置必要的劳动保险、消防、急救、环境保护、通风、照明器材和设备。车间必须制定一套更具体的、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操作文件,并在生产中严格执行。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加热温度的选择。如亚共析钢含碳量下限,当炉子负荷大,零件硬化层深度增加时,可选择温度上限,当工件形状较复杂时,应采用温度下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频淬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淬火

淬火工艺及要求

淬火工艺及要求

淬火工艺

1.淬火、回火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2)正确选择夹具;3)检查零件表面是否有碰伤、裂纹、锈斑等**;4)确认零件要求的淬火部位硬度、变形等的技术要求,核对零件的形状、材料的加工状态是否与图样及工艺文件相符合;5)表面不允许**、脱碳的零件,当在空气炉加热时,应采取防**脱碳剂装箱保护或采用真空炉加热;6)易开裂的部位如尖角靠边的孔,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塞石棉、耐火泥等。

2.常见材料淬火、回火工艺规范

1)加热温度

表1常用材料的常规淬火、回火规范

注:除45号钢或特别说明均采用回火两次的工艺。

2)淬火保温时间t=8~10min+kαD

k—装炉系数(1~1.5);α—保温系数(见表2);D—零件有效厚度。

表2淬火保温系数

常用材料表面淬火硬度有标准吗

不同的材料的含碳量是不同,所以,表面淬火的硬度也是不同的。

如何检测高频淬火淬硬层深度

通常以含50%马氏体的组织来测量,但工具钢或轴承钢等某些钢种除外,是以含90%或95%马氏体的组织来测量。

高频淬火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

感应加热设备,即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以进行表面淬火的设备。感应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

扩展资料

常用的电流频率有:

1、高频加热:100~500KHZ,常用200~300KHZ,为电子管式高频加热,淬硬层深为0.5~2.5mm,适于中小型零件。

2、中频加热:电流频率为500~10000HZ,常用2500~8000HZ,电源设备为机械式中频加热装置或可控硅中频发生器。淬硬层深度2~10 mm。适于较大直径的轴类、中大齿轮等。

3、工频加热:电流频率为50HZ。采用机械式工频加热电源设备,淬硬层深可达10~20mm,适于大直径工件的表面淬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淬硬层深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频淬火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几种?

1) 单介质淬火
工件在一种介质中**,如水淬、油淬。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应用广
泛。缺点是在水中淬火应力大,工件容易变形开裂;在油中淬火,**速度小,淬透直径
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2) 双介质淬火
工件先在较强**能力介质中**到 300℃左右,再在一种**能力较弱的介质中冷
却,如:先水淬后油淬,可有效减少马氏体转变的内应力,减小工件变形开裂的倾向,可
用于形状复杂、截面不均匀的工件淬火。双液淬火的缺点是难以掌握双液转换的时刻,转
换过早容易淬不硬,转换过迟又容易淬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发展了分级淬火法。
3) 分级淬火
工件在低温盐浴或碱浴炉中淬火,盐浴或碱浴的温度在 Ms点附近,工件在这一温度停
留 2min~5min,然后取出空冷,这种**方式叫分级淬火。分级**的目的,是为了使工
件内外温度较为均匀,同时进行马氏体转变,可以大大减小淬火应力,防止变形开裂。分
级温度以前都定在略高于 Ms 点,工件内外温度均匀以后进入马氏体区。现在改进为在略
低于 Ms 点的温度分级。实践表明,在 Ms 点以下分级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钢模具在
160℃的碱浴中分级淬火,既能淬硬,变形又小,所以应用很广泛。
4) 等温淬火
工件在等温盐浴中淬火,盐浴温度在贝氏体区的下部(稍高于 Ms),工件等温停留较长
时间,直到贝氏体转变结束,取出空冷。等温淬火用于中碳以上的钢,目的是为了获得下
贝氏体,以提高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低碳钢一般不采用等温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