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甘笑晴 给各位分享酸的标准物质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碳酸根与氢氧根反应生成什么?(碳酸根与氢氧根反应生成什么气体)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碳酸根与氢氧根反应生成什么?
碳酸根水解呈碱性,而氢氧根也是碱性,不反应,碳酸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CO2和水
碳酸氢根与氢氧根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
实验室常见的标准物质包括哪些?
坩埚,酒精灯,试管,试纸等等
标定**溶液的常用基准物是哪些
标定**溶液的常用基准物是无水碳酸钠和硼砂。
浓**容易挥发,不能用它们来直接配制具有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因此,配制HCl标准溶液时,只能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它们的准确浓度,或者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该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计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1、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常用的是无水碳酸钠,其反应式如下:
2、因为硼砂较易提纯,不易吸湿,性质比较稳定,而且摩尔质量很大,可以减少称量误差,所以选择硼砂最优。
硼砂与**的反应如下:
扩展资料: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所需试剂
1、浓**(密度1.19)
2、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液指示剂:量取30m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2g/L),加入20mL甲基红乙醇溶液(1g/L),混匀。
步骤
1、0.1mol/L HCl溶液的配制
用量筒量取浓**9mL,倒入预先盛有适量水的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贴上标签。
2、**溶液浓度的标定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约0.15g在270~300℃干燥至恒量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置于250mL锥形瓶;
加50mL水使之溶解,再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液指示剂,用配制好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煮沸2min,**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
由碳酸钠的重量及实际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计算HCl溶液的准确浓度。
注意事项:
干燥至恒重的无水碳酸钠有吸湿性,因此在标定中精密称取基准无水碳酸钠时,宜采用“减量法”称取,并应迅速将称量瓶加盖密闭。
在滴定过程中产生的二**碳,使终点变色不够敏锐。因此,在溶液滴定进行至临近终点时,应将溶液加热煮沸,以除去二**碳,待冷至室温后,再继续滴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溶液
请问什么是国家标准物质,有什么作用,有分类的??
你好,标准物质(RM)reference material(RM):是一种已经确定了具有一个或多个足够均匀的特性值的物质或材料,作为分析测量行业中的“量具",在校准测量仪器和装置、评价测量分析方法、测量物质或材料特性值和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等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总结:给行业里订一个参照物,所检测是物品要符合参照物的范围,方能合格。)
我国标准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国家环境化学标准物质
工程技术特性测量标准物质
化工产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临床化学分析与药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食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物理特性与物理化学特性测量标准物质
电子电气产品限令类标准物质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农药标准样品
离子标准溶液
气相色谱标准物质
滴定分析标准溶液
冶金标准样品
气体标准物质
高纯色谱溶液
进口标准品
标准物质的特性值准确度是划分级别的依据,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以及用途都有不同的要求。通常把标准物质分为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物质。一级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标定比它低一级的标准物质、校准高准确度的计量仪器、研究与评定标准方法;二级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满足一些一般的检测分析需求,以及社会行业的一般要求,作为工作标准物质直接使用,用于现场方法的研究和评价,用于较低要求的日常分析测量。
现在我国标准物质行业迅速发展,得益于我国计量仪器高速发展,使我国标准物质权威性进一步提高,国际认可度在世界各国提供参考。你也可以浏览标准物质行业的一些资料文章,如国家计量院,国家标准物质商城 等技术参考资料,学习更多关于标准物质知识。
标定**时为什么不用酚酞作指示剂
**是酸性溶液,而酚酞指示液的变色范围为:pH8.0无色-10.0红紫色,故不能用来标定**。
酚酞作为一种常用指示剂,广泛使用于酸碱滴定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然而,酚酞在强碱中由红色迅速退为无色,而在浓酸中也会变色,在稀酸溶液中酚酞滴加过量造成沉淀,使溶液变成白色浑浊。(这是由于酒精易溶于水,使试剂中难溶于水的酚酞析出的缘故。)酚酞的醌式或醌式酸盐,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式;遇到较浓的碱液,会立即转变成无色的羧酸盐式。所以,酚酞试剂滴入浓碱液时,酚酞开始变红,很快红色退去变成无色。酚酞遇***变橙色。一般情况下,其变色范围为:pH8.0无色-10.0红紫色
什么是标准物质?国家标准物质的定义
标准物质:标准物质(standard material)是一种或多种经确定了高稳定度的物理、化学和计量学特性,并经正式批准可作为标准使用,以便用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分析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采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进行监控是实验室检测内部质量保证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目前龙昌研究的有害物质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主要是痕量元素等方面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其测试结果的准确,为此实验室依据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中“5.9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要求,开展质量控制,其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次级标准物质是实验室较为常用的内部质量控制方式。故实验室如何使用标准物质监控以及对得到的检测数据如何评价,将对质量控制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可以是有证标准物质也可以是实验室自行制备的标准物质。对于有证标准物质,实验室在遵照其保存条件和使用说明的前提下即可正常检测;对于自行制备的标准物质,首先应根据CNAS GL03《能力验证试样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确定控制样品是否是均匀的,采用“t检验法”法确定控制样品是否稳定。在保证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还需要用有证标准物质加以确认特性值或同行业权威实验室同时加以确认。
标准物质的使用及结果评价
通常在实际样品的测试过程中加入标准物质一同分析,这样标准物质的质量水平就可以用来衡量整个测试过程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引入休哈特过程控制理论,即这样的质量控制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的循环进行后,便可得到一段时间内测试过程的整体水平数据。实验室通过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对单次和阶段性的数据进行评价,从而可以考核全时间段内的质量情况。实验室控制样品(LCS)可每制备批样品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LCS应按通常遇到的基体和含量水平准备,其测定结果可建立质量控制图进行分析评价。
无论标准物质的检测过程中何时出现不满意结果时,均应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样品及方法等方面查找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日后问题再次出现。
在实验室日常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最控制时,应采用En值、CD值、Z值及绘制控制图等恰当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评价,对测试结果的质最水平最化处理,更加客观的认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发现和改进不合格的测试工作;同时也叮以根据数据的趋势性变化,对质量水平有所顶见,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最终达到质量保证的目的。
建议应用范围:
1.实验室内人员考核和方法验证。
2.实验室内部质量监控,制作控制图。
3.客户审核供应商,进行现场盲样考核。
4.客户组织供应商能力,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
我们东莞龙昌智能技术研究院具有研制标准物质的能力,如有对标准物质有需求或疑问,可致电:0769-8683627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