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唐秋空 给各位分享检验标准的内容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有哪些?(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有哪些方面)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有哪些?

主要原则:

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有哪些?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核算方法: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扩展资料:

核算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

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

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

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

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

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4、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

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 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

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检测标准有哪些

只对要某一种东西有质量要求,或者有好坏区别,就有一种相应的监测标准。

食品检测都包括哪些指标

食品检测的指标非常多,目前比较敏感的有微生物、重金属、化学残留、添加剂等涉及的各项指标。食品检测指标是根据其相关国家标准中规定参数来检测的,所以食品的检测项目非常多。

食品安全标准是

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强制性标准,应当包括八项内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一是与微生物控制和食品**变质等安全指标密切相关。如水分、杂志、酸价、过**值等;二是体现食品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如生*的蛋白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各类营养物质等;三是产品特征指标,如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天然矿泉水中的界限指标等。

质量检验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又称技术检验。按照统一的质量标准,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查、测试或鉴定的质量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排除废品,收集反映质量状况的数据资料,为改进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信

室内空气检测标准2017

目前(2019年3月)执行的室内空气检测标准主要有两种即: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家具到位而未入住前或入住一段时间后),应该以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甲醛:0.01mg/m3

苯:0.11mg/m3

甲苯:0.20mg/m3

二甲苯:0.20mg/m3

氨:0.20mg/m3

TVOC:0.60mg/m3

扩展资料:

具体检验方法

空气质量:一**碳的测定,使用非分散红外法。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居住区大气中二**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

环境空气中氨的标准测量方法: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使用纳氏试剂比色法。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使用气相色谱法。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使用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环境空气:二**硫的测定,使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注:此标准的只有经国家CMA等相关资质认证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才可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气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