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梁含儿 给各位分享南平地区有什么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图片)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福建省南平地区的政和县是什么样的地方
政和县
概况
邮编:353600 代码:350725 区号:0599 拼音:Zhenghe Xian
政和县位于福建省北部,与浙江省南部相邻,北纬27°03′-27°32′,东经 118°33′-119°17′。境内东西最大距离7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6千米。总面积173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1.97万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3.59万人。通行闽北方言建瓯话。
政和县地处南平、宁德及浙江丽水三市结合部,东与寿宁、周宁,西与建阳,南与建瓯、屏南,北与松溪以及浙江省的庆元等7个县相邻。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地灵人杰、物产丰富的山区农业县,辖5镇5乡3个国有农(茶)场、129个村(居)、1个管委会,22万人口,土地面积1749平方公里,县城背靠黄熊山,简称熊城。小浦线、建政线以及规划建设的宁邵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电力实现全省电网联网,电信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移动、联通通信覆盖全县。境内地势东高西低,构成“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形成独特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气候。
人文历史悠久。五代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建关隶镇,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置关隶县。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因茶赐名为政和县,迄今已建县千年。宋宣和年间,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在政和创办“云根书院”,首开政和文化教育先河,有“先贤过化之乡”美称,历代人才辈出。境内有洞宫山琅环福地、稠岭佛子岩、锦屏古银矿遗址、宝岩十景、奖山风光、镇前和杨源两地的鲤鱼溪等旅游胜地。洞宫山古人岩圈画和魏虞真人练丹**的神话传说,宋代大儒朱熹及其父朱松曾留下20多首以政和山水风光为内容的诗篇,更引人入胜,留连忘返。
自然资源丰富。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全国最大的白茶基地,福建省重点林区、茶叶基地县、茉莉花基地县。全县山地面积223万亩,林木总蓄积量4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71.9%;全县毛竹林面积38万亩;锥栗面积14万亩,规模全国第二;茶叶面积8万亩,年产茶叶14万担,位居全省第五;全县茉莉花面积已超过6000亩,规模全省第一。矿藏资源已探明的有铁、铜、铅锌、钼银、黄金、水晶、硫磺、磷、钾、明矾、滑石、高岭土、珍珠岩、大理石、叶腊石等20余种,共有矿床、矿点和化矿点62处,宋元明三朝曾是全国重要的白银产地之一;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蕴藏量达16.86万千瓦,可开发13.4万千瓦,目前总装机容量为3.75万千瓦。
**老区。1929年成立**政和支部,有建松政苏维埃**旧址、仰头闽东北**会师遗址,素有“红旗不倒”赞誉。**军事***杨则仕(1909~1935)、陈贵芳(1918~1986)、黄道、粟裕、黄立贵、吴先喜、曾镜冰、饶守坤、叶飞等都曾在政和留下战斗的足迹。
与朱子理学
说来政和的发展和宋朝息息相关。在获得皇帝赐年号后的第8年,朝廷给政和指派了一个从江西婺源过来的县尉,这个县尉当年26岁,他带着老婆、父亲、母亲、叔父举家来到政和,这个人就是朱熹的父亲朱松。朱松到政和后,兴利除弊,治理有方,尤其兴办教育,政绩显著。朱松先后在政和城内创办了云根书院、星溪书院等,并亲自授课,首开政和教育先河。
上午和南门小学的同学们就是来到刚刚落成的重修的云根书院。朱松所建云根书院,由于年代久远,风吹雨蚀,早已不复存在,位于县城北面黄熊山麓的遗址也作了他用。2004年,政和的有识之士通过社会募捐的方式筹集资金,在县城最高的状元峰的山腰一风水宝地,重新开始修建云根书院。当年8月动工,历时3年时间,今年中秋节圆满建成。重修的云根书院仿宋建筑风格,体现力学文化,钢筋水泥结构,飞檐画栋,古色古香。
书院建筑有三大部分,从长长的阶梯进到书院门内,首先看到的是天光云影阁,也就是书院的戏台,戏台对面就是书院的先贤阁,而最高处红红琉璃瓦的建筑,就是云根书院最重要的朱子阁了。
在朱子阁的右前方的放生池边上有一座塑像,塑像高3米,是用一块完整的花岗石雕刻而成,加上1米多高的底座,使得塑像雄伟又壮观。塑像左手拿一卷书,右手靠在胸前,一看就知道是朱熹的塑像了。
朱熹的父亲朱松在政和任职期满5年后,调任尤溪县尉,两年后举家从政和迁往尤溪,这时候朱熹已经在母亲的肚子里快要临盆。到达尤溪一个月后的农历9月15日,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诞生。因此史书上这样所,朱熹是孕于政和,生于尤溪,长于建瓯,游学于建阳武夷。
就在朱松在政和任县尉期间的1125年,朱熹的祖父朱森去世,原想移棺江西婺源老家安葬,无奈局势混乱,朱松就将朱森安葬于政和铁山镇凤林村后护国寺边上。前些年朱森墓经过修整,成为朱子后裔凭吊和人们缅怀的去处。
朱熹还有一位亲人安葬在政和,那就是他的祖母。在朱熹5岁那年,年迈的祖母仙逝,安葬于政和星溪乡富美村龙宫洋顶的山上。
由于朱熹的祖父祖母安葬在政和,朱熹少年时期经常跟随父亲朱松到政和扫墓,凭吊祖父祖母,云根书院成了少年朱熹最喜欢的地方。
1144年朱熹14岁的时候父亲朱松去世,祭扫祖父祖母的人物责无旁贷的落在朱熹的身上,在怀念先人的时候朱熹对第二故乡政和的感情也在增加,长大后的朱熹,成为云根书院的常客,每到朱熹来政和,这里的学子都要请朱熹上讲台,给大家讲授理学知识。所以云根书院,凝结了朱熹父子两代人对政和的深厚感情,这也是今天重修云根书院的意义之所在。
在云根书院的朱子阁上,悬挂这朱熹、朱熹父亲朱松、朱熹爷爷朱森三代人的石刻画像,陈列着当年政和的地图和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的壮观图画,由于刚刚落成,很多朱熹的物品还没有陈列在阁楼,但是我们进到阁楼,朱熹授课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回响。
书院中间的建筑是先贤阁,专门陈列政和的历史名人和**先烈。先贤阁右边是纪念政和历史名人的先贤纪念室,里面展现了开拓政和的五大鼻祖叶延一、许延二、范公蒲、张世豪、颜虬松,还有政和县各个朝代的进士等历史名人。先贤阁左边是**人物纪念室,张贴有政和第一个***员杨则仕。当然这个展室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名震东南的闽浙赣游击队司令陈贵芳,陈贵芳就是陈牯老,国民*曾经赏银三千买他的脑袋,可是这个个子小小非常活波的游击队长屡次躲过敌人的伏击,带领战士在闽浙赣一带山区开展游击战,取得最后的胜利。解放后任职很多,曾任福州市副市长,86年1月5日去世,当时的省委**项南写了一首挽诗:“闽北有个陈牯老,敌赏三千买他脑,坎坷一生仍自若,**精神永不倒。”对陈贵芳给予高度评价。
【经济社会概况】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0.65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05亿元、2.47亿元、4.13亿元;财政收入4825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收入3372万元,同口径分别增长6.9%、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亿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3042元,增长9.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6.1%。工业经济。全年共引进投资额3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项目24个,其中加工型项目18个,能源项目6个,总投资2.93亿元,三个园区一期招商目标全面完成,50%项目建成投产。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560万元,继续完善鹤林、石屯、铁山3个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平台承载能力。县锅炉厂、富士岛、家和竹木等企业增资扩股,华厦水泥、水轮机、新亚竹木等企业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全年新培育和引进嘉泰木业、天时竹木、七星水利水电等规模以上工业12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13亿元,增长22.75%。引进外资110万美元,山海协作引资1.68亿元,增长32.6%;完成外贸自营出口603万美元,增长20.6%。
农业生产。新建无公害茶园666.7公顷,低改茶园533公顷,新种茉莉花40公顷;新造竹林107公顷,留养新竹1037万根;新种锥栗533公顷,新增投产0.1万公顷,总产量6000吨,比上年翻番;高山反季节蔬菜面积扩大到0.1万公顷,发展大棚蔬菜200公顷;5个烟区乡镇共种植烟叶237.3公顷,烟叶产量首次超过万担;肉兔存栏2.6万只,山羊存栏3.2万只。全县茶业、竹业年产值均突破2亿元,茶叶年加工能力达22万担,居闽北首位,其中年加工能力上万担的企业12家;毛竹加工企业年消耗原竹450万根,其中年加工能力50万根以上的企业6家。以锥栗、蔬菜、清水笋加工为主的华美生态项目建成投产,新发展农村合作组织5个,吸收会员450人。
项目开发。9个县级重点项目、47个乡镇责任项目全部启动,当年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新办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67亿元。农村公路水泥硬化完成路面铺设102公里。动工兴建水电站13座,总装机4万千瓦。通过市场化运作,总投资1.05亿元的昌歧洋流域综合开发正式启动。旧城改造累计拆迁面积1.2万平方米,新建面积2.1万平方米,烟草大楼、金泰大厦、白鸽商贸中心按期交付使用,界溪水库万亩灌区右干渠节水工程改造完成,东平营前片130公顷土地整理项目破土动工。投资285万元,完成岭腰、杨源2个乡镇和铁山半源、大红等20处村级供水工程,受益群众1.68万人。完成河道清障5.2公里,水库除险加固5座。
社会事业。投入资金240万元,实施省、市科研项目4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24项,开发新产品22个。投入资金974万元,完成危改项目11个,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13220平方米,新建校舍7600平方米;撤并完小13所、教学点5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使用,乡镇卫生院327名员工纳入机关社保管理。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县运动会。人口出生率7.25‰,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89.22%,出生人口性别比同比下降3.75个百分点。收储国有土地8宗,出让土地使用权37宗、采探矿权8宗,耕地总量连续3年实现占补平衡。发放低保金416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1042万元,失业金212万元,城镇居民595户1870人、农村居民3995户12097人纳入低保管理,造福工程搬迁80户400人。
行吗?加悬赏吧。
福建人的饮食习惯
福建人以清淡为主。。。不吃辣
南平的历史沿革
汉建安初(196-205)境内始置汉兴(浦城)、南平、建安(建瓯)、建平(建阳)4县,属会稽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瓯)。晋元康元年(291)属江州。南朝陈永定初(约557)属闽州,后属丰州。隋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大业三年(607)属建安郡(郡治今福州)。唐武德元年(618)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天宝元年(742)复置建安郡,乾元元年(758)改为建州,属江南东道。五代闽龙启二年(934)属闽;天德三年(945)改建州为永安军,旋改忠义军;南唐保大四年(946)置剑州,州治剑浦(今南平)。宋开宝八年(975)改忠义军为建州,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剑州为南剑州,五年(980)置邵武军,治所邵武,端拱元年(988)改建州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改建宁军为建宁府,属福建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十五年(1278)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改南剑州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均属江浙行中书省福建道宣慰使司(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为福建省)管辖。明代境内并置建宁、延平、邵武3府。清亦同。清末为延建邵道(驻南平),领3府。延平府领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6县和上洋厅,建宁府领建安、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政和、松溪7县,邵武府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4县。1913年废府制,为北路道(驻南平,领16县)。1914年为建安道。1925年废道,直属福建省。1933年11月为“中华共和国人民****”(即“福建人民**”)延建(闽上)省,1934年境内为第三、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区,1935年改为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区。1940年改水吉特区为县。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为第一、第二专区,1950年3月第一专区改建瓯专区(9月改建阳专区),第二专区改南平专区。1956年建阳专区并入南平专区,划入闽清、三明2县,增设南平市,撤销水吉县,共辖南平市和南平、顺昌、建阳、建瓯、沙县、邵武、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政和、建宁、将乐、古田、尤溪、泰宁、屏南、闽清、三明19县。1959年划出闽清、松溪、政和3县。1960年南平县并入南平市,三明县划归三明市,松溪、政和县合并为松政县。1962年撤销松政县恢复松溪、政和县。1963年划出古田、屏南2县。1964年增设建西县。1970年划出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增入松溪、政和合并的松政县,撤销建西县,南平专区迁驻建阳,改为南平地区。1971年改为建阳地区。1975年松政县复为松溪、政和2县。1983年邵武撤县设市。1988年建阳地区迁驻南平,改名南平地区。1989年撤崇安县设省辖县级武夷山市。1992年建瓯撤县设市。1994年建阳撤县设市,同时撤销南平地区,设省辖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2014年5月27日,从省**办公厅获悉,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