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裴霸雄 给各位分享中闪点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闪点类,高闪点类易燃液体分别是如何划分的(中高闪点的易燃液体的储存温度)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闪点类,高闪点类易燃液体分别是如何划分的

哥们,没矛盾呀,第3类易燃液体共有3项,第1、2、3项。第3.2类即第3类第2项。

什么是闪点

中闪点类,高闪点类易燃液体分别是如何划分的

“闪点”,又称闪火点、闪燃点,是材料或制品与外界空气形成混合气与火焰接触时发生闪火并立刻燃烧的最低温度。表示材料或制品的蒸发倾向和受热后的**性。

闪点是材料或制品贮存、运输及使用中安全防护的重要指标。闪点高的材料或制品不易起火引起火灾;闪点低的贮运时需注意安全。

闪点鉴别:

缓慢加热物质至一定温度,如出现火苗,即闪火而燃烧,但瞬间熄灭,此温度就称为闪火点(flash point).但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其所发生的挥发组分足以继续维持燃烧,而火焰不再熄灭,此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物质的着火点(ignition point)或燃点。

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不同

1、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开口闪点,以℃表示。

2、闭口闪点: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汽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二、用途不同

1、开口闪点:多用于润滑油及重质石油产品。因为用开门杯法测定时,石油产品受热后所形成的蒸气不断向。

2、闭口闪点:用于蒸发性较大的轻质石油产品,如溶剂油、煤油等,由于测定条件与轻质油品实际贮存和使用条件相似,可以作为防火安全控制指标的依据。

三、测定方式不同

1、开口闪点:试油是在敞口杯中加热,蒸发的油气可以自由向空气中扩散,不易聚积达到**下限的浓度。

2、闭口闪点:试油在密闭油杯中加热,只在点火的瞬间才打开杯盖。

扩展资料:

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或者将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叫闪燃。发生闪燃时的固体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就是可燃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燃油表面上蒸发的油气增多,当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以明火与之接触时,会发生短暂的闪光(一闪即灭),这时的油温称为闪点。测定闪点的方法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开口杯法测定的闪点要比闭口杯法高15-25℃,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柴油的闪点是多少

合格的0号柴油,国家标准要求的闪点为55℃(闭口)。

闪点是表示柴油蒸发和安全性能的指标。闪点过低,说明柴油中混有少许轻质油,发动机工作粗暴,并将对柴油贮存、运输、使用以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国家标准严格规定的闪点值为≥55℃。

产品差异较大,以供应商提供的参数为准。一般认为,轻柴油和重柴油的闪点为45~120℃,归入**可燃液体,但也有些重柴油的闪点≥120℃,归入四级可燃液体。轻柴油的自燃点(温度350~380℃,重柴油的自燃点300~350℃。

缓慢加热物质至一定温度,如出现火苗,即闪火而燃烧,但瞬间熄灭,此温度就称为闪火点(flash point)但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其所发生的挥发组分足以继续维持燃烧,而火焰不再熄灭,此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物质的着火点(ignition point)或燃点。

扩展资料:

闪点的影响因素

闪火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火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