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轩辕乐夜 给各位分享广州地区所属植被属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广州地区常见的绿化植物有什么?最好有图有名字,谢啦!(广州常见绿化花卉)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广州地区常见的绿化植物有什么?最好有图有名字,谢啦!
广州地区常见园林植物名录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QxZl3VYVar1oKcA_sj4Bm673EoL7ONgUWn84x-ZyTd_GLs4oqjnxa9m_aX-RmANBYrxa2fCiDiFOhiex5IeYOsSOjvwfG084YBxZOpzrH4G
及时采纳。
(四)主要植被类型与特征
在中国植被区划中,保护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山东丘陵栽培植被,赤松林、麻栎林区—胶东丘陵栽培植被,含东北成分的赤松林、麻栎林小区。
采用优势种原则作为划分类型的标准,把植物群落中各个层或层片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群落学作用最明显的种称为优势种,主要层片(建群层片)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按上述分类原则将保护区植被类型划分为针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丛、灌草丛四种类型。
1.针叶林
(1)黑松林
黑松亦名日本黑松,原产日本,20世纪初引入山东。黑松好光,耐干旱瘠薄,抗风、抗病虫、抗海雾能力强,除涝洼、重盐碱土、钙质土外,在海拔600m以下的荒山、荒地、河滩、海岸均能适应,逐步成为胶东丘陵、鲁中南低山丘陵和沿海沙滩主要造林树种。
黑松人工造林,早期生长迅速,郁闭快,5年生幼林平均树高可达2.5~3.0m;12~15年生平均树高可达8.0m,平均胸径12~14cm。20年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到第四龄级平均胸径一般只有22~24cm,单株优势木30cm左右以上,树高平均只有14.0m。黑松在滨海沙地生长,前20年明显好于低山丘陵,后期生长表现欠佳。
区内黑松林主要为人工纯林,多组成单层林,局部也形成复层林,主要有黑松×赤松、黑松×麻栎、黑松×刺槐等混交林。保护区黑松基干林带长186.5km,占已绿化长度的62.5%;面积13583.3hm2,占已绿化面积的67.0%。
黑松林下植被,一般比较简单,因立地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依据不同立地条件和种类组成的差异,将黑松林分为7个群丛,即①黑松-荆条+花木蓝-油芒+大披针叶薹草群丛;②黑松-花木蓝-黄背草群丛;③黑松-胡枝子-野古草+大披针叶薹草群丛;④黑松-胡枝子-蕨+大披针叶薹草群丛;⑤黑松-荆条+酸枣-隐子草群丛;⑥黑松-扁担木+茅莓-黄背草+大披针叶薹草群丛;⑦黑松-紫穗槐群丛。主要群丛特征详细见表5-7、5-8。
表5-7 黑松-荆条+花木蓝-大油芒+大披针叶薹草群落特征汇总表
表5-8 黑松-花木蓝-黄背草群丛特征
注:1.德氏多度符号:soc—极多,cop3—很多,cop2—多,cop1—尚多,sp—稀少,so1—很少,un-1~2株。2.生活型符号: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芽,Th—一年生植物。3.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某物种出现于调查样地的比例为1%~20%,21%~40%,41%~60%,61%~80%,81%~100%。
(2)赤松林
赤松为山东的乡土树种,赤松林是山东省地带性的针叶林之一,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天然森林群落,在胶东地区广泛分布。赤松的生长、发育、繁衍和分布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赤松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也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先锋树种。赤松在保护区内小片状分布于低山丘陵。
赤松林的结构一般分为三层,即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多为单层,即赤松层;灌木层难以分出亚层,有时与草本植物统称灌草层。灌木及草本层植物的种类和多度,与气候和立地条件有直接关系。常见灌木有:胡枝子、荆条、酸枣、花木蓝、锦鸡儿(Caragana sinica)、截叶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华北绣线菊、三裂绣线菊、连翘、郁李等。草本植物有:大披针叶薹草、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野古草、地榆、委陵菜、苦荬菜(Ixeris polycephala)、白羊草、结缕草、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等。
依据赤松林主要层和层片种类组成的不同和生境条件,可划分为以下三个群丛:①赤松-胡枝子-黄背草+大披针叶薹草群丛;②赤松-山槐-黄背草群丛;③赤松-花木蓝-黄背草-长蕊石头花群丛。其中赤松-胡枝子-黄背草+大披针叶薹草群丛特征,详见表5-9。
表5-9 赤松-胡枝子-黄背草-大披针叶薹草群丛特征汇总表
续表
注:1.德氏多度符号:soc—极多,cop3—很多,cop2—多,cop1—尚多,sp—稀少,so1—很少,un-1~2株。2.生活型符号: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芽,Th—一年生植物。3.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某物种出现于调查样地的比例为1%~20%、21%~40%、41%~60%、61%~80%、81%~100%。4.样地面积:100m2(乔木);4m2(灌木);1m2(草本)。
2.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由暖温带落叶树种组成,为山东地带性植被类型,是华北植物区系珍贵的原生植被类型。保护区落叶阔叶林主要有栎林、刺槐林、果树林。
(1)栎林
栎林主要为麻栎林,麻栎是中国温带、暖温带和**带山地广泛分布的森林树种,麻栎林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低山和丘陵上最主要的落叶阔叶林之一,在保护区有少量分布,常与多种落叶栎类及其他针阔叶树混生在一起。常见伴生种如栓皮栎、槲栎、槲树、枹栎、赤松、油松、黑松、刺楸、辽椴、紫椴、君迁子、黑弹树、山槐、臭椿、楝、黄连木、栾树等。
林下灌木因土壤条件而有较大变化。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地段以胡枝子、照山白、三桠乌药、盐肤木、白檀、锦带花、郁李、三裂绣线菊、连翘、大花溲疏等最为常见;土壤较为干燥瘠薄的地段,常见种类有荆条、酸枣、花木蓝、多花胡枝子、绒毛胡枝子、兴安胡枝子、截叶铁扫帚、芫花、扁担木、小叶鼠李等。
草本植物,常见的为禾本科、菊科、豆科、蔷薇科、莎草科等的种类。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地段有野古草、大披针叶薹草、大油芒、荻、野青茅、狼尾草、绶草、薄荷、香薷、大叶铁线莲、唐松草、草本威灵仙、鸭跖草、地榆等。而白羊草、黄背草、白茅、蓬子菜、长蕊石头花、委陵菜、翻白草、荩草、黄耆、草木犀、寻骨风(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紫花地丁、北柴胡等在较干瘠地方经常出现。在十分干旱瘠薄的地方可以见到结缕草、苦荬菜、小花鬼针草、射干、鸢尾、绵枣儿及瓦松等。另外中华卷柏等蕨类植物形成不明显的地被层。
层外植物有葛、蝙蝠葛、狗枣猕猴桃等。
(2)刺槐林
保护区刺槐基干林带长34.3km,占已绿化长度的11.5%;面积1854.6hm2,占已绿化面积的9.2%。
保护区刺槐林多为人工林,种类组成比较简单,乔木层通常只有刺槐一种,偶尔可见赤松、麻栎、栓皮栎、榆、楝等。
灌木层的种类多为其他群落常见的种类,但一般不形成明显的层次。常见的种类有胡枝子、荆条、兴安胡枝子、酸枣和紫穗槐等。
草本层植物的组成常因土壤条件的不同而异。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地方有野古草、野青茅、画眉草、唐松草、地榆、鹅观草、龙牙草等;在干旱贫瘠的地方,大披针叶薹草、白羊草、荩草、宽叶隐子草、结缕草、长蕊石头花、青蒿、委陵菜、蓬子菜、狗尾草、小花鬼针草、白头翁等常见;土壤特别瘠薄的地方,地椒及瓦松占优势,往往成片出现。
(3)杨树林
保护区以黑杨为主组成的基干林带长65.7km,占已绿化长度的20.6%;面积3858.9hm2,占已绿化面积的19.0%。林下一般无灌木层,草本植物也比较少,常见的有知风草、狗尾草、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藜(Chenopodium album)、益母草、A蓄、水蓼、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长萼鸡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a)、刺儿菜(Cirsium segetum)等。
(4)经济林
保护区以经济树种为主组成的基干林带长面积124.8hm2,占已绿化面积的0.6%。保护区内主要树种有苹果(Malus pumila)、桃、山楂、葡萄、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杏(Armeniaca vulgaris)、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等。果树林管理相对较好,林下植被比较少,一般无灌木层,常见草本植物有狗尾草、牛筋草、马唐、藜、益母草、A蓄、铁苋菜、刺儿菜等。
3.灌丛
灌丛是指以灌木为建群种或优势种所组成的一种植被类型。群落高度一般在3.0m以下,盖度一般大于30%,建群种多为丛生或簇生的中生落叶灌木,生活型属中、小高位芽植物。灌丛或多或少具有一个较为郁闭的木本层,*露地面不足50%。灌丛包括原生性类型和在人为因素及其他因素影响下较长时期存在的相对稳定的次生植被。保护区灌丛主要类型有胡枝子灌丛、连翘灌丛、黄荆灌丛、绣线菊灌丛等,在保护区内呈小块状零星分布。
(1)胡枝子灌丛
在保护区分布于低山、丘陵空旷地带,山顶部*坡及沟谷土壤肥沃地段较为常见,与森林或草丛镶嵌分布,盖度40%~50%。群落中以胡枝子为主,混生三裂绣线菊、华北绣线菊、白檀、照山白、牛叠肚、榛、多腺悬钩子、卫矛、锦带花、小叶鼠李等。草本植物以野古草、大披针叶薹草、宽叶薹草、荻占优势,其次为拳蓼、龙芽草、地榆、多种堇菜、唐松草、白头翁、歪头菜、鹅观草、柴胡、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攀倒甑(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等。
在胡枝子灌丛中有时还可见到一些低矮的乔木树种散生,如麻栎、栓皮栎和盐肤木等,表明胡枝子灌丛是从森林破坏后的迹地上发育起来的,是森林破坏后恢复演替过渡阶段的次生植物群落,有可能恢复为森林植被。见表5-10。
表5-10 胡枝子群落特征
注:1.德氏多度符号:soc—极多,cop3—很多,cop2—多,cop1—尚多,sp—稀少,so1—很少,un-1~2株。2.生活型符号: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芽,Th—一年生植物。3.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某物种出现于调查样地的比例为1%~20%,21%~40%,41%~60%,61%~80%,81%~100%。
(2)连翘灌丛
本群系主要分布于陡壁深谷、人畜少去处灌丛盖度为60%~80%,建群种连翘的盖度为25%~40%,高度1m以上,伴生灌木(藤本)有牛叠肚、大花溲疏、花木蓝、照山白、山葡萄、南蛇藤等。草本植物主要有大披针叶薹草、漏芦(Stemmacantha uniflora)、白头翁、桔梗、歪头菜、委陵菜、翻白草、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薯蓣(Dioscoreaopposita)、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var.truppelianum)、蕨类及苔藓植物。
连翘枝条细柔而横展,生长茂盛,春夏之间花先于叶开放,呈现一片金**景观,对于增添保护区植被的季相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3)黄荆灌丛
灌木树种以黄荆为主,其他有酸枣、胡枝子、多花胡枝子、兴安胡枝子、花木蓝、欧李(Prunus humilis)、卫矛、扁担木等。盖度50%~90%,高度1.5m。草本植物主要有黄背草、结缕草、白茅、野古草、白羊草、鹅观草、鸡眼草、茵陈蒿、中华卷柏等。
该灌丛为山地次生植被,常出现于林间空地和荒山坡地,在低海拔地区若森林破坏后则迅速形成群落。
(4)绣线菊灌丛
建群种为三裂绣线菊,其他尚有华北绣线菊等。植株平均高度为1.0~1.5m,盖度40%。伴生灌木主要为卫矛、连翘、胡枝子等。草本层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以野古草、黄背草、大披针薹草、鹅观草为主,其次为地榆、委陵菜、桔梗等。
4.灌草丛
灌草丛是以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同时其中散生有灌木的植物群落。保护区灌草丛的优势植物为多年生野古草、白羊草、黄背草、结缕草、大油芒、荻等禾本科植物。分为两种类型:黄背草灌草丛;白羊草灌草丛。
(1)黄背草灌草丛
本群系的建群种为黄背草,与其伴生的灌木主要有荆条、酸枣和三裂绣线菊,常见的草本植物有野古草等。分为2个主要群丛:荆条-黄背草群落;三裂绣线菊-黄背草、野古草群落。
荆条-黄背草群落。该群丛是保护区分布较广的群落类型之一,常见于山地的*坡或半*坡,阳坡土壤深厚处也有斑块状零星分布。群落下的土壤条件较好,土层厚度30~50cm,土壤含水率(7~9月,下同)为15%~20%,有机质为2%~4%。*岩面积一般为15%以下。群落一般高度为80~100cm,盖度大于50%,最高可达80%以上。灌木层中以荆条最多,也有少量的酸枣、胡枝子等。草本层可分为2~3个亚层,第一亚层主要是黄背草,还有白羊草、野青茅、野古草和蒿属植物;第二亚层高度为20~40cm,组成种类有荩草、宽叶隐子草等;第三亚层高度在20cm以下,以大披针薹草为主,还有委陵菜、翻白草、结缕草等,见表5-11。该群落的立地条件较好,土壤肥厚湿润,通过封山,可以恢复灌丛或森林植被。
表5-11 荆条-黄背草群落特征汇总表
注:1.生活型符号: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芽,Th—一年生植物;②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某物种出现于调查样地的比例分别为1%~20%、21%~40%、41%~60%、61%~80%、81%~100%。
(2)白羊草灌草丛
本群系的建群种为白羊草,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组成群落的灌木主要是荆条和酸枣。分为荆条-白羊草群落;荆条、酸枣-白羊草群落两个基本群丛。
荆条-白羊草群落。该群丛是保护区分布面积较大的群落类型。常见于山地的阳坡或半阳坡。生境特点是*岩面积大,多在30%以上。群落下的土壤瘠薄,土层厚度15cm左右,土壤含水率为6%~10%,有机质为1%~3%。群落特征是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群落盖度低,只有20%~40%。草本层高50~80cm,以白羊草占有绝对的优势,在土壤稍深厚的地方可见到黄背草,此外还有荩草、宽叶隐子草、翻白草、结缕草、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等。灌木层以荆条为主,还有酸枣、小叶鼠李、兴安胡枝子、地椒等,见表5-12。该群系立地条件较差,群落盖度低,应加强保护,促进群落的进展演替。
荆条、酸枣-白羊草群落。该群丛是石灰岩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群落类型。生境特征较荆条-白羊草群落更差。以白羊草占绝对的优势,荆条、酸枣稀疏分布其间。其他种类有荩草、宽叶隐子草、翻白草、卵叶鼠李、锦鸡儿、地椒等。白羊草群落特征见表5-12。
表5-12 白羊草群落特征汇总表
注:1.生活型符号: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芽,Th—一年生植物;2.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某物种出现于调查样地的比例分别为1%~20%、21%~40%、41%~60%、61%~80%、81%~100%。
珠江三角洲属于什么生态系统
基塘生态系统
广州市白云区的简介
区域概况
行政区划
白云区隶属广州市,现辖9个镇,15条行政街。
地理位置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城区的北部和西部,地扼广州市东、西、北的交通要道,是广州市交通运输的枢纽。
面积
白云区面积1042.7平方公里,约相当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辖区面积。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丘陵地带林木茂盛,果树满坡,风光宜人;中部广花平原一马平川,菜田溢翠,稻海流金;西部珠江水系河网交织,鱼塘泛银,五秀飘香。
人口
2000年总人口174万人。
介绍
白云区自然风景优美迷人,历史文化古迹众多。境内有广州市"市肺"白云山,帽峰山森林公园,广州母亲河--流溪河,萝岗香雪,百年古祠萝峰寺及闻名遐迩的三元里抗英纪念碑。白云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现有300多所中小学校,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优异成绩通过广州市的验收。
全区建起一批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教育质量高的学校。白云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0年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区"光荣称号。全国九运会在广州市召开,其中广州市新体育馆及皮划艇、激流回旋赛区均位于白云区内。区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进入小康水平。
白云区工业经济概况(2004年4月8日)
作者:区经贸局 来源:区经贸局 2004-10-18 15:35:00
200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443.69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总量的9.43%,在市属10个城区中排行第4位;工业增加值142.24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高于全区地区生产总值4.4个百分点,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1.96%,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产品实际出**货总额103172万美元,同比增长7.5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7.35%,在市属10个城区中排行第3位。
重工业增长幅度高于轻工业
随着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重工业的比重不断增长,2000年全区规模以上轻重工业的结构比重为64.86:35.14, 2003年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分别为167.81亿元和155.62亿元,轻重工业结构比重调整为51.89:48.11,三年间规模以上重工业的比重提高了12.97个百分点。其中,2003年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15亿元,同比增长18.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8.3%,为我区工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规模以上企业在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在全区3954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550家,占企业总数的14.29%;实现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2.9%;其中亿元产值以上企业67家,超5亿元产值以上企业有13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分布在塑料和橡胶制品业,皮革、毛皮制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这六大行业的产值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96%、12.76%、11.77%、10.15%、6.27%和6.00%,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93.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2003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95.62亿元,同比增长28.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1.56%。高新技术产品以电气、电子产品为主,其中汽车牌级反光膜、三元合金轴瓦、光纤传感器、12-252KV系列SF6断路器、4LBZ—148型联合收割机、全自动旋转式吹瓶机等十多个产品为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科技产品。目前,全区有20多家重点企业与全国40多家大专院校及研究所有合作关系,并相应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新技术、新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仅2003年,全区申请专利数有847项,获专利授权53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
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我区民营企业发展较为迅速,初步实现了从小规模经营向集约化大规模经营转变、从不规范经营向规范经营转变、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转变、并开始逐步从内向发展向国际化经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转变,企业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全区已有119多家企业获得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部分企业同时还获得了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138家电器产品企业通过国家3C认证;有40多家重点企业启动CIMS、ERP、CAD等信息化建设,建立了较完善的ERP或CIMS系统,其中白云电器设备厂的信息化项目被评为“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江丰实业有限公司、欧派厨柜实业有限公司、MPC国际电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ERP和维高集团的CAD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都得了到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http://****by.gov***/cn/investor/index.asp
广州自然环境的特点
气候:广州地处**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2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
地貌:广州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水系: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2条,河宽5米以上的河流1368条,总长5597.36千米。
扩展资料: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华南地区的**、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广州从东汉时期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州
广东省的地形地势和气候
额~总体么?
北高南低~北部为由南岭为主构成的山地地区~南部为珠三角平原地区~东西皆以丘陵为主~
在北部的山地中有以韶关丹霞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水资源较为丰富~水系以珠江为主~
气候主要为**带季风气候~南部有小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炎热多雨~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台风及寒潮~
南方和地区的森林植被类型是什么
南方是**带常绿阔叶林,北方主要是落叶阔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