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令狐冬菱 给各位分享国内单片机市场占有率排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问一下各位单片机答人学单片机有前途么(学单片机以后可以干什么)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问一下各位单片机答人学单片机有前途么

没什么优势,单片机相对于通用计算机而言学科差距很大,即使对于电科和自动化来言单片机也是非常基础的工具,没有比较高层次的人是仅通过单片机来找工作的,当然设计单片机或者开发板的除外。
单片机虽然现在可以用高级语言编程,单实质上一般是通过软件翻译工具译成汇编写到片子里的,所以单片机的应用主要是低级的工程控制或者是简单算法,和你的专业是完全脱节的,如果做这个等于你的计算机白学,而软件开发也不可能用到单片机这种东西。
即使你舍弃专业单一的从事单片机开发,那也是不可取的,单片机对于自动化有点像科学计算器相对于数学,一般做技术含量高一些的工作不会太考虑单片机方面的东西,只要算法或者控制思想能够达到要求,具体的活都是底层的技术工人干的,至于技术工人是用这种或者那种控制芯片,采用什么样的编程方法等问题一般不会太关心。就像搞数学的高层技术人员弄出来针对性的公式算法,接下来怎么代入数据来算或者用哪个品牌什么型号的计算器来算,这个虽然他们都懂但是不可能去做,因为这种工作付一中专生即可。
归根结底是没有对单片机应用做好定位:低层次的劳动干的再好也是低层次的劳动,很烂的电锯设计人员也比最好的伐木工人有优势。另外您所参加的单片机校园实践活动这些并非是像电科或者自动化那个层次对单片机的使用。比如你所定义的智能车,自动化定义的智能是有自学习或者通俗一点能自己适应工作环境的含义的,在飞思卡尔汽车设计比赛当中也有人用单片机控制的,但是必须要提出新的智能控制理论或者建立新的智能控制算法并写出论文才敢定义智能二字;再比如机器人,也有用单片机设计的,但是往往都会提出新的平衡算法和力学方程,或者是对硬件比如滤波器,单片机时钟电路,接口等做出突破性的改进才算取得成果,并非是简单的接个数字电路再配点外设写个程序接上好使就行。
所谓的专攻单片机的也有,而且成果很丰硕,但是不适合你的专业。比如吉林大学做的博硕系列开发板就很有市场占有率,再比如我有个老师,提出了一些时钟信号误差规避算法和采用老式通用计算机CPU外接TTL电路设计专有单片机的思想。这些工作对于您的专业很不对口,如果让您设计一款单片机开发板或者给你一些硬件条件让您做一款符合工作环境的专用单片机的话肯定比较困难,所以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专业的工作才是正道,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路,走别人的路就成了歪门邪道了。

单片机有什么特征?

问一下各位单片机答人学单片机有前途么

通用型单片机和专用型单片机,有什么区别?今天算长见识了

国内有哪些单片机,国内常见的单片机厂商有哪些?

“单片机”这个概念太宽泛,想要知道选择好的单片机还是需要选好供应商,知道可以在深圳坂田那边有一个英锐恩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国产MCU前景如何?

复杂应用中32位MCU的能效比更高

MCU是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的芯片。微***一般可以按照其结构特点、指令集、存储器架构以及微***应用进行分类。

单片机位数代表一次运算中参与运算的数据长度,32位单片机的运算能力更强。以目前市场上较主流的8位、16位、32位单片机为例,8位单片机优势为成本较低,在较简单应用中能效比较高;32位单片机功耗低,有较多RAM,可处理多个外部设备,适合应用于复杂场景。

从MCU结构特点来看,32位MCU较4位、8位MCU的运算能力更强,在较复杂的应用中,32位MCU的能效比更高。随着物联网、汽车电子的不断发展,对32位MCU产品的需求提升。

复杂应用场景推动MCU向32位方向发展 但8位产品难以被取代

MCU(微***)与MPU(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自1971年美国Intel公司推出4位微处理器以来,MCU逐渐向算力更强、功耗更低的方向发展,MCU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目前,8位单片机有从传统的8位处理器平台向32位高级RISC处理器平台转变趋势,但8位单片机在简单应用中成本更低,能效比更高,依然难以被取代。

全球与中国MCU产品均以32位为主 但占比差异较大

根据IC Insights,2011-2020年,全球MCU产品中,32位MCU产品占比呈上升趋势,4/8位MCU产品占比呈下降趋势,至2020年32位MCU与4/8位MCU产品分别达62%与15%。

根据中国通用微***市场简报,我国通用MCU主要为通用MCU产品(占比73%)。我国通用MCU产品中,32位和8位MCU为主要产品类型。2020年,32位通用MCU产品占比为54%。与全球MCU产品结构相比,32位MCU产品占比较低。

我国企业纷纷积极布局32位MCU产品

随着技术研发水平的提升以及物联网、汽车电子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纷纷积极布局32位MCU产品。兆易创新主要产品为32位通用MCU产品;中颖电子家电主控MCU产品设计平台由8位逐步过渡到32位;乐鑫科技推出了安全性高、低功耗、搭载RISC-V 32位单核处理器的首款物联网芯片ESP32-C3。从应用领域看,32位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MCU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与应用

总的来说,单片机的发展趋势是向大容量、高性能化、外围电路内装化等方面发展。1、CPU的改进2、存储器的发展3、片内I/O改进4、外围电路内装化5、低功耗化。今后的单片机将是功能更强、集成度和可靠性更高而功耗更低,以及使用更方便。

目前有哪些8位单片机

一般来说,8位单片机最常用的是三个系列:

1、51系列:以intel MCS51为核心,很多公司都买了它的核心,生产自己的51单片机,主要有ATMEL公司(AT89S52等等),STC公司的(比如STC89C52RC),华邦,摩托罗拉,ST都有生产。

2、AVR系列:以ATMEL公司的ATmega16为代表。

3、PIC系列:以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为代表。

另外,还有专用的工业单片机,平时看到得比较少,比如**的合泰、义隆,三星,这些单片机往往体积小,功能很强但比较专一,价格很便宜,比如开发设备很贵,一般人用不起。

前两年出现的STM8实力也非常强。

16位单片机,比较有名的是MSP430以及飞思卡尔系列的诸多产品。

32位的单片机也比较多,不过一般都包含了ARM内核,已经开始向ARM过渡了,比如STM32等等。

基本结构

运算器

运算器由运算部件——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 Logical Unit,简称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等几部分组成。ALU的作用是把传来的数据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输入来源为两个8位数据,分别来自累加器和数据寄存器。ALU能完成对这两个数据进行加、减、与、或、比较大小等操作,最后将结果存入累加器。例如,两个数6和7相加,在相加之前,操作数6放在累加器中,7放在数据寄存器中,当执行加法指令时,ALU即把两个数相加并把结果13存入累加器,取代累加器原来的内容6。

运算器有两个功能:

(1) 执行各种算术运算。

(2) 执行各种逻辑运算,并进行逻辑测试,如零值测试或两个值的比较。

运算器所执行全部操作都是由***发出的控制信号来指挥的,并且,一个算术操作产生一个运算结果,一个逻辑操作产生一个判决。

***

***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时序发生器和操作***等组成,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协调和指挥整个微机系统的操作。其主要功能有:

(1) 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

(2) 对指令进行译码和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于执行规定的动作。

(3) 指挥并控制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

微处理器内通过内部总线把ALU、计数器、寄存器和控制部分互联,并通过外部总线与外部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联接。外部总线又称为系统总线,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实现与各种外围设备连接。

主要寄存器

(1)累加器A

图1-2 单片机组成框图

累加器A是微处理器中使用最频繁的寄存器。在算术和逻辑运算时它有双功能:运算前,用于保存一个操作数;运算后,用于保存所得的和、差或逻辑运算结果。

(2)数据寄存器DR

数据寄存器通过数据总线向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送(写)或取(读)数据的暂存单元。它可以保存一条正在译码的指令,也可以保存正在送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数据字节等等。

(3)指令寄存器IR和指令***ID

指令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

指令寄存器是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中取到数据寄存器中,然后再传送到指令寄存器。当系统执行给定的指令时,必须对操作码进行译码,以确定所要求的操作,指令***就是负责这项工作的。其中,指令寄存器中操作码字段的输出就是指令***的输入。

(4)程序计数器PC

PC用于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以保证程序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因此通常又被称为指令地址计数器。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必须将程序的第一条指令的内存单元地址(即程序的首地址)送入PC,使它总是指向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5)地址寄存器AR

地址寄存器用于保存当前CPU所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设备的地址。由于内存与CPU之间存在着速度上的差异,所以必须使用地址寄存器来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内存读/写操作完成为止。

显然,当CPU向存储器存数据、CPU从内存取数据和CPU从内存读出指令时,都要用到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同样,如果把外围设备的地址作为内存地址单元来看的话,那么当CPU和外围设备交换信息时,也需要用到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

现在主流单片机都有哪些

几种主流单片机简介
目前已投放市场的主要单片机产品多达70 多个系列,500多个品种。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系统或整机厂商定制的专用单片机,及针对专门业务、专门市场的单片机品种。这里仅对部分常见的和常用的单片机系列进行介绍。

(1)8051 单片机
最早由Intel 公司推出的8051/31 类单片机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几种单片机之一。由于Intel公司在嵌入式应用方面将重点放在186、386、奔腾等与PC 类兼容的高档芯片的开发上,随后Intel公司将80C51内核使用权以专利互换或出让给世界许多著名IC制造厂商,如 Philips 、NEC、Atmel、AMD、Dallas、siemens、Fujutsu、OKI、华邦、LG等。在保特与80C51单片机兼容的基础上,这些公司容入了自身的优势,扩展了针对满足不同测控对象要求的外围电路,如满足模拟量输入的A/D、满足伺服驱动的PWM、满足高速输入/输出控制的HSL/HSO、满足串行扩展总线I2C、保证程序可靠运行的的WDT、引入使用方便且价廉的Flash ROM等,开发出上百种功能各异的新品种。这样80C51单片机就变成了众多芯片制造厂商支持的大家族,统称为80C51系列单片机。客观事实表明,80C51已成为8位单片机的主流,成了事实上的标准MCU芯片。

(2)MOTOROLA 单片机
MOTOROLA 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片机厂商,品种全、选择余地大、新产品多是其特点。在8 位机方面有68HC05 和升级产品68HC08。68HC05有30 多个系列,200 多个品种,产量已超过20 亿片。16 位机68HC16 也有十多个品种。32位单片机的683XX 系列也有几十个品种。MOTOROLA 单片机特点之一是在同样速度下所用的时钟频率较Intel 类单片机低得多,因而使得高频噪声低、抗干扰能力强,更适合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及恶劣的环境。

(3)Microchip 单片机
Microchip单片机是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单片机。它的主要产品是16C系列8位单片机,CPU 采用RISC 结构,仅33 条指令,其高速度,低电压,低功耗,大电流LCD 驱动能力和低价位OTP 技术等都体现出单片机产业的发展新趋势。且以低价位著称,一般单片机价格都在一美元以下。由美国Microchip 公司推出的PIC 单片机系列产品,已有三种系列多种型号的产品问世,从电脑的外设,家电控制,电讯通信,智能仪器,汽车电子到金融电子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Microchip 单片机没有掩膜产品,全都是OTP 器件(近年已推出FLASH型单片机——编者注)。Microchip 强调节约成本的最优化设计、使用量大、档次低、价格敏感的产品。

(4)Atmel 单片机
ATMEL 公司的90 系列单片机是增强 RISC内载 Flash 的单片机,通常简称为 AVR 单片机,90 系列单片机是基于新的精简指令RISC 结构的。这种结构是在90 年**发出来的综合了半导体集成技术和软件性能的新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在8 位微处理器市场上AVR 单片机具有最高 MIPS mw 能力

(5)NEC 单片机
NEC 单片机自成体系,以8 位单片机78K 系列产量最高,也有16 位、32位单片机。16位以上单片机采用内部倍频技术,以降低外时钟频率。有的单片机采用内置操作系统。NEC的销售策略著重于服务大客户,并投入相当大的技术力量帮助大客户开发产品。

(6)东芝单片机
东芝单片机从4 位单片机到64 位单片机,门类齐全。4位机在家电领域仍有较大的市场。8 位机主要有870 系列、90 系列等,该类单片机允许使用慢模式,采用32K 时钟时功耗低至10uA 数量级。CPU内部多组寄存器的使用,使得中断响应与处理更加快捷。东芝的32位单片机采用MIPS3000A RISC的CPU结构,面向VCD、数字相机、图像处理等市场。

(7)富士通单片机
富士通有8 位、16位和32 位单片机,其中8 位单片机主要有3V 产品和5V 产品,3V产品应用于消费类及便携设备,如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表、小家电等,5V产品应用于工业及汽车电子。8位单片机有8L 和8FX 两个系列,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两个系列。16位主流单片机有MB90F387,MB90F462,MB90F548,MB90F428 等,这些单片机主要是采用64脚或100 脚QFP 封装,1路或多路CAN 总线,并可外扩总线,适用于电梯、汽车电子车身控制及工业控制等。32位单片机采用RISC 结构,主要产品有MB91101A,它采用100 脚QFP 封装,超低成本,可外扩总线,适用于POS 机、银行税控打印机等;MB91F362GA,208 脚QFP 封装,CAN 总线,可外扩总线,适用于电力及工业控制等;MB91F364GA,120 脚LQFP 封装,CAN 总线,I2C等丰富通讯接口,支持低成本的在线仿真技术(AccemiCMDE),广泛适用于要求高性能低成本的各种应用。富士通公司注重于服务大公司、大客户,帮助大客户开发产品。
自单片机在上世纪70 年代产生以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工艺技术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单片机将会不断出现。

单片机市场价格是多少?

看功能型号,PIC的比51的要便宜一半,51的小者5块,多者几十块不等,AT89S52就要8到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