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阮冰歌 给各位分享华北地区有什么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蜜灌是什么动物?(蜜灌是什么动物生肖)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蜜灌是什么动物?

大概你说的是蜜獾(mi huang)吧?
蜜獾(学名:Mellivora
capensis)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动物,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它们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蜜獾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包括雨林、开阔的草原和水边,一般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蜜獾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型哺*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也吃眼镜蛇和蒙巴蛇一类的毒蛇。

蜜獾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雨林、开阔的草原以至于水边,要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哺*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连眼镜蛇和黑曼巴蛇一类的毒蛇也吃,并且不止一次吃掉3米甚至更大的南非蟒。
不过它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 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蜂窝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蜜獾因为它的伙伴——聪明的蜜源向导而闻名。鸟呼唤蜜獾跟随着自己,把蜜獾带到蜜蜂的家。它依靠这哺*动物强壮的爪子,击破它先前发现的蜂巢。这种奇怪的伙伴关系还有待于科学的论证。但是这些人不仅亲眼目睹了这种合作,而且他们也很规律地跟从鸟儿的引导。鸟儿飞来飞去召唤着采蜜人,把他们引导到几公里以外的一个蜂巢去。研究表明,这种鸟知道方圆250平方公里内的每一个蜂巢的位置。采蜜人依靠鸟维持生活,每次总是留下一些蜂巢作为回报。对于蜜獾来说——它的祖先也许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和鸟儿建立起了这种关系。

蜜獾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体型和獾的体型相当,蜜獾身体厚实,头部宽阔,眼睛小,外观看不出耳朵,有个外观平钝的鼻子。体长约60至102厘米,另加尾长约16至30厘米,高约23至30厘米。雄雌间的体型差异甚大,雄性的体重有时是雌性的二倍。

蜜獾的分布范围很广,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直到中东欧。

蜜獾通常在非洲和亚洲的南部和西部出现。吉尼斯世界纪录把它命名为“最大胆的动物”。这种动物表面看起来很可爱,实际上几乎会攻击所有东西,它很聪明能够知道敌人的弱点。例如,当面对的是一个男人它会攻击他的**。它也是为数不多的使用工具的一种动物,例如用原木作为梯子。蜜獾喜欢蜂蜜,它们会不顾自身的安危直接冲进蜂箱—这往往不幸的导致其死亡。蜜獾能**鳄鱼,而且它是非常有效的蛇**。它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吃掉5尺的蛇。

蜜獾对蛇毒有很强的抵抗力,是世界上少有的对蛇毒有抵抗力的动物之一。对待异类性格凶猛、好斗。性格勇敢,坚毅,顽强。捕猎效率很高,与其它掠食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蜜獾总是不停的捕食以满足自己不断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其他的掠食动物往往在捕食一次之后进行休息。

一只雄性蜜獾每小时能轻轻松松地奔跑9.6公里,它的活动范围超过200平方英里甚至更大。
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蜜獾白天也觅食,善于挖洞,蜜獾有力的**不是它的爪子和牙齿,而是它的凶猛。几乎什么都不怕,非洲豹捉到它要用1小时才能将它**,因为它的皮毛光滑韧性强,很难伤到体内,,蜜獾同类有自残现象,尤其对幼崽,只有一半幼崽能长到成年。蜜獾的猎物约有60种,从小昆虫到小兔子,它们都能吃。即使是有毒的南非眼镜蛇和蝰蛇,蜜獾也能不费太大力气就得手。蜜獾似乎对最毒的毒蛇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就算毒蛇能咬到蜜獾也没什么用,它仍然会被蜜獾吃掉。
不过蜜獾也并不是所向无敌,他们常常死在狮子和花豹的手上。

雌性蜜獾要比雄性蜜獾小一些,它们为了觅食和哺育后代,活动范围也超过50平方英里。一只母蜜獾每三五天就要叼着自己两个月大的孩子,疾奔1英里多去寻找新的洞*。一旦幼兽能够自己行走,母蜜獾和孩子就会分开在不同洞*居住,以此来降低被捕食者发现的几率和寻找更多的食物。

蜜獾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
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蜜獾因为它的共生伙伴,聪明的响蜜鴷作为蜜源向导而闻名。响蜜鴷呼唤蜜獾跟随着自己,把蜜獾带到蜜蜂的家。响蜜鴷依靠这位哺*动物强壮的爪子,击破它先前发现的蜂巢。这种奇怪的伙伴关系还有待于科学的论证。因为采蜜人亲眼目睹了这种合作,他们也很规律地跟从响蜜鴷的引导,在鸟儿飞来飞去的召唤下,人们被引导到几公里以外的蜂巢去。研究表明,响蜜鴷知道方圆250平方公里内的每一个蜂巢的位置。采蜜人依靠响蜜鴷维持生活,每次总是留下一些蜂巢作为回报。

我想养獾去哪里买獾种

蜜灌是什么动物?

.我只知道养猪的话要去网易

真正的雌獾有多大?

500至700毫米  【尾长】:150至200毫米  【体重】:10至12公斤  【毛色】:獾的脊背从头到尾长有长而粗的针毛,颜色是黑棕色与白色混杂,呈现棕灰色。  【寿命】: 10~25年  【保护级别】:地方常见,在部分草原地区属于害兽。  【形态特征】:  体形粗实肥大,四肢短,耳壳短圆,眼小鼻尖,颈部粗短,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长。鼻端具有发达的软骨质鼻垫,类似猪鼻;四肢较粗而强,趾端均生有强而粗的长爪,爪长近似趾长。  【地理种群差异】: 獾是食肉目鼬科兽类的通称。约6属共9种。中国有3种:狗獾、猪獾和鼬獾。  【分布情况】: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和北美洲。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物种状况】:狗獾、猪獾地方常见,袋獾、狼獾已收到相关法律保护。   【生活习性】:嗅觉灵敏,善掘土,*居。昼伏夜出。大多数种类独居生活。  【食性】:獾的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类、小爬行类等。  【生活环境】:  山地、森林、草原、丘陵、盆地、溪流湖泊均有分布,适应能力较强。  【生理特征】:  1~2岁性成熟,獾每年只繁殖1次,一般在8月初至9月底开始交配。公、母**后,其胚泡滞育期较长,受精卵2~3个月内不着床,在子宫内处于游离状态,受精卵着床后即开始发育。一般到第二年的4~5月份产仔。妊娠期230天左右,每胎产仔3~4只。幼獾35日龄左右睁开眼睛。经过5~6个月的生长发育,秋末冬初时幼獾基本长大。   【经济价值】:  獾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珍贵野生经济动物。皮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皮毛,其皮革制品美丽大方,色彩艳丽,是制作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为三色毛,两端白色中间黑棕,毛杆粗细适中,弹性好,耐磨,制成女大衣漂亮美观,是皮革抢手货。獾毛还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獾肉可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的佳肴。獾油是由獾子的脂肪提取的油脂。是治疗烫伤、烧伤的有效药物。  【世界上几种地方性常见的獾类】:  獾是鼬科动物中体型较大的杂食性兽类;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1、狗獾  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野生动物。  狗獾体重约10-12公斤,体长45—55厘米。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 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褐色,毛尖白色,体侧白色毛较多。头部有白色纵毛三条;面颊两侧各一条,**一条由鼻尖到头顶。下颌、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栖息在丛林、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类、小爬行类等。  2、猪獾   猪獾遍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区。国外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等地也有分布。体形大小似狗獾,二者区别主要在于猪獾的鼻垫与上唇间*露,吻鼻部狭长而圆,酷似猪鼻。体重10千克以上,体长650-700毫米。全身浅棕色或黑棕色,另杂以白色;喉及尾白色;鼻尖至颈背有一白色纵纹,从嘴角到头后各有一道短白纹。从平原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地都有栖居,生活习性与狗獾相似*居,住岩洞或掘洞而居,性凶猛,叫声似猪。视觉差,嗅觉发达。夜行性。食性杂,尤喜食动物性食物,包括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蝼蛄、天牛和鼠类等,也食植物性食物,有时盗食农作物玉米、小麦、白薯和花生等。有冬眠习性。立春前后**,怀孕期3个月左右,于4-5月产仔,每胎2-4仔。獾油治烫伤,对痔和胃清疡有一定疗效。针毛可制毛刷和笔。  3、狼獾  狼獾主要生活在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的丛林之中,我国的东北有时也能看到它们的足迹。大概是因为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而得名。实际上,狼獾属于鼬鼠家族,而且是该家族中最大的动物,身长可达1米,重达25公斤,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  狼獾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只有到**期才肯聚在一起。它们活动的范围很大,母獾的领地可达50~300平方公里,公獾更大,甚至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往往覆盖了好几个母獾的领地。母獾对自己的领地防守得很严,特别是在**期及喂养幼仔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对于任何胆敢来犯的母獾都会给以坚决的回击,严防第三者插足。但对于前来求婚的公獾又另当别论,因为这正是它求之不得的。狼獾的妊娠期很长,约120天左右,然后产下一窝幼仔,一般为1~3只,有时多达4只,两年后成熟,开始繁殖。  狼獾食性很杂,鸟蛋、小鸟、旅鼠甚至秋天的浆果都吃,但其主要食物是驯鹿,特别是在冬天,当驯鹿群从北极草原回到边缘丛林的时候,它们就会大开杀戒,跟在猎物后面穷追不舍。由于它的腿短,脚大,所以在厚厚的积雪上奔跑起来比腿长而蹄小的驯鹿容易得多。据计算,它们踩在雪上的压强只有驯鹿的1/10,所以得心应手,很容易捕到猎物。一旦捕到驯鹿,便会很快将它肢解,一部分当场吃掉,其余则分几个地方埋藏起来,以备在漫长的冬季找不到食物时再扒出来享用。有时当寻找食物特别困难时,它们也会饥不择食,靠狗熊或狼群的剩汤残羹甚至腐尸充饥,因而得一别名即“贪吃的家伙”。实际上它们只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必须吃饱肚皮而已。  爱斯基摩人视狼獾的毛皮为宝物,因为这种毛皮即使在气温非常低的情况下,遇到嘴里哈出来的蒸气也不会结冰,仍能保持柔软干燥。这对在户外活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脸周围的皮毛结起冰来,就会很容易把脸部冻伤。狼獾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森林,是一种不知疲倦地到处游荡的食肉兽,昼夜能跑三、四十公里,更以贪食知名。虽然经常吃其他野兽吃剩的尸体,但也会袭击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  4、袋獾  袋獾曾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现仅见于塔斯马尼亚省。身长525-800毫米,尾长230-300毫米,体重4.1-11.8千克。毛色深褐或灰色,喉部及臀部具有白色块斑,吻为浅粉色。体形与鼬科动物相近。腹部生有育儿袋。出没于灌木与高草生境中,昼伏夜出。行走时总在不停地嗅地面,似乎在寻找食物。食性以肉食为主,吃昆虫、蛇和鼠类等,偶尔也吃些植物。是单配制的动物。每年3月份开始繁殖。妊娠31天后,可产下2-4个重0.18-0.29克的幼仔。幼仔在育儿袋中生活3个月后才放开吸吮的*头;105天后离开育儿袋,但整个哺*期达8个用。母兽2岁性成熟。动物园饲养的个体,寿命为8年零2个月。  袋獾常以路边、旷野里的动物尸体为食。它们胃口好得很,从不挑肥拣瘦,有什么就吃什么。贪吃,从不满足:袋獾可以在30分钟之内吃下差不多相当于自己体重40%的食物,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美餐的机会。它们也常常在农田附近游荡,因为那里常会发现腐肉。一般情况下,袋獾有机会就吃,从不满足。·手指柔软、有韧性,可以做出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高难度动作:袋獾长有异常柔软的大拇指,嘴巴更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威力。张开之后可以形成180度的角!袋獾少言寡语,羞涩怕人。它们一般等到夜里大家都睡了才外出觅食,而且都是独来独往。袋獾安分守己,不愿招惹是非,会尽量避免与其他动物发生冲突。它们以腐肉为食,偶尔也会大吼一声,去攻击年幼或受伤的动物,尝尝鲜物。   世界上哺*动物中最凶猛的咬人动物是什么?答案不是老虎、狮子,而是看似温顺、可爱的肉食有袋类动物袋獾。这是科学家首次估计肉食哺*动物的咬人的力量。澳大利亚科学家分析了39类灭绝和幸存肉食哺*动物的犬齿,且考虑到动物撕咬力量和其身体大小的相对关系。结果发现,常常被人们所低估的袋獾是现在活着的撕咬力量最大的哺*动物。事实上,一只6公斤重的袋獾能够**30公斤重的袋熊。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3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狮是已经灭绝的肉食动物中撕咬力量最大的,高达100公斤。袋狮的撕咬能力是现在活着、身体大小一样的狮子的三倍。另外,胎生哺*动物,如非洲猎犬、美洲虎和云豹的撕咬能力非同寻常。之前有研究称,肉食哺*动物的脑量越小就留给咀嚼肌更多空间,令其撕咬力量更大。因此,脑量越小的肉食哺*动物的撕咬能力越大的说法就被一些科学家提出。科学家发现,胎生肉食哺*动物的脑量平均是有袋类的2.5倍。  5、蜜獾  蜜獾虽然属鼬科动物,但却单列一个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这处亚科只有蜜獾一属一种动物。  蜜獾的分布范围很广,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直到苏联。体长60-77厘米,肩高一般25-30厘米。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不怕蜂蜇蛇咬。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雨林、开阔的草原以至于水边,要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哺*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连眼镜蛇和蒙巴蛇一类的毒蛇也吃。不过它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 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鸣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养殖技术】  獾的人工养殖方法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种养殖业

2020***教师化学教案-二**碳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二**碳的性质,知道二**碳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碳的性质;难点:CO2与水的反应,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三、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1)投影仪、导管、烧杯、试管、铁架台、玻璃管、酒精灯、单双孔塞;

(2)澄清石灰水、新鲜鸡血、抗凝血剂、CuO、干冰。

学生用具:

(1)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集气瓶、烧杯、酒精灯、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软塑料瓶;

(2)石灰石、稀**、木条、蜡烛、石蕊溶液、花、稀醋酸。

四、教学过程

[导入]CO2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CO2的性质。

[学生活动]制取CO2并收集到三个集气瓶、一个软塑料瓶中。

[活动与探究]

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

[讨论交流]

1.向烧杯中倾倒二**碳时,下面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同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向软塑料瓶中加入水,盖紧瓶塞后,发现塑料瓶向内凹陷。这说明二**碳易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

3.二**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介绍]二**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碳的这一性质。

[设问]二**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活动探究]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小花和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碳,二**碳与石灰浆〔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墙壁越来越硬,刚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引导]前面我们分析了气态二**碳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二**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碳叫“干冰”。下面我们了解干冰的性质。

[展示]干冰[学生观察描述]干冰周围有大量白雾。

[介绍]干冰是一种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在常压和-78.5℃时升华,升华时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为水滴**在一起形成雾。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的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就是这样形成的。

[设问]二**碳有广泛的用途,请你根据所学二**碳的性质总结它的有关用途。

[学生讨论总结]

1.二**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温室里的气体肥料。

2.能灭火。

3.因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创造云雾缭绕的景象;还可作制冷剂,用于冷藏食物。

5.可用来检验澄清石灰水。

6.是一种很好的化工原料。

[过渡]二**碳的用途这么大,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没有负面影响呢?

[介绍]温室效应:空气中二**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二**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大气中的二**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讨论]谈谈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应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发言]

1.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

2.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3.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采取以下措施: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究了二**碳的性质,并能用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又分析了二**碳的功与过,了解了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作业]辨析“CO2的功与过”。

五、板书设计

以上是《二**碳的性质》教案,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动物獾是保护动物吗?

獾,是市级保护动物而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獾(学名:Meles meles)也叫狗獾、欧亚獾,是分布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哺*动物,属于食肉目鼬科。獾被单独列入獾属。共有5个亚种。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耳端为白色。主要吃蚯蚓,但也吃昆虫、甲虫和小型哺*动物。獾与美洲獾同属鼬科,但并非同一物种,无论是分布地、食性或习性,均有较大差别。

扩展资料:

一、形态特征

体形粗实肥大,四肢短,耳壳短圆,眼小鼻尖,颈部粗短,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长。脊背从头到尾长有长而粗的针毛,颜色是黑棕色与白色混杂,呈现棕灰色;鼻端具有发达的软骨质鼻垫,类似猪鼻。

四肢较粗而强,趾端均生有强而粗的长爪,爪长近似趾长。獾依靠灵敏的嗅觉,拱食各种植物的根茎,也吃蚯蚓和**的昆虫幼虫,或者在溪边捕食青蛙和螃蟹,或者在灌木丛中捉老鼠,甚至吃动物腐烂的尸体。

二、经济价值

獾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珍贵野生经济动物。

皮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皮毛,其皮革制品美丽大方,色彩艳丽,是制作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为三色毛,两端白色中间黑棕,毛杆粗细适中,弹性好,耐磨,制成女大衣漂亮美观,是皮革抢手货。獾毛还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獾

獾子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