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蓝冲菱 给各位分享圆砾粒径是什么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勘中的圆砾层与卵石层的区别(地勘中的圆砾层与卵石层的区别是)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地勘中的圆砾层与卵石层的区别

1、粒径大小不同:

地勘中的圆砾层与卵石层的区别

卵石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圆砾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

2、形成方式不同:

卵石指的是风化**经水流长期搬运而成的粒径为60~200mm的无棱角的天然卵形颗粒;砾石(卵石)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形成的。砾石(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

含有小石子的卵石,其形成原因是破碎的岩块,经长距离搬运使棱角消失,形成圆柱体,圆锥或椭圆体的石子(或称卵石、砾石),再经胶结的**称为砾石。

扩展资料:

碎石土是由颗粒较大的碎石和颗粒较小的土粒组成,由于其来源广泛,压实后具有强度高、变形小、渗透性好的优点,因而在修筑水利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机场建设、地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颗粒形状以及大小,由大到小,包括: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与之相应的人工碎石土指在天然土里掺入漂石、块石或卵石、碎石或圆砾、角砾,使得粒径在 20~200mm之间的颗粒含量不低于50%,含量超过50%的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

将大于38mm碎石颗粒含量超过30%的土称为碎石土,可将其分为密实型和空隙型2种:

1、密实型:大于38mm颗粒含量为3%~50%的碎石土;

2、空隙型:大于38mm颗粒含量为大于50%的碎石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碎石土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分别包括什么

自然地理:气候(光照、降水、热量),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湖泊,土壤,植被

人文地理:农业,工业,聚落,交通,商业贸易,产业,人口等等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综合理论部分、通论部分(部门人文地理学)和专论部分(区域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扩展资料:

人文地理学综合理论部分主要指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人文地理学通论部分可分为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分为社会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人文地理学专论部分则包括对各种地区人文要素的区域地理研究。

经济地理学是以阐释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分配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为主要任务。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的商业活动空前繁荣,从而产生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文地理 百度百科——自然地理

地勘中的圆砾层与卵石层的区别

1、粒径大小不同:

卵石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圆砾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

2、形成方式不同:

卵石指的是风化**经水流长期搬运而成的粒径为60~200mm的无棱角的天然卵形颗粒;砾石(卵石)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形成的。砾石(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

含有小石子的卵石,其形成原因是破碎的岩块,经长距离搬运使棱角消失,形成圆柱体,圆锥或椭圆体的石子(或称卵石、砾石),再经胶结的**称为砾石。

扩展资料:

碎石土是由颗粒较大的碎石和颗粒较小的土粒组成,由于其来源广泛,压实后具有强度高、变形小、渗透性好的优点,因而在修筑水利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机场建设、地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颗粒形状以及大小,由大到小,包括: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与之相应的人工碎石土指在天然土里掺入漂石、块石或卵石、碎石或圆砾、角砾,使得粒径在 20~200mm之间的颗粒含量不低于50%,含量超过50%的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

将大于38mm碎石颗粒含量超过30%的土称为碎石土,可将其分为密实型和空隙型2种:

1、密实型:大于38mm颗粒含量为3%~50%的碎石土;

2、空隙型:大于38mm颗粒含量为大于50%的碎石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碎石土

铁路土工试验图的分类是如何定名的?其中,细粒含量说的是2mm筛下?还是0.075mm筛下的?十分感谢!!

从筛分结果看,根据TB10001-2005 路基设计规范 定名,(例如,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量的50%就定名为粗角砾土或者粗圆砾土,大于5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量的50%就定名为细角砾或者细圆砾土,依次类推,从上往下定名,符合了就停止,角砾是以尖棱桩为主叫角砾,以**为主就叫圆砾)。
细粒含量是指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沙子按照粒径分类,分几类?哪几类?

沙子粒径0.25-0.35mm为细沙,粒径0.35-0.5mm为中沙,大于0.5mm的由称为粗沙

土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参照《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可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

土是地壳表面最主要的组成物质,是**圈表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受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松软物质。土壤和母质层的区别表现在于形态、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矿物学特性等方面。

简介

土的水理性质一般指的是粘性土的液限、塑限(由实验室测得)及由这两个指标计算得来的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这几个指标也是工程中必需提供的。对于饱和粘性土还有灵敏度和触变性。

粘性土由于含水量的不同,分为固态、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这即是粘性土的稠度状态。各稠度状态间的临界含水量称界限含水量,界限含水量随粘粒含量和矿物成份的不同变化较大,也反映出工程地质性质的显著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