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裴近柳 给各位分享黄酒原材料分类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黄酒都有哪些种类啊?(黄酒都有哪些种类啊)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黄酒都有哪些种类啊?
1.根据主要原料、曲药和酿造方法分类 根据酿造选用的主要原料、曲药和酿酒方法的不同,黄酒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1)用糯米或大米作主要原料,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代表为绍兴酒,另外,苏州、温州的仿绍酒、宁波黄酒、嘉兴黄酒,无锡老廒黄酒、丹阳甜黄酒、江*黑黄酒等,虽酿酒
方法上各有特点,但基本属于同一类型。
(2)用糯米或大米作主要原料,以红曲、白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代表为福建产的红曲酒,温州、金华一带也产红曲酒。
(3)用黍米作主要原料,以天然发酵的块状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代表是山东黄酒,东北黄酒也属于同一类型。
(4)用大米作主要原料,以纯种米曲霉和清酒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代表是吉林清酒。
2.根据含糖类分类 根据酒的含糖多少区分,大体也可分为四类: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和甜黄酒。根据NY/T 897-2004绿色食品黄酒中规定,其总糖含量(葡萄酒)分别为15.0g/L以下、15.1~40.0g/L, 40.1~100g/L; 100g/L以上。以绍兴四种主黄酒为例、四种类型的代表分别为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
近年来,除开发用籼米、玉米酿造黄酒外,还涌现出很多新品种,如汽黄福、低度黄酒以及果味型黄酒、花香型黄酒、嗜好型黄酒、滋补型黄酒等花色品种。
黄酒怎么分类别
黄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酿造酒,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因其酒液呈**而取名为黄酒。黄酒以糯米、大米或黍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而成。黄酒为低度(15%-18%)原汁酒,色泽金黄或褐红,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浸出物,营养价值高。成品黄酒用煎煮法灭菌后用陶坛盛装封口。酒液在陶坛中越陈越香,故又称为老酒。
黄酒之分类:
黄酒品种繁多,制法和风味都各有特式,主要生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一带,以浙江绍兴的产品最为著名。黄酒大致可分为:
1、按原料和酒曲分:
糯米黄酒
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
黍米黄酒
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
大米黄酒
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
红曲黄酒
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
2、按生产方法分:
淋饭法黄酒将糯米用清水浸发两日两夜,然后蒸熟成饭,再通过冷水喷淋达到糖化和发酵的最佳温度。拌加酒药、特制麦曲及清水,经糖化和发酵45天就可做成。此法主要用於甜型黄酒生产。
摊饭法黄酒
将糯米用清水浸发16至20天,取出米粒,分出浆水。米粒蒸熟成饭,然后将饭摊于竹席上,经空气**达到预定的发酵温度。配加一定分量的酒母、麦曲、清水及浸米浆水后,经糖化和发酵60至80天做成。用此法生产之黄酒品质一般比淋饭法黄酒较好。
喂饭法黄酒
将糯米原料分成几批。第一批以淋饭法做成酒母,然后再分批加入新原料,使发酵继续进行。用此法生产之黄酒与淋饭法及摊饭法黄酒相比,发酵更深透,原料利用率较高。这是中国古老的酿造方法之一。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盛行。现在中国各地仍有许多地方沿用这一传统工艺。著名的绍兴加饭酒便是其典型代表。
3、按味道或含糖量分:
˙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
˙半干型酒(0.5%-5%)
˙干型酒(0.5%以下)
4、按其他不同方式分:
根据酒的颜色取名:
˙如元红酒(琥珀色)
˙竹叶青(浅绿色)
˙黑酒(暗黑色)
˙红酒(红**)
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取名:
˙加饭酒(原料用米量加多)
˙老廒酒(将浸米酸水反复煎熬,代替浸米水,以增加酸度,用来培养酵母)
根据包装方式取名:
˙花雕(在酒坛外绘雕各种花纹及图案)
根据特殊用途取名:
˙女儿红(女儿在出生时将酒坛埋在**,待女儿出嫁时取出,敬饮宾客)
黄酒的分类有哪些
传统的绍兴黄酒分为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四大类,而现代黄酒的分类法,则分为下列几类:
干黄酒分类:含糖量少,比较清爽,并不影响其口味醇和,代表是绍兴元红酒。
半干黄酒分类:大致上相当于人们口语中的“加饭酒”,绍兴酒中高品质的代表,无论是香甜度还是口感,都最合适。花雕便是一种陈年加饭酒。
半甜黄酒分类:以成品黄酒代水,再发酵酿制的黄酒比如绍兴善酿酒,即是用1-3年的元红酒再酿造而成,其中尤其以沈永和的善酿酒最为著名。
甜黄酒分类:先酿成甜酒,再兑入高浓度的白酒或烧酒发酵而成。大致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封缸酒或绍兴香雪酒,常常也用来添加到半干型黄酒中,以增加其浓度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