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汪诗炎 给各位分享配件清洗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零件清洗过后的干净程度的指标如何定?(零件清洗标准)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零件清洗过后的干净程度的指标如何定?

关于零件表面清洁度的标准目前还是比较少的,常见的标准如VDA 19/ISO 16232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标准。但这两个标准主要的针对小颗粒碎屑污染物的,如果对于有机物污染的评估的话,目前貌似还未有这方面的标准,不过可使用SITA清洁度仪进行测量,以RFU值作为评估标准。

有哪些标准是可以评估和测量零件是否清洗得干净的?

零件清洗过后的干净程度的指标如何定?

关于零件表面清洁度的标准目前还是比较少的,常见的标准如VDA 19/ISO 16232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标准。但这两个标准主要的针对小颗粒碎屑污染物的,如果对于有机物污染的评估的话,目前貌似还未有这方面的标准,不过可使用SITA清洁度仪进行测量,以RFU值作为评估标准。

机械零件清洗的原则是什么?清洗后零部件应怎样保管?

精密零件的清洗一般必须使用专用的清洗剂,罐装的高压**,很贵,但是清洗效果很好,易挥发,零件不会生锈。普通零件的清洗可以用水洗,但必须加入零件清洗剂(袋装的,有点像皂粉,但湿湿的,价格便宜)以防生锈,清洗之后风干即可,如果有高压空气吹干更好,不过这类清洗剂很伤手,清洗时应戴上手套。清洗后的零件要保管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必要时可以薄薄的涂上一层黄油。平板类的零件必须平放,中间不得悬空;轴类零件不能平放,必须垂直悬吊,防止弯曲。

什么是生活 ,生活是怎么解释

发动机维修4s店和汽修厂的零件一样吗

汽车修理配件有原厂的和副厂件之分!价钱差价也不小!

汽车清洗的方法有哪些?

一、严禁用高压水*进行清洗
虽然发动机舱内的部件很多都做了防水处理,但很多汽车均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舱里会安装有发动机电脑、变速箱电脑、点火电脑及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如果这些电子原件接触到水,有可能会出现短路,留下自燃隐患。另外,用水直接冲洗发动机舱,水珠很难清理干净,残留在发动机舱内,久而久之会令电气接口**导致传导**,不仅带来隐患,也损害器件。
二、不要在热车状态下清洗
除了不能直接用水冲洗发动机舱,更不要在热车状态下清洗发动机舱。热车状态下洗车很容易产生水蒸气,如果水蒸气渗透进电路和其他设备上,那今后发动机就会大小故障不断,严重缩短发动机寿命,徒增许多麻烦与烦恼。
三、如何自己动手清理发动机舱
1.准备清洗工具
自己动手清理发动机舱,可以节省一些费用,但要提前准备好这些工具:发动机舱清洗剂和发动机线束护理剂、一把较窄小的小刷子、一双手套、一条吸水性强的布和一个口罩(发动机舱清洗剂具有刺鼻性气味,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电路防水**和一个喷壶。
2.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清洗发动机舱的污水会污染环境,所以慧悦康国际建议找一个下水好的地方停放汽车,然后再开始清洗工作。
3.拆卸发动机装饰盖
为了发动机舱的美观,很多汽车都安装了塑料装饰盖,塑料装饰盖都是用卡子固定的,直接用手抓住盖子的边缘向上拔就可以拆下来,不过有些汽车的盖子会连接其他管路,人人提醒,拔下来之前需要先拆下所有的管路。
4.清洗污垢
先用布或者是刷子对发动机舱进行简单除尘,然后就可以用发动机外表清洗剂操作。如果汽车是刚刚熄火,就稍微等几分钟,等发动机**了再进行清洗。
首先,摇晃发动机舱清洗剂瓶子,使其均匀,然后均匀喷洒在发动机舱的零件上,喷洒距离以15厘米左右比较合适。但是需要注意,保险盒、点火线圈、发电机和E-CU行车电脑等零部件是不能沾上水或者清洗剂的,可以把清洗剂喷在一块布上面,对这些“特殊”零件进行擦拭即可。
其次,用小刷子清理已经喷过清洗剂的地方。油泥比较厚的地方,多喷一些清洗剂,同时用小刷子进行清洗,效果最佳。部件之间的缝隙需要耐心刷干净,因为之后还要喷上养护剂,如果洗不干净,脏东西就会被封在里面了;发动机进气管一般为塑料材质,很容易粘上油泥,颜色很难看且不容易洗掉,需要用刷子仔细清洗;发动机舱内会有很多管路,有走电的也有走油液的,他们也需要洗干净,防止油泥和其他污物对他们进行腐蚀,造成泄露;也别忘记塑料装饰盖,也要清洗一下。
第三,在所有部件都清洗完之后,大约等待5分钟左右,待清洗剂完全将油泥瓦解后便可以用清水冲洗干净了。
第四,风干之前,需要仔细用清水将清洁剂冲洗干净,这里说的用水清洗并不是玩命去冲,只需将已经化开的油泥冲下去。清洗设备可以使用矿泉水瓶或者浇花的喷壶,比起高压水*的副作用要小多了。
第五,在用水全面清洗过之后,一定要将发动机舱内部件上的水都弄干净,气*吹干是最好的方式,但如果自己洗的话,可以用麂皮或吸水性能好的布将发动机舱内部件擦干,然后待其完全晾干。
第六,最后将“线束护理剂”均匀地喷在发动机舱内的线束、各种管路和其他零部件上即可。

手术室环境物表中的清洁与消毒有哪些标准?

一、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严防混淆。
2、无菌敷料及无菌器械包,均有专人(人员名单)负责,保持柜厨清洁、干燥。
3、灭菌后物品应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室的专用柜内(离地面20cm、距天花板50 cm、离墙5cm以上),无菌包注明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先灭菌的先用,日期近的排在后面,排列整齐清楚,以便于保管和使用。包外要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化学指示带、签名。 4、负责人(值班)应每天检查无菌包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在未污染及包布未破损情况下保存7天,纸塑包装为6个月,过期或包装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包一经打开,24小时内有效,过期重新灭菌。

二、一次性物品管理

1、一次性物品的购入需经过院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和审定。
2、对进入手术室内的一次性物品要严格把好包装、产品质量、消毒灭菌情况和价格关。对产品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项目逐一按要求确认。 3、每次使用一次性物品打开包装前,必须再次确认灭菌方法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有无破损、潮湿。
4、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存放在专用的无菌物品存放库内并设专人定期检查,进货、发放、管理,不许与非灭菌物品和其他仪器存放一起。 5、使用和开启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6、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或毁形,不得随意丢弃。锐利的物品,血液及其他有机物污染的物品应单独专门处理。
7、开启但未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原则上不得自行重新灭菌,制造商通过广泛的管理及测试手段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清洁、无毒、无致热性,具有相容性,无菌并质量稳定,自行重新灭菌便解除了制造商的责任。如必须重新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就要对使用中的安全和效用负责

三、手术器械管理

1、无菌手术包及手术仪器由值班护士每天检查使用期限与使用性能,腔镜仪器每周检查维护,设专人管理,所有手术器材由专管护士每周大检查一次。
2、贵重手术器材设专柜上锁,定位、定量,定册、专人管理,设立“贵重手术器材登记本”,由专管护士负责每周清点与使用后销账,防止器械丢失。
3、外来手术器材由供应商送供应室交接清点,清洗、灭菌。 4、耐温、耐湿的手术器械及物品首选高压蒸汽灭菌,不能高压灭菌的器械及物品选用低温气体灭菌或内镜灭菌机灭菌。禁止使用福尔马林熏箱作为手术器械灭菌。
5、手术器械使用后应立即清洗祛除污迹、血迹,同时检查器械的性能与配件状况。
6、常规手术器械:日间手术结束,器械经初步清洗后即送供应室处理。夜间手术,器械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后次晨送供应室。污染手术器械先浸泡于2000mg/L含氯消毒液30分钟,再按以上方法处理。 7、腔镜手术结束后,腔镜器械经初步清洗后即送供应室处理。 三、无菌溶液管理
1、各种无菌溶液,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静脉注射溶液不得超过2小时,稀释液不得超过12小时。
2、大包装碘伏、酒精密闭保存,注明开启日期,有效期为30天,小剂量包装有效期为7天。
3、手术用洗手液、消毒凝胶注明开启日期及失效期。
4、各种消毒液的浸泡方法,药物浓度等要符合要求。定期更换,手术器械浸泡前按要求做好化学浓度的监测。

四、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1、各类无菌物品由专人负责检查,确保灭菌合格率100%。
2、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不能混放,无菌物品必须储存在离地高20—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远于5cm处的载物架上或密闭柜厨,循序排放,分类放置,储存环境必须有空气消毒设施。
3、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严格按照购入,验收、 储存、 使用的管理要求执行。
4、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能耐受高压灭菌的物品首选高温高压灭菌,不能耐受高温高压灭菌的物品采用环氧己烷或其它低温灭菌方法或2%的戊二醛浸泡10个小时。
5、布类包装的高压灭菌物品有效期为一周,纸塑包装的物品采用高压灭菌有效期为六个月,纸塑包装的物品采用环氧己烷灭菌有效期为一年。
6、无菌物品严格按照有效期先后使用,严禁使用过期物品。
7、打开无菌物品前,首先检查灭菌日期、灭菌指示标记是否达到灭菌合格标准,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松散、有无潮湿、有无破损、合格后方可使用。
8、整理无菌器械桌时,首先检查各个包内指示卡是否达到灭菌合格标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9、注射器、输液管、各种导管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各种无菌用物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制度。

五、室间管理

1、每日清晨,术前一小时开启层流空调,术前术后要有空气净化记录。 2、每日手术前半小时,用清洁巾湿式擦拭手术间窗台、地面、无影灯、敷料桌、托盘、输液架、**机、手术床及走廊地面等,每台手术后应擦净地面上的污液,清除线头、纸屑等杂物。手术结束后彻底打扫手术间卫生。每周进行彻底清扫1次。使用的清洁工具用不宜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
3、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清洁消毒净化空调回风口过滤网。手术室物品用清水擦拭,包括手术床、转椅、电刀、输液架、脚凳、操作台、吸引装置、仪器表面、壁橱等。
4、地面:每台手术结束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和清水各湿拭拖地一次。连台手术,前一台手术结束后打扫并整理手术间,清洁干燥层流自净30分钟,再接下一台手术。
5、墙面消毒:一般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和清水擦洗处理,特殊病种污染时,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常规每周二次室间墙面擦拭消毒。
6、手术交换车的管理:①手术交换车分为一般手术交换车和感染手术交换车。②手术交换车所用物品用后应及时更换,有血迹、污液时即时更换。③每日手术前用清洁巾进行湿式擦拭,当日手术结束后更换车上所有物品,5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感染手术交换车消毒按感染种类分别处理。如接送隔离病人(或疑似病人)后,使用一次性床单,注明病种,用双层不渗漏**胶袋双层包裹——→焚烧,平车及时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7、送敷料包和器械包的运输车,每日一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和清水各擦拭一次。
8、无影灯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和清水各擦拭一次,并保持其透明度。
9、手术中所用的无菌持物钳为干罐,每4小时更换,有或疑有污染的应立即更换。
10、立式血压器、听诊器、心电监护仪及微量泵每周用清水擦拭干净,遇污染时用75%酒精擦拭;简易呼吸机面罩每次用毕即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流动水冲净晾干。(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
11、一次性吸引管用后按感染性垃圾处理。吸引内胆每台手术更换。吸引瓶每周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备用。

12、手术室专用鞋:每日用清水清洗一次。
13、清洗器械的刷子:每次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晾干后备用。
14、清洁抹布、拖把、红桶标识分明,按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分区使用。
不同级别的手术间清扫工具不能得混用,以防交叉感染。垃圾应装入污物袋后拿走。使用后的清洁工具要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洗净晾干。特殊感染手术,手术结束后遵循消毒——清洁——再消毒原则。
15、C-臂X线机、高频电刀、腹腔镜器械、电汽切器械每周用清水擦拭一次,每次使用后用清水擦拭干净,若被血液、体液污染,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