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宇文立炎 给各位分享植木兰亭有什么用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yy怎么开游戏直播教学视频(yy怎样开游戏直播教程)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yy怎么开游戏直播教学视频

方法/步骤
>01
首先输入你的yy账号和密码登录你的yy,因为要直播游戏需要有一个自己的yy频道,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新建一个,在我的频道上面右击鼠标,选择创建频道
>02
打开创建频道页面,输入你要创建的频道名称以及类别,然后把频道模板选择为游戏直播,再点击立即创建
>03
频道创建成功,点击进入频道
>04
进入频道以后,右键单击你频道名称,然后选择频道模板设置
>05
打开频道模板,把游戏直播模板开启
>06
点击右上角的添加主播,输入你的yy号,把自己添加成主播
>07
添加完主播之后,点击激活游戏直播模板
>08
激活成功之后,需要先退出频道,然后再进入,再次进入频道之后,你就可以进行游戏直播了,进入你要直播的游戏以后点击开始直播就可以了

国内优秀文学作品有哪些?

yy怎么开游戏直播教学视频

1,钱锺书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2,老舍《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巴金 《家》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4,余华《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文化大**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5,林海音《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中国园林史中的“中意园林比较”`````考试内容希望能准确点```

意大利园林的特点及其与东方园林的具体比较:意大利风格的特点,尤其是还存在着和向来被视为欧洲古典园林典范和代表的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明显不同的特点。意大利的地中海气候与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明显的差异。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罗马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富豪权贵纷纷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建立自己的别墅庄园。由于这些庄园一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为便于活动,就采用了连续的台面布局,也就成为台地园的雏形。这些园林的构图由于受地形的限制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形决定了园林中一些重要轴线的分布,规定了台地的设置,花坛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坡道的形状等。建筑物的位置安排也要考虑其与台地之间的关系。因此台地园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将平面与里面结合起来考虑的。台地园的平面一般都是严整对成的,建筑常位于中轴线上,有时也位于庭院的横轴上,或分设在中轴的两侧。由于一般庄园的面积都不很大,又多设在风景优美的郊外,因此为开阔视野、扩大空间而借景园外是其常用的手法。这一点是东西方所共同重视的。在中国的造园中,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如颐和园借玉泉山塔和佛香阁形成对景,在江南私家小园中由于面积狭小,这类手法就更多。不过中国在借景时往往会利用窗框、门框而做成框景的形式以增添画意。在总体布局上,意大利台地园往往是由下而上,逐步引人入胜,展开一各个景点,最后登高远眺,不仅全园景色尽收眼底,而且周围的田野、山林、城市面貌均可展现眼前,而给人以贴近大自然的亲切感。逐步的渐入佳境是东方园林的传统手法,但与意大利不同的是东方式的展开乃是基于散点**的卷轴画式的步移景换,而意大利虽然也是展开,却是颗粒性的分个呈现,所追求的仍是定点式的特定位置的欣赏,而其欣赏的顶点在于位处峰顶的鸟瞰,这在东方园林中是极少的,这与东方文化的内敛性格有关。 在关于园林和建筑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意大利开欧洲体系把园林视为宅邸室外延伸部分理论的先河,这一理论也成为欧洲园林几何构成形式的生长基点。另外中轴线的设置也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虽然早在希腊罗马时代,中轴线已经开始出现,其最早还可以上溯到西亚的中心水道,但意大利台地园中的中轴却以山体为依托,贯穿数个台面,经历几[个高差而形成跌水,完全摆脱了西亚式平淡的涓涓细流,而开始显现出欧洲体系椰油的宏伟壮阔气势。而且庄园的轴线有些已不止一两条,而是几条轴线或垂直相交,或平行并列,甚至还有呈放射状排列的,这些都是从前所没有的新手法。东方的园林当然到是不用轴线的,但也有一些例外,如避暑山庄的宫殿区部分和靠近宫殿区的园林前区,圆明园的大宫门口还模仿九州的形式也形成一条大致的轴线,而颐和园万寿山上的建筑布置由于里面意象很强,其轴线意味也就更加明显,至于紫禁城中***的构图则几乎是沿着整个皇城的大中轴布置的。这些园林无一例外都是北方的皇家园林,江南园林的小尺度中决不会有这种情况,这不仅有规模的因素,主要还是中国传统的礼教和封建皇权的威严要求所决定的。欧洲体系中典型的水法也是从台地园开始的。水因为可以使空气湿润,从而在意大利园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位处台地,意大利园林的水景在不断的跌落中往往能形成辽远的空间感和丰富的层次感。在台地园的顶层常设贮水池,有时以洞府的形式作为水的源泉,洞中有雕像或布置成**溪泉而具有真实感,并增添些须的山野情趣。沿斜坡可形成水阶梯,在地势陡峭,落差大的地方则形成汹涌的瀑布。在不同的台层交界处可以有溢流、壁泉等多种形式。在下层台地上,利用水位差可形成喷泉,或与雕塑结合,或形成各种优美的喷水图案和花纹,后来在喷水技巧上大做文章,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印象效果的水景,此外还有种种取悦游人的魔术喷泉。低层台地也可汇集众水形成平静的水池,或成为宽广的运河。关于主体景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东方体系也是很重视的,但东方的做法是以融合得了无痕迹为上乘,而非以背景衬托主体的静物写生式构图。
  综合看来,意大利台地园作为欧洲体系的一个分支和其滥觞之所在,无疑也是以规整布置为主,与东方体系的模仿自然迥异其趣,但应该注意的是意大利台地园并不完全排斥自然:首先,其结合地形的设计思路就有明显贴合自然的意味,当然,东方园林自然式的地形处理方法决不会像意大利那样去将山坡切成几个台面,但利用地形来创造合适的景观还是两者所共有的思考方式,何况东方园林所处理的大都是些小山,甚至完全违反自然原理地纯用湖石堆山,比之于意大利的台地切山,谁更自然也还未有定论;其次,意大利台地园虽有中轴线的存在,但它在轴线两侧使用了退晕的手法,而使园景由人工逐渐过渡到自然,这令人想到颐和园也有同样的做法;另外,在植物的使用上,意大利台地园也少用几何式的修剪,而整个庄园的背景更是往往呈现自然的植被,确实有回归自然的意味,而东方体系的自然相比则带有了更多的象征性

兰亭序到底是不是王羲之作品?

《兰亭序》是王羲之写的。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在山*(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书《兰亭集序》等。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北京中山公园好玩吗,北京中山公园景点怎么样

比较悠闲的公园,绿化的很好,也有很多古建筑,愉园里还可以观赏三十多种名贵品种的金鱼;著名的“来今雨轩饭庄”可以品尝红楼菜肴(小贵),值得一去。

圆明园的稀世珍宝有哪些..

一、圆明园的稀世珍宝

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2、圆明园印

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1860年,英法联**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5、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1860年,英法联**烧京西五园三山时,将这四十幅画掠夺走。现藏于法国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自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以来,不仅堪称“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中华园林付之一炬,大批的珍品文物也随之被英法联军掳走,(也包括这40 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并一直不肯归还中国。

二、圆明园被毁掉的原因:

圆明园是被美、法、德意日等,国家侵略我们国家时毁灭的。

在没有准备的某一天,这些强盗们强行抢夺了圆明园的各种宝物,稀世珍宝。第一次,他们两手空空的走进,却满载而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圆明园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

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

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

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

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扩展资料:

圆明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胜门、**门等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纷纷退至圆明园一带,英法联军遂追至圆明园。

守园的官兵寡不敌众败走。法军首先展开抢劫行动,英军司令格兰特遂批准英军入园。联军士兵大肆劫掠园中的珍宝和陈设物。根据英国官员事后估算。

被掠走的文物珍宝(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陈设等)价值达600万英镑之多,因不识其价值或因搬运不便而被毁坏的珍本图书、佛塔、瓷器、家具等价值与此相仿。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

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

中国有什么著名的园林?

中国十大园林指北京圆明园、无锡寄畅园、浙江绮园、广东清晖园、苏州网师园、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北京古莲花池、江苏个园。

1、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90多公顷。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颐和园造园艺术的几个特色: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但它的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 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颐和园的大门称为**门。以**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物,是当时的**活动区。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是皇帝坐朝听政的大殿。慈禧、光绪曾多次在此召见群臣,接待外国使节。现在央部还保存着清代的原来陈设。展前陈设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仁寿殿之北,有一组戏园建筑。为德和园、颐和园,古代各种建筑形式应有尽有。在颐和园里,几乎集中了所有古代建筑的形式,亭台楼阁、殿堂厅室、廊馆轩榭、塔舫桥关,应有尽有,除了木建筑以外,还有铜铸、石砌、琉璃镶嵌等。主要建筑有:佛香阁,高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气势宏伟,据说这座巨大的建筑物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重建,花了78万两银子,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项目。登上佛香阁,周围数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
排云殿,是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它北靠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在长廊上漫步,可以欣赏湖山的景色,而且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可供观赏。
仁寿殿,是慈禧、光绪在颐和园居住期间朝会大臣的场所,殿内陈列着许多贵重文物。乐寿堂,是慈禧在园内居住的地方。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当年的面貌。庭院里栽种了几株珍贵的玉兰,并点缀着一块名为青芝岫的巨大的山石。
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

2、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一座,也是最著名的。占地5公顷,内有远香堂、香洲、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州六鸳鸯馆 、留听阁 。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拙政园造景山水并重,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总体布局也以水池为中心,各类建筑皆临水而立,亭树楼阁倒映水中,相互映衬。 拙政园分东、西、中3部分,中部是主要部分,一直沿用拙政园名。园中,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湾池水,岸线曲折,一株株梧桐、古柏扶岸而立。池水上一架木桥横跨,可直通远香堂。站在桥上四面望去,园中景致,历历在目。东南面即为腰门内的假山屏嶂,假山以东有一道起伏的云墙,墙内闪出亭轩檐角,错落掩映,西南面则是一条回廊,沿廊望去,曲桥修阁,高亭远树,景物幽远,层次重叠,纵深感很强。回廊几经曲折而伸向北面,与远香堂西北侧的倚玉轩相连。倚玉轩与远香堂比肩而立,背靠葱郁的小丘,更衬出它们的辉煌。真如身在画中!
远香堂耸立在一个不高的青石台基之上,四周廊庑环绕,堂中四壁皆为透空的长玻璃窗,可观四面不同景致,所以又称四面厅。远香堂后是一敞平台,平台西接倚玉轩,北濒湖池,湖池中遍植荷花,每到夏日,荷香飘溢,平台北面的一片碧水上有两座用土石堆成的小岛,上面各有一个亭子隐在花木丛中。向西望去,湖心有一个与小山相连在一起的较低平的小洲,洲上建有八角亭,匾题

谁知道我国的四大名亭?

安徽滁县县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醉翁亭:
位于安徽滁县琅琊山中,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自称“醉翁”,此亭遂为“醉翁亭”。

陶然亭:
在北京先家坛,为清康熙三十四年工部郎中江藻所建,现辟为陶然亭公园。


爱晚亭:
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半山腰上,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古枫参天。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倡建。后据湖广总督毕沅之意,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将亭改名为爱晚亭。原为木结构,同治初(1862-1870)改为砖砌。该亭古朴典雅,平面正方形,边长6.23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正面额朱色鎏金“爱晚亭”匾,系1952年毛**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之约而题。


湖心亭:
位于杭州西湖中心的小岛上,又叫振鹭亭,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万历年间重建改称湖心亭。

圆明园中的收藏的宝物有哪些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于国人来说,这是一场令人耻辱的战争。八国联**烧圆明园,不仅烧毁了无数宝物,也抢夺走非常多圆明园稀世珍宝。

圆明园简介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雍正、乾隆帝在位期间多次对圆明园增建、改建。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抢掠,1900年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最珍贵的宝物圆明园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其珍藏的稀世珍宝不计无数,其中流散文物大概有100万件。流散在国内的圆明园文物约有500件。

圆明园大量精美文物多流散在国外,以英、法、美三国收藏的数量最多、器物最精。具体有多少圆明园文物流散在外,没有人说得清。

圆明园比较出名的珍宝在拍卖市场上可以见到很多,如“圆明园西洋怀表”、“鎏金五彩化妆盒”、“珐琅麒麟”、“ 康熙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童子”、“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安佑宫’缠枝花卉盖盒”、金曼扎等,还有如“颙琰童年像”、“道光帝喜溢秋庭图”、“南宋·苏汉臣·百子嬉春图页”等。

圆明园作为人类艺术的瑰宝,造园艺术的典范,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到现在还是个谜,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珍宝从世界上消失,这也是人类的一大损失。

铭记历史圆明园的历史命运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需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