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阮春阳 给各位分享国内相控阵天线排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产航母和052d哪个相控阵大(国产航母区别)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国产航母和052d哪个相控阵大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是在辽宁号基础上改进型,吨位比辽宁号要大,机库也要大很多,舰载机数量也比辽宁号多,舰上的机电设备也比辽宁号要先进很多,综合作战能力也比辽宁号强很多。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雷达技术在世界排名如何

国产航母和052d哪个相控阵大

没有具体排名,但是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研发成功,只是具体性能不知。

问一下,中国的052c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对空和对海的作用距离那多少公里?

我国海军的第一型装备有相控阵雷达和VLS发射系统的052C驱逐舰于2003年4月29日下水,052C驱逐舰是一型以防空为主的驱逐舰,装备我国海军历时多年才研制成功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和VLS发射系统,该雷达类似于美国的“伯克”级上所使用的一样,在052C驱逐舰高大的舰桥上装有四面国产先进相控阵雷达系统,具有强大的远距离探测**和抗饱和攻击的能力,能在远距离上及时发现超低空来袭的敌方飞机和反舰**,并能引导舰空**对其进行准确拦截。

052C型驱逐舰上装备的是我国新型远程舰空**,采用垂直冷发射,射程达到120多公里。采用垂直发射装置这对装备有相控阵雷达系统的舰艇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相控阵雷达系统具有强大的多火力通道能力和VLS发射系统的快速发射能力,052C驱逐舰装备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可同时制导二十多枚防空**对付反舰**的饱和攻击。

除了舰空**外,052C驱逐舰还装备两座我国海军最新研制的730近程防御火*,这种7管30MM火*系统射速达到4000/分以上,由于该系统自身配备有**雷达和光电火控系统,能够**作战,具有很强的反导能力。

052C驱逐舰除了防空反导能力强外,反舰.反潜能力也不弱,在反舰方面,装备有8联装我国海军新型的超音速反舰**,射程达到200公里以上,具备很强的突防能力。反潜设备装有3联装鱼雷发射器和一架卡-28反潜艇直升机。

从上所看,052C驱逐舰具有强大的防空反导能力,将是我国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对抗反舰**饱和攻击的主要力量。

中国的空警2000预警机比之美国,俄罗斯,以色列最先进的预警机如何?

很多说法是空警2000有3面天线,所以干脆不转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应该会比机械扫描更新速度快一些。但这么做的话无可避免的是天线要做小,每面天线要把功率做低。而且固定天线在轴线中心以外的方向要受到惩罚。比如极限的60°的方向上的天线有效接收面积,更只有一半。而且装到那么一个雷达罩上装三面天线比贴在机身上余地小得多,更要多损失飞行性能。可能是IL-76够大,所以这是可以承受的损失,或者是我完全理解错误了,总之如果这真是种配置在我看来总是有点奇怪。

E-3,A-50都是ESA,但是都在用机械扫描,因为没有用多面天线,通常来说是用来扫描高低方向。Shmel-M比APY-2绝对距离要近,而且可靠性问题(至少早期)据说很严重。原始的处理器也让Shmel-M的多目标能力很有限,而且更容易受杂音影响。A-50最大的弱点是它无非是背着大雷达的飞机而已。低能力,加上很欠缺必要的现代化,印度这种外销客户只在用装Phalcon任务系统的IL-76机身

E-3除了雷达性能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指挥所的功能。这并不是某些人想象的用雷达看见几百公里之外的什么飞机然后让自己人去劫这么简单的事。E-3作为AWACS需要集成多方面的信息,包括执行对地任务的,侦查的,陆军的单位——比如旋翼飞机,以及不同对空任务的。并且在大规模的行动中协调各种空中资源,这才是只有预警机能干的活。这样的信息量也一样是巨大的,部分可以靠改善界面和自动化的处理,而信息交换只能靠通用性好的高性能数据链,后者在北约的架构以外是不支持的,而前者目前E-3应该是最一流的。

E-2实际上算是偏小的平台,也是仅有的固定翼舰载平台。因此雷达性能也常常被低估,虽然APS-145实际上在距离上的表现和APY-2基本上是一个等级的,甚至以上。E-2这样的小平台缺的是人手,但是为舰队服务其实这个是很容易补偿的,因为处理未必都要在飞机上做。作为CEC的一个单元,E-2也是为数不多直接能提供火控信息的预警机,这等于是直接延伸了整个舰队的防空。作为陆地用户可能享受不了米国海军那么多好处,不过便宜和容易起降还是适应一些小用户的。

Phalcon用固定天线还是很奢侈的,虽然保型天线在空间上限制少一些,但是这样需要有4面天线才能够真正覆盖360°。加在一起的话成本,功耗和体积都是不小的,即便集成在了gulfstream这样偏小的飞机上,想必负担还是不小。而且这种配置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实际上前后的阵列只有两侧的一半,这多少也是空间上的限制。能够随便抓一架飞机都能装上这套系统倒是没有别人办到过的,至少没有实际用户用体积差这么多的飞机做一套系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