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彭文夏 给各位分享汞形态分析标准物质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汞是一种什么物质?(汞是一种什么物质类型)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汞是一种什么物质?

汞是以什么形态存在的

地球**圈内汞的丰度约0.03ppm。自然环境中汞的本底值不高,森林土壤约为0.029~0.10ppm,耕作土壤约为0.03~0.07ppm,粘质土壤约为0.03~0.034ppm。土壤中的汞含量与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利用情况有关。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壤中的汞含量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汞及汞化物广泛地用在制碱、催化、仪表等工业中,因此含汞废水、废碴等均可进入土壤。含汞农药的使用则更直接地使土壤受到汞污染。
汞在土壤中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土壤对汞的固定和释放作用上。汞的固定和释放受土壤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如土壤中腐殖质和粘粒的含量不同,对汞的固定作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土壤中的腐殖质对汞有很大的亲和性,尤其在pH值较低时,汞更易于为土壤有机物所吸收。当pH值偏高时,土壤中矿物质对汞的吸附作用相应地增强。
土壤去除有机质后,对汞的固定作用会下降。由于土壤对汞有固定作用,使得土壤中相当一部分汞转化为难溶的汞,不易为植物吸收,起到固定贮存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土壤是汞的一个巨大的储存库。
在一定的条件下,土壤中固定态的汞还可能释放出来,转变为易于被作物吸收的可给态汞。
汞的释放不是单纯的化学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用黄土作水稻和小麦的盆栽试验表明,作物各个生长时期,可给态的汞量是不同的,如拔节期达14.4ppb,齐穗期为6ppb。最后作物中的含汞量可高达205ppb。土壤中汞的固定和释放以及作物吸收汞的过程可概括如下:
土壤中汞的固定与释放随条件不同而相互转化。为了减少汞对粮食的污染,往往对土壤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土壤中可给态的汞转化为固定态的汞。例如,施用磷肥一方面可增加土壤的磷素营养,同时还与土壤中的可给态汞作用而生成难溶性的磷酸汞,起固定汞的作用。施用含硫的有机肥料或者硫酸铵,在还原性条件下,也可将土壤中的汞转化为难溶的硫化汞。此外,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来调节土壤的酸度,也有利于形成难溶性的**汞。
汞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但一般丰度不高。水体中的汞浓度约在ppb级的水平。如河水中的汞浓度为1.0ppb,海水中约为0.3ppb,雨水中约为0.2ppb等。但是,受污染的水中浓度往往很高。污染水体中的汞主要来自工业排放的废水以及汞矿床的扩散等。
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与水体的**还原特性密切相关。汞在水体中可能存在的化学价态有零价的元素汞( Hg0)、一价的汞( Hg+)、二价的汞( Hg2+)。主要是元素汞和二价汞。由于汞有很高的电离势,因此它转化为离子的倾向小于其它金属。在水体还原性较高的区域中,汞不仅以硫络合物及沉淀存在,而且还可以还原为金属汞。在一般情况下,水体中的汞主要是金属汞、氯化汞和氢**汞。
水体中的无机汞可随着水的流动作迁移运动,或沉降于水底并吸附在底泥中。在微生物作用下,无机汞能够转化为有机汞,即主要转化为一甲基汞和二甲基汞。这就是所谓汞的甲基化作用。汞的甲基化作用可在厌氧条件下发生,也可在好氧条件下发生。在厌氧条件下,主要转化为二甲基汞。
二甲基汞难溶于水,但它具有挥发性,易于逸散到大气中。在弱酸性的水环境中,二甲基汞还可转化为一甲基汞;在好氧条件下,则主要转化为一甲基汞。一甲基汞是水溶性物质,易于被生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
当汞排入水体后,其中的一部分为硅藻等浮游生物吸收,而硅藻又是飞蛄等小昆虫的食物,汞于是随硅藻进入昆虫体内并积蓄起来。昆虫死亡后,沉入河底,成为石斑鱼等底层鱼的饵料,汞再次被富集。鳝鱼等食肉鱼类又以石斑鱼为食,于是再一次进行富集。最后,使鲶鱼体内的含汞量可高达50~60毫克/千克。比原来水体中的浓度高万倍以上,比一般鱼类体内含汞量亦高900多倍。一般来说,汞通过食物链富集可使某些生物体内的含汞量比水体中的浓度增加几倍至几十万倍。一般水生生物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虾、小鱼→大鱼。我国第二松花江汞污染也较严重,鱼体含汞平均达0.74毫克/干克。渔民含汞量已达到水误病患者的低限水平。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汞可通过吸入、饮水和食物摄入,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食物链摄入。由于甲基汞能在食物链中被高度浓集,因此,即使环境中甲基汞的浓度异常低微,通过食物链后,也能将较大量的甲基汞输送到人体内,从而造成巨大危害。
汞在体外与硫化物有高度亲和性,可结合成不溶解的硫比汞。汞进入人体后,也有类似的特性。汞离子与体内的流基(-SH)有很强的亲和性,结合形成巯醇盐。体内含巯基最多的是蛋白质,如脑的灰质部分含量最多,因此汞也就最易积存在大脑中,引起以神经损害为主的病症。
急性汞中毒常由于误食含汞物质引起,表现为腹痛、呕吐、水和电解质丧失及休克等。若吸入高浓度的汞则可发生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慢性汞中毒多由职业性接触引起,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和胃肠道反应。
环境污染导致的中毒以甲基汞中毒最为重要。由于甲基汞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因而出现诸如头痛、疲乏、健忘、情绪异常等一般症状,随后出现感觉异常、语言障碍、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等甲基汞中毒症状。但是,接触甲基汞量即使很少而未出现中毒症状者,亦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如妇女摄入少量甲基汞可导致流产、死产,或分娩的婴儿精神迟钝,甚至患先天性水俣病。在水俣病流行期间,曾出现过不少这类先天性痴呆儿。
汞污染造成的危害是骇人听闻的,因而有人将汞称为环境污染的"元凶"。
汞有机化后的甲基汞也有明显的致畸作用。曾有用甲基汞杀菌剂污染的种子喂猪,孕妇食用含汞猪肉后,其婴儿发生脑麻痹症状者。注射甲基汞也可引起子鼠严重畸形,体外实验还表明,有机汞可使淋巴细胞染色体碎裂。

汞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汞是一种什么物质?

汞的测定方法:
1 “冷**吸收光谱法”。
2 原理: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共振线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样品经过酸消解或催化酸消解使汞转为离子状态,在强酸性介质中以氯化亚锡还原成元素汞,以氮气或干燥空气作为载体,将元素汞吹入汞测定仪,进行冷**吸收测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其吸收值与汞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 试剂:分析过程中全部用水均使用去离子水(电阻率在8×105以上),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优级纯。
3.1 硝酸。
3.2 **。
3.3 过**氢(30%)。
3.4 硝酸(0.5+99.5):取0.5mL硝酸,慢慢加入50mL水中,然后加水稀释至100mL。
3.5 高锰酸钾溶液(50g/L):称取5.0g高锰酸钾,置于100mL棕色瓶中,以水溶解稀释至100mL。
3.6 硝酸—重铬酸钾溶液(5+0.05+94.5):称取0.05g重铬酸钾,溶于水中,加入5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mL。
3.7 氯化亚锡溶液(100g/L):称取10g氯化亚锡,溶于20mL**中,以水稀释至100mL,临用时现配。
3.8 无水氯化钙。
3.9 汞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1354g经干燥器干燥过的二**汞,溶于硝酸重铬酸钾溶液中,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硝酸—重铬酸钾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0mg汞。
3.10 汞标准使用液:由1.0mg/mL汞标准储备液经硝酸—重铬酸钾溶液稀释成2.0,4.0,6.0,8.0,10.0ng/mL的汞标准使用液。临用时现配。
4 仪器:所用玻璃仪器均需以硝酸(1+5)浸泡过夜,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冼干净。
4.1 双光束测汞仪(附气体循环泵、气体干燥装置、汞蒸气发生装置及汞蒸气吸收瓶)。
4.2 恒温干燥箱。
4.3 压力消解器、压力消解罐或压力溶弹。
5 分析步骤
5.1 样品预处理
在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不使样品污染。储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
5.2 样品消解(可根据实验室条件选用以下任何一种方法消解)
5.2.1 压力消解罐消解法:称取1.00~3.00g样品(干样、含脂肪高的样品少于1.00g,鲜样少于3.00g或按压力消解罐使用说明书称取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内罐,加硝酸2~4mL浸泡过夜。再加过**氢(30%)2~3mL(总量不能超过罐容积的1/3)。盖好内盖,旋紧不锈钢外套,放入恒温干燥箱,120~140℃保持3~4h,在箱内自然**至室温,用滴管将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样品的盐分而定)10.0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涤罐,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
5.3 测定
5.3.1 仪器条件:打开测汞仪,预热1~2h,并将仪器性能调至最佳状态。
5.3.2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上面配制的汞标准使用液2.0,4.0,6.0,8.0,10.0ng/mL各5.0mL(相当于10.0,20.0,30.0,40.0,50.0ng汞),置于测汞仪的汞蒸气发生器的还原瓶中,分别加入1.0mL还原剂氯化亚锡(100g/L),迅速盖紧瓶塞,随后有气泡产生,从仪器读数显示的最高点测得其吸收值,然后,打开吸收瓶上的三通阀将产生的汞蒸气吸收于高锰酸钾溶液(50g/L)中,待测汞仪上的读数达到零点时进行下一次测定。并求得吸光值与汞质量关系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5.3.3 样品测定:分别吸取样液和试剂空白液各5.0mL,置于测汞仪的汞蒸气发生器的还原瓶中,以下按5.3.2自“分别加入1.0mL还原剂氯化亚锡”起进行。将所测得其吸收值,代入标准系列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求得样液中汞含量。
6 计算

(m1 - m2)×(V1/V2)× 1000
X1 = ────────────────────........... (1)
m3× 1000

  式中:X1——样品中汞含量,µg/kg(µg/L);
m1——测定样品消化液中汞质量,ng;
m2——试剂空白液中汞质量,ng;
V1——样品消化液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消化液体积,mL;
m3——样品质量或体积,g或mL。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字。
7 允许差
  相对相差≤20%。

汞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与水体的**还原特性密切相关。汞在水体中可能存在的化学价态有零价的元素汞( Hg0)、一价的汞( Hg )、二价的汞( Hg2 )。主要是元素汞和二价汞。由于汞有很高的电离势,因此它转化为离子的倾向小于其它金属。在水体还原性较高的区域中,汞不仅以硫络合物及沉淀存在,而且还可以还原为金属汞。在一般情况下,水体中的汞主要是金属汞、氯化汞和氢**汞。

汞在环境中存在的形态有哪些

纯的形态是“元素”汞或“金属”汞(也表示为Hg0)。
自然界中很难发现纯的液态金属汞,更多的是以化合物和无机盐的形态出现。汞可以单价汞或二价汞的形式和其它化合物结合(也可分别表示为Hg(I)和Hg(II)或Hg2+)。
被排放出的汞的化学形态(或类型形成)随着来源类型和其他因素而不同。由于不同类型的汞有不同的毒性,因此对人类健康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汞的类型会影响到:
①汞在环境区间内及环境区间之间(包括大气和海洋,及其他)的传输;
②暴露在环境中的物质特性和程度——如果汞和易吸收材料紧密结合,就不易被吸收(例如,进入有机体的血流);
③有机体内部对组织有毒性影响的传输——比如穿越肠膜或血脑障壁;
④汞的毒性(部分原因是由于上述内容);
⑤汞在组织——及其排泄物——中的积累、生物改造、解毒、进入及排出。
1.1元素形态(金属,Hg0)
大气中的元素汞可转化成无机汞形式,是一条被排放的元素汞沉积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元素,汞无法被分解或降解成无害物质。汞可以在不同的形态间转换,在循环时形成各种形态,但是它最简单的形态是元素汞,本身对人类和环境就是有害的。一旦汞从隐藏在地壳中的矿石或化石燃料及矿物沉积中释出,并进入生物圈,非常容易转变,可在地表和大气之间循环。人们认为地表土壤、水体和水底沉积物是主要的生物圈汞槽。
1.2无机形态(Hg+,Hg2+)
汞很少以纯的液态金属形态存在,而更多以化合物或无机盐形式存在,亦可以单价汞(Hg(I))或二价汞(Hg(II)–Hg2+)的形式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某些汞盐(如HgCl2)很不稳定,不能作为大气气体而存在。但是,这些无机(或二价)汞气体的水溶性和化学反应使其比元素汞更快从大气中析出。这样就导致这些二价汞气体在大气中存在的寿命远远短于元素汞气体。
1.3有机形态
当汞与碳结合时,这种化合物形态被称为“有机”汞化合物或有机金属汞。很可能存在有许多有机汞(如二甲基汞、苯汞、乙基汞及甲基汞);但是,在环境中微生物和自然过程产生的最常见的有机汞化合物是甲基汞,远远超过其他有机汞化合物。
甲基化是复杂的汞运动过程的产物。甲基汞可在环境中由微生物代谢形成(生物过程),比如由某种细菌和经过不涉及有机体的化学过程(非生物过程)形成。尽管,通常认为它在自然界中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物过程。
虽然历史来源已经存在,重要的直接源于人类的(或者人类造成的)甲基汞来源目前尚未可知。但是,间接地,由于其他形态的转换,人为排放是导致所发现的自然界中甲基汞形成的一个因素。
由于在许多可食的淡水鱼、海水鱼及海洋哺*动物中,甲基汞能够增至周围水体中含量的几千倍(生物累积及生物放大作用),它已经得到了人们严重的关注。

汞在环境中存在的形态有哪些

纯的形态是“元素”汞或“金属”汞(也表示为Hg0)。
自然界中很难发现纯的液态金属汞,更多的是以化合物和无机盐的形态出现。汞可以单价汞或二价汞的形式和其它化合物结合(也可分别表示为Hg(I)和Hg(II)或Hg2+)。
被排放出的汞的化学形态(或类型形成)随着来源类型和其他因素而不同。由于不同类型的汞有不同的毒性,因此对人类健康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汞的类型会影响到:
①汞在环境区间内及环境区间之间(包括大气和海洋,及其他)的传输;
②暴露在环境中的物质特性和程度——如果汞和易吸收材料紧密结合,就不易被吸收(例如,进入有机体的血流);
③有机体内部对组织有毒性影响的传输——比如穿越肠膜或血脑障壁;
④汞的毒性(部分原因是由于上述内容);
⑤汞在组织——及其排泄物——中的积累、生物改造、解毒、进入及排出。
1.1元素形态(金属,Hg0)
大气中的元素汞可转化成无机汞形式,是一条被排放的元素汞沉积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元素,汞无法被分解或降解成无害物质。汞可以在不同的形态间转换,在循环时形成各种形态,但是它最简单的形态是元素汞,本身对人类和环境就是有害的。一旦汞从隐藏在地壳中的矿石或化石燃料及矿物沉积中释出,并进入生物圈,非常容易转变,可在地表和大气之间循环。人们认为地表土壤、水体和水底沉积物是主要的生物圈汞槽。
1.2无机形态(Hg+,Hg2+)
汞很少以纯的液态金属形态存在,而更多以化合物或无机盐形式存在,亦可以单价汞(Hg(I))或二价汞(Hg(II)–Hg2+)的形式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某些汞盐(如HgCl2)很不稳定,不能作为大气气体而存在。但是,这些无机(或二价)汞气体的水溶性和化学反应使其比元素汞更快从大气中析出。这样就导致这些二价汞气体在大气中存在的寿命远远短于元素汞气体。
1.3有机形态
当汞与碳结合时,这种化合物形态被称为“有机”汞化合物或有机金属汞。很可能存在有许多有机汞(如二甲基汞、苯汞、乙基汞及甲基汞);但是,在环境中微生物和自然过程产生的最常见的有机汞化合物是甲基汞,远远超过其他有机汞化合物。
甲基化是复杂的汞运动过程的产物。甲基汞可在环境中由微生物代谢形成(生物过程),比如由某种细菌和经过不涉及有机体的化学过程(非生物过程)形成。尽管,通常认为它在自然界中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物过程。
虽然历史来源已经存在,重要的直接源于人类的(或者人类造成的)甲基汞来源目前尚未可知。但是,间接地,由于其他形态的转换,人为排放是导致所发现的自然界中甲基汞形成的一个因素。
由于在许多可食的淡水鱼、海水鱼及海洋哺*动物中,甲基汞能够增至周围水体中含量的几千倍(生物累积及生物放大作用),它已经得到了人们严重的关注。

怎样检测自来水中的铅汞

可去看GB/T5750.6,生活饮用水检测方法金属类

水质汞的测定 冷**荧光法

1、使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水及氯离子含量较低的水样中汞的测定。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5μg/L,测定下限:0.0060μg/L,测定上限为1.0μg/L。
2、原理:水样中的汞离子被还原剂还原为单质汞,形成汞蒸汽。其基态汞**受到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激发,当激发态公园自去激发时便辐射出相同波长的荧光。在给定的条件下和较低的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的浓度成正比。

如果您要了解与问题相关的更多产品信息,你可以百度下 EHSY西域。

(二)元素在不同地质单元中的分布特征

将各地质单元的地球化学参数列于表1-2-3、1-2-4,表中KK2(浓集比)为单元均值/全区均值的比值。以此表为基础来说明元素在不同地质单元的分散、富集状态,进而讨论元素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

表1-2-3 南区各地质单元地化参数表

续表

注:元素单位:**物为10-2;Hg为10-9;其余为10-6。KK为元素在各地质单元中含量与全区含量的比值,即浓集比。

1.甘陶河群浅变质岩

在南区,浓集比大于1的有20种元素,其中大于1.1的元素有 Zn、Co、Cu、Ni、Fe2O3、Pb、Mn、Cd、V、MgO(浓集比1.417~1.106),是相对富集较明显的元素。变化系数大于0.32的元素13个。浓集比大于1,同时变化系数大于0.3的元素有Zn、Co、Cu、Hg、P、B。这些元素不仅丰度高且含量变化大,可在局部富集形成异常区。

在北区,浓集比大于1的有8种元素,其中大于1.1的元素只有B、As、W、Bi,是区内明显相对富集的元素。变化系数大于0.30的元素3个。浓集比大于1,同时变化系数大于0.3的元素有CaO、Hg、Sn。这些元素不仅丰度高且含量变化大,可在局部富集形成异常区。

表1-2-4 北区各地质单元地化参数表

注:元素单位:**物为10-2;Hg为10-9;其余为10-6。KK为元素在各地质单元中含量与全区含量的比值,即浓集比。

2.赞皇群片麻岩

在南区,浓集比大于1的元素有15种,其中大于1.1的元素有Zn、Sr、Na、Ni、Cr、P(浓集比1.27~1.14),是岩区相对富集较明显的元素。变化系数大于0.3的元素9个。浓集比大于1,同时变化系数大于0.3的元素有Sn、Ni、P。这些元素不仅丰度高且含量变化大,可在局部富集形成异常区。

在北区,浓集比大于1的元素有6种,其中大于1.1的元素只有W和B,它们是岩区相对富集较明显的元素。区内变化系数大于0.3的元素只有Hg。浓集比大于1,同时变化系数大于0.3的元素也只有Hg元素。

3.太古宙花岗岩

在南区,浓集比大于1的元素有18种,其中大于1.1的元素有Zn、F、Ba、Zr(浓集比1.331~1.11),是岩区相对富集较明显的元素。变化系数大于0.3的元素有Hg、B、P。区内P的变化系数为0.388,浓集比大于1,是区内最易局部富集的元素。

在北区,浓集比大于1的元素有8种,其中大于1.1的元素只有Hg(浓集比1.62),说明岩区大多数元素分布比较均匀。变化系数大于0.3的元素也只有Hg(高达1.411)一个元素。Hg具有较高的浓集比和非常大的变化系数,说明它可以形成异常区,可能成为农业开发明显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中国的化妆品含铅汞砷的标准是多少?国际标准又是多少?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卫生规范》编制的《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国的化妆品含铅汞砷的标准如下图:

国际标准中,欧盟对于化妆品标准最为严格,欧盟对于化妆品含铅汞砷的标准如下图: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技术规范》)是原卫生部印发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简称《卫生规范》)的修订版。为了满足我国化妆品监管实际的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和科学认识的提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完成了对《卫生规范》的修订工作,编制了《技术规范》(2015年版)。2015年11月经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拓展回答:

中国的化妆品含微生物指标限值:

化妆品安全通用要求:

一般要求:

化妆品应经安全性风险评估,确保在正常、合理的及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化妆品生产应符合化妆品生产规范的要求。化妆品的生产过程应科学合理,保证产品安全。

化妆品上市前应进行必要的检验,检验方法包括相关理化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毒理学试验方法和人体安全试验方法等。

化妆品应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有关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